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161258U - 交联微发泡塑料成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交联微发泡塑料成型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161258U CN221161258U CN202323105422.9U CN202323105422U CN221161258U CN 221161258 U CN221161258 U CN 221161258U CN 202323105422 U CN202323105422 U CN 202323105422U CN 221161258 U CN221161258 U CN 22116125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ixing
- rotating shaft
- sealing
- groups
- mel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187 foam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9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0137 moulding (plastic)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3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1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9000000155 melt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265 homogeni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008 shea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CURLTUGMZLYLDI-UHFFFAOYSA-N Carbon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O CURLTUGMZLYLD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2521 macromolecul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Atomic nitrogen Chemical compound N#N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2092 carbon di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569 carbon di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32 cross lin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012 foaming technolo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JCXJVPUVTGWSNB-UHFFFAOYSA-N nitrogen di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N]=O JCXJVPUVTGWSNB-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塑料成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交联微发泡塑料成型装置,包括料筒、挤料螺杆、混合筒和注气组件。当挤料螺杆靠近进料管移动时,进料管和出料管打开,挤料螺杆移动带动截止环移动即可将料筒后端的熔体通过进料管挤入混合腔内,当熔体进入混合腔内时,通过控制注气组件依次与其中一组进气口连通,并密封遮挡其余进气口即可沿混合筒轴向在不同位置向混合腔内注入临界流体与熔体混合,从而提高后续原材料所形成的高分子熔超临界体和超临界流体在料筒前端充分溶解形成单相融体的效率,进而提高装置的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交联微发泡塑料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EVA工艺鞋生产过程中的交联微发泡技术是以氮气或二氧化碳经过流体控制系统产生临界流体并通过注气通道打入注塑机螺杆的均化区,再通过螺杆塑化剪切,以使原材料所形成的高分子熔超临界体和超临界流体在均化区内充分溶解形成单相融体并保持在一定的恒定压力下;当注塑机的注射指令发出时将单相融体射入模具的型腔中,形成微发泡材料。
目前,在将临界流体通过注气通道打入注塑机螺杆均化区内时,由于注气通道多为固定设置,其临界流体也从固定位置进入均化区后,再由螺杆塑化剪切使原材料所形成的高分子熔超临界体和超临界流体在均化区内充分溶解形成单相融体,但在固定位置注入临界流体降低了后续原材料所形成的高分子熔超临界体和超临界流体在均化区内充分溶解形成单相融体的效率,从而降低了装置的生产效率。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故提出一种交联微发泡塑料成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交联微发泡塑料成型装置,提高原材料所形成的高分子熔超临界体和超临界流体在均化区内充分溶解形成单相融体的效率,从而提高装置的生产效率。
交联微发泡塑料成型装置,包括料筒和挤料螺杆,所述挤料螺杆能转动的设置在所述料筒内,且能沿所述料筒轴向往复运动,还包括:
混合筒,两端通过带有阀门的进料管和出料管与所述料筒连通,所述挤料螺杆上设置有截止环,所述截止环密封滑动设置在所述料筒内,且位于所述进料管和所述出料管之间;及
注气组件,所述混合筒内开设有与所述进料管和所述出料管连通的混合腔,所述混合筒周侧开设有导向腔,所述导向腔底面沿所述混合筒轴向间隔的开设有多组与所述混合腔连通的进气口,所述注气组件设置在所述导向腔内,且能依次与其中一组所述进气口连通,并密封遮挡其余所述进气口。
上述交联微发泡塑料成型装置的有益效果为:
当挤料螺杆靠近进料管移动时,进料管和出料管打开,挤料螺杆移动带动截止环移动即可将料筒后端的熔体通过进料管挤入混合腔内,当熔体进入混合腔内时,通过控制注气组件依次与其中一组进气口连通,并密封遮挡其余进气口即可沿混合筒轴向在不同位置向混合腔内注入临界流体与熔体混合,从而提高后续原材料所形成的高分子熔超临界体和超临界流体在料筒前端充分溶解形成单相融体的效率,进而提高装置的生产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注气组件包括密封座和驱动组件;所述密封座上设置有带有阀门的进气管,所述密封座两端均设置有密封板,所述密封座能沿所述混合筒轴向往复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导向腔内,且能使所述进气管与其中一组所述进气口连通,并使所述密封板密封遮挡其余所述进气口,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混合筒上,用于驱动所述密封座往复移动。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密封座滑动,密封座滑动即可带动进气管滑动,进气管滑动即可依次与其中一组进气口连通,且密封座滑动带动两组密封板滑动,密封板滑动即可密封其余的进气口,便于在不同位置向混合腔内注入临界流体与熔超临界体混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螺杆和第一电机;所述驱动螺杆能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导向腔内,且与所述密封座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混合筒上,且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驱动螺杆连接。通过第一电机带动驱动螺杆转动,驱动螺杆转动与密封座螺纹配合即可驱动密封座移动,通过第一电机带动驱动螺杆反向转动,驱动螺杆反向转动与密封座螺纹配合即可驱动密封座反向移动,驱动密封座往复移动方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座和两组所述密封板底端设置有同一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能与所述导向腔底面紧密接触。提高密封座和两组密封板与导向腔底面接触的密封性,避免产生漏气的现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混合腔同轴设置,所述第一转轴能转动的设置在所述混合腔内,且一端通过密封件延伸至所述混合筒外,所述第一转轴位于所述混合腔内的端部间隔设置有多组第一搅拌杆,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混合筒上,且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第一转轴位于所述混合筒外的端部连接。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转动即可带动多组第一搅拌杆对混合的熔体和临界流体进行搅拌,从而提高熔体和临界流体的混合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搅拌机构还包括第二转轴和连动组件;所述第二转轴设置有两组,且与所述第一转轴平行设置,两组所述第二转轴能转动的设置在所述混合腔内,且一端通过所述密封件延伸至所述混合筒外,两组所述第二转轴位于所述混合腔内的端部均间隔设置有多组第二搅拌杆,所述连动组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和两组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转动通过所述连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转轴反向转动。当第一转轴转动时,第一转轴通过连动组件驱动第二转轴反向转动,第一转轴转动和第二转轴反向转动配合对混合的熔体和临界流体进行搅拌,可提高搅拌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动组件包括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第一转轴延伸至所述混合筒外的端部设置有所述主动齿轮,两组所述第二转轴延伸至所述混合筒外的端部均设置有所述从动齿轮,两组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搅拌杆与所述第二搅拌杆沿所述混合腔轴向交错设置。可减小搅拌杆之间的间距,从而提高搅拌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交联微发泡塑料成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交联微发泡塑料成型装置剖切后的主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交联微发泡塑料成型装置中注气组件的爆炸图;
图4为图1所示的交联微发泡塑料成型装置中搅拌机构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
10、料筒;101、挤料螺杆;1011、截止环;
20、混合筒;201、进料管;202、出料管;203、混合腔;204、导向腔;205、进气口;
30、注气组件;301、第一电机;302、驱动螺杆;303、密封座;304、进气管;305、密封板;306、密封圈;
40、搅拌机构;401、第二电机;402、第一转轴;4021、第一搅拌杆;403、第二转轴;4031、第二搅拌杆;404、主动齿轮;405、从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3,一实施方式中的交联微发泡塑料成型装置,包括料筒10、挤料螺杆101、混合筒20和注气组件30。
其中,挤料螺杆101能转动的设置在料筒10内,且能沿料筒10轴向往复运动。混合筒20两端通过带有阀门的进料管201和出料管202与料筒10连通,挤料螺杆101上设置有截止环1011,截止环1011密封滑动设置在料筒10内,且位于进料管201和出料管202之间。混合筒20内开设有与进料管201和出料管202连通的混合腔203,混合筒20周侧开设有导向腔204,导向腔204底面沿混合筒20轴向间隔的开设有多组与混合腔203连通的进气口205,注气组件30设置在导向腔204内,且能依次与其中一组进气口205连通,并密封遮挡其余进气口205。
具体的,注气组件30包括密封座303和驱动组件;密封座303上设置有带有阀门的进气管304,密封座303两端均设置有密封板305,密封座303能沿混合筒20轴向往复移动的设置在导向腔204内,且能使进气管304与其中一组进气口205连通,并使密封板305密封遮挡其余进气口205,驱动组件设置在混合筒20上,用于驱动密封座303往复移动。驱动组件包括驱动螺杆302和第一电机301;驱动螺杆302能转动的设置在导向腔204内,且与密封座303螺纹连接,第一电机301设置在混合筒20上,且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驱动螺杆302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当挤料螺杆101靠近进料管201移动时,进料管201和出料管202打开,挤料螺杆101移动带动截止环1011移动即可将料筒10后端的熔体通过进料管201挤入混合腔203内,当熔体进入混合腔203内时,通过启动第一电机301进行正反转,第一电机301正反转即可带动驱动螺杆302正反转,驱动螺杆302正反转与密封座303螺纹配合即可驱动密封座303沿混合筒20轴向往复移动,密封座303往复移动即可带动进气管304和两组密封板305往复移动,进气管304往复移动即可依次与其中一组进气口205连通,两组密封板305往复移动即可密封遮挡其余进气口205,从而便于沿混合筒20轴向在不同位置向混合腔203内注入临界流体与熔体混合,从而提高后续原材料所形成的高分子熔超临界体和超临界流体在料筒10前端充分溶解形成单相融体的效率,进而提高装置的生产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密封座303和两组密封板305底端设置有同一组密封圈306,密封圈306能与导向腔204底面紧密接触。提高密封座303和密封板305与导向腔204底面接触的密封性,避免产生漏气的现象。
请参阅图2至图4,一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搅拌机构40,搅拌机构40包括第一转轴402和第二电机401,第一转轴402与混合腔203同轴设置,第一转轴402能转动的设置在混合腔203内,且一端通过密封件延伸至混合筒20外,第一转轴402位于混合腔203内的端部间隔设置有多组第一搅拌杆4021,第二电机401设置在混合筒20上,且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转轴402位于混合筒20外的端部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第二电机401带动第一转轴402转动,第一转轴402转动即可带动多组第一搅拌杆4021对混合的熔体和临界流体进行搅拌,从而提高熔体和临界流体的混合效果。
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搅拌机构40还包括第二转轴403和连动组件;第二转轴403设置有两组,且与第一转轴402平行设置,两组第二转轴403能转动的设置在混合腔203内,且一端通过密封件延伸至混合筒20外,两组第二转轴403位于混合腔203内的端部均间隔设置有多组第二搅拌杆4031,连动组件分别连接第一转轴402和两组第二转轴403,第一转轴402转动通过连动组件驱动第二转轴403反向转动。本实施例中的密封件为CM11BD系列机械密封。
具体的,连动组件包括主动齿轮404和从动齿轮405;第一转轴402延伸至混合筒20外的端部设置有主动齿轮404,两组第二转轴403延伸至混合筒20外的端部均设置有从动齿轮405,两组从动齿轮405与主动齿轮404啮合。
上述实施例中,当第一转轴402转动时,第一转轴402带动主动齿轮404转动与从动齿轮405啮合即可驱动从动齿轮405反向转动,从动齿轮405反向转动即可带动第二转轴403反向转动,第二转轴403反向转动即可带动多组第二搅拌杆4031反向转动,通过第一转轴402转动和第二转轴403反向转动配合对混合的熔体和临界流体进行搅拌,可提高搅拌效果。
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第一搅拌杆4021与第二搅拌杆4031沿混合腔203轴向交错设置。可减小搅拌杆之间的间距,从而提高搅拌效果。
上述交联微发泡塑料成型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为:
当挤料螺杆101靠近进料管201移动时,进料管201和出料管202打开,挤料螺杆101移动带动截止环1011移动即可将料筒10后端的熔体通过进料管201挤入混合腔203内,当熔体进入混合腔203内时,通过启动第一电机301进行正反转,第一电机301正反转即可带动驱动螺杆302正反转,驱动螺杆302正反转与密封座303螺纹配合即可驱动密封座303沿混合筒20轴向往复移动,密封座303往复移动即可带动进气管304和两组密封板305往复移动,进气管304往复移动即可依次与其中一组进气口205连通,两组密封板305往复移动即可密封遮挡其余进气口205,从而便于沿混合筒20轴向在不同位置向混合腔203内注入临界流体与熔体混合。
同时,通过第二电机401带动第一转轴402转动,第一转轴402转动即可带动多组第一搅拌杆4021对混合的熔体和临界流体进行搅拌,且第一转轴402转动带动主动齿轮404转动与从动齿轮405啮合即可驱动从动齿轮405反向带动第二转轴403反向转动,第二转轴403反向转动即可带动多组第二搅拌杆4031反向转动,通过第一转轴402转动和第二转轴403反向转动配合对混合的熔体和临界流体进行搅拌提高搅拌效果。
混合后的熔体和临界流体再通过出料管202进入料筒10前端,并关闭进料管201和出料管202,再然后挤料螺杆101靠近出料管202移动,通过挤料螺杆101塑化剪切,使料筒10前端内的熔超临界体和超临界流体充分溶解形成单相融体,并通过料筒10前端的注塑喷头进入型腔中进行成型制造,从而提高原材料所形成的高分子熔超临界体和超临界流体在均化区内充分溶解形成单相融体的效率,进而提高装置的生产效率。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8)
1.交联微发泡塑料成型装置,包括料筒(10)和挤料螺杆(101),所述挤料螺杆(101)能转动的设置在所述料筒(10)内,且能沿所述料筒(10)轴向往复运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混合筒(20),两端通过带有阀门的进料管(201)和出料管(202)与所述料筒(10)连通,所述挤料螺杆(101)上设置有截止环(1011),所述截止环(1011)密封滑动设置在所述料筒(10)内,且位于所述进料管(201)和所述出料管(202)之间;及
注气组件(30),所述混合筒(20)内开设有与所述进料管(201)和所述出料管(202)连通的混合腔(203),所述混合筒(20)周侧开设有导向腔(204),所述导向腔(204)底面沿所述混合筒(20)轴向间隔的开设有多组与所述混合腔(203)连通的进气口(205),所述注气组件(30)设置在所述导向腔(204)内,且能依次与其中一组所述进气口(205)连通,并密封遮挡其余所述进气口(2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联微发泡塑料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气组件(30)包括密封座(303)和驱动组件;所述密封座(303)上设置有带有阀门的进气管(304),所述密封座(303)两端均设置有密封板(305),所述密封座(303)能沿所述混合筒(20)轴向往复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导向腔(204)内,且能使所述进气管(304)与其中一组所述进气口(205)连通,并使所述密封板(305)密封遮挡其余所述进气口(205),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混合筒(20)上,用于驱动所述密封座(303)往复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联微发泡塑料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螺杆(302)和第一电机(301);所述驱动螺杆(302)能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导向腔(204)内,且与所述密封座(303)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电机(301)设置在所述混合筒(20)上,且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驱动螺杆(30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联微发泡塑料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座(303)和两组所述密封板(305)底端设置有同一组密封圈(306),所述密封圈(306)能与所述导向腔(204)底面紧密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联微发泡塑料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搅拌机构(40),所述搅拌机构(40)包括第一转轴(402)和第二电机(401),所述第一转轴(402)与所述混合腔(203)同轴设置,所述第一转轴(402)能转动的设置在所述混合腔(203)内,且一端通过密封件延伸至所述混合筒(20)外,所述第一转轴(402)位于所述混合腔(203)内的端部间隔设置有多组第一搅拌杆(4021),所述第二电机(401)设置在所述混合筒(20)上,且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第一转轴(402)位于所述混合筒(20)外的端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联微发泡塑料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40)还包括第二转轴(403)和连动组件;所述第二转轴(403)设置有两组,且与所述第一转轴(402)平行设置,两组所述第二转轴(403)能转动的设置在所述混合腔(203)内,且一端通过所述密封件延伸至所述混合筒(20)外,两组所述第二转轴(403)位于所述混合腔(203)内的端部均间隔设置有多组第二搅拌杆(4031),所述连动组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转轴(402)和两组所述第二转轴(403),所述第一转轴(402)转动通过所述连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转轴(403)反向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交联微发泡塑料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组件包括主动齿轮(404)和从动齿轮(405);所述第一转轴(402)延伸至所述混合筒(20)外的端部设置有所述主动齿轮(404),两组所述第二转轴(403)延伸至所述混合筒(20)外的端部均设置有所述从动齿轮(405),两组所述从动齿轮(405)与所述主动齿轮(404)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交联微发泡塑料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杆(4021)与所述第二搅拌杆(4031)沿所述混合腔(203)轴向交错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105422.9U CN221161258U (zh) | 2023-11-17 | 2023-11-17 | 交联微发泡塑料成型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105422.9U CN221161258U (zh) | 2023-11-17 | 2023-11-17 | 交联微发泡塑料成型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161258U true CN221161258U (zh) | 2024-06-18 |
Family
ID=91439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3105422.9U Active CN221161258U (zh) | 2023-11-17 | 2023-11-17 | 交联微发泡塑料成型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161258U (zh) |
-
2023
- 2023-11-17 CN CN202323105422.9U patent/CN22116125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315347B2 (en) | Injection molding apparatus with spherical rotor | |
CN1382573A (zh) | 混练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的橡胶系组成物的混练方法 | |
CN113290775B (zh) | 一种排气式注塑机的塑化注塑装置 | |
CN1214989A (zh) | 一种用于搅拌及注入合成树脂的方法和系统 | |
CN221161258U (zh) | 交联微发泡塑料成型装置 | |
CN210390040U (zh) | 一种单螺杆挤出混炼机 | |
CN111497181A (zh) | 一种双色条纹螺旋管挤出设备 | |
CN215320465U (zh) | 一种旋转出料式塑料薄膜原料挤出装置 | |
CN112848173A (zh) | 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高效率注塑机构 | |
CN218803897U (zh) | 一种锥形单螺杆塑料混合挤出装置 | |
CN208118296U (zh) | 一种注塑机用给料装置 | |
CN111037881A (zh) | 脱硫胶粉挤压密实度控制方法 | |
CN210820838U (zh) | 一种橡胶螺旋挤出机 | |
CN112743782A (zh) | 一种电动塑化双阶动态注塑系统 | |
CN2259275Y (zh) | 注塑机用双螺杆熔胶射胶装置 | |
CN221496667U (zh) | 一种碳纤增强pc材料生成用混合装置 | |
CN214687780U (zh) | 一种注塑机注塑螺杆结构 | |
CN205969569U (zh) | 橡胶连续混炼机用转子及橡胶连续混炼机 | |
CN116349709B (zh) | 一种便于加料配比调节的和面机及方法 | |
CN216544637U (zh) | 用于汽车阻尼片生产的挤出机加料装置 | |
CN221775204U (zh) | 一种具有上料装置的塑料挤出机 | |
CN214266536U (zh) | 一种电动塑化双阶动态注塑系统 | |
CN217373338U (zh) | 一种双螺杆注塑装置 | |
CN221756780U (zh) | 一种回收造粒用挤出螺杆机筒 | |
CA1036768A (en) | Injection molding apparatu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