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躁狂期和抑郁期的药物治疗在药物选择、药物剂量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以下是具体介绍:
1、躁狂期
心境稳定剂:是治疗躁狂的基础药物,如锂盐(碳酸锂),能有效控制躁狂发作,稳定情绪,还可降低双相障碍的再发风险;丙戊酸盐(丙戊酸钠、丙戊酸镁)也常被用于治疗躁狂发作,对于急性躁狂和快速循环型双相障碍效果较好。
抗精神病药物:对于伴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患者,常需联合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喹硫平、利培酮等,不仅能控制精神病性症状,也有一定的心境稳定作用。
2、抑郁期
心境稳定剂:在抑郁期,部分心境稳定剂仍需继续使用,以维持情绪稳定,防止转向躁狂或快速循环发作。如锂盐可与其他抗抑郁药联合使用,增强抗抑郁效果。
抗抑郁药物:一般会谨慎使用抗抑郁药物,通常选择转躁风险小的药物,如安非他酮、选择性 5 -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中的氟西汀、舍曲林等。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一些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喹硫平,在治疗双相抑郁方面也有一定疗效,尤其是对于伴有精神病性症状或睡眠障碍的患者。
二、药物剂量
1、躁狂期
通常需要使用较大剂量的药物来快速控制症状。以碳酸锂为例,一般治疗剂量可能在 600mg - 1200mg / 天,甚至更高,具体剂量需根据血锂浓度来调整,使血锂浓度达到 0.8 - 1.2mmol/L。
抗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治疗躁狂时常用剂量可能在 10mg - 20mg / 天。
2、抑郁期
药物剂量相对躁狂期可能有所不同。如碳酸锂在抑郁期维持治疗时,剂量可能相对较低,一般在 300mg - 900mg / 天,血锂浓度维持在 0.6 - 0.8mmol/L。
抗抑郁药物如氟西汀,起始剂量可能为 20mg / 天,根据病情可逐渐增加至 40mg / 天甚至更高,但通常不会像躁狂期使用心境稳定剂那样用到很高的剂量。
三、治疗目标
1、躁狂期
首要目标是快速控制躁狂症状,如兴奋、冲动、言语增多、睡眠减少等,防止患者出现自伤或伤人等危险行为,恢复正常的生活和社会功能。
尽快使患者的情绪和行为恢复到正常水平,为后续的维持治疗奠定基础。
2、抑郁期
主要目标是缓解抑郁症状,如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自责自罪、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等,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预防自杀等严重后果。
在改善抑郁症状的同时,要注意避免诱发躁狂发作,保持情绪的相对稳定。
双相情感障碍的药物治疗方案需要高度个体化,具体用药及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整。
强迫症患者重复检查门锁、重复洗手、重复确认物...
强迫症患者常常陷入一个矛盾困境:越是努力抵抗...
历经与焦虑症的漫长抗争,终于迎来康复曙光,然...
当精神疾病患者病情逐渐稳定,停药便成了萦绕在...
抑郁症患者出现自杀念头并非突然的冲动,而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