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记忆端午节作文800字作文 端午节随笔作文(13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记忆端午节作文800字作文 端午节随笔作文篇一
与平时的过年过节一样,在端午节的前一天晚上,外婆总会让我乖乖坐在床边,给我讲一些过节的规矩,例如“不许乱说话““不许偷吃冷粽子”“不许与小伙伴打闹”“不许玩水”……我总是批频频地点头。外婆就让我早早睡下,好让明天能有个好精神。
早晨,我早早地就起床了,穿好衣服就先奔向厨房,此时外婆已把厨房里的一切都打理好了,灶台上绑着几捆桂叶和桂绳,白白嫩嫩的糯米静静地躺在盛满水的小木桶中,像一粒粒晶莹的珍珠,灶台上放着的几个小碟,里面盛着各种各样的料:有花生、有豆沙、有肉、有红糖。
于是,我就坐在桌上一边吃着早饭一边看着外婆忙碌着。
乡下的灶台是两边的,一边用来烧水,一边用来煮菜煮饭,外婆就把早已洗干净的鸭蛋放入大锅里,用木瓢从另一个热水锅里舀几瓢水放入大锅中,然后还细心地放入一小勺的盐,接着就往灶里添了几根枯枝,便坐在了我旁边,开始给我编络子了。
外婆的手由于长期劳动已经粗糙的像树皮一般了,但却不失灵巧,三下五除二一个用红绳编成的络子就编成了。
此时,蛋也煮好了,外婆就捞起一个的用红纸沾水染成了红色,再用干布擦拭干净,装进络子里,挂在我脖子上。接着,外婆就往我兜里装着瓜子、糖果、花生,我往往十分高兴,因为这样,我就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去看龙舟赛了。
外婆总是把我送到大门口,嘱咐着要我快些回来吃粽子。我总是一溜烟就消失了。
小伙伴们此时都差不多到齐了,由邻家的大姐姐当头,领着我们这一群小毛孩到河边看赛龙舟。由于河道较小,所以就只有两条的龙舟,每条龙舟都有13个人,12个人划桨,1个人打鼓喊口号,“一、二、嘿呦,一、二、快快、”12个皮肤黝黑的小伙子动作整齐地划着,两条龙舟你追我赶地向前驶去。
可是,小孩子会知道看什么呢?我们只不过图个热闹罢了。女孩子一般看了一会儿,便觉得无趣了,就坐在一旁分享起零嘴,男孩子呢,则不然,他们总喜欢沿着岸边追着龙舟跑,由于划桨的人力度较大,几乎每个男孩身上都有水花溅着的痕迹。
锣响了,大概是舟到终点了吧,刚好东西也吃完了,站起身,与伙伴们拉着手高高兴兴回家去。
太阳也慢慢爬到正空中,外婆家的厨房里已经飘出了桂叶的清香了,我就连忙蹿进厨房里,去挑已出锅的个大的粽子。一般我都会坐在门槛上把那个粽子吃得干干净净,偶尔会剩下几颗糯米粒给鸡吃,看着大公鸡的贪吃样,我也被逗乐了……
尽管如今过端午节,母亲每年都会包粽子,编络子给我,尽管母亲的手艺一点也不比外婆逊色,但我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我真怀念儿时的端午节啊!
记忆端午节作文800字作文 端午节随笔作文篇二
每月的第一天吃蛋糕;在每月的第二天吃粽子;在三年级吃蜗牛;初中的第四天举行了茵。在每月的第五天吃一天。
唱着这首不和谐的儿歌,端午节又来了。
端午节是一个传统节日。莆田有这样一首不和谐的儿歌,它在五月的第一天开始了端午节。从这个月的第一天开始,每个家庭都开始忙于准备端午节。虽然文章不多,但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端午节的美食。
说到端午节,粽子应该是第一个想到的。粽子精致可爱,咸而甜。我对肉粽子不感兴趣,但我特别喜欢糯米粽子,尤其是其中的大红枣。我总是自己做大的。糯米的香味混合着一缕缕蛋草叶的香味,令人神清气爽。咬一口,放进嘴里。你嚼得越多,它就会越美味。每到端午节,奶奶总是给我贪婪的猫包粽子吃。街上到处都有人在喊,但是卖的粽子比家里卖的要小得多,但是价格很贵,粽子里的枣也不大,所以两个花生大小的粽子似乎就够了。有时候,如果你很贪婪,你可以在街上买一个来满足你的渴望,但是没有余香了。
除了美味的粽子,穿新衣服也是一大美。用五种草药煮一大锅热水澡,然后换上新衣服,这会让你看起来很新鲜。虽然我还穿着已经穿了n次的衣服,但香味依然不可抗拒。
我们在这里看不到龙舟比赛,这是端午节的一大遗憾。但是我们很快发现了新的乐趣?举行砸蛋比赛。端午节的鸡蛋不再用来吃东西,而是用来砸东西,或者两两碰撞比谁的更难,或者用作子弹、瞄准和射击。当砸鸡蛋比赛结束时,只剩下满地都是疮和难闻的气味。真的很有趣。
端午节那天,母亲用细绳精心编织篮子。根据过去的习俗,她织八层。奶奶煮鸡蛋,取出三个最光滑的。底部有一个,后面是桃子。每种类型有3层,使用6层。二楼是一只台阶老虎,负责照看这些东西。最后挂在门口,据长辈说,是为了纪念屈原。当她摘下它时,她把篮子打包,放在一个盒子里,与她出生在她之前的姐姐团聚。
但是在享受美食的第五天,端午节成功结束了。
记忆端午节作文800字作文 端午节随笔作文篇三
一位伟大的诗人成就了一个传统节日;一个传统节日让我们更深刻地品味人生。
——题记
自战国时期以来,端午节的风俗一直流传至今,它裹挟着历史的风尘走来,浸润着现实的色彩前行。端午节,本身就是爱国教育的一笔财富。在这一天,我们吃粽子、赛龙舟、祭奠伟大的诗人屈原,在这些传统活动中,你是否闻到了那源远流长而又奔流不息的中国味?
记得去年的端午节,我第一次亲手包了一个粽子。清新的粽叶,洁白无瑕的糯米再加上笨拙不堪的我,便成了一个卖相不好却意蕴深长的粽子。当时,我手握着三片粽叶,轻轻地握成一个锥状,之后便小心翼翼地往里面填着糯米,填满后,我把粽叶慢慢地扣过去,尔后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把粽叶绕着粽子握了又握,再拿线艰难地捆上,于是一个粽子便完成了。我把它放入了冒着氤氲之气的沸水中去,待它熟后,我拿起那带着沸水余温而又散发着清香的粽子静静地打开,轻轻地咬了一口,在口中轻轻地咀嚼着……口中是那一如往既的清香,可我仿佛又尝到了那历史的味道。那只有棕叶和糯米所包成的粽子,渐渐地俘获了我的味蕾。留意着口中清香的同时,心底因怀念而泛起苦涩。
说到端午节,谁能不想到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战国时期的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就这样,带着悲怨,一位爱国主义诗人投江自尽了。人们带着无限的哀伤悲怨送走了这位伟大的诗人,并以此而设立了端午节。那时的端午节是悲伤的味道吧。
待口中的清香殆尽后,我忽然感觉到了屈原当时悲愤的心情,仿佛那一切,我早已洞悉、明了。手中粽子的宁静淡泊,清新所致的温文儒雅、刚正不阿和屈原仿佛也有几分神似。中国历史上的文化所凝结成的屈原的爱国精神,我们哪能不去学习、品味、深知、回味呢?屈原因对祖国的悲伤而投河,他也是一个大写的“人”。他那份爱国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也激起了我的爱国情怀。他,使我再一个热血澎湃,再一次为之动容。
记忆中的端午节,给了我一次对两千多年中国文化的深刻体验,给了我一次对人生的认识,让我难忘。
记忆端午节作文800字作文 端午节随笔作文篇四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人们赛龙舟、插艾草、吃粽子,进行多种多样的纪念活动。今年我们迎来的,是第一个作为法定节日的端午节,在汶川地震带来的伤痛未止的时候,很有必要过好这个节日,借端午节可以驱邪避疫的寓意,护佑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早日摆脱灾害,永远平安。
端午节是一个正在被我们逐渐遗忘的节日。这和中国不断加速的城市化进程有关。还有着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节日的娱乐化程度不够。中国大多数的传统文化节日,都曾有过它狂欢的面孔,端午也是如此。由于在这一天要给孩子身上挂荷包,以雄黄在小儿额头画“王”驱毒镇邪,带孩子制作弓箭等等,因此端午节也被称为“孩子节”、“娃娃节”,让孩子感受到节日的欢乐气氛,是传承文化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可惜大人们对待传统节日,也往往采取快速消费的敷衍态度,没有上一辈的言传身教。
由于纪念屈原说影响广泛,使得端午节顺理成章地成了“爱国主义教育节”。但要想让传统节日在公众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就要深入挖掘它质朴而美好的一面,并赋予它可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的活力,吸引全民参与。
很多人表示“端午节,不就是吃粽子纪念屈原吗?”在端午节到来时,多数人在记忆中只剩下吃粽子,端午的一些习俗已经远去。
“其实我们已对传统节日习俗出现了集体失忆症。”民俗学家赵书说,端午节其实是一个大节日,节日内容繁多。原来过节的时间是从五月初一到初五,在少数地区还热闹到五月十三;包括祭祀供“五毒饼”和“玫瑰饼”;用苇叶包裹黄米小枣粽子;家家户户插艾蒿防瘟避灾;身上配戴五彩丝线以祈福增寿;贴葫芦花以避“五毒”;孩童到郊外玩“斗百草”游戏等。赵书认为,民间习俗背后都有着深刻的传统文化的内涵,而今天的人们恰恰忽视了这些。
如何让端午节焕发活力,不能简单放假了事,应和相关的民俗组织一起,搭建营造节日气氛、吸引群众参与的平台。相关组织应围绕所在城市特点,举行一些群体活动,比如赛龙舟,它成为端午节最显眼的标志行为,是因为它具备丰富的娱乐性和参与性。时间上的充足,
象征意义上的提醒,会唤醒更多人关于端午节的文化记忆。不妨从今年开始,让我们重新记忆端午节,让它成为一个别人“抢不走、夺不去”的民族节日。
记忆端午节作文800字作文 端午节随笔作文篇五
每当粽子的清香开始在小村庄里弥漫时,儿时的我就知道端午节快要到了。
如今,有关端午点点滴滴的记忆,时常涌现在我的脑海,闻着粽香,也便嗅到了童年的时光,感觉那么近,仿佛那些事就发生在昨天。
那时,乡下特别重视端午节,当时我不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只知道每年家里就像过年一样隆重地过端午节。儿时脑海中虽然有一点点关于纪念屈原的传说,而所谓的伍子胥的忌辰、孝女曹娥等传说,我却一无所知。小时候过端午,佩戴香囊和系五彩线是必不可少的。农历五月初一早上,趁着太阳还没有出来之前,大人们要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们的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端午食粽子是我们家乡的主要习俗。
一进五月,家里就开始浸泡糯米了。妈妈一般都会准备一篓米进行浸泡,同时也把干的芦苇叶放在水里浸透做棕叶,可能是泡好的糯米会更粘些吧,我记得多年来妈妈一直是这样做。
端午前一天,妈妈和姐姐就一起动手把粽子包好,放在大水盆里备着。我偶尔也会捣乱,试着学她们的样子,左手拿着粽叶弯过来,做成圆锥形,然后右手向漏斗里放米,把米压紧抹平后把棕叶反馈过来盖好,握住后再用丝线捆紧系好,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记住缠绕的丝线千万不能松散,否则煮粽子的时候就容易散开了。你可别小看了这手头功夫,因为我多次失误过,也曾被妈妈数落了多次。包粽子的时候还可以放一些花生、红豆、大枣、鸡肉等掺在糯米里做馅,制作不同口味的粽子。妈妈喜欢在米里掺红枣以图吉利,据说,小孩子吃枣粽多,将来读书就会早中状元,我还真的年年吃了不少。后来状元倒没有中上,学是有的上了,在我身上还算灵验吧!而我最喜欢吃米里加肉的,吃起来香而不腻,现在回想起来还特别嘴馋呢!
有关端午节的记忆,充满了我的童年,虽然清贫却让我回味。
童年的端午节是快乐的,那种幸福开心的感觉好像离我很远很远,也许是好多年没有那么开心随意地在家过节的缘故吧!
而现在远离家乡的我,每逢端午会依然早起,虽然寻不到艾蒿的踪影,却只能触摸一下桃枝,行走在街道上,用心感觉一下端午的氛围。
记忆端午节作文800字作文 端午节随笔作文篇六
今年是我最多朋友的一年,因为我性格比较内向,现实生活中并没有什么要好的朋友跟我分享节日的快乐,也没什么友谊值得我珍藏。真的要感谢网络带给我这么多真诚可爱的朋友们。在此我借网络这交流平台,衷心地感谢网络上关心我,爱护我的朋友们,没有你们支持我的作品,分享我的快乐。我还是何欢何乐可言?
在这粽叶飘香,气氛温馨的节日里。网上网下到处弥漫着浓厚的节日的喜庆。人们在谈论着端午节的由来和典故。书写着那千年的传说,把屈原的故事演绎出一篇篇精美的文章,在传颂着那伟大的诗人不朽的神话。桑梓里也在洋溢着包粽子的喜悦,风里到处飘荡着糯米的甜腻,艾叶,菖蒲的清香。
翻开记忆的扉页,三十多个年轮里,曾经度过多少个记忆深刻的端午节?扳指细数,回眸往事。记忆深处最令我难忘的竟然是我身在异乡为异客时,度过的那年端午节让我记忆犹新。
也许是我们山区很难见到龙舟的缘故吧,所以那年的记忆让我久久不忘。一九九二年,我孤身一人在珠江三角洲打工。在东莞高步镇,那里水域宽广,风光秀美,人民淳朴宽厚,对我们这些外地人一点也不欺生。那年端午节,我们公司跟当地政府一起组织搞了一场规模不小的龙舟赛。当年那赛龙舟的热烈场景,让我现在也还感到热血沸腾。那种令人奋进,给人鼓舞,促进人们热情向上的精神还是值得乐道的。
今天早市,看到人们在开始忙着包裹粽子和买卖做粽子的原料,我不由想起很多年以前,跟外婆一起包扎粽子时的那些温馨的画面。小小的我,总喜欢跟着和蔼可亲的外婆转,帮她插大叶艾和菖蒲在门窗上讨吉利和辟邪。帮她舀糯米红豆放进粽叶里让她包裹。
外婆做的粽子小巧玲珑,美观大方,香甜可口。有一年端午节,我专门从学校跑到她家去拿粽子吃,外婆也许太疼爱我的缘故,怕我在学校吃不饱,让我挑了20几个去学校,结果可想而知,我吃坏了肚子,泻了一个星期,泻得我四肢发抖,浑身无力,让我后来提起粽子就害怕。
我们这里过端午节有采草药做凉茶避暑的习惯,人们说端午节是药王晒草药的日子,老人说这天不能天晴,要不这年生病的人会多。所以我们采来的草药经常发霉,跟小伙伴去采过几次都坏了,我再也没有劲头去寻找了。就是这几天出了太阳,草药晒成功了,我也不怎么喜欢喝那东西。
不同的地方过节的风俗习惯会有不同,我想,应该也大同小异吧。明天就是端午节了,祝朋友们节日愉快,身体健康,多吃几个粽子吧,但是别贪吃哦!
记忆端午节作文800字作文 端午节随笔作文篇七
盼星星、盼月亮,我终于盼到了粽子飘香的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只会吃粽子不会包粽子的我暗下决心,今年端午节我要跟奶奶学包粽子!体验一下包粽子的乐趣。
姥姥包粽子的手艺是一流的。她把粽叶放到水里浸泡着,再把洗好的糯米、红枣和红豆放在一旁,准备当馅用。接着,奶奶用小勺子将糯米舀进两片粽叶卷成的“小斗”里,再用一再用手把米压平,接着把粽叶像糯米上一盖,然后用向我们叠小星星似的把粽子包成了一个漂亮的小三角形,然后用线扎好。这样,一个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我看着姥姥熟练地包着,就拉着姥姥的衣角,说:“姥姥,您教我包粽子吧!”奶奶脸上绽开笑纹,说:“好呀!
我先挑选好几张粽叶,乍一看,它们真像一条条碧绿的腰带。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把粽叶往中间一折,粽叶果然变得像”小漏斗“一样。姥姥说:”这时候要注意别把粽叶折破了;还有,舀米进去时,手要将‘小漏斗’握紧,不然就扎不结实,一煮米全散了,咱们就得喝米汤喽。“我把姥姥教的”包粽子秘诀“牢牢地记在心里,小心翼翼地尝试着。我把米填完后,又开始包,可米没有压牢实,在第三折时,米全散开了。我愣愣地看着,心里有些小难过。但我并不气馁,又用心包了一个,这回总算没有漏。可是包出来的形状就像一个人被五花大绑着。我又一次次地尝试,这回是米填多了,那会儿是粽叶散开了……后来,我好不容易包好了一个粽子,仔细一看,本来应该是三角形的粽子,我把它包成了一个”六边形“!它和姥姥包的粽子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我包的粽子简直就是”丑小鸭“。我心想:”我一定要包得更好些,否则太没面子了!“我又认真地包了几个,果然一个比一个成功,我高兴极了!
姥姥把他们放进锅里煮着,不一会儿,便飘出了一股清香,一想到香香的粽子,我的两眼就放光。
又到粽子飘香时,今年,我吃的可是自己包的粽子,虽然包得不算很好,不过我很高兴,很有成就感。端午节快乐!
记忆端午节作文800字作文 端午节随笔作文篇八
从前。我们农村穷,可端午节却要过得热热闹闹!
我们当地称端午节叫“五月当午”。端午节临近,母亲就忙碌起来,首先是为孩子们准备五股线和香囊。五股线是由五种彩线配成,每一个小孩在端午节来临之前,把五股线系在手脖、脚脖、脖子上。香囊是用多块布缝制而成,香囊的内部装的主要是香草,香囊的形状各异,有鸡心形、圆形、三角形、六边形等多种,而且在香囊的下边还有穗子,这些穗子是用艾干、大蒜干穿成。香囊不但香气扑鼻,而且美观,相传可以驱邪,那是小孩及姑娘们的最爱。
端午节的前几天,母亲就给我下达命令,我负责粽子叶。那时,粽子叶不是买的,是捡的,和我们村相距2公里的一个村庄有大片的竹园,竹子有擀面杖粗,每年的竹笋都要退下很多皮,这些竹笋皮可用来包粽子,我们当地叫做粽子叶,有好几年我和小伙伴去邻村捡粽子叶。
在端午节的前一天的晚上,母亲率领我们兄妹几个开始包粽子,非常的热闹,我和弟弟的手工都不行,无论母亲怎样教,包的粽子还是歪歪扭扭,不成样子,妹妹们是个个手巧,这让我这个家中的长子很没有面子。这时,母亲总是为我开脱,男孩子,包不好粽子也罢,只要上学努力就可以了。
端午节的早晨,母亲起得很早,就开始煮粽子。说粽子煮时间长了出味,在粽子快煮熟时,母亲就把提前洗好的鸡蛋、大蒜也放入锅中和粽子同煮。
我们男孩子,在端午节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洗澡,相传,端午节的早晨,嫦娥在所有的河里都撒了药,洗过河水澡的人,百病不侵。洗澡的时间一定要在太阳初升以前,否则就不灵了。在母亲开始煮粽子的时候,我已经起床,和几个要好的小伙伴跑到村南的洪河去洗澡,一般情况下,端午节前两天只要不下大雨,洪河的水不到1米深,流速缓慢,清澈见底,况且我们这些农村的孩子个个是游泳高手,从不怕水。我们来到河边,争先恐后地跳到河里去洗澡,可河水太凉,我们紧咬牙关,在河里扎两个猛子,迅速的跳上岸,我们不是为了洗澡,而是为了河里的药水,为的是百病不生。
端午节,我的心又回到了童年。难忘的童年,幸福的童年!
记忆端午节作文800字作文 端午节随笔作文篇九
有关童年里夏天的记忆,是从端午节开始。
小时侯,最期盼的是过端午节,每年的这一天,母亲格外忙碌。
清晨母亲她先要上街买几把粽叶和白糖,回家后还要把先几天泡的糯米端出来,用清水漂几遍,再把粽叶用水泡一个时辰,拿出来后让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跟着包扎。
包完粽子后,剩下来的就是用锅去煮了,最后还要吩咐我到院后赶紧扯几把艾蒿回来,拿出几支分插在门楣二边。说这是辟邪的风俗。晚上还会泡一盆子放有艾蒿叶的热水,要我们洗澡。据说用这艾蒿水洗澡,身体健康,不长疙瘩。
端午一过,就是署假了。两个月的假期里我常常和生产队里的秋生、成子他们一起去傅家冲水库边捞鱼摸虾。在堤上面玩警察抓小偷、老鹰捉小鸡等游戏,有时还到大队林场去偷梨子吃。
最有趣的是找来几个小伙伴分成两队排在水库边打泥巴仗,那可是真正的干泥巴,每次都绝对会有人被打得涕泗横流,浑身脏兮兮的。那时小孩子是什么都不怕。家长们也放任孩子自己玩耍,不像现在家长严禁孩子野玩,认为没出息。
夜色降临,生产队的前湾后村的老少爷们,大姑大婶们,都带着小板凳已经团团的围在小院子里等候着电视连续剧【霍元甲】的开播。全村人聚在一起看电视,这场景现在也很少看到了。
年华飞逝,儿时的记忆也在逐渐的消失,那些单纯的笑容,那些懵懂的烦恼,似乎也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模糊。如今生活好了,却找不回儿时的天真。人到中年的我,常一个人傻傻的走在大街上,看着夕阳,听着晚风,落寞如斯。
记忆端午节作文800字作文 端午节随笔作文篇十
最近神志有点恍惚,才发现刚刚过去的那个节日是“端午”。
今年的端午,我没有吃粽子,没有小香囊。这么多年了,直到现在,梦里的家永远都是那方方的四合院。好想念在“西关”住的日子,想念那方小院;想念门前的葡萄树;想念水井旁的石榴树;想念院子中央的小花园;想念楼梯下的狗窝;想念楼上的蓄水池。还有自己亲手种下的“指甲花”,想念想念……
还记得刚搬家到“西关”的那年暑假初识的邻家女孩,她大大的眼睛,齐耳短发,胖乎乎的小脸,看上去比我大上几岁。我趴在自家的楼栏杆上好奇地询问:“你叫什么名字?”她哈哈大笑,大大的眼睛变成月牙状,调皮地让我猜:“我的姓‘九个口’,单名是一个‘燕’字”。我歪着脑袋想了半天不知道她到底姓什么……后来才知道是“曹”,她叫“曹燕”,我家隔壁就是她奶奶家。于是,燕子就成为了我到“西关”的第一个好朋友。
那年我上小学二年级,燕子上小学四年级,她像一个大姐姐一样带着我到处玩儿,让我平生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识了“磨菇棚”,培育金针菇的土棚。她辅导我功课,教我算100内的乘法,我们一起跳皮筋、踢毽子,形影不离……快开学的时候,有一天她被父母领走了,从此我们便很少见面。再后来,读初中、高中,随着学习的紧张,我们再也没有见过面……不知道她现在还记不记得我,不知道她现在到底在哪里,不知道她现在过得怎么样……
燕子的奶奶,住在我家隔壁的一位慈祥、善良的张奶奶。张奶奶拥有一双天底下最巧的手,在她手下做出的蝴蝶会飞、鸟儿会叫、花儿能散发出清香。张奶奶总是搜集很多废旧的彩色塑料条、棉布、小珠子,然后装饰在她做的各种荷包上。最让我期待的就是每年端午,张奶奶总会做好多好多的香囊送给我,有彩线缠成的粽子、有小猫头、有小狗头……各式各样,香香的。张奶奶嘱咐说香囊挂在身上防蚊子叮……如今,张奶奶已入土为安,每当回到家中拉开抽屉,看到里面那个坠有蝴蝶图案的荷包时,我仍会想起可敬可爱的张奶奶……
我的童年真的真的是金色的,值得我永久记忆的。有时候我竟然会有这样的想法:如今我走的路那么坎坷是不是因为童年的时候太过幸福了呢?
记忆端午节作文800字作文 端午节随笔作文篇十一
童年的生活,哪件事回忆起来都让我忍俊不禁,随意地信手拈来一件事,都会让我笑上好半天。
一年端午,我们一家子都回了老家。
一天早上,我们都吃完饭,爷爷对我们神秘地说要做一个捕蝶网,带我俩上山捉蝴蝶。
我俩一听,高兴地欢呼雀跃,连忙催着爷爷快点快点。好容易等爷爷做好了,我从爷爷手里一把夺过刚刚做好的用粽子网制作的简易捕蝶网,和妹妹一路高唱着歌儿蹦蹦跳跳地上了山,还不时回过头来催爷爷快一点。
到了山上,我和妹妹都想玩第一网,为此还爆发了一声规模不小的“战争”,最后以我的胜利而告终。
我拿着捕蝶网,目标出现了!我大喜过望,一个箭步蹿过去,连人带网地扑向蝴蝶,不想我“追捕”它的声音太大,竟然叫它给飞了!蝴蝶不仅飞了,花也让我踩倒了一大片!
哇呀呀,真是气煞我也!我正要再次扑上去捕捉它时,爷爷叫住了我,说:“捕蝴蝶动作要慢,声音要小。”我听了,照着爷爷的话蹑手蹑脚地接近蝴蝶,鬼鬼崇崇地像个刚偷完东西的小偷似的,可是动作太慢,又让它给飞了!
爷爷又叫住我,说:“捉蝴蝶,动作是要慢,但接近它时要快速,捉它时要快。还有,蝴蝶不能老盯着一只抓。”听了爷爷的话,我一下子恍然大悟,吸取经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接近蝴蝶,一网罩上去,蝴蝶落网了!
“爷爷,我捉到蝴蝶了!”我欢呼着,将“战利品”拿近看着它:它的两只翅膀上像幅微型水墨画一样,有山有水,还有几只小小的大雁!我欣喜若狂,还为它取了个名字叫“画蝶”。不过我不忍心看着这小生命在蝶网中苦苦挣扎的样子,便放它自由了。
如今,每每看到蝴蝶,我的脑海里一下子就会浮出当时的情景来。童年捕蝶,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记忆端午节作文800字作文 端午节随笔作文篇十二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大传统节日之一,它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爱过诗人——屈原而产生的一个节日,而文秀在端午一诗中,就有一句“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的佳句,可见端午节日源源流水,影响深远。
在我的家乡,人们十分喜爱端午节,而端午节习俗,虽说与外地大同小异,却各有自己的特色。
我的家乡是安康,它端午节最吸引人的便是赛龙舟了,比赛的场面之盛大、隆重。往往使人流连忘返。恐怕只有“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的宏大场面来描写了,可以完整的善述出来吧。
而说起家乡龙舟比赛的由来,则必然得从古时候说起了,安康第一次有记载龙舟比赛是为康熙三十四年间,就是公园1695年,三番即平,山河一统,那年“端午官长率僚属观竞渡,谓之踏面”,自此开始,安康就有了赛龙舟的习俗,并于今年开始举办正规的比赛,而每年的参赛选手与观光游客更是数不胜数的。
家乡的端午节,另一个必不可少的习俗便是吃粽子,每到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家乡的人们都不约而同的食用粽子了,而粽子中又分为许多品种。而家乡的粽子虽不传名,但也是总够解馋的。往往在端午一早,父母就端出准备好的粽子,与家人一同分享食用。
而吃粽子的时候,一般都会有一小碗的白砂糖,可以与粽子一同食用,而一般的红枣陷的粽子则是可以直接食用的。
这就是我的家乡端午,每年这个时候的日子,赛龙舟和吃粽子都是必不可少的,而我则是希望大家能一同欣赏赛龙舟,再一边美滋滋的品尝粽子,这种感觉,绝对是无处不多的哦。
记忆端午节作文800字作文 端午节随笔作文篇十三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划龙舟、吃粽子、悬艾草……家家户户溢着节日的气氛,而每到端午节,我就会让爸爸妈妈带我去看龙舟赛,而今年的端午活动,却让我过得既有趣、又难忘、还十分有意义。
作为牛通社小记者,应青年时报之邀,在端午节当天,通过时报“敲门行动”,进入长征桥社区,参与到学包粽子、慰问独居老人的行动中。
第一次包粽子
看着桌上的米、粽叶、红枣,真的是有点不知所措,而耐心的王奶奶为我们细细讲解,成了我们的首席粽子教练。熟练的动作、富有童趣的讲解,从卷棕叶、放糯米、红枣,到绳扎,步骤还真不少。别看一个小小的卷粽叶的动作,奶奶动作自如,而我却感到实在是有些困难,左打不成,右打不成。王奶奶走过来,细心地再次为我讲解,手把手地教会我卷粽叶的方法,一步一步地让我有了初次包粽子的新奇。虽然,成形的粽子与王奶奶相比,有些不太象样,但王奶奶的鼓励却让我们信心倍增:“难看不要紧,第一个包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比奶奶刚学包粽子的时候好多了,第二个就会有进步。”就这样,一回生,二回熟,一连包了五个,我都成了包粽子的小师傅了。
慰问独居老人陈奶奶
拿着我们最满意的一个粽子,带上我们的小礼物,我们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又敲响了陈奶奶家的门。在一片祝福声中,陈奶奶高兴地合不拢嘴,拿出巧克力让我们分享。在温馨和谐的气氛中,我们一起倾听陈奶奶年轻时的故事,陪奶奶聊天,度过了美好的上午时光。
美好的端午节,过得十分有意义,而且让我久久回味与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