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26577U - 一种切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切断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626577U CN219626577U CN202320550658.4U CN202320550658U CN219626577U CN 219626577 U CN219626577 U CN 219626577U CN 202320550658 U CN202320550658 U CN 202320550658U CN 219626577 U CN219626577 U CN 21962657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ll
- limiting
- moving contact
- contact
- limiting pa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Silver Chemical compound [Ag]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844 mel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18 mel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891 electric arc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断路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切断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切断装置包括:壳体、动触头和至少一个限位件。其中,壳体上开设有让位孔;动触头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内;限位件固定设置在动触头上,限位件滑动连接在让位孔中,且限位件凸出让位孔设置。此结构的切断装置,动触头在电动斥力作用下,会沿背离静触头的一侧转动,以对电路进行断开;动触头在转动过程中会带动限位件进行旋转,限位件在转动过程中,限位件凸出让位孔设置会减少限位件从让位孔中脱落的发生,从而减少动触头从壳体内脱落的发生,提高切断装置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断路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切断装置。
背景技术
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关合、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断路器由触头系统、灭弧系统、操作机构、脱扣器、外壳等构成。
触头系统包括动触头和静触头,其中,动触头安装在旋转外壳中,静触头安装在外壳中。电路正常运行时,动触头和静触头接触;当电路中发生短路时,依靠动触头和静触头在通过短路电流时产生的电动斥力,使得动触头在操作机构动作之前,被提前斥开而与静触头分断;从而实现切断故障电流的作用。
传统的旋转外壳上设置有联动轴,动触头上匹配设置有凹槽,动触头连接弹簧的一端,旋转外壳连接弹簧的另一端;在电动斥力作用下,动触头上的凸台部会顶开联动轴后,凹槽内嵌至联轴器中,在此过程中,弹簧处于拉伸状态;且凸台部在顶开联动轴时,弹簧所需力值较大,此时弹簧存在可靠性不足的问题;从而导致触头系统存在安全性不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触头系统在电动斥力的作用下存在安全性不足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切断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切断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让位孔;
动触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至少一个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动触头上,所述限位件滑动连接在所述让位孔中,且所述限位件凸出所述让位孔设置。
可选的,还包括:
所述壳体具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
所述第一限位部成型在所述壳体内;
所述第二限位部成型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相对设置;
所述动触头具有在电动斥力作用下,沿背离静触头的一侧转动并抵接所述第一限位部的斥开锁定状态,在所述斥开状态下,所述动触头与所述第二限位部间隔设置;及受第一外力驱动下,带动所述动触头沿背离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一侧转动并抵接所述第二限位部的自由状态;以及受第二外力驱动下,带动所述动触头抵接静触头的合闸状态,在合闸状态下,所述动触头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不接触;所述动触头在所述斥开锁定状态、所述自由状态和所述合闸状态之间切换设置。
可选的,所述让位孔沿所述壳体的表面向内贯穿设置。
可选的,还包括:
扭簧件,所述扭簧件适于限位所述限位件的移动;所述扭簧件包括:
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套设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限位件,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套设部套设在所述壳体的安装部上,
在所述动触头处于所述斥开锁定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接部对所述限位件施加朝向靠近第二限位部一侧运动的第一弹性力;在所述动触头处于所述自由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接部对所述限位件施加朝向靠近第一限位部一侧运动的第二弹性力;在所述动触头处于合闸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接部对所述限位件施加朝向靠近所述第一限位部一侧运动的第三弹性力。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第一承载面和第二承载面,所述第一承载面和所述第二承载面连接;
在所述斥开锁定状态下,所述限位件抵接所述第一承载面;在所述自由状态下,所述限位件抵接所述第二承载面;在所述合闸状态下,所述限位件抵接所述第二承载面。
可选的,所述第一承载面和所述第二承载面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
可选的,还包括:
放置腔,所述放置腔开设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设置在所述放置腔上;
支撑件,所述支撑件成型在所述放置腔上,所述支撑件沿所述放置腔的表面向外凸起设置;
所述支撑件适于套接所述套设部。
可选的,还包括:
位移补偿组件,所述位移补偿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和所述动触头之间,所述位移补偿组件适于对所述动触头上的银点部的偏转方向进行补偿。
可选的,所述位移补偿组件包括: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上;
滑孔,所述滑孔开设在所述动触头上,所述滑孔沿所述动触头的表面向内贯穿设置;且所述滑孔的布置方向平行所述银点部的高度方向;
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滑孔滑动连接;
在所述合闸状态下,所述连接杆适于在所述第三弹性力的驱动下,沿所述滑孔的开设方向移动。
可选的,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适型配合,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围合形成适于放置所述动触头的安装腔;
所述第一限位部成型在所述安装腔的一侧内壁上;
所述第二限位部成型在所述安装腔的另一侧内壁上;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相对设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切断装置,包括:壳体、动触头和至少一个限位件。其中,壳体上开设有让位孔;动触头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内;限位件固定设置在动触头上,限位件滑动连接在让位孔中,且限位件凸出让位孔设置。
此结构的切断装置,动触头在电动斥力作用下,会沿背离静触头的一侧转动,以对电路进行断开;动触头在转动过程中会带动限位件进行旋转,限位件在转动过程中,限位件凸出让位孔设置会减少限位件从让位孔中脱落的发生,从而减少动触头从壳体内脱落的发生,提高切断装置的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切断装置,还包括:扭簧件,扭簧件适于对限位件的移动进行限位,扭簧件包括: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和套设部,第一连接部连接限位件,第二连接部连接设置在壳体上,套设部套设在壳体的安装部上,在动触头处于斥开锁定状态下,第一连接部对限位件施加朝向靠近第二限位部一侧运动的第一弹性力;在动触头处于自由状态下,第一连接部对限位件施加朝向靠近第一限位部一侧运动的第二弹性力;在动触头处于合闸状态下,第一连接部对限位件施加朝向靠近第一限位部一侧运动的第三弹性力。
此结构的切断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弹性力对限位件的移动进行限位,以使得动触头保持在斥开锁定状态下,从而防止动触头由于自身重力导致的与静触头啮合的发生,从而保证电路的断开,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设置第二弹性力对限位件的移动进行限位,且第二弹性力经过限位件后会传递至动触头,从而提供动触头由自由状态切换至斥开锁定状态或合闸状态切换时的初压力,从而满足动触头的正常使用;设置第三弹性力对限位件的移动进行限位,以使得动触头和静触头连接。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切断装置,还包括:位移补偿组件,位移补偿组件设置在壳体和动触头之间,位移补偿组件适于对动触头上的银点部的偏转方向进行补偿。
此结构的切断装置,当切断装置切断电路时,电路中的大电流在断路时发热会对银点部造成融化,由于动触头两端的银点部的融化情况不同,因此为了保证在合闸状态下,动触头和静触头之间的连接,设置位移补偿组件对银点部的偏转方向进行补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切断装置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切断装置的主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切断装置的主体结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的A-A截面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11-让位孔;
2-动触头;
3-限位件;
4-扭簧件;
5-放置腔;41-第一连接部;42-第二连接部;
6-支撑件;
7-位移补偿组件;71-连接杆;72-滑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切断装置,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壳体1、动触头2和至少一个限位件3。其中,壳体1上开设有让位孔11;动触头2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1内;限位件3固定设置在动触头2上,限位件3滑动连接在让位孔11中,且限位件3凸出让位孔11设置。
此结构的切断装置,动触头2在电动斥力作用下,会沿背离静触头的一侧转动,以对电路进行断开;动触头2在转动过程中会带动限位件3进行旋转,限位件3在转动过程中,限位件3凸出让位孔11设置会减少限位件3从让位孔11中脱落的发生,从而减少动触头2从壳体1内脱落的发生,从而提高切断装置的安全性。
如图1、图2及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让位孔11开设有四个,其中,两个让位孔11为一组,一组开设在壳体1的一侧侧面上;另一组让位孔11对称开设在壳体1的另一侧侧面上;同一组的两个让位孔11呈中心对称设置;限位件3设置有两组,两组限位件3分别固定安装在动触头2上,且限位件3与让位孔11适型配合;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让位孔11可开设两个组,两个让位孔11分别开设在壳体1的两侧侧面上,且两个让位孔11对称设置;限位件3匹配设置有一组,限位件3固定安装在动触头2上,且限位件3可滑动地设置在让位孔11中;除此之外,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让位孔11开设有一个,让位孔11开设在壳体1的侧壁上,限位件3设置有一个,限位件3固定设置在动触头2上,动触头2滑动设置在让位孔11内,具体地,限位件3和让位孔11的设置数量不做限制,只需保证限位件3滑动连接在让位孔11中,且限位件3凸出让位孔11设置即可。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具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成型在壳体1内;第二限位部成型在壳体1内,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相对设置;动触头2具有在电动斥力作用下,沿背离静触头的一侧转动并抵接第一限位部的斥开锁定状态,在斥开锁定状态下,动触头2与第二限位部间隔设置;及受第一外力驱动下,带动动触头2沿背离第一限位部的一侧转动并抵接第二限位部的自由状态;以及受第二外力驱动下,带动动触头2抵接静触头的合闸状态,在合闸状态下,动触头2与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不接触;动触头2在斥开锁定状态、自由状态和合闸状态之间切换设置。
如图1、图2及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让位孔11为弧形孔,弧形孔沿壳体1的表面向内贯穿设置;限位件3跟随动触头2转动时,限位件3处于圆周运动状态,弧形孔适于对限位件3进行容纳;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让位孔11可为方形孔,方形孔沿壳体1的表面向内贯穿设置;限位件3跟随动触头2转动时,限位件3处于圆周运动状态,方形孔适于对限位件3进行容纳;具体地,让位孔11的形状不做限制,只需保证沿壳体1的表面向内贯穿设置即可。
如图1、图2及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扭簧件4,扭簧件4适于对限位件3的移动进行限位,扭簧件4包括: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和套设部,第一连接部41连接限位件3,第二连接部42连接设置在壳体1上,套设部套设在壳体1的安装部上,在动触头2处于斥开锁定状态下,第一连接部41对限位件3施加朝向靠近第二限位部一侧运动的第一弹性力;在动触头2处于自由状态下,第一连接部41对限位件3施加朝向靠近第一限位部一侧运动的第二弹性力;在动触头2处于合闸状态下,第一连接部41对限位件3施加朝向靠近第一限位部一侧运动的第三弹性力。第一弹性力适于对限位件3的移动进行限位,以使得动触头2保持在斥开锁定状态下,从而防止动触头2由于自身重力导致的与静触头啮合的发生,从而保证电路的断开,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第二弹性力适于对限位件3的移动进行限位,且第二弹性力经过限位件3后会传递至动触头2,从而提供动触头2由自由状态切换至斥开锁定状态或合闸状态切换时的初压力,从而满足动触头2的正常使用;第三弹性力适于对限位件3的移动进行限位,以使得动触头2和静触头连接;其中,扭簧件4设置有四组,其中两组扭簧件4为一组,一组扭簧件4对称设置在壳体1的一侧侧面上,另一组扭簧件4对称设置在壳体1的另一侧侧面上;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扭簧件4设置有两组,两组扭簧件4分别设置在壳体1的两侧侧面上,且两组扭簧件4对称设置;除此之外,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扭簧件4开设有一组,一组扭簧件4开设在壳体1的侧壁上;具体地,扭簧件4的设置数量不做限制,只需保证第一连接部41连接限位件3,第二连接部42连接设置在壳体1上,套设部套设在壳体1的安装部上即可。
如图1、图2及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部41具有第一承载面和第二承载面,第一承载面和第二承载面连接;在斥开锁定状态下,限位件3抵接第一承载面;在自由状态下,限位件3抵接第二承载面;在合闸状态下,限位件3抵接第二承载面。
如图1、图2及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承载面和第二承载面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
如图1、图2及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放置腔5和支撑件6,放置腔5开设在壳体1上,第二连接部42固定连接在放置腔5上;支撑件6成型在放置腔5上,支撑件6沿放置腔5的表面向外凸起设置;支撑件6适于套接套设部。通过设置放置腔5可以将切断装置分隔为不同的腔体,从而规避动触头2和静触头分断时,电弧对动触头2烧损后的颗粒附着至扭簧件4,从而影响扭簧件4的工作性能。放置腔5适于容纳扭簧件4,放置腔5开设有四个,四个放置腔5两个为一组,一组放置腔5开设在壳体1的一侧侧壁上,另一组放置腔5开设在壳体1的另一侧侧壁上,其中,同组设置的放置腔5呈中心对称布置;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放置腔5开设有两个,两个放置腔5对称设置在壳体1的两侧侧壁上;除此之外,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放置腔5开设有一个,且放置腔5开设在壳体1上;具体地,放置腔5的开设数量不做限制,只需匹配扭簧件4的设置数量即可,支撑件6的设置数量匹配放置腔5的开设数量。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位移补偿组件7,位移补偿组件7设置在壳体1和动触头2之间,位移补偿组件7适于对动触头2上的银点部的偏转方向进行补偿。当切断装置切断电路时,电路中的大电流在断路时发热会对银点部造成融化,由于动触头2两端的银点部的融化情况不同,因此为了保证在合闸状态下,动触头2和静触头之间的连接,设置位移补偿组件7对银点部的偏转方向进行补偿。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位移补偿组件7包括:连接杆71和滑孔72;连接杆71固定连接在壳体1上;滑孔72开设在动触头2上,滑孔72沿动触头2的表面向内贯穿设置;滑孔72的布置方向平行银点部的高度方向;连接杆71与滑孔72滑动连接;在合闸状态下,连接杆71适于在第三弹性力的驱动下,沿滑孔72的开设方向移动。滑孔72为腰形孔,腰形孔的长度方向平行银点部的高度方向;连接杆71可滑动的设置在腰形孔中。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包括: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1,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1适型配合,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1围合形成适于放置动触头2的安装腔;第一限位部成型在安装腔的一侧内壁上;第二限位部成型在安装腔的另一侧内壁上;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相对设置。通过设置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1可以方便动触头2的安装,且在后续的维修更换过程中,可以选择拆卸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1,对损坏部件进行更换,从而降低维护成本。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让位孔(11);
动触头(2),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
至少一个限位件(3),所述限位件(3)固定设置在所述动触头(2)上,所述限位件(3)滑动连接在所述让位孔(11)中,且所述限位件(3)凸出所述让位孔(11)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壳体(1)具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
所述第一限位部成型在所述壳体(1)内;
所述第二限位部成型在所述壳体(1)内,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相对设置;
所述动触头(2)具有在电动斥力作用下,沿背离静触头的一侧转动并抵接所述第一限位部的斥开锁定状态,在所述斥开锁定状态下,所述动触头(2)与所述第二限位部间隔设置;及受第一外力驱动下,带动所述动触头(2)沿背离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一侧转动并抵接所述第二限位部的自由状态;以及受第二外力驱动下,带动所述动触头(2)抵接静触头的合闸状态,在合闸状态下,所述动触头(2)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不接触;所述动触头(2)在所述斥开锁定状态、所述自由状态和所述合闸状态之间切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孔(11)沿所述壳体(1)的表面向内贯穿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扭簧件(4),所述扭簧件(4)适于限位所述限位件(3)的移动;所述扭簧件(4)包括:
第一连接部(41)、第二连接部(42)和套设部,所述第一连接部(41)连接所述限位件(3),所述第二连接部(42)连接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所述套设部套设在所述壳体(1)的安装部上,
在所述动触头(2)处于所述斥开锁定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接部(41)对所述限位件(3)施加朝向靠近第二限位部一侧运动的第一弹性力;在所述动触头(2)处于所述自由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接部(41)对所述限位件(3)施加朝向靠近第一限位部一侧运动的第二弹性力;在所述动触头(2)处于合闸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接部(41)对所述限位件(3)施加朝向靠近所述第一限位部一侧运动的第三弹性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41)具有第一承载面和第二承载面,所述第一承载面和所述第二承载面连接;
在所述斥开锁定状态下,所述限位件(3)抵接所述第一承载面;在所述自由状态下,所述限位件(3)抵接所述第二承载面;在所述合闸状态下,所述限位件(3)抵接所述第二承载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面和所述第二承载面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放置腔(5),所述放置腔(5)开设在所述壳体(1)上,所述第二连接部(42)连接设置在所述放置腔(5)上;
支撑件(6),所述支撑件(6)成型在所述放置腔(5)上,所述支撑件(6)沿所述放置腔(5)的表面向外凸起设置;
所述支撑件(6)适于套接所述套设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位移补偿组件(7),所述位移补偿组件(7)设置在所述壳体(1)和所述动触头(2)之间,所述位移补偿组件(7)适于对所述动触头(2)上的银点部的偏转方向进行补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补偿组件(7)包括:
连接杆(71),所述连接杆(71)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1)上;
滑孔(72),所述滑孔(72)开设在所述动触头(2)上,所述滑孔(72)沿所述动触头(2)的表面向内贯穿设置;且所述滑孔(72)的布置方向平行所述银点部的高度方向;
所述连接杆(71)与所述滑孔(72)滑动连接;
在所述合闸状态下,所述连接杆(71)适于在所述第三弹性力的驱动下,沿所述滑孔(72)的开设方向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1),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1)适型配合,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1)围合形成适于放置所述动触头(2)的安装腔;
所述第一限位部成型在所述安装腔的一侧内壁上;
所述第二限位部成型在所述安装腔的另一侧内壁上;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相对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550658.4U CN219626577U (zh) | 2023-03-17 | 2023-03-17 | 一种切断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550658.4U CN219626577U (zh) | 2023-03-17 | 2023-03-17 | 一种切断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626577U true CN219626577U (zh) | 2023-09-01 |
Family
ID=87777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550658.4U Active CN219626577U (zh) | 2023-03-17 | 2023-03-17 | 一种切断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626577U (zh) |
-
2023
- 2023-03-17 CN CN202320550658.4U patent/CN21962657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4089707B1 (en) | 2p2m electromagnetic residual current circuit breaker with overcurrent protection | |
CN107887236B (zh) | 一种小型断路器的操作机构 | |
ITMI20012325A1 (it) | Interruttore di bassa tensione | |
CN219626577U (zh) | 一种切断装置 | |
CN116364498A (zh) | 一种切断装置 | |
KR100978270B1 (ko) | 배선용 차단기의 한류기구장치 | |
CN219163307U (zh) | 一种断路器的脱扣机构和断路器 | |
CN217485395U (zh) | 一种断路器 | |
CN214624943U (zh) | 一种低压塑壳断路器的动触头系统 | |
CN103035428B (zh) | 用于中压开关设备的辅助触头装置 | |
CN210984600U (zh) | 一种储能合闸操作机构 | |
CN100565750C (zh) | 电器用的锁扣机构 | |
CN212113603U (zh) | 一种脱扣机构及其采用该机构的微型断路器 | |
CN110223867B (zh) |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接线端的动触头联锁机构 | |
CN110459447B (zh) | 一种动触头安装结构、操作机构及小型断路器 | |
CN113972102B (zh) | 一种断路器 | |
CN212810209U (zh) | 5g用液压电磁断路器及其具有指示件的解锁机构 | |
CN216435812U (zh) | 断路器 | |
CN220963119U (zh) | 一种隔离刀及断路器 | |
CN219370947U (zh) | 断路器吸能结构及该断路器 | |
CN214012821U (zh) | 一种隔离开关 | |
CN219979426U (zh) | 一种隔离开关 | |
CN219553561U (zh) | 一种断路器双断点结构及断路器 | |
CN218385076U (zh) | 一种智能重合闸系统 | |
CN215770982U (zh) | 辅助开关装置及具有其的断路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