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跳转到内容

清和源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源氏家紋-笹龍膽

清和源氏,是日本古代皇族賜姓貴族源氏的一支,因其祖先可追溯到清和天皇而得名。清和天皇的有皇子4人、孫子12位王被臣籍降下、賜姓源氏;其中以第六皇子貞純親王之子源經基的後嗣最為繁盛。然而亦有源經基是陽成天皇之孫、元平親王之子的說法。

清和源氏以武士階級的領導者廣為人知。在平安時代,清和源氏出了許多著名的武將,而奠定了清和源氏在武家中的聲望。其後的鎌倉幕府河內源氏室町幕府足利氏,其來源也都可以上溯至清和源氏。由於名聲顯赫,後世出現許多自稱是清和源氏後裔者,江戶幕府德川家康便自稱是清和源氏的一支。

大事記

[编辑]

876年(貞觀十八年)清和天皇讓位給長子陽成天皇,自己則成為太上天皇,並在881年(元慶五年)駕崩。三年後的884年3月23日,陽成天皇被迫退位,清河天皇的三叔時康親王被藤原基經擁立為光孝天皇。此後日本皇室成員都是光孝天皇的後裔,而文德天皇的男系子孫最後喪失皇族資格,演變為文德源氏、清和源氏以及陽成源氏。

源經基938年任武藏介,赴任時預先察覺平將門謀反之圖謀。其後參與藤原純友謀反後的餘黨平定工作。

969年,源滿仲告發源高明連同橘繁延、藤原千晴等密謀廢立,引發安和之變,導致源高明、藤原千晴等從朝廷失勢流放。事後清和源氏在京都的勢力大增,與藤原北家的關連也更加緊密。

1030年,源賴信接替平直方,開始平定平忠常的叛亂,翌年亂平,平忠常被殺。經此事件,原屬平忠常的坂東平氏的勢力範圍,多落入源賴信之手,可說是後來清和源氏一族在東國一代稱霸的重大資本。

1051-1062年,源賴義源義家父子與出羽清原氏聯手,擊敗奧州安倍氏,此稱為前九年之役。1083-1087年,源義家介入出羽清原氏的紛爭之中,協助藤原清衡擊敗異父弟清原家衡,此稱為後三年之役。後三年之役結束後,朝廷認為此役係清原氏私鬥,因而不予獎賞,義家於是自散家財賞有功者,自是其威名更著,被稱為「天下第一武勇之士」。

1102年,源義家之子源義親反叛,於1108年被平正盛所殺。經此事後,清和源氏(河內源氏)勢力稍減,而伊勢平氏開始抬頭。

1156年保元之亂崇德上皇後白河天皇兩陣營兵戎相向,源為義屬崇德上皇一方,其子源義朝則屬後白河天皇方。戰後,後白河天皇取得勝利,朝廷令源義朝殺死親父源為義。

1159年平治之亂,源義朝敗給平清盛並被殺。1160年源義朝之子源賴朝被流放至伊豆

1180年,源賴朝舉兵反抗平氏政權,並開府於鎌倉。1183年,源義仲攻入京都。1184年源氏內訌,源義仲敗亡。1185年3月源義經擊敗平氏壇之浦安德天皇投水,平氏政權敗亡。

1185年冬,源義經與源賴朝反目,賴朝開始追討義經。1187年,義經投奔奧州藤原秀衡,同年秀衡病歿。1189年藤原泰衡襲殺源義經;同年源賴朝在奧州合戰擊敗藤原泰衡,奧州藤原氏滅亡;源賴朝赴京都,授權大納言

1192年源賴朝任征夷大將軍

1199年,源賴朝去世,子源賴家繼為將軍,鎌倉幕府實權落入賴朝岳家北條氏之手。1219年三代將軍源實朝(賴家弟)被賴家子公曉所刺身亡;公曉亦被殺。北條氏迎賴朝妹坊門姬的曾外孫藤原賴經繼任征夷大將軍。1234年,賴家女竹御所去世,河內源氏的嫡系血統斷絕。

1333年,足利高氏新田義貞起兵反抗鎌倉幕府,鎌倉幕府滅亡。1336年,足利尊氏(高氏改名)任權大納言,頒佈建武式目。1338年,足利尊氏任征夷大將軍

1402年,足利義滿大明冊封為「日本國王」。

1408年,足利義滿去世,朝廷給予「太上天皇」的尊號,然而被幕府所辭退。

1573年,足利義昭織田信長流放。1588年足利義昭拜見關白豐臣秀吉,辭征夷大將軍,室町幕府告於瓦解。

1600年,自稱清和源氏分支新田氏後裔的德川家康發動關原之戰,取得統治權。1603年家康任征夷大將軍。開始江戶幕府時代。1867年德川慶喜將政權歸於明治天皇大政奉還),次年江戶開城,至此平清盛、源賴朝以來的武士政權告一段落。

1993-1994年,細川護熙內閣總理大臣。細川護熙出身於細川氏,是足利氏早期的分家,是清和天皇的直系男系血親。

系譜

[编辑]

源經基、源經生子孫

[编辑]

河內源氏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 日本史(鄭學稼著,黎明文化,臺北,民66)
  • 公卿類別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