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大海啊, 我的故乡!

老顽童。爱好文学,历史,地理,经济,哲理,时事,回忆,笑话,唱歌,电影,种菜,养鸡,游山,逛水,散步,打牌,胡侃
个人资料
老生常谈12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唐攻東突厥之戰 (2013-11-22 10:01:09) 下一个

「後發制人,一舉可滅」

唐攻東突厥之戰,是唐朝前期中原李唐王朝與北方突厥族奴隸主貴族之間進行的一場戰爭。這場戰爭從高祖武德七年(624年)唐朝集議攻打突厥開始,到高宗永徽元年(650年)設置管轄突厥的單于、瀚海二都護府結束,前後經過了26年戰爭,唐朝取得了反擊突厥入侵的勝利。 

隋朝初年,突厥分裂為東西兩部,阿波可汗居住在都斤山(今新疆境內阿爾泰山)以西,稱西突厥;沙缽略可汗居住在都斤山以東,稱東突厥。隋朝末年,中原混戰不休,人民紛紛到突厥避亂。東突厥始畢可汗在位時,部族逐漸強盛,不斷分兵南下。中原封建地主階級各集團為消滅異已勢力,紛紛向突厥請兵,引兵入寇,如李淵借突厥兵興唐,劉武周、梁師都借突厥兵進攻李唐。唐朝建立以後,突厥居功自傲,經常南下劫掠。高祖武德二年(619年)閏二月,突厥始畢可汗率兵渡過黃河進攻夏州(今寧夏銀川市)。八月,突厥入侵延州(今陝西延安市)。次年九月,突厥莫賀咄設入侵涼州(今甘肅武威市),劫掠男女數千人。始畢死後,其子什缽苾號突利可汗,而突厥人立隋時歸順中原的啟民可汗之子莫賀咄設為頡利可汗。頡利天資雄武,兵馬強壯,常有南下中原之意。 

武德四年(621年),頡利出兵入侵汾陰(今山西萬榮縣)、石州(今山西離石縣)、雁門(今山西代縣北)、并州(今山西太原市)、代州(今山西代縣)、原州(今寧夏固原縣)、恆(今河北正定縣)、定(今河北定州市)、幽(今北京市)、易(今河北易縣),他州也屢遭侵擾。武德五年(622年),突厥攻打代州,殺唐朝總管定襄王李大恩,八月,頡利率兵侵廉州(今內蒙古境內),精兵數十萬,漫山遍野,綿延數百里。 

唐朝由於中原沒有平定,一方面卑詞厚禮,賄賂頡利,答應和親請求;一方面派太子李建成出豳州道,秦王李世民出泰州道抵禦突厥。 

武德七年(624年),唐朝平定各地割據勢力統一全國以後,立即佈署反擊突厥的戰爭。這年七月,朝廷中有人向李淵建議遷都,躲避突厥侵略,李建成、李元吉和裴寂都贊成。 

李世民表示反對,他說:「北方部族侵擾中原由來已久,大唐精兵百萬,怎麼能因為突厥擾邊就遷都避敵,這樣做豈不讓後人恥笑?如果給我幾年時間,一定能俘虜頡利可汗,獻捷長安,假如做不到,再遷都也不晚。」李淵同意李世民的意見,命令李世民、李元吉率兵出豳州道抵禦突厥。突厥頡利、突利二可汗率全部兵力南下攻唐,在豳州(今陝西彬縣)與李世民交戰。突厥兵1萬餘騎突然衝到城西,唐軍嚇得面無人色,李元吉驚懼不敢出城作戰。李世民率兵到兩軍陣前,先與突利可汗交談,然後指責頡利可汗負盟背約,頡利可汗以為突利可汗與李世民合謀,才稍稍引兵後退。當時連日陰雨,突厥兵弓箭因受潮不能使用,唐軍夜間偷襲,冒雨進兵,突厥兵非常驚慌。頡利可汗準備與唐軍交戰,突利可汗反對。李世民又對突利曉以利害,突利可汗與李世民結為兄弟,拜盟而回。頡利孤軍無助,只好撤兵。 

武德八年(625年),唐朝設置十二軍,準備大舉反攻突厥,派遣燕郡王李藝屯兵華亭,安州大都督李靖出潞州道,行軍總管任環屯兵太行山,秦王李世民屯兵蒲州(今山西永濟縣),防備突厥。八月,頡利可汗率兵10萬大掠朔州,唐將張瑾全軍覆沒。突厥兵在靈州(今寧夏靈武縣)被任城王李宗道擊敗,頡利請和回兵。武德九年(626年),突厥又進犯原州、靈州、涇州(今甘肅涇川縣北)、秦州(今甘肅天水市)、隴州(今陝西隴縣)、渭州(今甘肅隴西縣西南)。四月,唐將李靖與頡利可汗在靈州激戰,突厥兵退走。七月,霍公柴紹又在秦州大破突厥兵,斬特勒1人,殺士卒1000餘人,突厥遣使請和。八月,頡利、突利合兵10萬犯涇州,進兵到武功,唐京城戒嚴。唐將尉遲敬德在涇陽打敗突厥,斬首1000餘級,捉獲突厥俟斤阿史那烏沒啜。頡利可汗在渭水北面列陣,李世民率高士廉、房玄齡等六騎隔渭水責備頡利負盟。突厥兵見狀非常驚訝,紛紛下馬跪拜。頡利見唐軍旌旗蔽日,頗有懼色,願意講和。李世民與頡利在渭水便橋結盟,突厥兵撤歸。 

公元627年,唐太宗即位,於是在殿廷教閱軍馬,獎賞士卒,為反擊突厥做戰爭準備。頡利可汗信任漢人趙德言,變更突厥國俗,政令煩苛,突厥各部不滿。頡利揮霍用度無限,對各部加重賦斂,部族大多叛去。由於連年征戰,財困民貧,又遇大雪,牲畜很多被凍死,連年饑謹,部眾凍餒,突厥勢力漸弱。貞觀二年(628年),突利可汗部下奚、霫、契丹等部族投降唐朝,受到頡利可汗的責備。突利可汗征討薛延陀、回紇時兵敗,被頡利可汗囚禁。因此,兩人結怨相攻,勢力進一步衰弱。 

貞觀三年(629年)秋,唐代州都督張公瑾上疏,列舉六條可以攻打突厥的理由。太宗命李世勣為通漠道行軍總管,李靖為定襄道行軍總管,柴紹為金河道行軍總管,薛萬徹為暢武道行軍總管,統兵10萬,由李靖指揮,分道出擊突厥。貞觀四年(630年)正月,李靖率騎兵趁黑夜攻下定襄,李世勣在白道(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北)大破突厥。頡利既敗,卑詞請降作緩兵之計,在鐵山休兵息馬,準備進入漠北。李靖與李世勣會師白道,合謀進兵。唐軍乘夜出兵,李靖在前,李世勣在後。在陰山俘獲突厥1000餘帳。當時唐朝派遣的議和使臣唐儉正在突厥營中,頡利可汗毫無戰爭準備。唐將蘇定方為前鋒,李靖率大軍隨後進發,唐軍奮擊,突厥兵潰散,被殺死1萬餘人,俘虜10餘萬人,繳獲牲畜數10萬頭,頡利可汗乘千里馬逃跑。李世勣堵截突厥歸路,頡利無法北歸,各部酋長紛紛率眾投降,李世勣俘虜5萬餘人。陰山之戰,唐朝大敗東突厥。頡利兵敗後逃到小可汗蘇尼失的居地靈州,蘇尼失把頡利執送唐軍,率眾投降,突利可汗等紛紛降唐,突厥部落或北附薛延陀,或者投奔西突厥,漠南之地遂空,東突厥滅亡。唐朝把東突厥降民安置在幽州至靈州一線,分突利可汗之地置順、祐、化、長千州都督府,以突利為順州都督統其部眾;又分頡利可汗之地為6州,置定襄、雲中二都督府,任命阿史那思摩為北開州都督,統轄頡利舊部,阿史那蘇尼失為北寧州都督。 

頡利可汗被俘後,突厥余部共推小可汗斛勃為主,打敗薛延陀,在金山(阿爾泰山)之北建立牙帳,自稱乙注車鼻可汗,收籠突厥散族,有兵3萬人,勢力復強。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太宗派高侃率回紇、僕骨兵攻打車鼻可汗,突厥各部紛紛投降。唐朝在其地設置新黎等12州,分隸雲中、定襄二都督府。高宗永徽元年(650年),高侃率兵出擊,突厥諸部不服車鼻可汗調遣,車鼻遁逃,在金山被唐軍捉獲,其部眾被安置在郁督軍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國抗愛山北),設置狼山都督府統轄。唐朝在此基礎上設置單于、瀚海二都護府,統領各都督府,有效地管轄這一地區。 

唐攻東突厥之戰,採取了正確的戰略策略。唐初突厥強盛,唐朝處於戰略防禦地位,採用和親、賄賂等手段避免直接戰爭,又離間突厥各部,同時派兵積極防禦,一步步求得戰略形勢的根本改觀。太宗談到唐朝策略時說:「啖以金帛,彼既得所欲,固當自退,志意驕墮,不復設備,然後養威俟爨,一舉可滅也。」正是在充分戰爭準備和戰略佈署基礎上,才取得了反擊突厥的決定性勝利。突厥頡利可汗因勝而驕,內外叛離,兵勢漸微,導致了戰爭失敗。
[ZT]

更多的唐朝战争请看: 

1. 唐朝时期的全部战争年表
2. 唐李淵攻取長安之戰 
3. 唐洛陽虎牢之戰  
4. 唐攻東突厥之戰 
5. 唐日白江口战役
 
6. 唐平定安史叛亂之戰 
7. 唐李愬夜襲蔡州之戰 
8. 唐未農民戰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