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02651A - 制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制动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902651A CN111902651A CN201980021868.0A CN201980021868A CN111902651A CN 111902651 A CN111902651 A CN 111902651A CN 201980021868 A CN201980021868 A CN 201980021868A CN 111902651 A CN111902651 A CN 11190265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rake
- braking
- guide
- hole
- rot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3/0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 B60T13/74—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with electrical assistance or drive
- B60T13/741—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with electrical assistance or drive acting on an ultimate actuat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3/0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 B60T13/74—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with electrical assistance or driv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3/0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 B60T13/74—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with electrical assistance or drive
- B60T13/746—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with electrical assistance or drive and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of the braking ac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51/00—Brakes with outwardly-movable braking members co-operating with the inner surface of a drum or the like
- F16D51/16—Brakes with outwardly-movable braking members co-operating with the inner surface of a drum or the like shaped as brake-shoes pivoted on a fixed or nearly-fixed axis
- F16D51/18—Brakes with outwardly-movable braking members co-operating with the inner surface of a drum or the like shaped as brake-shoes pivoted on a fixed or nearly-fixed axis with two brake-shoes
- F16D51/20—Brakes with outwardly-movable braking members co-operating with the inner surface of a drum or the like shaped as brake-shoes pivoted on a fixed or nearly-fixed axis with two brake-shoes extending in opposite directions from their pivots
- F16D51/22—Brakes with outwardly-movable braking members co-operating with the inner surface of a drum or the like shaped as brake-shoes pivoted on a fixed or nearly-fixed axis with two brake-shoes extending in opposite directions from their pivots mechanically actuated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14—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 F16D65/16—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arranged in or on the brake
- F16D65/22—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arranged in or on the brake adapted for pressing members apart, e.g. for drum brak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21/00—Type of actuator operation force
- F16D2121/18—Electric or magnetic
- F16D2121/24—Electric or magnetic using moto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25/00—Components of actuators
- F16D2125/18—Mechanical mechanisms
- F16D2125/20—Mechanical mechanisms converting rotation to linear movement or vice versa
- F16D2125/34—Mechanical mechanisms converting rotation to linear movement or vice versa acting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axis of rotation
- F16D2125/40—Screw-and-nu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 Braking Systems And Boosters (AREA)
Abstract
制动装置的运动转换机构包括旋转部件和随着旋转部件的旋转而直线移动的直线移动部件。旋转部件通过第三齿轮被旋转驱动。外螺纹与内螺纹在第三齿轮的与制动蹄相反侧相互啮合,动作部件的一端从直线移动部件接受使制动蹄动作的力,另一端使制动蹄动作。引导动作部件的引导部件由与旋转部件不同的材料构成,以使动作部件在轴方向上可滑动的方式引导动作部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制动装置,其具备运动转换机构,所述运动转换机构具有与电机的输出轴联动地旋转的旋转部件和与该旋转部件的旋转相应地直线移动的直线移动部件,该直线移动部件牵引线缆,从而移动制动蹄进行制动(例如,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在专利文献1中,具有外螺纹的直线移动部件与具有内螺纹的旋转部件的旋转相应地直线移动。在专利文献2中,在旋转部件的远离制动蹄侧的轴端面上连接有传递电机的输出轴的旋转的部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4-504711号公报
专利文献2:德国DE102007002907A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具有外螺纹的直线移动部件与具有内螺纹的旋转部件的旋转相应地直线移动的制动装置中,支撑旋转部件的轴承的直径容易变大,从而存在制动装置大型化的情况。
另外,在如专利文献2所示的、在运动转换机构的旋转部件的轴方向的端面上连结有电机的输出轴或者连结有与该输出轴联动地旋转的部件的制动装置中,存在制动装置在轴方向上大型化的情况。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在于,例如得到一种能够更加小型化等、故障更少、结构新颖的制动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制动装置例如具备:制动部件,按压到与轮一体地旋转的鼓型转子,从而对该鼓型转子进行制动;制动底板,支撑该制动部件;以及电动致动器,设置在该制动底板上,使所述制动部件动作;所述电动致动器具有:电机,具有旋转的输出轴;运动转换机构,包括旋转部件和直线移动部件,所述旋转部件具有外螺纹,与所述输出轴联动地围绕所述外螺纹的轴心旋转,所述直线移动部件具有与所述外螺纹啮合的内螺纹,随着所述旋转部件的旋转而直线移动;动作部件,从所述直线移动部件接受使所述制动部件动作的力;以及引导部件,引导所述动作部件;所述旋转部件通过设置在该旋转部件的外周并且与所述输出轴联动地旋转的被驱动部,被旋转驱动,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在所述被驱动部的与所述制动部件相反侧相互啮合,所述动作部件构成为一端从所述直线移动部件接受使所述制动部件动作的力,另一端使所述制动部件动作;在所述旋转部件上设置有沿着所述轴心的轴方向的贯通孔,所述动作部件贯通所述贯通孔,所述动作部件的所述一端配置在所述贯通孔的与所述制动部件相反侧,所述引导部件由与所述旋转部件不同的材料构成,以使所述动作部件在所述轴方向上可滑动的方式引导所述动作部件。
根据这样的结构,例如与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具有外螺纹的直线移动部件与具有内螺纹的旋转部件的旋转相应地直线移动的方式相比,支撑旋转部件的轴承的直径容易变小,因此能够使电动致动器在径方向上更加小型化,并且轴承的直径变得更小,由此在相同旋转速度下的轴承的滑动速度变得更慢,因此具有容易提高耐磨性等耐久性的优点。另外,例如与如专利文献2所示的、在运动转换机构的旋转部件的轴方向的端面上连结有电机的输出轴或者连结有与该输出轴联动地旋转的部件的方式相比,具有电动致动器的全长容易变得更短的优点。因此,可以得到如前所述的、电动致动器的小型化容易确保车载空间的优点和能够实现耐久性的提高的优点。另外,例如与外螺纹和内螺纹在比被驱动部靠近制动部件侧相互啮合的方式相比,能够将被驱动部配置得更靠近制动部件。由此,例如无需在制动装置的远离制动部件侧为主体与外壳设置用来收容被驱动部的较大部分,因此可以得到更加小型地构成制动装置、降低制动装置振动时的振动能等优点。而且,例如与动作部件被配置成绕过径方向外侧的方式相比,能够将动作部件更靠近旋转部件的轴心地延伸配置成以直线状延伸的状态,因此能够抑制制动部件的动作所相关的反作用力作用在与轴心交叉的方向上。进一步,电动致动器具有以使动作部件在轴方向上可滑动的方式引导动作部件的引导部件,因此能够更加减小随着动作部件的移动产生的滑动阻力。另外,与没有引导部件的结构相比,动作部件与旋转部件的贯通孔的内周面难以直接滑动,而且能够得到滑动阻力变得更小、动作部件与内周面难以磨耗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从车辆后侧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动装置的示例且示意性后视图。
图2是从车宽方向外侧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动装置的示例且示意性侧视图。
图3是基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动装置的移动机构的制动部件的动作的示例且示意性侧视图,且是在非制动状态下的图。
图4是基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动装置的移动机构的制动部件的动作的示例且示意性侧视图,且是在制动状态下的图。
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致动器的示例且示意性剖视图,且是在制动状态下的图。
图6是将图5的运动转换机构的一部分放大后的示例且示意性剖视图,且是在制动状态下的图。
图7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直线移动部件的示例且示意性立体图。
图8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止转部件的示例且示意性立体图。
图9是将图5的运动转换机构的一部分放大后的示例且示意性剖视图,且是在非制动状态下的图。
图10是将图9的一部分省略放大后的示例且示意性剖视图。
图1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第三引导部件的示例且示意性剖视图。
图12是将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运动转换机构的一部分放大后的示例且示意性剖视图,且是在制动状态下的图。
图13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第五引导部件的示例且示意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公开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以下所示实施方式和变形例的结构以及该结构所带来的作用和结果(效果)是一个例子。本发明也能够通过以下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所公开的结构以外的方式实现。另外,根据本发明,能够得到通过结构可得到的各种效果(也包括衍生效果)中的至少一个。
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包括相同的结构要素。因此,以下存在对相同的结构要素赋予相同的标记,并且省略重复说明的情况。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序号是为了便于区分零部件和部位等而赋予的,其并不表示优先排序或顺序。
另外,在各图中,用箭头D1表示第三旋转中心Ax3的轴方向且传递部件210(动作部件200的一端)远离制动蹄3(制动部件)变成制动状态的方向,用箭头D2表示第三旋转中心Ax3的轴方向且该端部150a靠近制动蹄3(制动部件)变成非制动状态的方向。另外,以下如无另行特殊说明,将第三旋转中心Ax3的轴方向简称为轴方向,将第三旋转中心Ax3的径方向简称为径方向,将第三旋转中心Ax3的周方向简称为周方向。
[第一实施方式]
[制动装置的结构]
图1是从车辆后侧观察本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的制动装置2的后视图。图2是从车宽方向外侧观察制动装置2的侧视图。图3是示出基于制动装置2的移动机构8的制动蹄3(制动部件)的动作的侧视图,且是在非制动状态下的图。图4是示出基于制动装置2的移动机构8的制动蹄3的动作的侧视图,且是在制动状态下的图。
如图1所示,制动装置2收容在圆筒状的轮1的周壁1a的内侧。制动装置2是所谓的鼓型制动器。如图2所示,制动装置2具备前后隔开的两个制动蹄3。如图3、图4所示,两个制动蹄3沿着圆筒状的鼓型转子4的内周面4a呈圆弧状延伸。鼓型转子4围绕在车宽方向(Y方向)延伸的旋转中心C与轮1一体地旋转。两个制动蹄3以接触圆筒状的鼓型转子4的内周面4a的方式移动。由此,通过制动蹄3与鼓型转子4之间的摩擦,鼓型转子4以及轮1被制动。制动蹄3是制动部件的一例。
作为移动制动蹄3的致动器,制动装置2具备通过油压动作的轮缸51(参照图2)和通过通电动作的电机120。轮缸51以及电机120分别能够移动两个制动蹄3。轮缸51例如用于行驶中的制动,电机120例如用于停车时的制动。即,制动装置2是电动驻车制动的一例。此外,电机120也可以用于行驶中的制动。
如图1、2所示,制动装置2具备圆盘状的制动底板6。制动底板6以与旋转中心C交叉的姿势设置。即,制动底板6大致沿着与旋转中心C交叉的方向,具体地大致沿着与旋转中心C正交的方向扩展。如图1所示,制动装置2的结构部件设置在制动底板6的车宽方向的外侧以及内侧这两侧。制动底板6直接或者间接地支撑制动装置2的各结构部件。另外,制动底板6连接到与车体间未图示的连接部件。连接部件例如是悬架的一部分(例如臂、连杆、安装部件等)。图2所示的、设置在制动底板6上的开口部6b用于与连接部件的结合。此外,制动装置2能够用于驱动轮以及非驱动轮中的任意者。此外,在制动装置2用于驱动轮的情况下,未图示的车轴贯通图2所示的、设置在制动底板6上的开口部6c。
[基于轮缸的制动蹄的动作]
图2所示的、轮缸51以及制动蹄3等配置在制动底板6的车宽方向外侧。制动蹄3以可移动的方式支撑于制动底板6。具体地,如图3所示,制动蹄3的下端部3a以可围绕旋转中心C11旋转的状态支撑于制动底板6(参照图2)。旋转中心C11与轮1的旋转中心C大致平行地延伸。另外,如图2所示,轮缸51支撑在制动底板6的上端部。轮缸51具有在车辆前后方向(图2的左右方向)能够突出的两个未图示的可动部(活塞)。即,轮缸51根据加压使两个可动部突出。突出的两个可动部分别按压制动蹄3的上端部3b。通过两个可动部的突出,两个制动蹄3分别围绕旋转中心C11(参照图3、4)旋转,上端部3b彼此以在车辆前后方向相互远离的方式移动。由此,两个制动蹄3向轮1的旋转中心C的径方向外侧移动。在各制动蹄3的外周部设置有沿着圆筒面的带状的衬套31。由此,通过两个制动蹄3向旋转中心C的径方向外侧的移动,如图4所示,衬套31与鼓型转子4的内周面4a接触。通过衬套31与内周面4a之间的摩擦,鼓型转子4以及轮1(参照图1)被制动。另外,如图2所示,制动装置2具备复位部件32。复位部件32在由轮缸51按压制动蹄3的动作已解除的情况下,使两个制动蹄3从与鼓型转子4的内周面4a接触的位置(制动位置Psb,参照图4)向不与鼓型转子4的内周面4a接触的位置(非制动位置Psn,初始位置,参照图3)移动。复位部件32例如是线圈弹簧等的弹性部件。复位部件32向两个制动蹄3中的一个施加靠近另一个制动蹄3的方向的力、即远离鼓型转子4的内周面4a的方向的力。
[移动机构的结构以及基于移动机构的制动蹄的动作]
另外,制动装置2具备图3、4所示的移动机构8。移动机构8根据包括电机120的电动致动器100(参照图5)的动作,使两个制动蹄3从非制动位置Psn(图3)移动到制动位置Psb(图4)。移动机构8设置在制动底板6的车宽方向外侧。移动机构8具有杆81、线缆150和支柱(strat)83。杆81在两个制动蹄3中的一个例如图3、4中左侧的制动蹄3L与制动底板6之间,被设置成在轮1的旋转中心C的轴方向上与该制动蹄3L以及制动底板6重叠。另外,杆81以可围绕旋转中心C12旋转的方式支撑于制动蹄3L。旋转中心C12位于制动蹄3L远离旋转中心C11侧(图3、4中的上侧)的端部,与旋转中心C11大致平行。线缆150将杆81中的远离旋转中心C12侧的下端部81a移动到靠近图3、4所示的右侧的制动蹄3R的方向(参照图4箭头)。线缆150大致沿着制动底板6移动。另外,支柱83介于杆81和与由该杆81支撑的制动蹄3L不同的另一个制动蹄3R之间,并且在杆81与该另一个制动蹄3R之间突出。另外,杆81与支柱83之间的连接位置P1被设定在旋转中心C12与连接位置P2之间,所述连接位置P2是线缆150的端部150b(动作部件200的另一端)与杆81之间的连接位置。此外,线缆150例如可以由铁或铝合金等金属材料构成。
在这样的移动机构8中,线缆150被牵引而向图4的右侧移动,由此当杆81朝向制动蹄3R移动时(箭头a),杆81通过支柱83向图4的右侧按压制动蹄3R(箭头b)。由此,制动蹄3R从非制动位置Psn(图3)围绕旋转中心C11旋转(图4的箭头c),向与鼓型转子4的内周面4a接触的制动位置Psb(图4)移动。在这种状态下,线缆150与杆81之间的连接位置P2相当于力点,旋转中心C12相当于支点,杆81与支柱83之间的连接位置P1相当于作用点。进一步,当在制动蹄3R接触到内周面4a的状态下,杆81向图4的右侧即支柱83按压制动蹄3R的方向移动时(箭头b),支柱83突出,由此杆81以与支柱83之间的连接位置P1为支点,向与杆81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即图3、4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箭头d)。由此,制动蹄3L从非制动位置Psn(图3)围绕旋转中心C11旋转,向与鼓型转子4的内周面4a接触的制动位置Psb(图4)移动。由此,通过移动机构8的动作,制动蹄3L、3R都从非制动位置Psn(图3)向制动位置Psb(图4)移动。此外,在制动蹄3R接触到了鼓型转子4的内周面4a以后的状态下,杆81与支柱83之间的连接位置P1成为支点。此外,制动蹄3L、3R的移动量微小,例如1mm以下。
[电动致动器]
如图1所示,电动致动器100以从制动底板6的车宽方向的内侧的面6a向与制动蹄3相反侧突出的状态,固定在该制动底板6。
图5是本实施方式的电动致动器100的剖视图,且是在制动状态下的图。如参照图4进行的说明,电动致动器100通过线缆150牵引制动蹄3(制动部件),使该制动蹄3从非制动位置移动到制动位置。
如图5所示,电动致动器100具有壳体110、电机120、减速机构130、运动转换机构140、动作部件200以及引导部件300。
壳体110支撑着电机120、减速机构130以及运动转换机构140。壳体110具备主体112(支撑部件)、下壳113、内盖114以及上壳115。这些例如通过螺钉等未图示的结合部件与嵌入成型等一体化。在壳体110内设置有被该壳体110的壁部111围绕的收容室R。电机120、减速机构130以及运动转换机构140分别收容在收容室R内,并被壁部111覆盖。壳体110也可以称为底座或者套壳等。此外,壳体110的结构不局限于此处示例。
主体112(支撑部件)例如可以由铝合金等金属材料构成。在这种情况下,主体112例如可以由压铸品(die cast)制造而成。下壳113、内盖114以及上壳115例如可以由合成树脂材料构成。主体112是支撑部件的一例。
电机120是致动器的一例。电机120例如除了输出轴122之外,还具有未图示的定子、转子、线圈以及磁铁等收容部件。输出轴122向沿着电机120的第一旋转中心Ax1的方向且图5的右侧的D2方向突出。
减速机构130包括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于壳体110的多个齿轮。多个齿轮例如是第一齿轮131、第二齿轮132以及第三齿轮133。减速机构130也可以称为旋转传递机构。
第一齿轮131与电机120的输出轴122一体地旋转。第一齿轮131也可以称为驱动齿轮。
第二齿轮132围绕与第一旋转中心Ax1平行的第二旋转中心Ax2旋转。第二齿轮132包括输入齿轮132a和输出齿轮132b。输入齿轮132a与第一齿轮131啮合。输入齿轮132a的齿数比第一齿轮131的齿数多。由此,第二齿轮132减速至比第一齿轮131低的旋转速度。输出齿轮132b位于比输入齿轮132a靠制动底板6侧(图5的右侧)的位置。第二齿轮132也可以称为怠速齿轮。
第三齿轮133围绕与第一旋转中心Ax1平行的第三旋转中心Ax3旋转。第三齿轮133与第二齿轮132的输出齿轮132b啮合。第三齿轮133的齿数比输出齿轮132b的齿数多。由此,第三齿轮133减速至比第二齿轮132低的旋转速度。第三齿轮133也可以称为从动齿轮或者环形齿轮。第三齿轮133是被驱动部的一例。在此,环形齿轮是指环状的齿轮,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外齿。此外,减速机构130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处示例。减速机构130例如也可以是齿轮机构以外的旋转传递机构,如使用轮带与滑轮等的旋转传递机构。
图6是将图5的运动转换机构140的一部分放大后的剖视图,且是在制动状态下的图。如图6所示,运动转换机构140具有旋转部件141和直线移动部件142。
旋转部件141具有周壁141a和凸缘141b。周壁141a的形状是以第三旋转中心Ax3为中心的圆筒状。在周壁141a的内部设置有沿着轴方向的贯通孔141c。
凸缘141b的形状是圆环状并且是板状。凸缘141b从周壁141a向径方向外侧伸出。在凸缘141b的外周设置有第三齿轮133。
周壁141a具有从凸缘141b向方向D1延伸的第一延伸部141a1和从凸缘141b向方向D2延伸的第二延伸部141a2。第一延伸部141a1的长度比第二延伸部141a2的长度长。
在第一延伸部141a1的外周设置有外螺纹141d。外螺纹141d的径方向的中心是第三旋转中心Ax3。第三旋转中心Ax3是轴心的一例。
在第二延伸部141a2的外周与主体112的贯通孔112a的内周面之间,例如设置有径向轴承161,如线性轴承(slide bush)与滚子轴承。另外,在凸缘141b的方向D2的端面141b1与主体112的方向D1的端面112b之间,例如设置有推力轴承162,如滚子轴承。旋转部件141通过这些径向轴承161以及推力轴承162,以可围绕第三旋转中心Ax3旋转的方式支撑于主体112。旋转部件141通过第二齿轮132与第三齿轮133啮合,由第二齿轮132旋转驱动。
第三齿轮133例如由合成树脂材料构成,周壁141a以及凸缘141b中除了第三齿轮133之外的盘141b2,例如可以由铁或铝合金等金属材料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使用铁。在这种情况下,旋转部件141例如可以通过嵌入成型构成。此外,也包括第三齿轮133在内,旋转部件141可以由金属材料构成为一体。
直线移动部件142具有侧壁142a和凸缘142b。侧壁142a相对于旋转部件141位于径方向外侧,在轴方向延伸。侧壁142a包围第三旋转中心Ax3以及旋转部件141。旋转部件141的方向D1的端部位于贯通孔142c内。侧壁142a具有从凸缘142b向方向D1延伸的第一延伸部142a1和从凸缘142b向方向D2延伸的第二延伸部142a2。第一延伸部142a1的长度比第二延伸部142a2的长度长。
在贯通孔142c的内表面设置有与旋转部件141的外螺纹141d啮合的内螺纹142d。内螺纹142d设置在从贯通孔142c的方向D2的端部到在径方向上与凸缘142b并排的位置之间的区间,而未设置在贯通孔142c的方向D1的端部。另外,凸缘142b被在轴方向延伸的止转部件143围绕。
止转部件143具有侧壁143a。侧壁143a相对于凸缘142b位于径方向外侧,在轴方向延伸。侧壁143a包围第三旋转中心Ax3以及旋转部件141的周围,侧壁143a的形状是管状或者筒状。侧壁143a也可以称为周壁。
动作部件200具有传递部件210和结合在传递部件210上的线缆150。传递部件210具有圆筒部211和与圆筒部211构成为一体的凸缘部212。在圆筒部211的内侧设置有在轴方向延伸的凹部211a。线缆150具有可挠性。线缆150的端部150a插入紧固到凹部211a,从而接合在传递部件210上。线缆150贯通旋转部件141的贯通孔141c,在轴方向延伸。凸缘部212从圆筒部211的方向D2的端部向径方向外侧呈盘状扩展。凸缘部212中的方向D2侧(图6的右侧)的侧面212a从直线移动部件142的端面142e被按压向方向D1(图6的左侧)。由此,动作部件200从直线移动部件142接受使制动蹄3(制动部件,参照图4)动作的力。即,动作部件200构成为,一端(传递部件210)从直线移动部件142接受使制动蹄3动作的力,另一端(线缆150的端部150b)使制动蹄3动作。
此外,在主体112上设置有第一引导部件310,在贯通孔141c内设置有C环301以及第二引导部件320,具体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图7是本实施方式的直线移动部件142的立体图。如图7所示,直线移动部件142的侧壁142a的形状是以第三旋转中心Ax3为中心的圆筒形状。侧壁142a也可以称为周壁。在侧壁142a的内部设置有沿着轴方向的贯通孔142c。设置在直线移动部件142上的凸缘142b的形状是六边形的板状。凸缘142b的六个外表面142b1分别呈轴方向延伸的平面状。直线移动部件142例如可以由铝合金等金属材料锻造构成。
图8是本实施方式的止转部件143的立体图,如图8所示,止转部件143可以由铁基材料等金属材料的板材通过压力成型或者弯曲成型来构成。侧壁143a构成为六边形的筒状。侧壁143a的六个内表面143a1分别是轴方向延伸的平面。
另外,设置有六个从侧壁143a的方向D1的端部呈L字状弯曲的突起143b。突起143b具有从侧壁143a在轴方向延伸的底座部143b1和从底座部143b1的前端向径方向中心弯曲的弯曲部143b2。如图6、图8所示,弯曲部143b2中的方向D1的端面143b3构成为平面状。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止转部件143具有六个突起143b,但是也可以具有两个突起143b,也可以具有六个以上的突起143b。
止转部件143例如固定在壳体110上,如主体112与上壳115等。如图6所示,另外,在凸缘142b的外表面142b1与侧壁143a的内表面143a1之间,在相互平行的状态下设置有微小的间隙,外表面142b1以及内表面143a1都在与周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
因此,外表面142b1围绕第三旋转中心Ax3的旋转被内表面143a1限制,由此,直线移动部件142的旋转被止转部件143限制。另一方面,外表面142b1以及内表面143a1都在轴方向延伸,因此内表面143a1不会阻碍外表面142b1在轴方向的移动。即,止转部件143能够一边限制直线移动部件142围绕第三旋转中心Ax3的旋转,一边沿着轴方向引导直线移动部件142。内表面143a1是引导部的一例。
下面,对制动装置的动作步骤进行简单说明。图9是将图5的运动转换机构140的一部分放大后的剖视图,且是在非制动状态下的图。
电机120的输出轴122的旋转通过减速机构130传递到旋转部件141。在图9所示的非制动状态下,当旋转部件141旋转时,通过旋转部件141的外螺纹141d与直线移动部件142的内螺纹142d之间的啮合,以及止转部件143的内表面143a1对直线移动部件142的外表面142b1的旋转的限制,直线移动部件142从图9的位置Pn1向方向D1移动。
在位置Pn2,直线移动部件142的端面142e按压凸缘部212的侧面212a,并朝向方向D1按压传递部件210。由此,传递部件210以及线缆150朝向方向D1移动,如图4所示,线缆150的端部150b向图4的右侧移动,从而杆81向箭头a移动,制动装置2被制动。此外,在图9中,侧面212a抵接到端面143b3,由此传递部件210向方向D2的移动被限制。换言之,端面143b3具有动作部件200的限位器的作用,图9的状态为动作部件200的初始位置。
图10是将图9的一部分省略放大后的剖视图。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引导部件300设置有第一引导部件310以及第二引导部件320。此外,引导部件的个数不局限为两个,也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三个以上。
在主体112上沿着第三旋转中心Ax3(轴方向)设置有贯通孔112a,在贯通孔112a内收容有第一引导部件310。第一引导部件310是在轴方向延伸的圆筒状的部件,具有外周面311、端面312、凸部313、第一内周面314以及第二内周面315。外周面311是圆筒状,嵌在贯通孔112a的内表面。端面312从外周面311的方向D2的端缘沿着径方向延伸。凸部313是圆环状,从端面312向方向D2侧(图10的右侧)突出。在凸部313的径方向中心部设置有沿着轴方向贯通的引导孔316。引导孔316在轴方向贯通第一引导部件310。作为构成引导孔316的内周面,第一引导部件310具有方向D2侧(图10的右侧)的第一内周面314和方向D1侧(图10的左侧)的第二内周面315。第一内周面314以越往方向D2去内径越大的方式弯曲延伸。第二内周面315是沿着轴方向具有恒定的内径DM1的圆筒面。内径DM1比线缆150的外径DM150稍大。因此,当线缆150在轴方向移动时,第二内周面315以使线缆150可滑动的方式引导线缆150。
另外,旋转部件141的贯通孔141c具有小径部141c1和大径部141c2。小径部141c1设置在第一区间S1,所述第一区间S1是从旋转部件141的方向D1的端缘朝向方向D1延伸到在径方向上与推力轴承162并排的位置的区间。大径部141c2设置在第二区间S2,所述第二区间S2是从在径方向上与径向轴承161的方向D1的端部并排的位置延伸到旋转部件141的方向D2的端缘的区间。小径部141c1的内径是DM10,大径部141c2的内径是DM20。内径DM20被设定成大于内径DM10。小径部141c1是旋转部件141的贯通孔141c中直径最小的最小内径部的一例。在小径部141c1的内周面设置有朝向径方向的外侧凹陷的第一凹槽303。在第一凹槽303中收容有作为筒状部件的第二引导部件320。具体地,第二引导部件320的外周部321嵌入到第一凹槽303。另外,与第一凹槽303的方向D1相邻地设置有第二凹槽302,在第二凹槽302中嵌入有C环301。C环301阻止第二引导部件320在轴方向的移动。在第二引导部件320上设置有引导孔322,引导孔322的内径被设定成沿着轴方向恒定的内径DM2。内径DM2与内径DM1大致相同,比线缆150的外径DM150稍大。因此,当线缆150在轴方向移动时,引导孔322以使线缆150可滑动的方式引导线缆150。
在此,第一引导部件310设置在与小径部141c1不同的位置,即设置在主体112的贯通孔112a。第二引导部件320设置在小径部141c1。另外,内径DM1以及内径DM2被设定成比DM10小的直径。此外,第一引导部件310以及第二引导部件320可以由与构成旋转部件141的金属材料不同的材料构成,例如在考虑到与动作部件200之间的滑动的情况下,可以由比构成旋转部件141的金属材料滑动性高(摩擦系数低)或者难磨耗的合成树脂材料构成。作为这种合成树脂材料,例如有聚甲醛(POM)、尼龙(PA)以及聚四氟乙烯(PTFE、氟树脂)等。
如上述进行的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制动装置2具备制动蹄3(制动部件)和电动致动器100。电动致动器100具有:运动转换机构140,包括电机120、具有外螺纹141d的旋转部件141以及具有内螺纹142d的直线移动部件142;动作部件200;以及引导部件300,引导动作部件200。旋转部件141构成为,通过第三齿轮133(被驱动部)旋转驱动,外螺纹141d与内螺纹142d在第三齿轮133的与制动蹄3相反侧相互啮合,传递部件210(动作部件200的一端)从直线移动部件142接受使制动蹄3动作的力,线缆150的端部150b(动作部件200的另一端)使制动蹄3动作。在旋转部件141上设置有沿着轴方向的贯通孔141c,传递部件210位于贯通孔141c的与制动蹄3相反侧。引导部件300由与旋转部件141不同的材料构成,以使动作部件200在轴方向上可滑动的方式引导动作部件200。
根据该结构,例如与如专利文献1中所示的、具有外螺纹的直线移动部件与具有内螺纹的旋转部件的旋转相应地直线移动的方式相比,支撑旋转部件141的轴承的直径容易变小,因此能够使电动致动器100在径方向上更加小型化,并且轴承的直径变得更小,由此在相同旋转速度下的轴承的滑动速度变得更慢,因此具有容易提高耐磨性等耐久性的优点。另外,例如与如专利文献2中所示的、在运动转换机构的旋转部件的轴方向的端面上连结有电机的输出轴或者连结有与该输出轴联动地旋转的部件的方式相比,具有电动致动器100的全长容易变得更短的优点。因此,可以得到如前所述的、通过电动致动器100的小型化容易确保车载空间的优点和能够实现耐久性的提高的优点。另外,例如与外螺纹141d与内螺纹142d在比第三齿轮133(被驱动部)靠近制动蹄3侧(制动部件侧)相互啮合的方式相比,能够将第三齿轮133配置得更靠近制动蹄3。由此,例如无需在制动装置2的远离制动蹄3侧为主体112设置用来收容第三齿轮133的较大部分,因此可以得到更加小型地构成制动装置2、降低制动装置2振动时的振动能等优点。而且,例如与动作部件200被配置成在第三齿轮133的径方向外侧绕过的方式相比,能够将动作部件200更靠近旋转部件的轴心地配置成直线延伸的状态,因此能够抑制制动蹄3的动作相关的反作用力作用于与轴心交叉的方向上。进一步,电动致动器100具有以使动作部件200在轴方向上可滑动的方式引导动作部件200的引导部件300,因此能够更加减小随着动作部件200的移动产生的滑动阻力。另外,与没有引导部件300的结构相比,动作部件200与旋转部件141的贯通孔141c的内周面难以直接滑动,能够得到滑动阻力变得更小、动作部件200与内周面难以磨耗等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动作部件200包括具有可挠性的线缆150。根据该结构,例如在动作部件200包括具有可挠性的线缆150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设置引导部件300来得到上述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动作部件200构成为能够与直线移动部件142隔开,引导部件300具有两个(多个)第一引导部件310以及第二引导部件320,第二引导部件320位于贯通孔141c内。根据该结构,例如通过两个(多个)第一引导部件310以及第二引导部件320容易抑制动作部件200的姿势变化,并且第二引导部件320(一个引导部件)位于贯通孔141c内,因此动作部件200与旋转部件141的贯通孔141c的内周面更加难以直接滑动。另外,如本实施方式所示,在动作部件200通过能够与直线移动部件142隔开的传递部件210进行驱动的结构中,即使在传递部件210相对于贯通孔141c的中心在径方向偏离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线缆150与贯通孔141c的内周面之间的直接滑动,进而可以得到抑制旋转部件141的磨耗与转矩损失的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引导部件320(引导部件)设置在贯通孔141c内的与制动蹄3相反侧的端部。根据该结构,例如动作部件200与贯通孔141c的内周面的靠近传递部件210侧的端部难以直接滑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引导部件310(引导部件)设置在主体112(支撑部件)上,所述主体112以使旋转部件141可旋转的方式在轴方向的制动蹄3侧支撑旋转部件141。根据该结构,例如引导部件支撑于不旋转的主体112,由此第一引导部件310的旋转被抑制,因此与引导部件支撑于旋转部件141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第一引导部件310与动作部件200之间的滑动速度,进而容易抑制动作部件200和第一引导部件310的磨耗。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引导部件310(引导部件300)是贯通设置有直径比贯通孔141c中直径最小的小径部141c1(最小内径部)更小的引导孔316并且设置在主体112(与小径部141c1不同的位置)上的筒状部件。根据该结构,例如与设置在小径部141c1的引导部件相比,能够将第一引导部件310的厚度设定得更大,因此例如能够通过使第一引导部件310具有弹性来减少磨耗等,实现第一引导部件310的耐久性的提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引导部件320(引导部件300)是贯通设置有直径比贯通孔141c中直径最小的小径部141c1(最小内径部)更小的引导孔322并且设置在小径部141c1上的筒状部件。贯通孔141c的小径部141c1是线缆150与贯通孔141c容易直接滑动的部位。由此,根据该结构,例如线缆150与旋转部件141的贯通孔141c的内周面更加难以直接滑动。
[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图1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第三引导部件330的剖视图。第三引导部件330具有合成树脂制成的第一筒状部331和金属制成的第二筒状部334。第一筒状部331的内周面是引导孔332,内径被设定成DM3。在第一筒状部331的外周侧嵌入成型有第二筒状部334,由此构成为第一筒状部331的外周面333与第二筒状部334结合的一体部件。此外,第一筒状部331由与旋转部件141不同的材料构成,例如由与第一引导部件310以及第二引导部件320相同的材料构成。通过本变形例也可以得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另外,根据本变形例,例如可以得到通过刚性强的金属制成的第二筒状部334来提高第三引导部件330对旋转部件141的保持强度的效果。
[第二实施方式]
图12是将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运动转换机构140A的一部分放大后的剖视图,且是在制动状态下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在作为最小内径部的小径部141c1(参照图10)的整个长度设置有第四引导部件340(引导部件)。第四引导部件340是具有方向D1的端部341和方向D2的端部342并且在端部341、342之间向轴方向细长延伸的圆筒部件。端部341的直径越往方向D1去越大,端部342的直径越往方向D2去越大。端部341、342可以称为扩径部。在第四引导部件340设置有轴方向贯通的引导孔343。引导孔343的内径DM4沿着轴方向恒定,比线缆150的外径DM150(参照图10)稍大。因此,当线缆150在轴方向移动时,引导孔343以使线缆150可滑动的方式引导线缆150。此外,第四引导部件340由与旋转部件141不同的材料构成,例如由与第一引导部件310以及第二引导部件320相同的材料构成。
如上述进行的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第四引导部件340以及第五引导部件350(引导部件300)贯通设置有径比最小内径部更小的引导孔343、354,并且是设置在小径部141c1(最小内径部)上的圆筒部件。根据该结构,例如在贯通孔141c的轴方向上最容易与线缆150直接滑动的部位即小径部141c1(最小内径部)上设置有第四引导部件340,因此能够更加抑制线缆150与贯通孔141c的内周面之间的直接滑动,进而可以得到抑制旋转部件141的磨耗与转矩损失的效果。
[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另外,图13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第五引导部件350的剖视图。如图13所示,在贯通孔141c的方向D1的端部,向径方向内侧凸的突起部141c3沿着第三旋转中心Ax3的轴旋转方向设置成环状。突起部141c3的内周面是小径部141c1(最小内径部),在该内周面上设置有第五引导部件350(引导部件)。第五引导部件350是具有方向D1的端部353和方向D2的端部352并且在端部352、353之间在轴方向细长延伸的圆筒部件。轴方向的中央构成为直径的大小沿着轴方向恒定的圆筒部351。端部353的直径越往方向D1去越大,端部352的直径越往方向D2去越大。端部352、353可以称为扩径部。在第五引导部件350上设置有轴方向贯通的引导孔354。引导孔354的内径DM5比线缆150的外径DM150(参照10)稍大。因此,当线缆150在轴方向移动时,引导孔354以使线缆150可滑动的方式引导线缆150。此外,第五引导部件350由与旋转部件141不同的材料构成,例如由与第一引导部件310以及第二引导部件320相同的材料构成。通过本变形例也可以得到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另外,根据本变形例,例如在旋转部件141的突起部141c3上设置有第五引导部件350,因此例如可以得到能够将第二引导部件320(参照图10)的径方向的厚度设定得更薄的效果。
以上,虽然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示例,但是所述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提出的,并非旨在限定发明的保护范围。所述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在不偏离发明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省略、替换、组合、变更。另外,各结构、形状等规格(构造、种类、方向、形式、大小、长度、宽度、厚度、个数、配置、位置、材质等)能够进行适当变更来实施。
例如,引导部件300也可以设置在贯通孔141c内的制动蹄3(制动部件)侧的端部。根据该结构,例如动作部件200与贯通孔141c的内周面的制动蹄3侧的端部难以直接滑动。此外,动作部件200也可以与直线移动部件142耦合。
Claims (8)
1.一种制动装置,具备:制动部件,被按压到与轮一体地旋转的鼓型转子,从而对该鼓型转子进行制动;制动底板,支撑该制动部件;以及电动致动器,设置在该制动底板上,使所述制动部件动作;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致动器具有:
电机,具有旋转的输出轴;
运动转换机构,包括旋转部件和直线移动部件,所述旋转部件具有外螺纹,与所述输出轴联动地围绕所述外螺纹的轴心旋转,所述直线移动部件具有与所述外螺纹啮合的内螺纹,随着所述旋转部件的旋转而直线移动;
动作部件,从所述直线移动部件接受使所述制动部件动作的力;以及
引导部件,引导所述动作部件;
所述旋转部件通过设置在该旋转部件的外周并且与所述输出轴联动地旋转的被驱动部,被旋转驱动,
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在所述被驱动部的与所述制动部件相反侧相互啮合,
所述动作部件构成为一端从所述直线移动部件接受使所述制动部件动作的力,另一端使所述制动部件动作,
在所述旋转部件上设置有沿着所述轴心的轴方向的贯通孔,
所述动作部件贯通所述贯通孔,
所述动作部件的所述一端配置在所述贯通孔的与所述制动部件相反侧,
所述引导部件由与所述旋转部件不同的材料构成,以使所述动作部件在所述轴方向上可滑动的方式引导所述动作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作部件包括具有可挠性的线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作部件具有传递部件,所述传递部件构成为能够在所述轴方向上与所述直线移动部件分离,从所述直线移动部件将使所述制动部件动作的力传递至所述动作部件,
所述引导部件设置有多个,该多个引导部件的至少一个配置在所述贯通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件设置在所述贯通孔内的与所述制动部件相反侧的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件设置在所述贯通孔内的所述制动部件侧的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件设置在支撑部件上,所述支撑部件以使所述旋转部件可旋转的方式在所述轴方向的所述制动部件侧支撑所述旋转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件是贯通设置有直径比所述贯通孔中直径最小的最小内径部更小的引导孔并且设置在与所述最小内径部不同的位置的筒状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件是贯通设置有直径比所述贯通孔中直径最小的最小内径部更小的引导孔并且设置在所述最小内径部的筒状部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065962 | 2018-03-29 | ||
JP2018065962A JP7087565B2 (ja) | 2018-03-29 | 2018-03-29 | ブレーキ装置 |
PCT/JP2019/013781 WO2019189653A1 (ja) | 2018-03-29 | 2019-03-28 | ブレーキ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902651A true CN111902651A (zh) | 2020-11-06 |
CN111902651B CN111902651B (zh) | 2022-02-01 |
Family
ID=68060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80021868.0A Active CN111902651B (zh) | 2018-03-29 | 2019-03-28 | 制动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333211B2 (zh) |
JP (1) | JP7087565B2 (zh) |
CN (1) | CN111902651B (zh) |
WO (1) | WO2019189653A1 (zh) |
Citation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012521A (ja) * | 1999-07-01 | 2001-01-16 | Hosei Brake Ind Ltd | モータ駆動ドラムブレーキ用アクチュエータ |
US6328141B1 (en) * | 1999-10-21 | 2001-12-11 | Nisshinbo Industries, Inc. | Drum brake device with automatic shoe clearance adjustment device |
US20020066626A1 (en) * | 2000-12-01 | 2002-06-06 | Gill Jeremy J. | Electric parking brake |
CN1391332A (zh) * | 2001-06-13 | 2003-01-15 | 株式会社三协精机制作所 | 线性驱动装置 |
CN101144514A (zh) * | 2007-10-19 | 2008-03-19 | 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辆电子驻车制动系统执行机构 |
CN103032488A (zh) * | 2011-10-07 | 2013-04-10 | 株式会社万都 | 电子式驻车制动器 |
US20140027221A1 (en) * | 2012-07-27 | 2014-01-30 | Akebono Brake Industry Co., Ltd. | Drum brake type electric parking brake apparatus |
US20140345989A1 (en) * | 2013-05-22 | 2014-11-27 | Advics Co., Ltd. | Electric parking brake device |
CN104508316A (zh) * | 2012-07-25 | 2015-04-08 | 曙制动器工业株式会社 | 鼓式制动装置 |
CN105317894A (zh) * | 2014-07-31 | 2016-02-10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盘式制动器 |
JP2017171299A (ja) * | 2015-10-23 | 2017-09-28 | 株式会社アドヴィックス | 車両用ブレーキ |
WO2017169815A1 (ja) * | 2016-03-31 | 2017-10-05 | 株式会社アドヴィックス | ケーブルガイドおよび車両用ブレーキ |
CN206694478U (zh) * | 2017-04-27 | 2017-12-01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鼓式制动器及其间隙调节系统、车辆 |
JP2018017257A (ja) * | 2016-07-25 | 2018-02-01 | 株式会社アドヴィックス | 車両用ブレーキ |
CN207034024U (zh) * | 2017-08-15 | 2018-02-23 | 霸州市华诚汽车制动器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驻车制动器 |
CN107795614A (zh) * | 2016-08-31 | 2018-03-13 | 株式会社万都 | 电子驻车制动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180038A (en) * | 1992-01-24 | 1993-01-19 | Orscheln Co. |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parking brake system |
DE102007002907A1 (de) | 2007-01-19 | 2009-04-02 | Lucas Automotive Gmbh | Aktuatoreinrichtung zum Betätigen einer einem Fahrzeugrad zugeordneten Feststellbremseinheit |
US9175737B2 (en) | 2011-02-02 | 2015-11-03 | Continental Teves Ag & Co. Ohg | Drum brake module which can be operated by electric motor |
JP2017082834A (ja) * | 2015-10-23 | 2017-05-18 | 株式会社アドヴィックス | 車両用ブレーキ |
JP6984406B2 (ja) * | 2017-12-27 | 2021-12-22 | 株式会社アドヴィックス | ブレーキ装置 |
-
2018
- 2018-03-29 JP JP2018065962A patent/JP7087565B2/ja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3-28 CN CN201980021868.0A patent/CN111902651B/zh active Active
- 2019-03-28 WO PCT/JP2019/013781 patent/WO2019189653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9-03-28 US US16/981,198 patent/US11333211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012521A (ja) * | 1999-07-01 | 2001-01-16 | Hosei Brake Ind Ltd | モータ駆動ドラムブレーキ用アクチュエータ |
US6328141B1 (en) * | 1999-10-21 | 2001-12-11 | Nisshinbo Industries, Inc. | Drum brake device with automatic shoe clearance adjustment device |
US20020066626A1 (en) * | 2000-12-01 | 2002-06-06 | Gill Jeremy J. | Electric parking brake |
CN1391332A (zh) * | 2001-06-13 | 2003-01-15 | 株式会社三协精机制作所 | 线性驱动装置 |
CN101144514A (zh) * | 2007-10-19 | 2008-03-19 | 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辆电子驻车制动系统执行机构 |
CN103032488A (zh) * | 2011-10-07 | 2013-04-10 | 株式会社万都 | 电子式驻车制动器 |
CN104508316A (zh) * | 2012-07-25 | 2015-04-08 | 曙制动器工业株式会社 | 鼓式制动装置 |
US20140027221A1 (en) * | 2012-07-27 | 2014-01-30 | Akebono Brake Industry Co., Ltd. | Drum brake type electric parking brake apparatus |
CN103573876A (zh) * | 2012-07-27 | 2014-02-12 | 曙制动器工业株式会社 | 鼓式制动型电子停车制动装置 |
US20140345989A1 (en) * | 2013-05-22 | 2014-11-27 | Advics Co., Ltd. | Electric parking brake device |
CN105317894A (zh) * | 2014-07-31 | 2016-02-10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盘式制动器 |
JP2017171299A (ja) * | 2015-10-23 | 2017-09-28 | 株式会社アドヴィックス | 車両用ブレーキ |
WO2017169815A1 (ja) * | 2016-03-31 | 2017-10-05 | 株式会社アドヴィックス | ケーブルガイドおよび車両用ブレーキ |
JP2018017257A (ja) * | 2016-07-25 | 2018-02-01 | 株式会社アドヴィックス | 車両用ブレーキ |
CN107795614A (zh) * | 2016-08-31 | 2018-03-13 | 株式会社万都 | 电子驻车制动器 |
CN206694478U (zh) * | 2017-04-27 | 2017-12-01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鼓式制动器及其间隙调节系统、车辆 |
CN207034024U (zh) * | 2017-08-15 | 2018-02-23 | 霸州市华诚汽车制动器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驻车制动器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杨光: "鼓式制动器制动效能因素分析与保修要点", 《城市公共交通》 * |
胡国强等: "双向双领蹄式液压鼓式制动器优化设计", 《北京汽车》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10062882A1 (en) | 2021-03-04 |
CN111902651B (zh) | 2022-02-01 |
WO2019189653A1 (ja) | 2019-10-03 |
JP7087565B2 (ja) | 2022-06-21 |
US11333211B2 (en) | 2022-05-17 |
JP2019173951A (ja) | 2019-10-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138880B (zh) | 车辆用制动器 | |
CN111356857B (zh) | 制动装置 | |
WO2017169815A1 (ja) | ケーブルガイドおよび車両用ブレーキ | |
WO2017069234A1 (ja) | 車両用ブレーキ | |
CN111902651B (zh) | 制动装置 | |
CN109789864B (zh) | 缆索引导件以及车辆用制动器 | |
JP2017082834A (ja) | 車両用ブレーキ | |
JP2020026854A (ja) | ブレーキ装置 | |
JP2020085097A (ja) | 回転直動変換機構およびブレーキ装置 | |
JP2017133537A (ja) | 車両用ブレーキ | |
JP2021055777A (ja) | 接続構造 | |
JP6720940B2 (ja) | 接続構造 | |
JP6641881B2 (ja) | 車両用ブレーキ | |
WO2019189654A1 (ja) | ブレーキ装置 | |
JP2018141544A (ja) | 車両用ブレーキ | |
JP7095535B2 (ja) | ブレーキ装置 | |
WO2024080295A1 (ja) | 電動制動装置 | |
JP2024078252A (ja) | 制動装置 | |
JP7234561B2 (ja) | 電動アクチュエータおよび電動ブレーキ装置 | |
JP6137868B2 (ja) | パーキングブレーキ装置 | |
KR20200116298A (ko) | 엑츄에이터 및 이를 갖는 전기 기계식 브레이크 시스템 | |
JP2018059535A (ja) | 車両用ブレーキ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