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162273U - 充电控制系统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充电控制系统及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162273U CN221162273U CN202323268460.6U CN202323268460U CN221162273U CN 221162273 U CN221162273 U CN 221162273U CN 202323268460 U CN202323268460 U CN 202323268460U CN 221162273 U CN221162273 U CN 22116227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ircuit
- voltage
- low
- conversion circuit
- secondary s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5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6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DNTFEAHNXKUSKQ-RFZPGFLSSA-N (1r,2r)-2-aminocyclopentane-1-sulfon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N[C@@H]1CCC[C@H]1S(O)(=O)=O DNTFEAHNXKUSKQ-RFZPGFLS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放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电控制系统及车辆。所述系统,包括:第一低压放电电路、第二低压放电电路和第一电机驱动电路;所述第一低压放电电路和第一电机驱动电路分别与所述系统的电池端口连接;所述第一低压放电电路和第二低压放电电路分别与所述系统的低压负载端口连接;所述第二低压放电电路的至少部分开关器件复用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电路的至少部分开关器件,并通过复用的所述至少部分开关器件与所述系统的电池端口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可以解决低压放电电路故障时带来的系统的安全隐患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放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控制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近年来,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燃油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在大力发展风力、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发电的同时,加快发展电动汽车,可以有效降低负荷侧汽油的消耗,有益于改善环境,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目前,在电动汽车中,一般的充电控制系统中的低压放电电路主要用于将动力电池的电能输入到低压负载端口给低压负载设备,如蓄电池进行供电。如果车辆的低压放电电路故障了,会导致蓄电池等设备亏电,进而导致整车电器全部断电,从而造成整车抛锚,最终带来严重的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低压放电电路故障时带来的系统的安全隐患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充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低压放电电路、第二低压放电电路和第一电机驱动电路;所述第一低压放电电路和第一电机驱动电路分别与所述系统的电池端口连接;所述第一低压放电电路和第二低压放电电路分别与所述系统的低压负载端口连接;所述第二低压放电电路的至少部分开关器件复用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电路的至少部分开关器件,并通过复用的所述至少部分开关器件与所述系统的电池端口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动力电池、电机、发电机以及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控制系统;所述动力电池与所述充电控制系统的电池端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新的充电控制系统,包括两个低压放电电路,比起单个低压放电电路,形成冗余,避免单个低压放电电路故障而车辆抛锚的问题;并且其中一个低压放电电路还复用电机驱动电路的开关器件,将电机驱动电路、和低压放电电路集成为一个产品。节省了器件,提高了系统集成性,同时,设置两条低压放电电路还可以在其中一条电路故障的情况下,使用另一条低压放电电路为低压负载进行供电,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控制系统可以应用在车辆中。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充电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充电控制系统的电路图;
图3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充电控制系统的电路图;
图4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充电控制系统的电路图;
图5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充电控制系统的电路图;
图6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充电控制系统的电路图;
图7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充电控制系统的电路图;
图8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充电控制系统的电路图;
附图说明标记:
充电控制系统1000;
交流充电电路100;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30;高压原边转换电路140;隔离转换电路120;高压副边转换电路110;
动力控制电路300;电压调整电路310;第一电机驱动电路320;第二电机驱动电路330;第一桥臂1;第二桥臂2;第三桥臂3;第四桥臂4;
第一低压放电电路200、第一低压副边转换电路230、第二低压放电电路400、滤波电路500、第一开关S1、第二开关S2。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参见图1所示,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充电控制系统1000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电控制系统1000,包括:第一低压放电电路200、第二低压放电电路400和第一电机驱动电路320;第一低压放电电路200和第一电机驱动电路320分别与系统的电池端口连接;第一低压放电电路200和第二低压放电电路400分别与系统的低压负载端口连接;第二低压放电电路400的至少部分开关器件复用第一电机驱动电路320的至少部分开关器件,并通过复用的至少部分开关器件与系统的电池端口连接。
该系统1000的电池端口用于与电池连接,在该系统1000应用于车辆中时,电池端口与车辆的动力电池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机驱动电路330可以是用于驱动电动机的电动机驱动电路,也可以是用于驱动发电机的发电机控制电路。对应的,连接的电机可以是电动机或者发电机,例如,可以是三相交流电动机或者三相交流发电机。
在一个例子中,电机驱动电路可以与电动机端口或者发电机端口连接。电机端口与车辆的电机连接以驱动电机实现车辆行驶。发电机端口与车辆的燃油发动机带动的发电机连接,以接收发电机输出的交流电。
在一个例子中,系统还可以包括交流充电端口,在该系统1000应用于车辆中时,与交流充电端口连接的外部设备可能是系统1000外部的电源或者用电设备,例如可以是充电桩、车载交流用电设备或者其他车辆。
在一个例子中,低压放电电路可以包括低压原边转换电路、低压隔离转换电路和低压副边转换电路,低压原边转换电路、低压隔离转换电路和低压副边转换电路依次连接。低压副边转换电路与低压负载端口连接。其中,低压放电电路用于调整直流电的电压并输出到低压负载端口。当低压放电电路在车辆中时,低压负载端口可以连接低压蓄电池,或者其他负载设备,对整车的低压进行供电。同时,低压隔离转换电路用于将低压端与高压端进行电气隔离,使得高压端出现故障时,不会影响到低压端的负载设备或者器件。
在一个例子中,系统中的第一低压放电电路200可以在通常情况下进行工作,为低压负载供电。第二低压放电电路400在第一低压放电电路200工作时,可以处于待机状态,在第一低压放电电路故障后,替代第一低压放电电路进行工作。
在一个例子中,第二低压放电电路400包括低压原边转换电路;第二低压放电电路400的至少部分开关器件复用第一电机驱动电路320的至少部分开关器件,包括:低压原边转换电路复用第一电机驱动电路320的第一桥臂和第二桥臂的开关管。
在一个例子中,第二低压放电电路400还包括低压隔离转换电路和第二低压副边转换电路;第一桥臂的桥臂中点和第二桥臂的桥臂中点分别与低压隔离转换电路的原边绕组连接,第二低压副边转换电路的一端与低压隔离转换电路的副边绕组连接,第二低压副边转换电路的另一端与低压负载端口连接。在一个例子中,如图2所示,第一电机驱动电路320可以包括并联连接在母线的三个桥臂,每个桥臂上设置有两个开关管,在本例中,第一电机驱动电路320三个桥臂通过母线与电池端口连接,第二低压放电电路400可以复用第一电机驱动电路中的任意两个桥臂,并基于这两个桥臂与系统的电池端口连接具体的,可以是将第一电机驱动电路320的两个桥臂作为第二低压副边转换电路400中的低压原边转换电路。第一电机驱动电路320中的第一桥臂和第二桥臂的桥臂中点,分别与第二低压副边转换电路中的低压隔离转换电路连接,低压隔离转换电路可以包括变压器,第一桥臂和第二桥臂的桥臂中点,可以分别与低压隔离转换电路的原边绕组连接。第二低压副边转换电路可以分别与隔离转换电路的副边绕组和低压负载端口连接。
在一个例子中,在第二低压放电电路复用第一电机驱动电路中的两个桥臂时,被复用的两个桥臂可以优先按照低压原边转换电路正常工作的情况进行控制,而电路的其他桥臂可以根据被复用的桥臂对应的调整参数,如占空比等,以同时保证电机驱动电路的功能。
在本例中,第一桥臂、第二桥臂以及低压隔离转换电路和第二低压副边转换电路共同组成了第二低压放电电路400,第二低压放电电路可以将电池端口或者发电机输入的高压电降压后输出到低压负载端口,为系统的低压负载设备供电。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第二低压放电电路400包括低压原边转换电路,系统还包括第二电机驱动电路330,低压原边转换电路复用第二电机驱动电路330中的第三桥臂3的开关管;第二低压放电电路400的至少部分开关器件复用第一电机驱动电路320的至少部分开关器件,包括:低压原边转换电路复用第一电机驱动电路320的第四桥臂4的开关管。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3所示,第一电机驱动电路320可以是发电机控制电路,第二电机驱动电路330可以是电动机驱动电路,第一电机驱动电路320和第二电机驱动电路330各包括并联连接的三个桥臂,每个桥臂上设置有两个开关管,第一电机驱动电路和第二电机驱动电路可以并联连接在一条母线上。在本例中,第二低压放电电路400可以复用第一电机驱动电路中的任意一个桥臂作为第四桥臂4,第二低压放电电路400还可以复用第二电机驱动电路320中的任意一个桥臂作为第三桥臂3,将第一电机驱动电路和第二电机驱动电路的两个桥臂作为第二低压副边转换电路400中的低压原边转换电路。第四桥臂4和第三桥臂3的桥臂中点,分别与第二低压副边转换电路中的低压隔离转换电路连接,具体的,低压隔离转换电路可以包括变压器,第四桥臂4和第三桥臂3的桥臂中点,可以分别与低压隔离转换电路的原边绕组连接。第二低压副边转换电路可以分别与隔离转换电路的副边绕组和低压负载端口连接。
在一个例子中,在第二低压放电电路复用第一电机驱动电路和第二电机驱动电路中的各一个桥臂时,被复用的两个桥臂可以优先按照低压原边转换电路正常工作的情况进行控制,而电路的其他桥臂可以根据被复用的桥臂对应的调整参数,如占空比等,以同时保证电机驱动电路的功能。
在本例中,第三桥臂、第四桥臂以及低压隔离转换电路和第二低压副边转换电路共同组成了第二低压放电电路400,第二低压放电电路可以将电池端口或者发电机输入的高压电降压后输出到低压负载端口,为系统的低压负载设备供电。
在一个例子中,系统还包括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第一开关S1设置于第一低压放电电路200与低压负载端口之间,或者,第一开关S1设置于电池端口与第一低压放电电路200之间;第二开关S2设置于第二低压放电电路400与低压负载端口之间,或者,第二开关S2设置于第一电机驱动电路320与低压放电电路之间。
如图4和图5所示,系统中还包括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其中,第一开关主要用于控制第一低压放电电路200工作,第二开关主要用于控制第二低压放电电路400工作。在通常情况下,第一开关S1可以处于闭合状态,第二开关S2可以处于断开状态,以便除了第二低压放电电路400外的所有电路正常进行工作,在此情况下,对低压负载进行供电可以通过第一低压放电电路200进行。当第一低压放电电路发生故障时,系统可以控制第一开关S1断开,第二开关S2闭合,电池或者电机驱动电路输入的直流电可以经过第二低压放电电路输入到低压负载端口中,对低压负载设备供电。另外,由于第二低压放电电路400复用了第一电机驱动电路中的桥臂,因此,第一开关设置在第一电机驱动电路320与低压放电电路之间可以是设置在第一电机驱动电路320与低压隔离转换电路之间。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6所示,在第一低压放电电路200中的第一低压副边转换电路230与交流充电电路耦合时,第一低压放电电路与电池端口之间设置的第一开关S1,可以设置在交流充电电路100与电池端口之间,在系统1000中还设置有电压调整电路310的情况下,可以设置在交流充电电路100和电压调整电路310之间。
在一个例子中,系统还包括交流充电电路,交流充电电路100还包括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30、高压原边转换电路140、隔离转换电路120和高压副边转换电路110;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30、高压原边转换电路140、隔离转换电路120和高压副边转换电路110依次连接;高压原边转换电路140与隔离转换电路120的原边绕组连接,高压副边转换电路110电路与隔离转换电路120的第一副边绕组连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30与系统的交流充电端口连接。
在一个例子中,交流充电电路100可以包括依次连接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30、高压原边转换电路140、隔离转换电路120和高压副边转换电路110,同时,高压副边转换电路110还可以连接电压调整电路310,或者直接与电池端口连接,具体的,可以连接在电压调整电路310的高压侧。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30与交流充电端口连接,将外部输入的交流电依次传输到高压副边转换电路110中,以向电池进行充电,相反的,在电池进行放电时,高压副边转换电路110可以接收电池的直流电,并通过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30对系统1000外部的负载进行放电。高压原边转换电路140、隔离转换电路120和高压副边转换电路110整体升形成DC-DC转换电路,用于调整直流电源的电压。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30具有功率因数校正和交直流转换功能。此外,隔离转换电路120用于进行电气隔离,使得高压原边转换电路140或高压副边转换电路110的出现故障时,不会影响到另一边的器件。
在一个例子中,交流充电电路100还用于:通过隔离转换电路120,将外部交流电或电池的直流电输出到第一低压放电电路200。
在一个例子中,隔离转换电路120中可以包括变压器。该变压器可以是一个三绕组的磁集成变压器。高压原边转换电路140可以和磁集成变压器原边绕组连接,高压副边转换电路110可以和变压器的第一次级绕组连接。在另一个例子中,隔离转换电路120还可以设置有原边谐振电路和副边谐振电路,高压原边转换电路140通过原边谐振电路与原边绕组连接,同理,高压副边转换电路110通过副边谐振电路与第一副边绕组连接。
在一个例子中,第一低压放电电路200包括第一低压副边转换电路230,第一低压副边转换电路230与隔离转换电路的第二副边绕组连接。
在本实施例的系统1000中,可以只将第一低压放电电路中的第一低压副边电路与交流充电电路100中的隔离转换电路120耦合,不需要第一低压发电电路中的其他电路。具体的,可以将低压副边转换电路230与隔离转换电路120中的变压器的第二副边绕组连接。
在一个例子中,低压副边转换电路230用于接收高压原边转换电路140或者高压副边转换电路110的输出,以对低压负载进行供电。
在一个例子中,在第一低压放电电路中的第一低压副边转换电路与交流充电电路100耦合时,第一低压放电电路与电池端口可以通过交流充放电电路100进行连接。
例如,如图6,系统1000通过交流充电端口向电池进行充电时,与交流充电端口连接的功率因素校正电路、高压原边转换电路140、隔离转换电路120、高压副边转换电路110、电压调整电路310依次工作。将外部交流电转为直流电并降压后输出到电池端口,给电池充电。此时,如果低压负载也需要进行供电时,第一低压副边转换电路230可以接收高压原边转换电路130通过隔离转换电路140的输出,以对低压负载供电。
在另一个例子中,系统1000通过交流充电端口向外部高压负载供电、或者系统1000只需要对低压负载设备进行供电时。电压调整电路310可以将电池端口输入的电压升高后,输入高压副边转换电路110,高压副边转换电路110通过隔离转换电路120向第一低压副边电路输出,以对低压负载供电。
在本例中,交流充电电路100中的高压原边转换电路140或者高压副边转换电路110,相当于现有技术中低压放电电路中的低压原边转换电路。通过这种方式,将低压放电电路与交流充电电路100进行集成,减少了系统1000中的器件,降低了成本,减少了系统1000的实际体积。
需要说明的是,针对于不同类型的低压副边转换电路,其与第二副边绕组的连接方式可能不同。例如,低压副边转换电路是全波整流电路,可以将变压器第二副边绕组的两端和中心引出3个抽头与该全波整流电路连接。如果低压副边转换电路是倍流整流电路或者全桥整流电路,则可以只将第二副边绕组的两端引出2个抽头与低压副边转换电路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高压”和“低压”是相对概念,并不表示高压和低压的具体电压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低压负载设备可以是低压蓄电池。
在一个例子中,系统包括电压调整电路;第一低压放电电路200和第一电机驱动电路320与系统的电池端口连接,包括:第一低压放电电路200和第一电机驱动电路320通过电压调整电路,与系统的电池端口连接。
在一个例子中,系统还包括第二电机驱动电路330和/或交流充电电路100时,第二电机驱动电路330或交流充电电路100也可以通过电压调整电路与系统的电池端口连接。
在一个例子中,电压调整电路可以是升压电路或者降压电路,例如boost电路、cuk电路等。
在一个例子中,电压调整电路310的低压侧与电池端口连接;电压调整电路310的分别与第一电机控制电路320、第二电机控制电路330、交流充电电路100连接,包括:电压调整电路310的高压侧分别与第一电机控制电路320、第二电机控制电路330、交流充电电路100。
如图6所示,电压调整电路310的低压侧可以与系统1000的电池端口连接,电压调整电路310的高压侧可以分别与第一电机驱动电路320、第二电机驱动电路330和交流充电电路100连接。该电压调整电路310可以将电池输出的直流电的电压升高后输出到其他电路中,或者将其他电路输出到该电压调整电路310的直流电降压后输出到电池端口。在一个例子中,电压调整电路310与第一电机驱动电路320、第二电机驱动电路330可以基于同一条母线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交流充电电路100和第一低压副边转换电路230通过交流充电电路100中的隔离转换电路120耦合到一起,同时,交流充电电路100还与电压调整电路310连接。解决了车载充电机单元和低压DC-DC变换单元在功率拓扑方面集成时出现的安全隐患问题。同时,通过这种方式,将动力控制电路300、交流充电电路100和低压副边转换电路230连接,集成为一个产品。并通过该电压调整电路310将不同规格的电池的电压可以升高到一个特定的范围,使得动力控制电路300、交流充电电路100和低压副边转换电路230可以适配多种不同规格的电池,提高了产品的兼容性和适用性。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控制系统1000可以应用在车辆中。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与前述实施例相反,电压调整电路310的高压侧可以与电池端口连接,而低压侧分别与第一电机驱动电路320、第二电机驱动电路330,以及交流充电电路100中的至少一个连接。这此基础上,电压调整电路310用于将电池端口的输出电压降低后,输入其他电路中的至少一个。或者电压调整电路310用于将其他电路的输出电压升高后,并输入至电池端口。
在一个例子中,交流充电电路100和电机驱动电路200可以设置在同一个电路板上。
在一个例子中,控制电路也可以设置在该电路板上。
在一个例子中,系统1000中的开关管可以是PMOS管或者NMOS管,可以根据系统1000的实际需求灵活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电路可以发出控制信号控制上述系统1000中的各个电路工作,例如:控制电路向交流充电电路100输出的控制信号使得交流充电电路100的开关器件工作。其中,控制电路可以包括控制芯片,此处不做特殊限定。相应地,系统1000用于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实现的工作模式,可以包括第一低压放电模式;对应于第一低压放电模式,第一开关S1闭合,第二开关S2断开,第一低压放电电路200被配置为将电池输出的直流电,输出到低压负载端口以向低压负载设备供电;第二低压放电模式;对应于第二低压放电模式,第二开关S2闭合,第一开关S1断开,第二低压放电电路400被配置为将电池输出的直流电,输出到低压负载端口以向低压负载设备供电。
在第一低压放电模式下,第一开关S1可以处于闭合状态,第二开关S2可以处于断开状态,在此情况下,对低压负载进行供电可以通过第一低压放电电路200进行。在第二低压放电模式下,系统可以控制第一开关S1断开,第二开关S2闭合,电池或者电机驱动电路输入的直流电可以经过第二低压放电电路输入到低压负载端口中,对低压负载设备供电。
在一个例子中,在系统中还有交流充电电路时、第一电机驱动电路、第二电机驱动电路为发电机控制电路或者电动机驱动电路时,系统还可以实现以下工作模式:交流充电模式、逆变放电模式和低压放电模式。
在交流充电模式下,交流充电电路100被配置为将外部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后输出到电压调整电路310,以向电池充电。在逆变放电模式下,交流充电电路100被配置为将电压调整电路310输入的电池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后向外部设备供电。在低压放电模式下,低压副边转换电路230被配置为通过交流充电电路100,将电池输出的直流电,输出到低压负载端口,以向低压负载设备供电;或者,低压副边转换电路200被配置为通过交流充电电路100,将外部交流电,输出到低压负载端口,以向低压负载设备供电。
在一个例子中,系统还包括滤波电路500;第一低压放电电路200和第二低压放电电路400分别通过滤波电路500与低压负载端口连接。
如图7所示,系统还包括滤波电路500,在本例中,滤波电路500为LC滤波电路,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滤波电路500可以是其他种类的滤波电路。
一般来说,第一低压放电电路200以及第二低压放电电路400中的副边转换电路可以设置有滤波电路,提升供电效果,在本例中,可以将两个低压副边转换电路通过额外设置的一个滤波电路与低压负载端口连接,在此基础上,不需要额外在每个低压副边转换电路中各设置一个滤波电路,节省了元器件。
在另一个例子中,该滤波电路500也可以是第一低压副边转换电路200中的滤波电路,或者低压转换电路400中的滤波电路。
在一个例子中,第二低压副边转换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的负级分别与低压隔离转换电路的副边绕组连接,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低压负载端口的接地端连接。
如图8所示,第二低压放电电路中的第二低压副边转换电路可以将MOS管,替换为二极管,具体的,可以将二极管的负极与隔离转换电路的副边绕组连接,将这两个二极管的正极低压负载端口的接地端连接。
在本例中,可以将第二低压副边转换电路中的MOS管替换为二极管,以节省成本,而第一低压放电电路中的MOS管不变,在此基础上,可以将第二低压放电电路作为备用的低压放电电路,只在第一低压放电电路故障时使用,使系统同时兼具高性能和低成本的特点。
提供了一种新的充电控制系统,包括两个低压放电电路,比起单个低压放电电路,形成冗余,避免单个低压放电电路故障而车辆抛锚的问题;并且其中一个低压放电电路还复用电机驱动电路的开关器件,将电机驱动电路、和低压放电电路集成为一个产品。节省了器件,提高了系统集成性,同时,设置两条低压放电电路还可以在其中一条电路故障的情况下,使用另一条低压放电电路为低压负载进行供电,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该车辆包括动力电池以及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充电控制系统1000,动力电池与充电控制系统1000的电池端口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还包括低压蓄电池,低压蓄电池与充电控制系统1000的低压负载端口连接。换句话说,通过设置该系统1000,实现了对车辆配置的低压负载设备进行供电。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6)
1.一种充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低压放电电路(200)、第二低压放电电路(400)和第一电机驱动电路(320);
所述第一低压放电电路(200)和第一电机驱动电路(320)分别与所述系统的电池端口连接;
所述第一低压放电电路(200)和第二低压放电电路(400)分别与所述系统的低压负载端口连接;
所述第二低压放电电路(400)的至少部分开关器件复用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电路(320)的至少部分开关器件,并通过复用的所述至少部分开关器件与所述系统的电池端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低压放电电路(400)包括低压原边转换电路;
所述第二低压放电电路(400)的至少部分开关器件复用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电路(320)的至少部分开关器件,包括:所述低压原边转换电路复用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电路(320)的第一桥臂(1)和第二桥臂(2)的开关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低压放电电路(400)包括低压原边转换电路,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电机驱动电路(330),所述低压原边转换电路复用所述第二电机驱动电路(330)中的第三桥臂(3)的开关管;
所述第二低压放电电路(400)的至少部分开关器件复用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电路(320)的至少部分开关器件,包括:所述低压原边转换电路复用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电路(320)的第四桥臂(4)的开关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低压放电电路(400)还包括低压隔离转换电路和第二低压副边转换电路;
所述第一桥臂(1)的桥臂中点和所述第二桥臂(2)的桥臂中点分别与所述低压隔离转换电路的原边绕组连接,所述第二低压副边转换电路的一端与所述低压隔离转换电路的副边绕组连接,所述第二低压副边转换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低压负载端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低压放电电路(400)还包括低压隔离转换电路和第二低压副边转换电路;
所述第三桥臂(3)的桥臂中点和所述第四桥臂(4)的桥臂中点分别与所述低压隔离转换电路的原边绕组连接,所述第二低压副边转换电路的一端与所述低压隔离转换电路的副边绕组连接,所述第二低压副边转换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低压负载端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
所述第一开关(S1)设置于所述第一低压放电电路(200)与所述低压负载端口之间,或者,所述第一开关(S1)设置于所述电池端口与所述第一低压放电电路(200)之间;
所述第二开关(S2)设置于所述第二低压放电电路(400)与所述低压负载端口之间,或者,所述第二开关(S2)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电路(320)与所述低压放电电路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滤波电路(500);
所述第一低压放电电路(200)和所述第二低压放电电路(400)分别通过所述滤波电路(500)与所述低压负载端口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交流充电电路,所述交流充电电路(100)还包括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30)、高压原边转换电路(140)、隔离转换电路(120)和高压副边转换电路(110);
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30)、所述高压原边转换电路(140)、所述隔离转换电路(120)和所述高压副边转换电路(110)依次连接;
所述高压原边转换电路(140)与所述隔离转换电路(120)的原边绕组连接,所述高压副边转换电路(110)电路与所述隔离转换电路(120)的第一副边绕组连接;
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30)与所述系统的交流充电端口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低压放电电路(200)包括第一低压副边转换电路,所述第一低压副边转换电路与所述隔离转换电路(120)的第二副边绕组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电压调整电路;
所述第一低压放电电路(200)和第一电机驱动电路(320)与所述系统的电池端口连接,包括:所述第一低压放电电路(200)和第一电机驱动电路(320)通过所述电压调整电路,与所述系统的电池端口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电机驱动电路(330),第二电机驱动电路(330)通过所述电压调整电路与所述系统的电池端口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交流充电电路(100),所述交流充电电路(100)通过所述电压调整电路与所述系统的电池端口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调整电路(310)用于将电池端口的输出电压升高后,输入至所述第一低压放电电路(200)和第一电机驱动电路(320)中的至少一个。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用于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实现以下工作模式至少之一:
第一低压放电模式;对应于所述第一低压放电模式,所述第一开关(S1)闭合,所述第二开关(S2)断开,所述第一低压放电电路(200)被配置为将电池输出的直流电,输出到低压负载端口以向低压负载设备供电;
第二低压放电模式;对应于所述第二低压放电模式,所述第二开关(S2)闭合,所述第一开关(S1)断开,所述第二低压放电电路(400)被配置为将电池输出的直流电,输出到低压负载端口以向低压负载设备供电。
15.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低压副边转换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级分别与低压隔离转换电路的副边绕组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低压负载端口的接地端连接。
16.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电池、电机以及如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控制系统;
所述动力电池与所述充电控制系统的电池端口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268460.6U CN221162273U (zh) | 2023-11-29 | 2023-11-29 | 充电控制系统及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268460.6U CN221162273U (zh) | 2023-11-29 | 2023-11-29 | 充电控制系统及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162273U true CN221162273U (zh) | 2024-06-18 |
Family
ID=91437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3268460.6U Active CN221162273U (zh) | 2023-11-29 | 2023-11-29 | 充电控制系统及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162273U (zh) |
-
2023
- 2023-11-29 CN CN202323268460.6U patent/CN22116227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525006C (zh) | 具备交流电充电和太阳能充电的移动式便携电源 | |
CN103051039A (zh) | 高压电池充电系统及其适用的充电器 | |
CN211266526U (zh) | 电源装置 | |
CN112224057B (zh) | 一种车辆及其能量转换装置与动力系统 | |
EP4258533A1 (en) |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solar photovoltaic inverter | |
CN111049222A (zh) | 电源装置 | |
KR20220029522A (ko) | 단일단 교류 직류 변환기 | |
CN115280658A (zh) | 双向dc-dc转换器 | |
CN111315615B (zh) | 包括dc/dc转换器的车辆充电器 | |
CN110293845A (zh) | 启停电池系统、启停电池控制方法和交通载具 | |
CN221162273U (zh) | 充电控制系统及车辆 | |
JP6953634B2 (ja) | Dc/dcコンバータを備える車両充電器 | |
US20220344962A1 (en) | Vehicle high-voltage charging system using a motor driving system | |
CN112224038A (zh) | 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动力系统及车辆 | |
CN206962696U (zh) | 一种适用于车载系统的低电反激电源电路 | |
CN215154397U (zh) | 多合一控制装置、电子设备及车辆 | |
KR102464445B1 (ko) | 회로 구동의 안정성이 개선된 배터리 충전 장치 | |
CN221487406U (zh) | 充电系统及车辆 | |
CN220615506U (zh) | 充电控制系统及车辆 | |
CN220785474U (zh) | 充电控制系统及车辆 | |
ElMenshawy et al. | Multi-module DC-DC converter-based fast chargers for neighborhood electric vehicles | |
CN220785473U (zh) | 充电控制系统及车辆 | |
CN220314744U (zh) | 充电控制系统及车辆 | |
CN221487400U (zh) | 控制电路、充放电和驱动一体化系统及车辆 | |
CN222029683U (zh) | 充电系统、车载电路系统和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