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53216U - 一种履带式蔬菜小苗移栽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履带式蔬菜小苗移栽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753216U CN212753216U CN202021041356.7U CN202021041356U CN212753216U CN 212753216 U CN212753216 U CN 212753216U CN 202021041356 U CN202021041356 U CN 202021041356U CN 212753216 U CN212753216 U CN 21275321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edling
- crawler
- connecting rod
- iii
- mo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5000013311 vegetables Nutritio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3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41000196324 Embryophy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876 top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194 climb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335 monocro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054 transpla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8331 Pinus X rigitaed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1613 Pinus bruti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018646 Pinus brut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607479 Yersinia pest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271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18 agronom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052616 bacterial pathogen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395 bree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88 bree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10099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7265 diseases, disorders, signs and symptom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30 elimin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79 elimin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333 wee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pla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履带式蔬菜小苗移栽机,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包括拖拉机动力机构、履带式行走机构、放苗机构、栽植机构、送苗机构、取苗机构;所述的拖拉机动力机构的后部安装有履带式行走机构,履带式行走机构上安装有行走底板,行走底板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一个放苗机构,行走底板上安装有两个分别与两个放苗机构匹配的取苗机构,每个取苗机构的后侧分别安装有一个送苗机构,每个送苗机构的下方安装有一个栽植机构。本实用新型能够一次性完成土壤松耕和蔬菜的移栽,解决了人工移栽时需弯腰、肢体屈伸的艰辛,减少了人工移载时间过长所产生的劳动力疲劳极限的限制,极大的减轻了劳动力成本和经济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履带式蔬菜小苗移栽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蔬菜小苗机械化移栽越来越普遍的应用于农业生产中,育苗移栽具有提高蔬菜产量、改善品质、减轻人工劳动强度、便于田间规范化管理等优点,同时其蔬菜小苗株距、行距、苗高的一致性更有利于蔬菜生产过程的全程规范化管理;但是由于云南地区地处高原,农作物种植生产地段以丘陵山区为主,地形条件的限制严重制约了蔬菜小苗移栽的机械化发展,当前云南地区蔬菜小苗移栽以人工作业为主,人工作业形式粗放且成本较高,其在作业时需要有弯腰、肢体屈伸等艰辛劳动,且有疲劳极限的限制,难以有效保证蔬菜小苗移栽时株距行距一致性的农艺要求,且蔬菜小苗移栽作业对移栽时间有着严格的要求,这些都极大的增加菜农的时间成本和经济负担。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履带式蔬菜小苗移栽机,能够一次性完成土壤松耕和蔬菜的移栽,解决了人工移栽时需弯腰、肢体屈伸的艰辛,减少了人工移载时间过长所产生的劳动力疲劳极限的限制,极大的减轻了劳动力成本和经济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履带式蔬菜小苗移栽机,包括拖拉机动力机构1、履带式行走机构4、放苗机构3、栽植机构5、送苗机构6、取苗机构7;所述的拖拉机动力机构1的后部安装有履带式行走机构4,履带式行走机构4上安装有行走底板8,行走底板8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一个放苗机构3,行走底板8上安装有两个分别与两个放苗机构3匹配的取苗机构7,每个取苗机构7的后侧分别安装有一个送苗机构6,每个送苗机构6的下方安装有一个栽植机构5。
进一步,所述的履带式蔬菜小苗移栽机还包括两个整地机构2,两个整地机构2分别安装在拖拉机动力机构1的下部左右两侧。
进一步,所述的整地机构2包括立式旋耕刀201、旋耕刀座202、变速箱203,所述的变速箱203上安装两个旋耕刀座202,立式旋耕刀201以圆周布局的方式均匀安装在旋耕刀座202上,变速箱203上的接口与拖拉机动力机构1的底盘中部的旋耕机动力输出口102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放苗机构3包括放苗机架301、放苗底盘302、穴盘303,放苗机架301固定安装在行走底板8上,且放苗机架301位于履带式行走机构4的上方,放苗底盘302固定安装在放苗机架301上,放苗底盘302内设置有穴盘303。
进一步,所述的放苗机架301上设置有三层放苗底盘302,每层放苗底盘302内并列排放有2-4个穴盘303。
进一步,取苗机构7包括基座701、侧板702、电机Ⅰ703、平行连杆Ⅰ704、平行连杆Ⅱ705、连杆Ⅲ706、电机Ⅱ707、取苗手侧板708、取苗手安装盘709、取苗手710、连杆Ⅳ711、曲柄Ⅲ712、旋转底盘713、电机Ⅲ714、曲柄Ⅳ715、平行连杆Ⅲ716、平行连杆Ⅳ717、驱动轴718,所述的基座701固定安装在行走底板8上,电机Ⅲ714固定安装在基座701上,旋转底盘713安装在电机Ⅲ714的动力轴上,旋转底盘713上安装有两块对称设置的侧板702,每块侧板702上分别铰接安装有一根平行连杆Ⅰ704,驱动轴718可转动安装在两块侧板702上,驱动轴718的一端与固定安装在其中一块侧板702上的电机Ⅰ703连接,驱动轴718固定安装有两个曲柄Ⅲ712和两个曲柄Ⅳ715,两个曲柄Ⅳ715的上端分别铰接有一根平行连杆Ⅱ705,同侧的平行连杆Ⅰ704、曲柄Ⅲ712的上端分别铰接在连杆Ⅲ706上,每个连杆Ⅲ706上分别铰接安装有一根平行连杆Ⅳ717与平行连杆Ⅲ716,两根平行连杆Ⅲ716的上端分别与平行连杆Ⅱ705的上端铰接,同侧的平行连杆Ⅲ716与平行连杆Ⅳ717的下端分别同时铰接在一块取苗手侧板708上,两块取苗手侧板708固定安装在取苗手安装盘709上,取苗手安装盘709上固定安装有取苗手710,固定在取苗手安装盘709上的电机Ⅱ707通过连杆Ⅳ711与取苗手710连接。
进一步,送苗机构6包括直流电机601、主动链轮602、苗杯603、从动链轮604、弯板链605,所述的主动链轮602与从动链轮604分别通过转轴安装在栽植机构5上,主动链轮602的转轴固定安装在栽植机构5上的直流电机601连接,弯板链605安装在主动链轮602与从动链轮604上,弯板链605上均匀的安装有苗杯60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于丘陵山区地形,通过性和爬坡能力较强,适于丘陵地带的农田、梯田作业,尤其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橡胶履带,可以适于全地形条件下的作业。能够一次性完成土壤松耕和蔬菜的移栽,解决了人工移栽时需弯腰、肢体屈伸的艰辛,减少了人工移载时间过长所产生的劳动力疲劳极限的限制,极大的减轻了劳动力成本和经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机构轴测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地机构轴测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放苗机构与行走机构轴测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栽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栽植机构的背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打孔接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Ⅰ;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打孔接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Ⅱ;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打孔接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Ⅲ;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连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连杆机构的链轮传动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送苗机构的轴测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取苗机构前视轴测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取苗机构后视轴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如图1所示,一种履带式蔬菜小苗移栽机,包括拖拉机动力机构1、履带式行走机构4、放苗机构3、栽植机构5、送苗机构6、取苗机构7;所述的拖拉机动力机构1的后部安装有履带式行走机构4,履带式行走机构4上安装有行走底板8,行走底板8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一个放苗机构3,行走底板8上安装有两个分别与两个放苗机构3匹配的取苗机构7,每个取苗机构7的后侧分别安装有一个送苗机构6,每个送苗机构6的下方安装有一个栽植机构5。
所述的履带式蔬菜小苗移栽机还包括两个整地机构2,两个整地机构2分别安装在拖拉机动力机构1的下部左右两侧。如图3所示,所述的整地机构2包括立式旋耕刀201、旋耕刀座202、变速箱203,所述的变速箱203上安装两个旋耕刀座202,立式旋耕刀201以圆周布局的方式均匀安装在旋耕刀座202上,变速箱203上的接口与拖拉机动力机构1的底盘中部的旋耕机动力输出口102相连。履带式蔬菜小苗移栽机工作时,立式旋耕刀201插入到土地中,当拖拉机动力机构1的底盘中部的旋耕机动力机构带动变速箱203工作,变速箱203通过带动旋耕刀座202带动立式旋耕刀201转动,立式旋耕刀201在转动过程中,对土壤进行松耕工作,并将结块土壤打散。采用三把立式旋耕刀201以圆周布局的方式均匀安装在旋耕刀座202上,立式旋耕刀201旋转时可将土壤向两侧抛送整个整地机构2的两侧抛送,形成种沟,避免人为开沟,以便于后续在种沟内移栽蔬菜小苗。
如图4所示,所述的放苗机构3包括放苗机架301、放苗底盘302、穴盘303,放苗机架301固定安装在行走底板8上,且放苗机架301位于履带式行走机构4的上方,放苗底盘302固定安装在放苗机架301上,放苗底盘302内设置有穴盘303。所述的放苗机架301上设置有三层放苗底盘302,每层放苗底盘302内并列排放有2-4个穴盘303。将育种好的蔬菜小苗分别放置到放苗底盘30内整齐设置的穴盘303内,便于后续取苗机构7依次对放苗底盘30内的蔬菜小苗进行抓取,同时,放苗机构3采用多层放苗底盘302设置,这样可预先将蔬菜小苗预存放置到放苗底盘30内,可为取苗机构7进行供苗,便于取苗机构7能够持续顺畅的进行取苗作业。
如图13、14所示,取苗机构7包括基座701、侧板702、电机Ⅰ703、平行连杆Ⅰ704、平行连杆Ⅱ705、连杆Ⅲ706、电机Ⅱ707、取苗手侧板708、取苗手安装盘709、取苗手710、连杆Ⅳ711、曲柄Ⅲ712、旋转底盘713、电机Ⅲ714、曲柄Ⅳ715、平行连杆Ⅲ716、平行连杆Ⅳ717、驱动轴718,所述的基座701通过安装座9固定安装在行走底板8上,电机Ⅲ714固定安装在基座701上,旋转底盘713安装在电机Ⅲ714的动力轴上,旋转底盘713上安装有两块对称设置的侧板702,每块侧板702上分别铰接安装有一根平行连杆Ⅰ704,驱动轴718可转动安装在两块侧板702上,驱动轴718的一端与固定安装在其中一块侧板702上的电机Ⅰ703连接,驱动轴718固定安装有两个曲柄Ⅲ712和两个曲柄Ⅳ715,两个曲柄Ⅳ715的上端分别铰接有一根平行连杆Ⅱ705,同侧的平行连杆Ⅰ704、曲柄Ⅲ712的上端分别铰接在连杆Ⅲ706上,每个连杆Ⅲ706上分别铰接安装有一根平行连杆Ⅳ717与平行连杆Ⅲ716,两根平行连杆Ⅲ716的上端分别与平行连杆Ⅱ705的上端铰接,同侧的平行连杆Ⅲ716与平行连杆Ⅳ717的下端分别同时铰接在一块取苗手侧板708上,两块取苗手侧板708固定安装在取苗手安装盘709上,取苗手安装盘709上固定安装有取苗手710,固定在取苗手安装盘709上的电机Ⅱ707通过连杆Ⅳ711与取苗手710连接。在取苗时,安装在基座701上的旋转底盘713以及安装在其上的部件在电机Ⅲ714的带动下旋转移动至取苗位置,电机Ⅰ703带动驱动轴718转动,驱动轴718带动固定在驱动轴718上的曲柄Ⅳ715旋转,曲柄Ⅳ715在转动过程中,通过平行连杆Ⅱ705带动与连杆Ⅲ706铰接的平行连杆Ⅲ716工作,由于连杆Ⅲ706又与铰接在侧板702上的平行连杆Ⅰ704的铰接,这样在平行连杆Ⅱ705带动平行连杆Ⅲ716工作时,在连杆Ⅲ706的动作一下,带动平行连杆Ⅰ704绕其与侧板702的铰接点转动,从而带动安装在平行连杆Ⅲ716与平行连杆Ⅳ717上的取苗手侧板708做水平方向上的往复运动,进而保证取苗手710做水平方向上的往复运动,以实现取苗,与此同时,通过调整电机Ⅰ703转动的角度,可以实现取苗手侧板708在竖直方向上移动,进而实现取苗手710在竖直方向上的往复运动。通过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运动的共同作用,保证了取苗手710能够取到放苗机构3上不同层高和不同位置的蔬菜小苗。取苗手710在取苗时,时通过在电机Ⅱ707的驱动作用下,连杆Ⅳ711带动与其铰接的取苗手710运动,实现取苗手710对蔬菜小苗茎的夹取,取苗手710夹取蔬菜小苗后并携带蔬菜小苗随旋转底盘713旋转至送苗机构6上方后,电机Ⅱ707工作,通过连杆Ⅳ711带动取苗手710张开,使蔬菜小苗落入到送苗机构6内。
如图12所示,送苗机构6包括直流电机601、主动链轮602、苗杯603、从动链轮604、弯板链605,所述的主动链轮602与从动链轮604分别通过转轴安装在栽植机构5上,主动链轮602的转轴固定安装在栽植机构5上的直流电机601连接,弯板链605安装在主动链轮602与从动链轮604上,弯板链605上均匀的安装有苗杯603。直流电机601带动主动链轮602转动,进而带动弯板链605转动,弯板链605在转动过程中,带动安装在其上的苗杯603转动,当取苗手710夹取蔬菜小苗到达送苗机构6的放苗位置上方时,当有苗杯603转动到夹取蔬菜小苗的取苗手710下方时,电机Ⅱ707带动连杆Ⅳ711工作,连杆Ⅳ711带动取苗手710张开,将蔬菜小苗放入到苗杯603内,弯板链605的外侧设置一块位于苗杯603下侧能够阻挡蔬菜小苗坠落的支撑板,支撑板的落苗点处开设有一缺口,供蔬菜小苗下落,然后弯板链605继续带动盛装有蔬菜小苗的苗杯603转动,将蔬菜小苗运送到落苗点。
如图5-11所示,所述的栽植机构5包括栽植机架501、栽植电机502、连杆机构503、打孔接苗机构504、电磁装置505,所述的栽植电机502的动力输出轴通过轴承轴向固定在栽植机架501上,栽植电机502的动力输出轴与连杆机构503连接,连杆机构503的动力输出端安装有打孔接苗机构504,电磁装置505通过输出电缆506与打孔接苗机构504采用铝合金制成的打孔端连接。
所述的打孔接苗机构504包括打孔器4-1、安装架4-2、接苗筒4-3、打孔器张闭结构4-4,所述的安装架4-2固定安装在连杆机构503的动力输出端,打孔器4-1安装在安装架4-2上,安装架4-2上安装有与打孔器4-1匹配工作的接苗筒4-3。接苗筒4-3固定在安装架4-2上。所述的打孔器4-1包括左锥壳4-1-1、右锥壳4-1-2、左调节板4-1-3、右调节板4-1-4、齿轮4-1-5、复位弹簧4-1-6、齿轮轴4-1-7,所述的左锥壳4-1-1安装在左调节板4-1-3上,右锥壳4-1-2安装在右调节板4-1-4,左锥壳4-1-1与右锥壳4-1-2前侧与后侧分别通过两根齿轮轴4-1-7安装在安装架4-2上,且左锥壳4-1-1与右锥壳4-1-2的前侧与后侧分别安装有一对与齿轮轴4-1-7同轴且相互啮合的齿轮4-1-5,左锥壳4-1-1、右锥壳4-1-2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4-1-6;左锥壳4-1-1与右锥壳4-1-2与打孔器张闭结构4-4连接。打孔器4-1与安装在机架1上能够实现其张开与闭合的打孔器张闭结构4-4连接,所述的打孔器张闭结构4-4包括拉线4-4-1、凸轮4-4-2、拉线闸4-4-3、滚轮4-4-4、走线片4-4-5、走线套4-4-6,走线片4-4-5固定在机架1上,拉线4-4-1穿过走线片4-4-5上的走线孔,走线套4-4-6固定在左调节板4-1-3,拉线4-4-1的一端固定在右调节板4-1-4的上端,且拉线4-4-1穿过走线套4-4-6,拉线4-4-1的另一端固定在拉线闸4-4-3的下端,拉线闸4-4-3的上端通过销轴铰接在机架1上,拉线闸4-4-3上安装有一个滚轮4-4-4,凸轮4-4-2安装在栽植电机502的动力输出轴上,滚轮4-4-4的包面与凸轮4-4-2的表面始终相切。弯板链605带动盛装有蔬菜小苗的苗杯603转动,当盛装有蔬菜小苗的苗杯603转动到罗苗点时,这时盛装有蔬菜小苗的苗杯603正好位于接苗筒4-3的上方,苗杯603内的蔬菜小苗从落苗点掉落到接苗筒4-3内,栽植电机502工作,带动安装在其动力输出轴上的凸轮4-4-2转动,凸轮4-4-2的凸起部分转动到与滚轮4-4-4接触时,拉线闸4-4-3向远离凸轮4-4-2一侧运动,从而拉线闸4-4-3拉动拉线4-4-1跟随其一起运动,在拉线4-4-1的拉动作用下,右调节板4-1-4受拉,此时在齿轮轴4-1-7的作用下,右调节板4-1-4的上端向左调节板4-1-3一侧转动,此时右调节板4-1-4上的齿轮4-1-5跟随右调节板4-1-4转动,右调节板4-1-4上的齿轮4-1-5并带动与其啮合的左调节板4-1-3上的齿轮4-1-5转动,从而实现了左调节板4-1-3与右调节板4-1-4相互靠近,此时复位弹簧4-1-6受拉伸长,而左调节板4-1-3与右调节板4-1-4的下端则带动闭合的左锥壳4-1-1、右锥壳4-1-2的张开,将从接苗筒4-3掉落到由左锥壳4-1-1、右锥壳4-1-2形成整体内的蔬菜小苗释放出来,实现蔬菜小苗的投苗。投苗工作完成后,栽植电机502继续转动,栽植电机502的动力输出轴带动凸轮4-4-2转动,当凸轮4-4-2的凸起部分离开滚轮4-4-4后,拉线闸4-4-3回位,右调节板4-1-4的收拉作用解除,此时,在复位弹簧4-1-6复位作用下,左锥壳4-1-1、右锥壳4-1-2闭合,为下一次投苗做准备。
安装架4-2与连杆机构503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连杆机构503包括曲柄Ⅰ3-1、连杆3-2、曲柄Ⅱ3-3、曲柄Ⅲ3-4、曲柄轴3-5、链轮传动机构3-6,所述的曲柄Ⅰ3-1的一端轴向固定在栽植电机502的动力输出轴上,曲柄Ⅰ3-1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连杆3-2的一端铰接,连杆3-2的另一端固定在安装架4-2上,曲柄Ⅱ3-3的一端通过销轴铰接在连杆3-2上,曲柄Ⅱ3-3的另一端通过销轴铰接在曲柄Ⅲ3-4的一端,曲柄Ⅲ3-4的另一端轴向固定在曲柄轴3-5上,曲柄轴3-5通过轴承安装在栽植机架501上,曲柄轴3-5通过链轮传动机构3-6与栽植电机502的动力输出轴连接。打孔器4-1为打孔接苗机构504的打孔端,在栽植电机502在驱动作用下,同时通过链轮传动机构3-6带动曲柄轴3-5转动,栽植电机502的动力输出轴带动曲柄Ⅰ3-1工作,曲柄轴3-5带动曲柄Ⅱ3-3、曲柄Ⅲ3-4作用,从而由曲柄Ⅰ3-1、曲柄Ⅱ3-3、曲柄Ⅲ3-4共同带动连杆3-2,而连杆3-2能够实现打孔器4-1的上升与下降,在投苗时,连杆3-2带动打孔器4-1下降使其左锥壳4-1-1、右锥壳4-1-2闭合尖部出入到土壤中能够实现种苗穴挖掘,与此同时,左锥壳4-1-1、右锥壳4-1-2在拉线4-4-1的作用下张开,将种苗投入到种苗穴中,打穴投苗工作完成后,连杆3-2带动打孔器4-1上升,与此同时,左锥壳4-1-1、右锥壳4-1-2在拉线4-4-1的作用下闭合,为下一次打穴投苗做准备。
拉线4-4-1与拉线闸4-4-3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一端螺纹杆4-4-7,该螺纹杆通过螺母与拉线闸4-4-3固定连接,通过松开螺母调整螺纹杆4-4-7的位置,可以实现拉线4-4-1松紧程度的调整,便于在凸轮4-4-2在推动拉线闸4-4-3工作的过程中,实现左锥壳4-1-1、右锥壳4-1-2张开角度大小的调节,以适应栽植不同植株移栽的需要。
电磁装置505通过输出电缆506与打孔接苗机构504采用铝合金制成的打孔端连接,打孔器4-1为打孔接苗机构504的打孔端,打孔器4-1采用铝合金制成,这样在打孔器4-1的左锥壳4-1-1、右锥壳4-1-2打穴投苗的过程中,通过电磁装置505产生的电磁波对土壤中存活的杂草籽粒、病菌及虫卵进行消除,保证蔬菜小苗在栽植之后有适宜的生长环境;解决了蔬菜种植过程中产生的连作障碍问题,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减少了菜农为解决蔬菜种植过程连作障碍问题而付出的经济成本及蔬菜小苗栽植后的田间除草、消除病虫害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将育种好的蔬菜小苗分别放置到放苗底盘30内整齐设置的穴盘303内,在取苗时,安装在基座701上的旋转底盘713以及安装在其上的部件在电机Ⅲ714的带动下旋转移动至取苗位置,电机Ⅰ703带动驱动轴718转动,驱动轴718带动固定在驱动轴718上的曲柄Ⅳ715旋转,曲柄Ⅳ715在转动过程中,通过平行连杆Ⅱ705带动与连杆Ⅲ706铰接的平行连杆Ⅲ716工作,由于连杆Ⅲ706又与铰接在侧板702上的平行连杆Ⅰ704的铰接,这样在平行连杆Ⅱ705带动平行连杆Ⅲ716工作时,在连杆Ⅲ706的动作一下,带动平行连杆Ⅰ704绕其与侧板702的铰接点转动,从而带动安装在平行连杆Ⅲ716与平行连杆Ⅳ717上的取苗手侧板708做水平方向上的往复运动,进而保证取苗手710做水平方向上的往复运动,以实现取苗,与此同时,通过调整电机Ⅰ703转动的角度,可以实现取苗手侧板708在竖直方向上移动,进而实现取苗手710在竖直方向上的往复运动。通过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运动的共同作用,保证了取苗手710能够取到放苗机构3上不同层高和不同位置的蔬菜小苗。取苗手710在取苗时,时通过在电机Ⅱ707的驱动作用下,连杆Ⅳ711带动与其铰接的取苗手710运动,实现取苗手710对蔬菜小苗茎的夹取,取苗手710夹取蔬菜小苗后并携带蔬菜小苗随旋转底盘713旋转至放苗位置。直流电机601带动主动链轮602转动,进而带动弯板链605转动,弯板链605在转动过程中,带动安装在其上的苗杯603转动,当有苗杯603转动到夹取蔬菜小苗的取苗手710下方时,电机Ⅱ707带动连杆Ⅳ711工作,连杆Ⅳ711带动取苗手710张开,将蔬菜小苗放入到苗杯603内,然后弯板链605继续带动盛装有蔬菜小苗的苗杯603转动。当盛装有蔬菜小苗的苗杯603转动到接苗筒4-3的上方时,苗杯603内的蔬菜小苗掉落到接苗筒4-3内,然后,在栽植电机502的工作下,通过连杆机构503带动整个打孔器4-1下降,使其左锥壳4-1-1、右锥壳4-1-2闭合尖部出入到土壤中能够实现种苗穴挖掘,与此同时,左锥壳4-1-1、右锥壳4-1-2在拉线4-4-1的作用下张开,将蔬菜小苗投入到种苗穴中,打穴投苗工作完成后,连杆3-2带动打孔器4-1上升,与此同时,左锥壳4-1-1、右锥壳4-1-2在拉线4-4-1的作用下闭合,为下一次打穴投苗做准备。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于丘陵山区地形,通过性和爬坡能力较强,适于丘陵地带的农田、梯田作业,尤其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橡胶履带,可以适于全地形条件下的作业。能够一次性完成土壤松耕和蔬菜的移栽,解决了人工移栽时需弯腰、肢体屈伸的艰辛,减少了人工移载时间过长所产生的劳动力疲劳极限的限制,极大的减轻了劳动力成本和经济成本。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履带式蔬菜小苗移栽机,包括拖拉机动力机构(1)、履带式行走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履带式蔬菜小苗移栽机还包括放苗机构(3)、栽植机构(5)、送苗机构(6)、取苗机构(7);所述的拖拉机动力机构(1)的后部安装有履带式行走机构(4),履带式行走机构(4)上安装有行走底板(8),行走底板(8)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一个放苗机构(3),行走底板(8)上安装有两个分别与两个放苗机构(3)匹配的取苗机构(7),每个取苗机构(7)的后侧分别安装有一个送苗机构(6),每个送苗机构(6)的下方安装有一个栽植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履带式蔬菜小苗移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履带式蔬菜小苗移栽机还包括两个整地机构(2),两个整地机构(2)分别安装在拖拉机动力机构(1)的下部左右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履带式蔬菜小苗移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整地机构(2)包括立式旋耕刀(201)、旋耕刀座(202)、变速箱(203),所述的变速箱(203)上安装两个旋耕刀座(202),立式旋耕刀(201)以圆周布局的方式均匀安装在旋耕刀座(202)上,变速箱(203)上的接口与拖拉机动力机构(1)的底盘中部的旋耕机动力输出口(102)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条所述的一种履带式蔬菜小苗移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苗机构(3)包括放苗机架(301)、放苗底盘(302)、穴盘(303),放苗机架(301)固定安装在行走底板(8)上,且放苗机架(301)位于履带式行走机构(4)的上方,放苗底盘(302)固定安装在放苗机架(301)上,放苗底盘(302)内设置有穴盘(3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履带式蔬菜小苗移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苗机架(301)上设置有三层放苗底盘(302),每层放苗底盘(302)内并列排放有2-4个穴盘(30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履带式蔬菜小苗移栽机,其特征在于:取苗机构(7)包括基座(701)、侧板(702)、电机Ⅰ(703)、平行连杆Ⅰ(704)、平行连杆Ⅱ(705)、连杆Ⅲ(706)、电机Ⅱ(707)、取苗手侧板(708)、取苗手安装盘(709)、取苗手(710)、连杆Ⅳ(711)、曲柄Ⅲ(712)、旋转底盘(713)、电机Ⅲ(714)、曲柄Ⅳ(715)、平行连杆Ⅲ(716)、平行连杆Ⅳ(717)、驱动轴(718),所述的基座(701)固定安装在行走底板(8)上,电机Ⅲ(714)固定安装在基座(701)上,旋转底盘(713)安装在电机Ⅲ(714)的动力轴上,旋转底盘(713)上安装有两块对称设置的侧板(702),每块侧板(702)上分别铰接安装有一根平行连杆Ⅰ(704),驱动轴(718)可转动安装在两块侧板(702)上,驱动轴(718)的一端与固定安装在其中一块侧板(702)上的电机Ⅰ(703)连接,驱动轴(718)固定安装有两个曲柄Ⅲ(712)和两个曲柄Ⅳ(715),两个曲柄Ⅳ(715)的上端分别铰接有一根平行连杆Ⅱ(705),同侧的平行连杆Ⅰ(704)、曲柄Ⅲ(712)的上端分别铰接在连杆Ⅲ(706)上,每个连杆Ⅲ(706)上分别铰接安装有一根平行连杆Ⅳ(717)与平行连杆Ⅲ(716),两根平行连杆Ⅲ(716)的上端分别与平行连杆Ⅱ(705)的上端铰接,同侧的平行连杆Ⅲ(716)与平行连杆Ⅳ(717)的下端分别同时铰接在一块取苗手侧板(708)上,两块取苗手侧板(708)固定安装在取苗手安装盘(709)上,取苗手安装盘(709)上固定安装有取苗手(710),固定在取苗手安装盘(709)上的电机Ⅱ(707)通过连杆Ⅳ(711)与取苗手(710)连接。
7.根据权利1-3、5-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履带式蔬菜小苗移栽机,其特征在于:送苗机构(6)包括直流电机(601)、主动链轮(602)、苗杯(603)、从动链轮(604)、弯板链(605),所述的主动链轮(602)与从动链轮(604)分别通过转轴安装在栽植机构(5)上,主动链轮(602)的转轴固定安装在栽植机构(5)上的直流电机(601)连接,弯板链(605)安装在主动链轮(602)与从动链轮(604)上,弯板链(605)上均匀的安装有苗杯(60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041356.7U CN212753216U (zh) | 2020-06-09 | 2020-06-09 | 一种履带式蔬菜小苗移栽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041356.7U CN212753216U (zh) | 2020-06-09 | 2020-06-09 | 一种履带式蔬菜小苗移栽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753216U true CN212753216U (zh) | 2021-03-23 |
Family
ID=75072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041356.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753216U (zh) | 2020-06-09 | 2020-06-09 | 一种履带式蔬菜小苗移栽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75321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39512A (zh) * | 2021-07-30 | 2021-09-28 | 同济大学 | 一种移栽机器人 |
-
2020
- 2020-06-09 CN CN202021041356.7U patent/CN21275321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39512A (zh) * | 2021-07-30 | 2021-09-28 | 同济大学 | 一种移栽机器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Dixit et al. | Comparative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paddy transplanters developed in India-A Review | |
CN112166722A (zh) | 一种多功能甘薯移栽机 | |
CN111557155A (zh) | 一种高原山区蔬菜移栽装置及方法 | |
CN108848818A (zh) | 一种甘薯移栽输苗开沟覆土镇压装置 | |
CN101919326A (zh) | 大蒜种植机 | |
CN212753216U (zh) | 一种履带式蔬菜小苗移栽机 | |
CN101258799A (zh) | 插种机 | |
CN104838775B (zh) | 马铃薯膜上开穴种植机 | |
CN107836172A (zh) | 马铃薯种行覆土种植机 | |
CN104641768B (zh) | 马铃薯膜上播种覆土联合作业机 | |
CN201639971U (zh) | 水平开启悬杯式蔬菜栽植机 | |
KR20110110909A (ko) | 고구마묘순심기장치 | |
CN204652935U (zh) | 一种马铃薯膜上种植机 | |
CN118285184A (zh) | 一种基于农业种植可调节距离的等距播种机 | |
CN110574532A (zh) | 一种高频电磁式蔬菜移栽机 | |
CN204272621U (zh) | 一种适用于稻草覆盖农艺模式种植马铃薯的播种机 | |
CN207305322U (zh) | 覆土铺膜直播机 | |
CN106717382B (zh) | 一种抓取式山药播种机 | |
CN114223358B (zh) | 马铃薯旋耕铺膜膜上穴播覆土联合作业机 | |
CN2107120U (zh) | 铺膜播种联合作业机 | |
CN109429845A (zh) | 一种蔬菜移栽铺膜机 | |
CN2260441Y (zh) | 旱田播种机 | |
CN112205133A (zh) | 一种田间作业微型薯播种机 | |
CN220776433U (zh) | 大豆玉米混合种植用中耕施肥装置 | |
CN217407033U (zh) | 一种大垄双行等边式栽插甘薯复式作业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3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