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技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环保在线 > 技术首页 > 技术分析

【技术】欧阳明高:让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更安全耐用

2016年12月15日 11:21:02人气:1588来源:东莞市高鑫检测设备有限公司

  如今,在德国宝马公司、在郑州宇通、长安汽车等整车企业的1.9万余辆电动汽车上,都运用着欧阳明高团队的设计方法与核心技术。德国宝马电池研发设计总监Arno Perner说,“与清华大学的电池安全性合作项目取得巨大成功,研究成果指导了电池包的设计与管理”。
 
  实际上,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是当前电动汽车的主流电化学动力源,但是其安全性、耐久性、动力性(电量、能量和功率特性)及系统集成技术是制约电动汽车大规模产业化的技术瓶颈。从清华大学获悉,自2007年以来《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性能优化控制与系统集成设计及应用》项目研究团队,在中美政府间重大合作项目——中美清洁汽车研究联盟的电动汽车前沿技术研究和德国宝马公司等企业委托的系列合作项目支持下,取得了重大突破。据介绍,该项目属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由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牵头,主要完成人是欧阳明高、卢兰光、李建秋、何向明、田硕和冯旭宁,完成单位是清华大学和北京科易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上述研究成果《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性能优化控制与系统集成设计及应用》荣获2016年度汽车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突破*让电池系统更安全
 
  欧阳明高介绍,该项目在安全性方面,针对电池热失控这一危害zui严重、防范zui困难的电动汽车安全问题,突破了以美国特斯拉为代表的被动安全管理模式,发明了基于热失控机理的主动安全防控技术。
 
  在上研发了大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热失控诱发与扩展过程的检测与模型预测技术;针对自引发内短路这一热失控领域难题,发明了基于模型的内短路电压—温度特征联合识别技术,可以至少提前15分钟将可能造成严重热失控事故的内短路故障诊断出来,是国内外zui早报道的自引发内短路检测算法。
 
  突破局限增加电池系统耐久性
 
  欧阳明高说,在耐久性方面该项目针对动力电池系统实际使用寿命大大低于单体电池标称寿命,难以满足整车寿命需求的问题,突破了经典的电化学检测方法在车用动力电池领域应用的局限性,在上*了电池组一致性分析新方法——“电量—容量”二维矢量图法,建立了串联电池组容量损失计算公式。
 
  该方法将机理模型预测、*参数辨识和反馈校正相结合,研发出电池寿命状态在线估计系列化技术,使电池容量估计误差控制在1%—3%,优于文献报道的2%—5%的水平。在此基础上,发明了电池组容量损失延缓与恢复技术,大幅度延长了电池系统寿命。
 
  攻克难题提高电池系统动力性
 
  “在动力性方面,我们团队针对电量、能量和功率等多种动力状态在全工况范围和全生命周期估计精度不高,导致电池动力性能发挥不充分,影响电动汽车性价比的问题,突破了动力电池电压/电量同步检测技术难题,提出了考虑锂离子固相扩散效应的电化学等效电路模型,发明了基于模型的电池荷电状态(SOC)、健康状态(SOH)、能量状态(SOE)、功率状态(SOP)在线联合估计算法,使动力电池在低电量工作区域和容量衰减情况下的估计误差大幅减小。”欧阳明高说。以此技术为基础开发的电动轿车剩余里程估计技术,在剩余里程zui后30km估计精度优于*电动车日产聆风。
 
  “机—电—热”集成创新研发出新型动力电池系统
 
  欧阳明高介绍,在系统集成方面,项目团队基于上述三大关键技术,进一步突破了新一代电池管理系统软硬件集成技术和电池系统机—电—热集成技术,研制出以基于模型的电池管理为核心的高安全性动力电池系统。并且在保证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实现了轻量化,其中方壳电池模块的质量成组效率大于90%,优于厂商韩国三星同类产品指标。
 
  “研究工作形成了系统性创新成果,知识产权总计139项,其中112项,软件著作权27项。中包括*发明51项,公开待*发明33项。”欧阳明高说,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83篇,其中23篇发表在工程科技领域800余种SCI期刊中总引用排名*的杂志:Journal of Power Sources(电源杂志),其中1篇位居该刊2011年以来总引用和下载前三名,在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研究领域起到了作用。
 
  据了解,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专家好评,美国密西根大学清洁能源车辆中心主任H.Peng教授这样评价项目成果:“车用动力电池系统电量—容量矢量图是欧阳明高教授课题组在工程科技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审委员会一致认为“项目总体达到*水平,部分关键技术处于*水平”。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hbzhan@vip.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保在线,转载请必须注明环保在线,https://www.hb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hbzhan@vip.qq.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9680
环保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环保在线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环保在线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环保在线网

抖音号:hb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环保在线

公众号:环保在线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环保在线

快手ID:2537047074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