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219320180U - 一种管材焊缝无损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材焊缝无损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20180U
CN219320180U CN202320519648.4U CN202320519648U CN219320180U CN 219320180 U CN219320180 U CN 219320180U CN 202320519648 U CN202320519648 U CN 202320519648U CN 219320180 U CN219320180 U CN 2193201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flaw detection
destructive testing
testing equipment
telescop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1964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戟
黄勇
李华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 Li
Wang Zhanbin
Original Assignee
Xiangyang Yudali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gyang Yudali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gyang Yudali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1964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201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201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201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Ultrasonic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探伤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管材焊缝无损检测设备,通过两夹持部固定管材,调节件设于安装板并与两固定板相连接,两固定板上均设置有限位块,当两固定板上的两限位块延伸至管材内时,通过调节件驱动两固定板相远离,供于两限位块抵触于管材的内壁以固定管材的端部,伸缩件设置于移动部,伸缩件的输出端与探伤检测件相连接,当伸缩件驱动探伤检测件靠近管材的外壁时,通过移动部沿管材的轴线方向移动,以供探伤检测件对管材的焊缝进行检测。解决了管材在进行探伤检测时,管材固定后相对两端的焊缝容易被遮挡,不方便探伤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管材焊缝无损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探伤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材焊缝无损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管材焊接时,同时需要对管材的焊缝进行检测,判断是否存在焊接缺陷,通常使用超声波等无损检测的方式对焊缝进行无损检测。
在现有专利申请号为202020729821.X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管道环焊缝无损检测装置,并具体公开了还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转动连接有用于穿设管道的套管,焊缝检测设备设置在支撑架的一侧,且焊缝检测设备的检测端朝向管道外侧壁,套管内周向设置若干用于夹持管道的夹持部件,套管的外管壁固定套设齿轮一,支撑架上固定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端同轴心固定有齿轮二,且齿轮一和齿轮二相啮合;通过上述方案,当管道被固定时,管道的相对两端穿设于套管内,套管会对管道两端的焊缝造成遮挡,易造成焊缝检测设备不方便对管道两端的焊缝进行检测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管材焊缝无损检测设备,解决现有技术中管材在进行探伤检测时,管材固定后相对两端的焊缝容易被遮挡,不方便探伤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材焊缝无损检测设备,包括:
两夹持部,两所述夹持部之间形成有管材夹持空间,其中,所述夹持部包括安装板、调节件以及两固定板,所述调节件设于安装板并与两固定板相连接,两所述固定板上均设置有限位块,当两所述固定板上的两限位块延伸至管材内时,通过所述调节件驱动两固定板相远离,供于两所述限位块抵触于管材的内壁以固定管材的端部;以及
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活动设置于两所述夹持部之间,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移动部、伸缩件以及探伤检测件,所述伸缩件设置于移动部,所述伸缩件的输出端与探伤检测件相连接,当所述伸缩件驱动探伤检测件靠近所述管材的外壁时,通过所述移动部沿管材的轴线方向移动,以供所述探伤检测件对管材的焊缝进行检测。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承载部和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于承载部且输出端与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安装板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承载部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两个移动滚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呈圆盘状,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与安装板的中心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件包括固设于安装板上的导杆,以及转动设置安装板上的正反丝杆,所述导杆与正反丝杆的轴线相互平行,两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分别与正反丝杆的两螺纹部转动连接,两所述固定板的另一侧均与导杆滑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上的限位块呈圆弧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部包括支撑板和第二驱动件,所述伸缩件设置于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两转轮,所述第二驱动件设置于支撑板上且与转轮机械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转轮滚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探伤检测件包括与伸缩件输出端固定连接的检测壳体,以及设置于检测壳体内的超声波探头、蓄电单元和中央处理器,所述蓄电单元与超声波探头电性连接,所述超声波探头与中央处理器通信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承载部相对两侧的移动滚轮和支撑板相对两侧的转轮分别设置于两导向轨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伸缩件为电动推杆、气压缸或者液压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管材焊缝无损检测设备,调节件设于安装板并与两固定板相连接,通过两固定板上的两限位块延伸至管材内,调节件驱动两固定板相远离,使得两限位块抵触于管材的内壁以固定管材的端部,可有效地实现对管材的固定,同时不会不对管材的端部造成遮挡,伸缩件驱动探伤检测件靠近管材的外壁时,通过移动部沿管材的轴线方向移动,保证了探伤检测件能够有效地对整条焊缝进行检测,并且提高了管材焊缝的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管材焊缝无损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夹持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探伤检测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材焊缝无损检测设备。该焊缝无损检测设备能够有效地对管材进行固定,同时固定位置不会对焊缝进行遮挡,保证能够对整条缝机进行检测,同时提高焊缝的检测效率。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一种管材焊缝无损检测设备,包括两夹持部1,两所述夹持部1之间形成有管材夹持空间,其中,所述夹持部1包括安装板11、调节件12以及两固定板13,所述调节件12设于安装板11并与两固定板13相连接,两所述固定板13上均设置有限位块131,当两所述固定板13上的两限位块131延伸至管材内时,通过所述调节件12驱动两固定板13相远离,供于两所述限位块131抵触于管材的内壁以固定管材的端部;所述检测机构2活动设置于两所述夹持部1之间,所述检测机构2包括移动部21、伸缩件22以及探伤检测件23,所述伸缩件22设置于移动部21,所述伸缩件22的输出端与探伤检测件23相连接,当所述伸缩件22驱动探伤检测件23靠近所述管材的外壁时,通过所述移动部21沿管材的轴线方向移动,以供所述探伤检测件23对管材的焊缝进行检测。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吊装设备将管材吊入两夹持部1之间,通过将两固定板13上的两限位块131延伸至管材的一端内,再通过调节件12驱动两固定板13相远离,使得两限位块131抵触于管材一端的内壁以固定管材的端部,两夹持部的操作过程相同,同时,保证管材的焊缝与探伤检测件23相对应,通过伸缩件22驱动探伤检测件23靠近所述管材的外壁,移动部21沿管材的轴线方向移动,便可使得探伤检测件23对管材的焊缝进行检测。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为了方便转动管材调节焊缝的位置,具体地,还包括承载部14和第一驱动件15,所述第一驱动件15设置于承载部14且输出端与安装板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15用于驱动所述安装板11转动。
需要说明地是,当管材固定于两夹持部1之间时,可能会出现管材的焊缝位于探伤检测件23斜上方的情况,通过第一驱动件15驱动安装板11转动,便可对焊缝的位置进行调节。
具体地,承载部14包括底板以及固设于底板一侧的竖板,第一驱动件15固设于竖板上,第一驱动件15为减速电机,底板与竖板之间设置有筋板。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为了方便对不同长度的管材进行检测,所述承载部14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两个移动滚轮141,具体地,底板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两个移动滚轮141,通过设置移动滚轮141方便推动承载部14滑动,可减低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此外,底板上至少有一个移动滚轮141具有刹车功能。当对管材固定时,刹车将移动滚轮141锁住,能够提高承载部14的稳定性。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11呈圆盘状,所述第一驱动件15的输出端与安装板11的中心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地是,调节件12并不限于某一种特定的结构,只要能够满足对管材进行固定,且固定部位不会对焊缝进行遮挡即可。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调节件12包括固设于安装板11上的导杆121,以及转动设置安装板11上的正反丝杆122,所述导杆121与正反丝杆122的轴线相互平行,正反丝杆122的相对两端分别具有方向相反的两螺纹部,两所述固定板13的一侧分别与正反丝杆122的两螺纹部转动连接,两所述固定板13的另一侧均与导杆121滑动连接。
需要说明地是,正反丝杆122的一端设置有转动轮,转动轮方便驱动正反丝杆122转动。
需要说明地是,所述固定板13上的限位块131呈圆弧状,当然也可以为其他形状,在此不做任何限定。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移动部21包括支撑板211和第二驱动件212,所述伸缩件22设置于支撑板211上,所述支撑板211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两转轮213,所述第二驱动件212设置于支撑板211上且与转轮213机械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212用于驱动所述转轮213滚动。
具体地,支撑板211上设置有两转轴,两转轮213分别固设于转轴的相对两端,其中,一转轴上固设有从动齿轮;第二驱动件212包括固设于支撑板211上的正反电机,正反电机的输出轴上固设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探伤检测件23包括与伸缩件22输出端固定连接的检测壳体231,以及设置于检测壳体231内的超声波探头232、蓄电单元233和中央处理器234,所述蓄电单元233与超声波探头232电性连接,所述超声波探头232与中央处理器234通信连接。
需要说明地是,超声波探头232、蓄电单元233和中央处理器234在市面上容易购得,通过超声波探头232的扫描区域匀速覆盖整条待测焊缝,在超声波探头232发出超声波之后,根据待测焊缝内部晶相组织不同,传递回超声波探头232的超声波波形也不同,反射的波形经过中央处理器234的计算处理,中央处理器234会向用户反馈出检测结果。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底板相对两侧的移动滚轮141和支撑板211相对两侧的转轮213分别设置于两导向轨3上。通过设置导向轨3,能够保证两夹持件以及检测机构始终位于一条直线上,同时可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在本具体实施例,所述伸缩件22为电动推杆,当然所述伸缩件22气压缸或者液压缸。
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管材焊缝无损检测设备,调节件设于安装板并与两固定板相连接,通过两固定板上的两限位块延伸至管材内,调节件驱动两固定板相远离,使得两限位块抵触于管材的内壁以固定管材的端部,可有效地实现对管材的固定,同时不会不对管材的端部造成遮挡,伸缩件驱动探伤检测件靠近管材的外壁时,通过移动部沿管材的轴线方向移动,保证了探伤检测件能够有效地对整条焊缝进行检测,并且提高了管材焊缝的检测效率。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管材焊缝无损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夹持部,两所述夹持部之间形成有管材夹持空间,其中,所述夹持部包括安装板、调节件以及两固定板,所述调节件设于安装板并与两固定板相连接,两所述固定板上均设置有限位块,当两所述固定板上的两限位块延伸至管材内时,通过所述调节件驱动两固定板相远离,供于两所述限位块抵触于管材的内壁以固定管材的端部;以及
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活动设置于两所述夹持部之间,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移动部、伸缩件以及探伤检测件,所述伸缩件设置于移动部,所述伸缩件的输出端与探伤检测件相连接,当所述伸缩件驱动探伤检测件靠近所述管材的外壁时,通过所述移动部沿管材的轴线方向移动,以供所述探伤检测件对管材的焊缝进行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材焊缝无损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承载部和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于承载部且输出端与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安装板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材焊缝无损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两个移动滚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材焊缝无损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呈圆盘状,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与安装板的中心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管材焊缝无损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包括固设于安装板上的导杆,以及转动设置安装板上的正反丝杆,所述导杆与正反丝杆的轴线相互平行,两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分别与正反丝杆的两螺纹部转动连接,两所述固定板的另一侧均与导杆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材焊缝无损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的限位块呈圆弧状。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管材焊缝无损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包括支撑板和第二驱动件,所述伸缩件设置于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两转轮,所述第二驱动件设置于支撑板上且与转轮机械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转轮滚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管材焊缝无损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探伤检测件包括与伸缩件输出端固定连接的检测壳体,以及设置于检测壳体内的超声波探头、蓄电单元和中央处理器,所述蓄电单元与超声波探头电性连接,所述超声波探头与中央处理器通信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管材焊缝无损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相对两侧的移动滚轮和支撑板相对两侧的转轮分别设置于两导向轨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材焊缝无损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件为电动推杆、气压缸或者液压缸。
CN202320519648.4U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管材焊缝无损检测设备 Active CN2193201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19648.4U CN219320180U (zh)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管材焊缝无损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19648.4U CN219320180U (zh)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管材焊缝无损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20180U true CN219320180U (zh) 2023-07-07

Family

ID=87031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19648.4U Active CN219320180U (zh)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管材焊缝无损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2018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90777A (zh) * 2024-04-03 2024-05-07 山东瑞祥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磁粉无损检测装置
CN118533872A (zh) * 2024-06-28 2024-08-23 河北省特种设备监督检验研究院 管道无损检测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90777A (zh) * 2024-04-03 2024-05-07 山东瑞祥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磁粉无损检测装置
CN118533872A (zh) * 2024-06-28 2024-08-23 河北省特种设备监督检验研究院 管道无损检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320180U (zh) 一种管材焊缝无损检测设备
CN110320284A (zh) 一种钢管焊缝超声相控阵检测装置
CN220207524U (zh) 一种异形主桁架焊缝超声波探伤装置
CN202814933U (zh) 用于厚壁管材超声波自动检测系统的多通道探头架
CN117491498A (zh) 一种质检用金属探伤装置
CN221801308U (zh) 一种管道外壁缺陷检测装置
CN102809608A (zh) 内置机器人小车式大型筒节类件超声波自动探伤机
CN109975428B (zh) 线材在线全体积相控阵超声检测装置
CN212904596U (zh) 一种钢管焊缝无损检测装置
CN209117628U (zh) 一种汽车驱动轴无损探伤装置
CN220154261U (zh) 一种滚筒壁环焊缝的激光超声检测装置
CN221280978U (zh) 一种可快速安装的管道焊缝用无损探伤检测装置
CN221326520U (zh) 一种金属排水管表面质量检测仪器
CN209910619U (zh) 一种钢管加工用内壁平整度检测装置
CN219496214U (zh) 一种管道内部放射源射线检测辅助装置
CN218727238U (zh) 一种可翻转锅炉的锅炉焊接口无损探伤检测装置
CN206583858U (zh) 一种钢管纵缝超声检测的行走装置
CN111413411A (zh) 一种超声波直角弯管探伤机床
CN216718262U (zh) 一种管道焊接探伤辐射防护装置
CN116183724A (zh) 一种金属加工生产探伤检测设备
CN211014139U (zh) 一种超声波探伤装置
CN221649578U (zh) 一种焊缝无损检测用辅助支架
CN111007227B (zh) 一种链条式管道横向检测装置
CN222299523U (zh) 一种管道焊缝检测扫查器
CN222689703U (zh) 一种用于管道裂纹检测的超声波无损检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50609

Address after: 066006 Hebei Province, Qinhuangdao City,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Xinyuanli, Zhongyuan Building 3, Unit 3, No. 11

Patentee after: Wang Zhanbin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Li Li

Address before: 441000 Hubei Province, Fancheng District, Xiangyang City, behind the Houjiawa Industrial Park

Patentee before: Xiangyang yudali Precision Machiner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