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跳转到内容

互惠性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相互性[1](英語:reciprocity)是一個社會心理學的概念,指一個正面的行為作出後帶來另一個正面的行為,來獎勵其行為。他人的友善帶來人們反應更友好、更樂意合作[2]。相反,向他人顯示敵對的姿態會反令人更難受,甚至衍生暴力。有一些很細微的相互例子不易察覺,好像推銷員一開始推一些很貴的東西但拒絕,之後再以一個較小的請求,因為這個「讓步」而令一些人買下產品[3]

互惠利他主義

[编辑]

這與利他主義不同,互惠利他主義指人們只會在他人一開始做了一些事才會回報,即你幫了我,我也幫你做一些事;如我不希望被別人陷害,我也不會陷害別人[4]。這理論亦與中國哲學中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立立人,己達達人」同出一轍。[5]

參看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reciprocity - 回應性;相互性. terms.naer.edu.tw. [2019-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0). 
  2. ^ Fehr and Gächter. Fairness and Retaliation: The Economics of Reciprocity.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000, 14 (3): 159–182. doi:10.1257/jep.14.3.159. 
  3. ^ Fehr and Gächter. Fairness and Retaliation: The Economics of Reciprocity.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000, 14 (3): 159–182. doi:10.1257/jep.14.3.159. 
  4. ^ Batson, C. D., Duncan, B., Ackerman, P., Buckley, T., & Birch, K. Is empathetic emotion a source of altruistic motiv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1, 40 (2): 290–302. doi:10.1037/0022-3514.40.2.290. 
  5. ^ 黃意舒; 但昭偉. 利他主義. 國家教育研究院. 臺灣: 中華民國教育部. 200 [2020-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0) (中文(繁體)). 200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