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波个人简介
从那本《中国可以说不》开始,张小波就与中国图书市场的风云变幻密不可分,他用《求医不如求己》《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中国不高兴》等一本本畅销书搅动着公众的阅读趣味和取向,引领出版之风潮。
我们这个时代还有一些要称之为"文学成就"的东西,它们在暗处,在那些很多人看不到的地方生长,它们有它们的"命"---在广泛的主流的场合,它们是明珠投暗;在很少的真正懂行的人那里,它们熠熠生辉,比如张小波的这本《重现之时》。在20世纪80年代,他是大名鼎鼎的第三代诗歌运动中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上海"城市诗派"的旗手;而滑稽的是,在20世纪90年代,他又以另一种与文学无关的方式,以另一个名字爆得大名---他是当时最畅销的时政书籍《中国可以说不》的真正作者.其实这本集子1994年曾经以另一个名字出版过,当时被收入一套《城市斑马》文丛,和他一起的另外两个作者是当时正当红的邱华栋和朱文。一晃8年过去,小邱已泯然众人矣,朱文则一跃成为文学青年和艺术青年们的偶像。而张小波,8年来再无新作---甚至连字都已经不会写了。这又如何呢?有些人本是庸才,终于归为平庸,连勤奋也拯救不了他,有些人生来就是潮头之人,大浪淘沙,独领风骚,而还有些人,也许一辈子只留下一本书,但却硬如磐石,经得起冲刷。其实,张小波并不是那种半道杀出来的文学奇才,即使没有这部小说,他在另一个秘密的非主流的文学史的某一页上也早有一席之地---在20世纪80年代,他是大名鼎鼎的第三代诗歌运动中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上海"城市诗派"的旗手。在当代,一些优秀的诗人和小说家,穷尽毕生之经历,只不过是为了无限接近文学的真理。而张小波不是,他竭尽所能地努力,似乎只是为了离真理更远,或者说,在他的小说中,他把真理扭曲得近乎青面獠牙。有人因其小说的荒诞,而把他称为"中国的卡夫卡",事实上,他也确实是最接近卡夫卡的荒诞气质的小说家,但他跟卡夫卡截然不同的是,卡夫卡的荒诞是为了接近那预设中的真理,而为了"深知"和"穷尽";而张小波不是,他的全部努力都是为了摧毁自己最初预设的真理,是在深陷中远离。一个人用4年的时间完成了这样一部小说集,并且迥异于这个时代的任何一个文学母体,他的确有资格就此搁笔不写,去过他"会须一饮三百杯"的生活。但对于试图了解这个时代文学的读者和研究者来说,让这样一个人和这样一部小说一直停留在黑暗之中,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张小波,作家,知名文化商人。生于1964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城市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最早策划《中国可以说不》系列而崛起于中国出版界,成为成功书商。凤凰联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裁、重庆凤凰决定图书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前北京共和联动图书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小波,作家,知名文化商人。生于1964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城市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最早策划《中国可以说不》系列而崛起于中国出版界,成为成功书商。凤凰联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裁、重庆凤凰决定图书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前北京共和联动图书有限公司董事长。
更多张小波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