参观宁波博物馆心得体会(实用8篇)
在撰写心得体会时,个人需要真实客观地反映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具体详细地描述所经历的事物,结合自身的经验和知识进行分析和评价,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参观宁波博物馆心得体会篇一
一个阴沉沉的上午,我安静地坐在家里的沙发上看书,不知不觉就过了半天,我便放下书本,回忆起去宁波博物馆的快乐时光。
那天,我们一行六人来到了宁波博物馆参观。它的造型十分独特,像个倒立的三角形;墙面也跟普通的房子不一样,是用以前的老房子的灰砖块和波浪形的瓦片组合而成。
一走进馆内,感觉就截然不同,外面看上去很古老,里面却有许多现代化的设施。正聚精会神地比如智能的买糖人、放戏曲的投影机等等。我最喜欢智能的卖糖人了,只要把两元硬币扔进售买机,“卖糖人”就会说出一口流利的宁波方言,紧接着售买机口就出现了一包方形的糖,引得我们周围的人哈哈大笑。我喜欢的还有蜡像,每一个蜡像都神态不一样,栩栩如生。有卖海鲜的老板,店里的海鲜做的像真的一样;有卖竹制品的老爷爷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还有正聚精会神地缝衣服的阿姨。
现在想想还真想穿越时空,回到在宁波博物馆的时候,再感受一下历史长河带来的震撼!
文档为doc格式。
参观宁波博物馆心得体会篇二
5岁时,曾和表弟一起游览过宁波博物馆。这次故地重游,感到很亲切。
乘坐扶梯,登上二楼,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金鸡图,它们或是国画巨作,或是刺绣珍品。令人惊叹的是,针线居然可以把百鸟绣活,或展翅高飞、或蹒跚走步,都能呼之欲出。
走进《东方神话》――宁波史迹陈列馆。这里有河姆渡文化的精彩演绎,有越人拓地三江的宏伟场景,有越窑青瓷的系列发现,有明州港城的奠基与发展。在这里,我穿越时空,感受着上下七千年的文明。
三楼的民俗馆,对我这名新宁波人而言,有些迫不及待,我三步并作两步,来到民俗街。两旁商店林立,有缸鸭狗小吃店、赵大有糕饼店、绸庄、钱柜……甚是热闹。瞧那缸鸭狗,金字招牌高悬,大红绸子两边垂,掌柜春风得意、满面红光,预示着生意红红火火,大吉大利。穿过狭长的街巷,远远传来敲锣打鼓声,一队迎亲队伍浩浩荡荡地过来,他们身着红色礼服,或奏乐,或抬嫁妆,喜气洋洋、热闹非凡,看得我手舞足蹈,跟着凑热闹。
整整一个下午,我穿梭于宁波的历史长河中,品味着这座城市的变迁与发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参观宁波博物馆心得体会篇三
10月3日的那天,天阴沉沉的,天空还时不时的飘着零星小雨。不知谁提议了一句:“我们去宁波博物馆参观一下吧,听说那里在展览乾隆皇帝时期的物品。”我听了马上附和着。于是,心动不如行动,爸爸开着车带我们去了宁波博物馆。
车子很快到了宁波博物馆,只见那里的建筑十分奇特,表面是用古老的转头和瓦片堆砌起来的,给人一种怀旧的感觉。参观的人真多,我们一步一步往前走,终于来到了展览馆里面,里面果然陈列这乾隆皇帝的画像,画像里的乾隆皇帝很年轻,目光炯炯。
通过参观这次的.博物馆,使我对中国的历史和宁波要有了新的认识!
参观宁波博物馆心得体会篇四
周末,我参加了宁波“阿拉亲子”组织的参观宁波雪菜博物馆,学习宁波腌制雪菜传统工艺的社会实践活动。
我们乘车来到了宁波鄞州东乡。刚下车,扑面而来的空气里就散发着一股咸齑的酸香味,仿佛嗅觉一下就传递给了味觉。哇,这味道感觉好开胃啊!
雪菜博物馆像一个四合院,方方正正的一圈房子,中间围出一个大约四十平方米的庭院,庭院东西两侧各种植着两棵树,一棵是石榴树,一棵是银杏树,石榴树代表子孙满堂,银杏树代表幸福美满。朝南的房子,大门开着,正对着一本铜色的“大书”,书的后面有一幅繁忙耕种、收割及运输等的'图画,展现了以前的人们是如何种植雪菜,又如何制作,以及怎样运输出去的画面。
我们从正门右侧开始参观学习,依次学习了古书记载的人们何时开始食用咸齑,雪菜的产地及特性,雪菜腌制的方法及过程。
宁波人何时吃咸齑,已经不得而知了。明末的宁波学者李邺嗣写道:“翠绿新齑滴醋红,嗅来香气嚼来松。纵然金彩琅蔬好,不及吾乡雪里蕻。”宁波老话更是说得好:三日不吃咸齑汤,脚骨有眼(有点)酸汪汪。从唐宋以来的千余年间,宁波人对咸齑的牵挂,更多的是来自对朴实生活的回忆以及对故乡的思念。
俗话讲:儿子要亲生,田要买东乡。适宜雪菜栽培的土质和气候条件,使鄞州东乡成为宁波著名的雪菜产地。貌不出众的雪菜能在寒风冰雪中生长,被人们称为“真正的英雄”,不仅精神可嘉,还赢得了土地的元气,味道非凡。
在中国,雪菜主要种植区域分布在浙江、江苏、湖北、湖南及江西省一带。雪菜,又称雪里蕻菜,是十字花科芸苔,属芥菜种草本植物,为荠菜的一个变种。雪菜分春菜和冬菜两种。春菜是在冬季播种,次年春季收割,清明前后腌制;冬菜是在秋季播种,当年冬季收割,“霜降”后腌制。
雪菜的腌制技术因地区、品种、食用的口味不同而有多种方式。从浙江来看,大体上有缸腌、坑腌、瓮腌、倒笃腌等多种腌制方式。缸腌是宁波市鄞州区传统的腌制方法,它的腌制容器主要是水泥池和陶缸,这种腌制方法比较简便。用作腌制的雪菜,要在晴天收割。如遇雨季,要在转晴两三天后,再收割腌制,否则腌制出来的成品容易发霉变质,不能食用。
北厢房的正门里,有祖孙三代蜡像人腌制咸齑的场景,拿菜、撒盐、踩踏,分工有序,配合默契。原来,宁波人腌制咸齑,就是“闹咸齑”,“闹”是宁波话谐音,意思是“踩”,就是在缸里装上雪里蕻,再撒上一层盐,然后用脚踩踏起来,踏时顺序从四周到中央,轻而用力,以出汁为度,要尽量减少缸内空气的存留,以免发酵。等层层踩踏完后,用石头压住。过些天,美味的咸齑就可以食用了。
这是一次难忘的社会实践经历,使我对宁波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宁波的咸齑文化真是历史悠久啊!
参观宁波博物馆心得体会篇五
一个阴沉沉的上午,我安静地坐在家里的沙发上看书,不知不觉就过了半天,我便放下书本,回忆起去宁波博物馆的快乐时光。
那天,我们一行六人来到了宁波博物馆参观。它的造型十分独特,像个倒立的三角形;墙面也跟普通的房子不一样,是用以前的老房子的灰砖块和波浪形的瓦片组合而成。
一走进馆内,感觉就截然不同,外面看上去很古老,里面却有许多现代化的设施。正聚精会神地比如智能的买糖人、放戏曲的投影机等等。我最喜欢智能的卖糖人了,只要把两元硬币扔进售买机,“卖糖人”就会说出一口流利的宁波方言,紧接着售买机口就出现了一包方形的糖,引得我们周围的人哈哈大笑。我喜欢的还有蜡像,每一个蜡像都神态不一样,栩栩如生。有卖海鲜的老板,店里的海鲜做的像真的一样;有卖竹制品的老爷爷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还有正聚精会神地缝衣服的阿姨。
现在想想还真想穿越时空,回到在宁波博物馆的时候,再感受一下历史长河带来的震撼!
参观宁波博物馆心得体会篇六
20xx年月20日,周五的下午,当我们驱车赶往宁波帮博物馆的路上,一路上小雨淅淅沥沥,雾雨朦胧中的宁波帮博物馆渐渐映入眼帘,而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个博物馆有那么大,建筑的冷色调更是让人感受到宁波帮的那种沉稳大气。进门听见一位师父说“也就宁波帮的人能出钱建这么气派的博物馆了”这多少也是表达了他对宁波人能够如此团结一致的精神的赞美吧。
领完门票,我们一行人跟随讲解员参观了一楼的展厅,让我对宁波帮有了基本的了解:宁波帮诞生于唐宋,历经明清的考验,民国的洗礼,一直发展到今天,不仅因为命运的眷恋,更因为宁波帮人士不居人后的开拓精神,那份“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的豪情。宁波帮人士凭借经商致富,“诚信务实”是对他们真实的写照,也是宁波帮在众多商帮中脱颖而出的根本原因。更令我钦佩的是,无论老一辈还是新一辈的宁波帮人士,总是把自己的前途和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一颗颗火热的赤子之心,为祖国的腾飞默默的做着贡献。
沿着展厅而上到二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艘艘精致华美的.船模,整个房间,柜子里陈列的,墙上画着的,幻灯片上放映着的都是船只,不同造型的,不同时代的,不同用途的,突然想起航运业是宁波帮的主要经营业务,不由得再次看了一下那些精美的船模,这普普通通的船只,竟然将小小的“宁波港”托举为震惊世界的“航运帝国”由衷的佩服宁波帮人士因地制宜的本领,既然身处沿海,就充分利用沿海的优势,这正是宁波帮人士的睿智。离开船舶展厅,各色店铺令人眼前一亮:药铺,钱庄,丝绸等店铺,当铺那古朴的装饰,令人恍惚中似乎置身古代,猛然回神,原,各行各业都有宁波帮人士活跃的身影。历史上功成名就的人数不胜数,但为世人所牢记的却屈指可数,是什么让宁波帮为世人所敬仰呢?“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是的,正是那份乡土情结,那深深埋藏在宁波帮人士心中的爱国情怀:捐助贫困地区,参加慈善捐款,捐资筹建宁波大学他们是真正的实干家,没有激烈的言语,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最朴素的民族观。参观完宁波帮博物馆,我被宁波帮人士的精神深深折服:那份驰骋商场的勇气,那份独具特色的睿智,那份热爱祖国的情怀!感谢宁波帮!祝福宁波帮!
参观宁波博物馆心得体会篇七
宁波博物馆是宁波市文化的核心与窗口,他是以展示人文历史、艺术类为主,具有地域特色的综合性博物馆。宁波博物馆占地60亩,建筑面积3.0325万平方米,投资约2.5亿人民币。
一楼大厅,不定期举办展览。
二楼主展厅,2个展厅组成了“东方神舟”,宁波史迹展。展出的内容涵盖了宁波上下七千年的历史,从河姆渡文化走来,历史走过七千年的岁月,见证今天宁波的发展与繁荣。除了文物展示以外,这里还利用现代化手段,复原了很多历史的瞬间:比如河姆渡的生活场景、越窑、宋代宁波港、宁波城等等。
参观宁波博物馆心得体会篇八
“好啊,好啊!”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到了博物馆,我一眼就看了一个奇怪雕像。是一个穿着古代服饰的女子,她把琵琶背到背上,双手绕到背后弹琵琶。我看了介绍,原来这是“反弹琵琶”。真是太厉害了,可以在看不到琵琶的情况下弹出美妙的乐曲。如果我也能做到这样就好了。
来到二楼夹层,这里装饰着一幅幅画,讲述了一个个成语故事。其中有四幅是表示“文,武勇,信,仁”的,合起来被称为“鸡鸣武德”。哦,我又学到了一个知识。三楼是“东方神舟”展。这里展示着我们祖先“河姆渡人”生活的场景。他们只在腰上围着树叶,用红泥做碗,打来动物烤着吃。原来我们的祖先是这样生活的啊,比起他们,我们现在的生活可是太幸福了!
我还参观了“阿拉老宁波”、“竹刻馆”……,天慢慢黑了下来,该回家了,我依依不舍得离开了。博物馆让我学到了很多平时接触不到的知识,下次有机会还想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