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208007976U - 运用于预制构件从晾晒到脱模状态中的左右翻转机构 - Google Patents

运用于预制构件从晾晒到脱模状态中的左右翻转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07976U
CN208007976U CN201820328338.3U CN201820328338U CN208007976U CN 208007976 U CN208007976 U CN 208007976U CN 201820328338 U CN201820328338 U CN 201820328338U CN 208007976 U CN208007976 U CN 2080079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frame
diaphragm capsule
engine base
apply
dr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2833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Dragon Flag Intelligent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Dragon Flag Intelligent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Dragon Flag Intelligent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Dragon Flag Intelligent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2833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079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079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079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运用于预制构件从晾晒到脱模状态中的左右翻转机构,包括机座、支撑框、传送轨道、转动装置以及控制器,支撑框的一侧可转动地安装于机座上,以使得支撑框能从机座的一侧翻转至机座的另一侧,传送轨道包括在上下向呈间隔设置两个传送单元,以在两个传送单元之间形成用于模盒传送的传送通道,其中,传送轨道上形成有翻转工位,传送轨道包括入口段以及出口段,转动装置用于在模盒达到翻转工位时,驱动支撑框转动,以翻转模盒,以使模盒的底面朝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机械代替了人工操作,大大的提升了生产效率,并且,设备结构较为简单,大大降低了设备的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运用于预制构件从晾晒到脱模状态中的左右翻转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构件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运用于预制构件从晾晒到脱模状态中的左右翻转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公共设施的不断完善提供了保障,在确保公共设施项目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同时,对环境的保护以及充分利用资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混凝土预制构件不仅在功能方面和安全方面而且在经济性和创造舒适环境节省资源方面发挥优势。但是,目前预制构件的生产制作,特别是小型预制构件,大部分的工作都是依靠人工完成的,人工制作存在费力的问题,例如,为了制成特定形状的预制构件是依靠人工将混凝土导入到相应的模盒中,待预制构件凝固成型之后,需要将模盒翻面,让模盒的底面朝上,再敲打模盒,让预制构件从模盒中脱离,但是,装有预制构件的模盒一般都很笨重,依靠人力翻转模盒,存在费时费力,效率低下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运用于预制构件从晾晒到脱模状态中的左右翻转机构,旨在解决现有的预制构件生产中,是依靠人力翻转模盒,存在费时费力,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运用于预制构件从晾晒到脱模状态中的左右翻转机构,用于传送并翻转模盒,以使所述模盒的底面朝上,所述运用于预制构件从晾晒到脱模状态中的左右翻转机构包括:
机座,沿横向延伸,具有横向上的两侧;
支撑框,沿纵向延伸,所述支撑框具有纵向上的两端、以及横向上的两侧,所述支撑框的两端对应形成有入口和出口,所述支撑框的一侧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机座上,以使得所述支撑框能从所述机座的一侧翻转至所述机座的另一侧;
传送轨道,沿纵向安装于所述支撑框上,所述传送轨道包括在上下向呈间隔设置两个传送单元,以在所述两个传送单元之间形成用于模盒传送的传送通道,其中,所述传送轨道上形成有翻转工位,所述传送轨道包括连接所述入口与所述翻转工位的入口段、以及连接所述翻转工位与所述出口的出口段,所述入口段用于将自所述入口进入的所述模盒传送至所述翻转工位,所述出口段用于将翻转后的所述模盒自所述翻转工位传送至所述出口;
转动装置,驱动所述支撑框转动;以及,
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转动装置,用于在所述模盒达到所述翻转工位时,控制所述支撑框转动,以翻转所述模盒,使得所述模盒的底面朝上。
优选地,所述机座的每侧均设有缓冲件,在所述支撑框从所述机座的一侧翻转至另一侧时,对应一侧的所述缓冲件与所述支撑框相抵接。
优选地,所述机座的每侧均沿纵向间隔设有两个所述缓冲件,所述两个缓冲件用于对应与所述支撑框一侧的两端相抵接。
优选地,所述缓冲件为橡胶柱和/或液压缓冲器。
优选地,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撑框上且位于所述翻转工位处的夹紧机构,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夹紧机构,用于在所述模盒达到所述翻转工位时,控制所述夹紧机构对其进行夹持定位。
优选地,所述传送单元包括多个沿横向延伸的传送辊,所述多个传送辊沿纵向呈间隔设置,所述夹紧机构布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传送辊之间的间隙中。
优选地,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在上下向呈间隔设置两个抵顶单元,每一所述抵顶单元布置于对应的所述传送单元相邻的两个传送辊之间的间隙中,所述抵顶单元包括:
夹紧件,上下伸缩设于所述翻转工位处,具有翻转前的伸出与所述模盒相抵接的夹紧位置、以及翻转后的缩回与所述模盒分离的释放位置;以及,
夹紧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夹紧件伸缩移动;
其中,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夹紧驱动装置,以控制其中位于所述模盒上方的抵顶单元的夹紧件动作。
优选地,所述夹紧驱动装置为气缸。
优选地,所述转动装置包括:
转轴,沿纵向延伸且可转动安装于所述机座上,所述转轴与所述支撑框的一侧相连;
连接齿轮,安装于所述转轴的一端;以及,
电机,安装于所述机座上,所述电机的转轴通过传动齿轮与所述连接齿轮相连,以驱动所述支撑框转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所述传送轨道传送模盒至所述翻转工位,转动所述支撑框,即可实现所述模盒的翻转,如此,通过机械代替了人工操作,大大的提升了生产效率,并且,设备结构较为简单,大大降低了设备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用于预制构件从晾晒到脱模状态中的左右翻转机构的一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 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运用于预制构件从晾晒到脱模状态中的左右翻转机构,所述运用于预制构件从晾晒到脱模状态中的左右翻转机构只是预制构件自动化生产线中的一部分,是用于传送并翻转模盒,以使所述模盒的底面朝上的,其他部分将会另行申请专利,在本申请将不会做详述,图1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用于预制构件从晾晒到脱模状态中的左右翻转机构的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运用于预制构件从晾晒到脱模状态中的左右翻转机构100包括机座1、支撑框2、传送轨道3、转动装置4以及控制器(未在图中示出),所述机座1沿横向延伸,具有横向上的两侧,所述支撑框2沿纵向延伸,所述支撑框2具有纵向上的两端、以及横向上的两侧,所述支撑框2的两端对应形成有入口和出口,所述支撑框2的一侧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机座1上,以使得所述支撑框2能从所述机座1的一侧翻转至所述机座1的另一侧,所述传送轨道3沿纵向安装于所述支撑框2上,所述传送轨道3包括在上下向呈间隔设置两个传送单元31,以在所述两个传送单元31之间形成用于模盒传送的传送通道,其中,所述传送轨道3上形成有翻转工位,所述传送轨道3包括连接所述入口与所述翻转工位的入口段、以及连接所述翻转工位与所述出口的出口段,所述入口段用于将自所述入口进入的所述模盒传送至所述翻转工位,所述出口段用于将翻转后的所述模盒自所述翻转工位传送至所述出口,所述转动装置4用于驱动所述支撑框2转动,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转动装置4,在所述模盒达到所述翻转工位时,控制所述支撑框2转动,以翻转所述模盒,使得所述模盒的底面朝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所述传送轨道3将所述模盒传送至所述翻转工位,在所述模盒达到所述翻转工位后,所述传送轨道3停止运行,所述转动装置4驱动所述支撑框2转动,以翻转所述模盒,以使所述模盒的底面朝上,最后由所述传送轨道3将完成翻转的所述模盒对外传送,如此,通过机械代替了人工操作,大大的提升了生产效率,并且,设备结构较为简单,大大降低了设备的制造成本。
通过设置所述转动装置4来驱动所述支撑框2转动,所述转动装置4可以是链传动或者带传动等,还可以请参阅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装置4包括转轴41、连接齿轮42以及电机43,所述转轴41沿纵向延伸且可转动安装于所述机座1上,所述转轴41与所述支撑框2的一侧相连,所述连接齿轮42安装于所述转轴41的一端,所述电机43安装于所述机座1上,所述电机43的转轴通过传动齿轮44与所述连接齿轮42相连,以驱动所述支撑框2转动,如此设置,所述转动装置4能够较为平稳地驱动所述支撑框2 转动,以完成对所述模盒的翻转。
为了避免所述支撑框2翻转时,因为惯性而撞击所述机座1,导致所述机座1损坏的问题,请参阅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座1的每侧均设有缓冲件5,在所述支撑框2从所述机座1的一侧翻转至另一侧时,对应一侧的所述缓冲件5与所述支撑框2相抵接,如此,通过所述缓冲件5(所述缓冲件5可以为橡胶柱51或者液压缓冲器52等,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同时设置了所述橡胶柱51和所述液压缓冲器52,如此设置,对所述支撑框2的缓冲效果较好,并且,所述橡胶柱51能起到对所述液压缓冲器52的保护作用) 的缓冲作用,避免了所述支撑框2撞击所述机座1,导致所述机座1损坏的问题。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座1的每侧均沿纵向间隔设有两个所述缓冲件5,所述两个缓冲件5用于对应与所述支撑框2一侧的两端相抵接,如此,在所述支撑框2翻转到位时,可以较为平稳地停止在所述机座1上,并且,对所述机座1的冲击力较小。
为了防止翻转所述模盒的过程中,所述模盒在所述支撑框2内移动,从而导致所述模盒从所述支撑框2内掉落、或者所述支撑框2内的内部结构被碰撞损坏的问题,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运用于预制构件从晾晒到脱模状态中的左右翻转机构100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撑框2上且位于所述翻转工位处的夹紧机构6,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夹紧机构6,用于在所述模盒达到所述翻转工位时,控制所述夹紧机构6对其进行夹持定位,如此,通过所述夹紧机构6对所述模盒夹持定位,避免了所述模盒掉落和碰撞损坏设备的问题。
为了避免所述夹紧机构6与所述传送轨道3之间动作的干涉,所述夹紧机构6在所述支撑框2上的布置方式,是会受到所述传送轨道3的约束的,所述传送轨道3可以是皮带式的或者滚轮式的,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送单元31包括多个沿横向延伸的传送辊32,所述多个传送辊32沿纵向呈间隔设置,所述夹紧机构6布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传送辊32之间的间隙中,如此,不但所述传送轨道3传动性能较好,所述夹紧机构6与所述传送轨道3不易产生干涉,设备整体结构也较为紧凑。
具体地,所述夹紧机构6包括在上下向呈间隔设置两个抵顶单元,每一所述抵顶单元布置于对应的所述传送单元31相邻的两个传送辊32之间的间隙中,所述抵顶单元包括夹紧件以及夹紧驱动装置(所述夹紧驱动装置为气缸或者液压缸等),所述夹紧件上下伸缩设于所述翻转工位处,具有翻转前的伸出与所述模盒相抵接的夹紧位置、以及翻转后的缩回与所述模盒分离的释放位置,所述夹紧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夹紧件伸缩移动,其中,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夹紧驱动装置,以在所述模盒达到所述翻转工位时,控制其中位于所述模盒上方的抵顶单元的夹紧件向下伸出至所述夹紧位置,以使所述模盒夹持定位于所述抵顶单元与对应的所述传送单元31之间,这样每次都可以通过位于所述模盒上方的抵顶单元与位于所述模盒下方的传送单元31来对所述模盒夹持定位,如此,对所述模盒夹持较为牢固,有利于对所述模盒的翻转动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运用于预制构件从晾晒到脱模状态中的左右翻转机构,用于传送并翻转模盒,以使所述模盒的底面朝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用于预制构件从晾晒到脱模状态中的左右翻转机构包括:
机座,沿横向延伸,具有横向上的两侧;
支撑框,沿纵向延伸,所述支撑框具有纵向上的两端、以及横向上的两侧,所述支撑框的两端对应形成有入口和出口,所述支撑框的一侧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机座上,以使得所述支撑框能从所述机座的一侧翻转至所述机座的另一侧;
传送轨道,沿纵向安装于所述支撑框上,所述传送轨道包括在上下向呈间隔设置两个传送单元,以在所述两个传送单元之间形成用于模盒传送的传送通道,其中,所述传送轨道上形成有翻转工位,所述传送轨道包括连接所述入口与所述翻转工位的入口段、以及连接所述翻转工位与所述出口的出口段,所述入口段用于将自所述入口进入的所述模盒传送至所述翻转工位,所述出口段用于将翻转后的所述模盒自所述翻转工位传送至所述出口;
转动装置,驱动所述支撑框转动;以及,
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转动装置,用于在所述模盒达到所述翻转工位时,控制所述支撑框转动,以翻转所述模盒,使得所述模盒的底面朝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用于预制构件从晾晒到脱模状态中的左右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的每侧均设有缓冲件,在所述支撑框从所述机座的一侧翻转至另一侧时,对应一侧的所述缓冲件与所述支撑框相抵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用于预制构件从晾晒到脱模状态中的左右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的每侧均沿纵向间隔设有两个所述缓冲件,所述两个缓冲件用于对应与所述支撑框一侧的两端相抵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用于预制构件从晾晒到脱模状态中的左右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为橡胶柱和/或液压缓冲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用于预制构件从晾晒到脱模状态中的左右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撑框上且位于所述翻转工位处的夹紧机构,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夹紧机构,用于在所述模盒达到所述翻转工位时,控制所述夹紧机构对其进行夹持定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用于预制构件从晾晒到脱模状态中的左右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单元包括多个沿横向延伸的传送辊,所述多个传送辊沿纵向呈间隔设置,所述夹紧机构布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传送辊之间的间隙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用于预制构件从晾晒到脱模状态中的左右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在上下向呈间隔设置两个抵顶单元,每一所述抵顶单元布置于对应的所述传送单元相邻的两个传送辊之间的间隙中,所述抵顶单元包括:
夹紧件,上下伸缩设于所述翻转工位处,具有翻转前的伸出与所述模盒相抵接的夹紧位置、以及翻转后的缩回与所述模盒分离的释放位置;以及,
夹紧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夹紧件伸缩移动;
其中,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夹紧驱动装置,以控制其中位于所述模盒上方的抵顶单元的夹紧件动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运用于预制构件从晾晒到脱模状态中的左右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驱动装置为气缸。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用于预制构件从晾晒到脱模状态中的左右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包括:
转轴,沿纵向延伸且可转动安装于所述机座上,所述转轴与所述支撑框的一侧相连;
连接齿轮,安装于所述转轴的一端;以及,
电机,安装于所述机座上,所述电机的转轴通过传动齿轮与所述连接齿轮相连,以驱动所述支撑框转动。
CN201820328338.3U 2018-03-08 2018-03-08 运用于预制构件从晾晒到脱模状态中的左右翻转机构 Active CN2080079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28338.3U CN208007976U (zh) 2018-03-08 2018-03-08 运用于预制构件从晾晒到脱模状态中的左右翻转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28338.3U CN208007976U (zh) 2018-03-08 2018-03-08 运用于预制构件从晾晒到脱模状态中的左右翻转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07976U true CN208007976U (zh) 2018-10-26

Family

ID=63887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28338.3U Active CN208007976U (zh) 2018-03-08 2018-03-08 运用于预制构件从晾晒到脱模状态中的左右翻转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0797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03470A (zh) * 2022-04-14 2022-07-29 美尔森石墨工业(重庆)有限公司 便于卸料的石墨胚卸料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03470A (zh) * 2022-04-14 2022-07-29 美尔森石墨工业(重庆)有限公司 便于卸料的石墨胚卸料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17928U (zh) 运用于预制构件从晾晒到脱模状态中的滚筒夹自翻转机构
CN205380968U (zh) 单向3d曲面贴合装置
CN208007976U (zh) 运用于预制构件从晾晒到脱模状态中的左右翻转机构
CN204204971U (zh) 电池卷绕机及其纠偏装置
CN203306923U (zh) 用于电动葫芦的移动机构
CN207361267U (zh) 一种辊道线输送系统
CN110017042A (zh) 汽车轮胎夹持装置
CN211277249U (zh) 一体化预制泵站超长筒体分段式组装设备
CN209845861U (zh) 一种建筑工程绿化带的快捷铺草机
CN207417816U (zh) 一种pcb翻板机构
CN203844083U (zh) 一种新型气缸驱动升降的冰箱发泡夹具
CN207096822U (zh) 用于底盘测功机上的车辆对中机构
CN108502500B (zh) 用于汽车玻璃生产线上的天窗翻片检验系统
CN111730853A (zh) 一种乳胶手套卷边装置及其卷边方法
CN201670578U (zh) 一种皮带式45°斜角机
CN205396042U (zh) 一种洗车机
CN111396715B (zh) 一种稳定升降机构
CN204957616U (zh) 一种皮带张紧装置
CN210083398U (zh) 一种万向移动平台
CN219057682U (zh) 一种贯流风轮的翻转设备
CN205837950U (zh) 输送组件
CN209427852U (zh) 一种自适应式同步带张紧传送装置
CN208699938U (zh) 一种线盘翻盘机
CN208468627U (zh) 一种异形坐垫打钉机
CN110203663A (zh) 轮胎整体翻转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