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我的位置:首页 > 法律常识 > 婚姻家庭 > 继承编 > 法定继承 > 如何继承父母过世房屋

如何继承父母过世房屋

来源:华律网整理 2024-08-31 1206 人看过
报告编号:NO.20240831*****

【问题分析】您好,您所提出的是关于 ***** 的问题...... ,【解决方案】***** 【具体操作】*****

查看完整报告
根据我国于2021年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第一款的相关规定,遗产继承应按以下顺序进行:首先,第一顺位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及父母;第二顺位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及外祖父母。接下来华律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如何继承父母过世房屋

在父母离世之后,我们应当依据法律法规遗嘱内容,依照法定继承或是遗嘱继承以及遗赠继承等方式来妥善处理他们留下的房产事宜。

当涉及到法定继承时,其先后顺序依次为配偶、子女及父母;一旦继承人范围明确,便应遵循法定继承程序进行财产分配。

若存在遗嘱,则应按照遗嘱内容进行继承或遗赠。

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明确房产产权是否为父母各占一半份额。

如果父亲先行离世,那么房产产权将由母亲、子女和祖父母共同享有;而若是母亲不幸离世,则房产产权将由子女和外祖父母共同享有。

根据我国于2021年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第一款的相关规定,遗产继承应按以下顺序进行:首先,第一顺位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及父母;

第二顺位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及外祖父母。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第一款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如何继承父母过世房屋

二、只有使用权的房子能否继承

关于房产的所有权问题,实际上是可以被继承人所继承的,然而仅限于拥有该房的使用权限的情况下则无法进行继承。

房产所有权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占据使用权力、使用济权限、利益获取权以及财产处置权。

这四项权利在当事人离世之后就成为当事人的个人遗产,并且仅凭继承人的身份才能够完全掌控这些权益。

如果在当事人离世之前只拥有使用权限但并不具备所有权,那么他的子女和亲人是无权将这个使用权限视为当事人的遗产并进行继承的。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延伸阅读:
父母过世农村房子如何继承
如何继承父母过世房产
过世父母的房子怎么继承
引用法条:
[1]《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特邀律师:
李淼 13651330228

李淼律师,北京琨腾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毕业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取得一级荣誉硕士学位。从业多年,尤其擅长处理婚姻家庭(离婚纠纷)、刑事辩护、合同纠纷、债权债务、房产(继承)纠纷、交通事故、劳动争议、人身损害、公司相关法律事务(法律顾问)、商事仲裁(北仲、贸仲等)、银行保险、涉外法律事务等诉讼仲裁业务。同时对外商投资、公司并购、改制重组、资产处置、金融保险、债券发行、境内外上市以及知识产权、建筑、房地产及医疗卫生等领域的非诉讼法律事务具有丰富的经验。具有十余年海外留学及工作经验,英语可以作为工作语言。曾在央企工作多年,在公司治理合规化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加入律师事务所以来参与办理数百起重大、疑难、复杂诉讼及仲裁案件,并处理大量企业常年法律顾问、债券发行、破产清算等非诉讼项目。代理案件的胜诉率较高,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执业以来秉承着“专业、优质、高效”的宗旨为委托人提供优质和高效的法律服务,为客户的权益保驾护航,共谋发展!详细>>

在线咨询
  • 代位继承权可以和姑姑平分房子吗

    2025-02-03617 人看过

    代位继承指法定继承中被继承人子女先于其死亡时,由子女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份额。代位继承人和姑姑能否平分房子分情况,无遗嘱按法定继承,代位继承人是第一顺序,姑姑是第二顺序,一般不平分;有遗嘱且明确平分则可平分。

  • 不动产法定继承公证需要多长时间

    2025-02-031291 人看过

    不动产法定继承公证时间不固定,受多种因素影响。材料真实齐全且无争议,15个工作日内可能出具公证书。若有分歧、缺材料等情况,时间会延长。公证机构效率和案件数量也有影响,具体时间依案而定,当事人应配合。

  • 农村土地如何继承给子女

    2025-02-03754 人看过

    农村土地如何继承给子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有特定规定,家庭承包的,承包方是农户家庭可继承,成员在承包期内继承人可继续承包;“四荒”等土地承包经营权在承包期内继承人可继承,要符合要求,还需办手续、涉及协商沟通。接下来华律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一些知识,供大家参考一下,一起来看看内容吧。

  • 如何有效的放弃继承遗产

    2025-02-031124 人看过

    放弃继承遗产需满足时间、意思表示等条件及程序:继承开始后遗产处理前表示;意思明确,书面或特殊口头并具证据;向相关方作出;不得附条件或留部分权;涉及未成年人需法定代理且符合规定和利益最大化原则。

  • 继承人的遗产如何确定

    2025-02-03813 人看过

    确定继承人遗产需遵循三步:一是确定遗产范围,区分夫妻等共有财产;二是判断有无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按其内容分配;三是若无则按法定继承,第一顺序继承人优先,无第一顺序则第二顺序继承。

  • 第一继承人依先后次序分配遗产:1、如有配偶尚存,则其占50%;2、余下的50%由第一顺序继承人平分继承,包括配偶、子女和父母。若无第一顺序继承人,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及外祖父母。接下来华律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 父母可预先订立遗嘱,规定在生前经得其他继承人同意后,将全部财产权利遗留给唯一的子女。此种方式相对简便,但需支付一定的费用。另一个选择是在父母生前根据赠予过户的程序,将房产无偿转让给子女。这种方法较为繁琐且费用较高,包括公证费、契税、评估费等。接下来华律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 1、10万元(含)以内部分,为1.2%。不足300元时,以300元计收。2、10万元-20万元(含)部分,为1%。3、20万元-50万元(含)部分,为0.75%。接下来华律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 在房产传承过程中,无论是否存在争议,过户均无时间限制。但若涉及继承纠纷,诉讼时效则为三年。若超时未进行过户,可能导致丧失法律保护。建议尽早办理继承房屋的过户手续以规避纠纷并保障权益。具体内容和华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 在继承权依法产生后,应依照法定继承顺序予以执行;而在此过程中,法定继承顺序中的首序继承人涵盖了被继承人的父母、配偶以及子女;次序继承人则包含了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祖父母及外祖父母等亲属关系人。接下来华律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一些知识,供大家参考一下,一起来看看内容吧。

  • 继承、赠与、遗赠:10万元(含)以内部分,收取1.2%,不足300元按300元计;10万元至20万元(含)部分,收取1%;20万元至50万元(含)部分,收取0.75%;50万元至100万元(含)部分,收取0.5%;100万元至200万元(含)部分,收取0.45%;200万元至500万元(含)部分,收取0.4%;500万元至1000万元(含)部分,收取0.35%;100...

  • 宅基地只能由本村居民享有。子女户口已经迁出的,不再享有本村宅基地。子女户口迁出的,农村父母去世后,父母所享有的宅基地由村集体收回。如果宅基地上有房屋的,可以子女依法继承,不论子女户口是否在本村内。在房屋存续期限内,房屋占有范围内的宅基地可以继续使用至房屋消灭时止。原是农村居民,子女参加工作已为城镇人口,在农村的父母去世后其宅基地使用权应当交还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房屋还存...

智力残疾离婚必须要指定监护人吗

法律顾问团队律师9小时前回复:

在智力残疾的情况下离婚,通常需要指定监护人。这是因为智力残疾者可能在认知、判断和行为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无法独立进行离婚等重大民事行为。 指定监护人可以保障智力残疾者的合法权益,确保离婚过程的合法、公正。监护人在离婚诉讼中可以代表智力残疾者表达意愿、参与诉讼程序等。 具体而言,指定监护人的程序一般是由相关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人民法院根据法定程序进行审查和指定。指定的监护人应当具备相应的监护能力和资格,能够履行监护职责。 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可能根据具体案情和法律规定,不一定要指定监护人。例如,如果智力残疾者虽然智力有一定问题,但在离婚问题上能够充分理解并自主表达意愿,且其意愿符合法律规定,那么可能可以直接进行离婚诉讼,而无需指定监护人。 总之,智力残疾离婚是否必须指定监护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和法律规定的适用。

监护人可以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吗?

法律顾问团队律师14小时前回复:

监护人在特定情况下可以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一般来说,为了被监护人的利益,监护人有权合理管理和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例如,用于被监护人的生活、教育、医疗等必要支出。但监护人不能随意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比如将其用于自己的个人消费等非被监护人利益的行为。 若要处理被监护人的较大数额财产,通常需要经过相关法律程序,如向法院申请批准等。同时,监护人应当妥善保存处理财产的相关凭证和记录,以确保财产的使用和处分合法合规。 总之,监护人对被监护人财产的处理需以被监护人的利益为出发点,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以保障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分享到
微博
QQ空间
微信
举报
快速咨询在线专业律师 3分钟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