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我的精神彼岸2

阿溟
来自: 阿溟 (Ōsaka) 2014-02-17 19:47:54创建   2024-09-20 13:25:10更新
私人口味,谢绝关注。
80 人关注
1
来自:豆瓣读书
8.1 (2530人评价)
作者: 张大春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4-1
评语:这是一本如此特别的书,正如作者所想要营造的那样,这是一本介于小说和史料笔记之间的书。让人耳目一新,而除此之外,作者其实努力复原一个盛唐的文化语境,也是成功的。至少在于想象中,那个时代就该是这个样子。
回复
2
来自:豆瓣读书
7.7 (54872人评价)
作者: [日]东野圭吾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10-1
评语:我喜欢推理小说所释放的强大诱惑力,但我不喜欢推理小说局限在犯罪案件中。我希望看到比社会推理犯罪案件背景更宽广的背景设置。至少,这本书多少让我看到了一点可能地希望。
回复
3
来自:豆瓣读书
7.7 (1466人评价)
作者: [日] 朱川湊人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14-5-1
评语:仅【发光的小猫】一篇堪称精品,其他诸篇平庸而无特点。悬疑不足,刻画不深,真是不知道怎么得的直木奖。
回复
4
来自:豆瓣读书
7.8 (95人评价)
作者: 刘斯奋
出版社: 河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13-5
评语:和前作没有太大水平的起伏,基本上只是作者书写格局不得不延续的作品。
回复
5
来自:豆瓣读书
7.3 (1889人评价)
作者: 苏美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14-3-15
评语:封面设计和版式设计太差,严重影响了内容。中国有一流的作者,二流的读者,三流的编辑和出版机构。
回复
6
来自:豆瓣读书
7.3 (3816人评价)
作者: 【加】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 2014-4
评语:马尔科姆的书其实不能完全当做畅销书,因为他比一般畅销书写的认真得多,但也不能当做社会学著作,毕竟有畅销书成分。但,无论是1万小时理论,还是这本书里的各种广为人知的流行理论,显然世间人们的转述和马尔科姆所阐述的相差甚远,真的想了解,还是要看马尔科姆自己说。
1回复
7
来自:豆瓣读书
8.7 (3594人评价)
作者: 张大春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0-10
评语:这本书更为准确的定位应该是解释什么是小说。当然,这样的诠释必定是作者自身的认识和观感,但是,给小说下个定义,这样的想法依然是可爱而有趣的。而且,可以通过此书充分地理解作者创作小说上的喜好和发展方向。
回复
8
来自:豆瓣读书
7.7 (296人评价)
作者: 司马辽太郎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出版年: 2013-11-1
评语:显然,司马是不喜欢德川的。这个几乎无法掩饰。事实上作为历史小说也无需掩饰自己的喜好,是否绝对客观并不是历史小说最重要的东西。最重要的是,作者是否对于这段历史,这些人物深深地着迷。爱憎皆入骨,就是好书。
回复
9
来自:豆瓣读书
8.5 (769335人评价)
作者: [日] 东野圭吾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14-5
评语:没有想象中好。东野还是不适合没有凶杀的主题。
1回复
10
来自:豆瓣读书
8.2 (660人评价)
作者: 吉姆·艾尔-哈利利 (Jim Al-Khalili)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年: 2014-10
评语:内容确实很好,物理学的科普能写透彻特别难,读到中途有数次豁然开朗感。
回复
11
来自:豆瓣读书
8.2 (3828人评价)
作者: 蒋勋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 2012-1-16
评语:比我想象中的好,本来以为是一本畅销书的空洞文字,但发现作者品析的十分到位,让人重新认识了唐诗的美学意义。
1回复
12
来自:豆瓣读书
7.7 (1543人评价)
作者: [英] 希拉里·曼特尔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 2010-10
评语:这本书怎么都看不下去。语言修饰过度,对话跳跃。放弃。
回复
13
来自:豆瓣读书
8.1 (32884人评价)
作者: [美] 丹尼尔·凯斯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出版年: 2015-6-30
评语:内容很震撼。至少没有想过精神分裂症的世界是这样的。作为作者自身的亲身经历,没有比真实更令人动容的故事了。不过,部分章节比较拖沓,结尾过于潦草。
回复
14
来自:豆瓣读书
7.7 (2962人评价)
作者: [日] 谷崎润一郎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 2010-11
评语:没有想象中的好。体裁角度都很不错,但剧情推进的有点快,缺少必要的心理过渡。
回复
15
来自:豆瓣读书
8.9 (535710人评价)
作者: [日] 东野圭吾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08-9
评语:的确名不虚传。角度和水准都足够完美。确实当得起名作。
回复
16
来自:豆瓣读书
8.7 (3852人评价)
作者: 高阳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06-3-1
评语:文笔比历史人物本身更好。这让历史人物本身增加了不少魅力。那些生活细节,心理活动,民俗习惯组合起来所还原出的真实感令人叹为观止。但,毕竟上百万字6册长篇,难免前后取舍有些不平衡,前部描写胡的感情过于详细,篇幅太大,后部又都一笔带过,稍显匆忙。
1回复
17
来自:豆瓣读书
7.6 (1727人评价)
作者: [日]新井一二三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 2014-1
评语:很多小知识,也写的很有趣味。但,总是有点零碎,当然这跟主题可能有点关系。但书一旦零碎就会脱离出去,所以很难连贯地去读完。
回复
18
来自:豆瓣读书
8.7 (1732人评价)
作者: 徐兴业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09-7-1
评语:文字驾驭的水准之高,对历史,民俗,文化细节的了解之深,在我个人读过的历史小说里还没有这样的作品。所以,我也非常能够理解为什么这样一本书耗尽了一个作家一生的心血。
回复
19
来自:豆瓣读书
7.5 (686人评价)
作者: 马伯庸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出版年: 2014-9
评语:不太喜欢,以至于读不完。用东方的语境描述西方的故事无论如何看起来都还是太过吊诡,出离无法投入。
回复
20
来自:豆瓣读书
8.2 (143999人评价)
作者: [美] 伍绮诗
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15-7
评语: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作者对于整体结构的把控能力卓绝。而且人物刻画的也特别好。情节推进特别是象征物的选取有很多令人拍案叫绝的地方。故事本身其实戏剧性并不算强烈,但却能让你一直读下去。
1回复
21
来自:豆瓣读书
6.1 (669人评价)
作者: [日]外山滋比古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14-9
评语:这类书最怕就是最后云里雾里没有说出个一二三来。阅读此书便是这种感觉。所谓的阅读整理,居然是反复阅读,默读,诵读这样的方法论。如果这些能解决人们的阅读问题,那可能阅读不会成为问题,作者开篇提到的问题很好,但作者的方法解决不了。另外,译者无法抑制的点评癖,简直是缺少职业素养的行为。一个译者,最基本的就是尽量减少主观,忠于原著的翻译,而不是借助备注发表意见。
回复
22
来自:豆瓣读书
8.5 (1464人评价)
作者: 张定浩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出版年: 2016-8
评语:其实我的确不喜欢看文学评论的书,但张定浩还是要比唐诺要真诚和深刻许多。我必须承认,很多篇章我完全读不懂,因为没有看过作者所说的著作。但文学评论哪怕深刻的像学术论文,也好过流于自身肤浅卖弄的感悟。就这一点,这本书也依然是值得阅读的。唯一的问题是,集结成书的散乱感仍有凸显,如果能够有一个相对稳定的主题来贯穿可能会更好一些。
回复
23
来自:豆瓣读书
7.5 (1016人评价)
作者: [日] 歌野晶午
出版社: 群众出版社
出版年: 2011-1-1
评语:设计太过诡异,总觉得结尾还是有点牵强。
回复
24
来自:豆瓣读书
7.3 (1603人评价)
作者: [日] 江国香织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17-4
评语:这本书的内容是太私人化的体验,倒是出版社的营销软文写的很高明。
回复
25
来自:豆瓣读书
7.5 (53139人评价)
作者: [日] 东野圭吾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15-7
评语:玩悬疑当然是东野的拿手戏,但作为社会推理,其中想要探讨的关于罪与罚的本质上,缺少新意,也没有太过深入,至少在这一点上,比起【人性的证明】水平是要低一些的。
回复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11 12 后页>

什么是书单  · · · · · ·

书单是收集图书的工具,创建书单后,在豆瓣看到符合书单主题的图书时可以将它放入书单,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看看其他人的收集,关注你感兴趣的书单。

这个书单的标签  · · · · · ·

阿溟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