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微观经济学”翻转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3-12-12 11:52

  [摘要]近几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备受国内外的关注,这种教学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课堂的教学结构和流程、课堂组织形式及师生的角色等。该文基于微观经济学教学实践来探讨翻转课堂的具体流程和组织形式,为微观经济学实施翻转课堂提供一些有益借鉴。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翻转课堂;实践


  [基金项目]2018年度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2018c095)


  [作者简介]姜志美(1972—),女,山东烟台人,硕士,江汉大学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国际投资研究;刘兰(1975—),女,湖北石首人,博士,江汉大学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宏观经济政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38-0166-02[收稿日期]2020-07-11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缘起与发展


  翻转课堂的理念与实践缘起于美国,20世纪90年代初哈佛大学埃里克·马祖尔教授提出同侪教学的概念,同侪教学即通过建立学习小组形式,增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讨论及师生的互动,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翻转课堂思想的雏形。2011年翻转课堂为众多教师所熟知并成为研究热点,进入繁荣及推广阶段,这很大程度归功于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创立的非营利教育组织可汗学院,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一对一教学指导,我国也是于这一年开始正式认识翻转课堂。


  目前,虽然关于翻转课堂的理念基本相通,但是不同的学者在翻转课堂的实际应用中对翻转课堂的内涵及外延的认识还是各有侧重。首次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翻转课堂的亚伦·萨姆斯认为,翻转课堂实质就是借助信息手段将课上内容转移到课堂之外由学生自己完成,而课上时间则用来进行原先缺乏时间完成的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他强调了信息手段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国内学者施书蓉也认为翻转课堂的重点在于课前教师应将录好的视频和制作完成的可见传至共享网络,学生通过接入网络,获取相关的视频、课件以及题目。从知识吸收过程出发,有学者认为翻转课堂实际是学生知识吸收过程的一个翻转,与原先学生在课上接收知识灌输相比,学生在课前及课后,由灌输知识变为主动选择知识,而课内通过更充分的交流来吸收理解知识。


  二、微观经济学实施翻转课堂的必要性


  (一)从课程特征看


  微观经济学课程是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定的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核心课程。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而言,该课程为其后续的专业学习提供重要的保障。与其他一些应用性学科相比,微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它运用比较抽象分析法,通过建立一系列的假设前提条件,排除其它因素的干扰,创造一种纯粹的理论分析框架或环境。这对于社会阅历简单、社会实践能力有限的在校大学生而言,要深刻地理解这些抽象理论无疑是比较困难的,难免感到枯燥、难懂。所以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教学效果并不是很好,而翻转课堂可以很好的避免这些问题的产生,学生在课前可以反复看视频讲座、听播客、阅读功能增强的电子书等,能在任何时候去查阅需要的材料,教师也能够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而课堂是通过互动来完成的,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困难给予有效的辅导,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更有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内化。


  (二)从学生方面看


  笔者所在院校的微观经济学课程在大学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开设,学生刚进入大学学习半年的时间,由于适应了基础教育阶段传统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少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急需提升,这些能力也是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基本标准,传统课堂很难提升学生的这些能力。而翻转课堂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倒逼学生加强自我管理,课堂的拓展活动有助于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此外,学生通过课堂的活动也能够发展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


  三、翻转课堂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实践


  微观经济学翻转课堂的主要分为前期的准备阶段与后期的实施阶段,准备阶段是对微观经济学课程进行重新设计和组织,如课程知识点的分解、微视频的制作、网络平台的选取等。实施阶段将具体介绍翻转课堂的应用过程。二者相辅相成,其有机结合构成了翻转课堂教学的必要环节。


  (一)前期准备阶段


  国外翻转课堂的推广得益于网络视频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教学视频是翻转课堂实践的一个必备要素。前期准备主要是通过知识点的分解来制作视频。虽然目前关于微观经济学课程有不少国内外开放资源,如哈佛公开课、可汗学院课程、中国大学慕课、学堂在线、优课联盟等。但我们认为自制视频更适合本校学生的水平,并且容易被学生接受。翻转课堂的视频内容是将知识点以简短的时间(一般控制在10—15分钟)、富媒体化的形式呈现,即我们常说的微课,这符合学生碎片化的学习行为方式,也方便和有助于教师在今后对课程进行调整和修改。根据微观经济学课时和知识量拆分47个知识点,共计485分钟的视频。


  (二)实施阶段(以价格理论为例)


  1.课前准备活动。在课前准备活动环节,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观看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关于“猪肉价格为何暴涨暴跌”的专题报道,通过这个专题节目的观看,学生能够认识到市场价格背后的决定力量,从而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另外,为了帮助学生准备好认知知识,设计了5道题目,要求学生思考。我们希望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能够发展出与价格相关问题的辨别性知识,虽然他们尝试的回答可能是不正确的,但是他们会带着在这个探索中形成的问题进入到视频的学习之中,并提高视频学习的效果。


  2.课前教學视频学习。本部分的课前教学视频由9个视频组成,分别为:需求定理、需求的影响因素、什么是供给、市场均衡的形成与变动、价格管制、价格弹性、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及弹性概念的扩大。我们主要依据学科的逻辑和自身的教学经验设计教学视频,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


  課前准备活动和教学视频主要是学生以个体的形式在线学习,相关的活动、教学视频和材料以周的形式按时间顺序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学习通,供学生自行学习,在平台上我们可以统计每名学生花了多长时间观看视频,每个视频被观看了多长时间。学生是否按时完成、完成的质量如何都会进入最终的课程分数。


  3.课堂知识点回顾。学生完成线上学习之后按翻转课堂的模式就应进入到线下课堂进一步学习。如在需求理论分析部分,首先带着学生回顾一下需求的定义、影响因素、需求定理、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变动的区别。这些内容不会像视频那样深入进行讲解和分析,而只是简要概括地介绍,目的是让学生回想起视频的内容,因为知识点的具体内容是学生需要在课前通过学习视频掌握的。如果学生课前没有认真学习视频内容,只是通过教师简要的视频回顾,他们是无法掌握相关知识的。教师不需要在这个环节花费大量的课堂时间讲解知识,否则就丧失了翻转课堂的意义。


  4.课堂知识测试。在回顾完视频内容之后,就可以开始进行课堂知识测试部分了。课堂测试的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课前有没有看视频,以及有没有看懂视频。测试题设计的原则:50%是比较容易的问题,来考查学生课前有没有完成视频学习。如果学生观看了视频,那么很容易回答正确。除了通过简单问题了解学生课前有没有观看视频,课堂测试部分更重要的目的应该是找出学生观看视频后仍然无法理解的知识,即教学难点,然后实施有针对性的讲解,所以这部分会设计比较困难的问题来找出学生的错误理解。课堂知识测试在90分钟的课堂时间大约占1/3。


  5.课堂活动探索。翻转课堂的最大优势是解放课堂时间用于深层次的活动参与和有意义学习,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是进行以实现能力提升目标为主的课堂活动探究。如在价格管制理论中,我们分小组讨论讨论了“如何看待疫情期间口罩的价格管制”,讨论之后后各组同学介绍本组的分析过程和结论,不同结论的组之间可以进行辩论,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能力、沟通和合作能力。通过课堂活动探究希望学生会意识到,社会科学研究很多时候答案并不是唯一的,而更加关注的是结果的可解释性,这是从事社会科学研究一项很重要的能力,也是教师希望通过翻转课程让学生形成的能力。

上一篇:过程性考核方案在微观经济学双语教学中的设计与实践

下一篇:后疫情时代《微观经济学》 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与实施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