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11799384A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99384A
CN111799384A CN202010700815.6A CN202010700815A CN111799384A CN 111799384 A CN111799384 A CN 111799384A CN 202010700815 A CN202010700815 A CN 202010700815A CN 111799384 A CN111799384 A CN 1117993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plate
sub
substrate base
contact surface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0081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99384B (zh
Inventor
王英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0081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993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993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993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993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993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7Carrier injection lay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02Lith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patterning methods other than those involving the exposure to radiation, e.g. by stamping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4Carrier transporting layers
    • H10K50/15Hole transport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4Carrier transporting layers
    • H10K50/16Electron transport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7Carrier injection layers
    • H10K50/171Electron injection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1Anodes
    • H10K50/813An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2Cathodes
    • H10K50/822Cath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用以提高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所述显示面板具有多个子像素;所述子像素包括:在所述衬底基板之上依次叠层设置的阳极、发光功能层、阴极;所述发光功能层与所述阳极之间具有第一接触面,所述发光功能层与所述阴极之间具有第二接触面;在所述子像素中,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均具有凸起。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产品由于对比度高、响应时间短、色彩度高、轻薄、可弯曲等优良特点,逐渐在手机显示屏、电视面板中扩大市场,被誉为最有可能取代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的下一代显示技术。
现有技术中,OLED的电极与其他介质的界面容易出现表面等离子体基元效应,表面等离子体基元效应会造成大量光损失,导致OLED出光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用以提高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所述显示面板具有多个子像素;所述子像素包括:在所述衬底基板之上依次叠层设置的阳极、发光功能层、阴极;
所述发光功能层与所述阳极之间具有第一接触面,所述发光功能层与所述阴极之间具有第二接触面;在所述子像素中,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均具有凸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阳极与发光功能层之间的界面以及阴极与发光功能层之间的界面均具有凸起,从而可以降低电极与发光功能层之间的表面等离子体基元效应,从而降低光损失,提高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
可选地,每一所述子像素中,所述第一接触面的凸起和所述第二接触面的凸起均包括:背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曲面凸起。
可选地,每一所述子像素中,所述第一接触面的凸起和所述第二接触面的凸起均包括:面向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曲面凸起。
可选地,每一所述子像素中,所述第一接触面的凸起和所述第二接触面的凸起均包括:背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曲面凸起,以及与所述背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曲面凸起连接的、且面向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曲面凸起。
可选地,不同颜色的所述子像素中,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所述凸起的最大厚度相同,在平行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凸起的最大宽度不相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在垂直于衬底基板的方向上,凸起的最大厚度相同的情况下,根据子像素出光颜色不同而具体设置在平行于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凸起的最大宽度,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每种子像素的出光效率。
可选地,所述子像素包括:红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以及绿色子像素;
在平行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红色子像素中所述凸起的最大宽度大于所述绿色子像素中所述凸起的最大宽度,所述绿色子像素中所述凸起的最大宽度大于所述蓝色子像素中所述凸起的最大宽度。
可选地,不同颜色的所述子像素中,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所述凸起的最大厚度不相同,在平行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凸起的最大宽度相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在平行于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凸起的最大宽度相同的情况下,根据子像素出光颜色不同而具体设置在垂直于衬底基板的方向上凸起的最大厚度,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每种子像素的出光效率。
可选地,在所述衬底基板和所述阳极之间,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平坦化层;
所述平坦化层靠近所述阳极一侧的表面具有与所述子像素一一对应的凸起,所述平坦化层的凸起包括:背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曲面凸起和/或面向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曲面凸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在平坦化层上形成凸起,后续再在平坦化层上形成阳极、发光功能层以及阴极,便可以使得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具有与平坦化层形状、曲率相同的凸起,无需对阳极、发光功能层进行复杂的工艺,便可以使得阳极与发光功能层之间的界面以及阴极与发光功能层之间的界面均具有凸起,可以在不增加工艺难度的情况下,实现显示面板出光效率的提高。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的一种上述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衬底基板;
在所述衬底基板之上依次形成阳极、发光功能层以及阴极,其中,所述发光功能层与所述阳极之间具有第一接触面,所述发光功能层与所述阴极之间具有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就均具有凸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在阳极与发光功能层之间的界面以及阴极与发光功能层之间的界面形成凸起,从而可以降低电极与发光功能层之间的表面等离子体基元效应,从而降低光损失,提高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
可选地,在所述衬底基板之上依次形成阳极、发光功能层以及阴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衬底基板之上沉积平坦化层材料,采用纳米压印工艺在所述平坦化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表面形成面向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曲面凸起和/或背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曲面凸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制备方法,采用纳米压印工艺在平坦化层上形成面向或背离衬底基板一侧的凸起,工艺简单易于实现,并且,在平坦化层形成凸起的情况下,后续再在平坦化层上形成阳极、发光功能层以及阴极,便可以使得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具有与平坦化层形状、曲率相同的凸起,无需对阳极、发光功能层进行复杂的工艺,便可以使得阳极与发光功能层之间的界面以及阴极与发光功能层之间的界面均具有凸起,可以在不增加显示面板制备工艺难度的情况下,实现显示面板出光效率的提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背离衬底基板的曲面凸起时,各子像素中凸起不同最大宽度对应的出光强度-波长关系图;
图8~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面向衬底基板的曲面凸起时,各子像素中凸起不同最大宽度对应的出光强度-波长关系图;
图11~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背离衬底基板的曲面凸起以及面向衬底基板的曲面凸起时,各子像素中凸起不同最大宽度对应的出光强度-波长关系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如图1所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1;所述显示面板具有多个子像素2;所述子像素2包括:在所述衬底基板1之上依次叠层设置的阳极3、发光功能层4、阴极5;
所述发光功能层4与所述阳极3之间具有第一接触面6,所述发光功能层4与所述阴极5之间具有第二接触面7;在所述子像素中,所述第一接触面6和所述第二接触面7均具有凸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阳极与发光功能层之间的界面以及阴极与发光功能层之间的界面均具有凸起,从而可以降低电极与发光功能层之间的表面等离子体基元效应,从而降低光损失,提高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
可选地,如图1所示,每一所述子像素2中,所述第一接触面6的凸起和所述第二接触面7的凸起均包括:背离所述衬底基板1一侧的曲面凸起。
图1中以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均包括一个背离衬底基板一侧的曲面凸起为例进行举例说明,在具体实施时,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也可以包括多个背离衬底基板一侧的曲面凸起。
或者,可选地,如图2所示,每一所述子像素2中,所述第一接触面6的凸起和所述第二接触面7的凸起均包括:面向所述衬底基板1一侧的曲面凸起。
图2中以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均包括一个面向衬底基板一侧的曲面凸起为例进行举例说明,在具体实施时,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也可以包括多个面向衬底基板一侧的曲面凸起。
或者,可选地,如图3所示,每一所述子像素2中,所述第一接触面6的凸起和所述第二接触面7的凸起均包括:背离所述衬底基板1一侧的曲面凸起,以及与所述背离所述衬底基板1一侧的曲面凸起连接的、且面向所述衬底基板1一侧的曲面凸起。
图3中以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均包括:一个背离衬底基板一侧的曲面凸起以及一个面向衬底基板一侧的曲面凸起为例进行举例说明,在具体实施时,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也可以包括多个面向衬底基板一侧的曲面凸起以及多个一个背离衬底基板一侧的曲面凸起。
在具体实施时,如图1~图3所示,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包括的曲面凸起的曲率相同。
可选地,如图1~图3所示,在所述衬底基板1和所述阳极3之间,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平坦化层8;
所述平坦化层8靠近所述阳极3一侧的表面具有与所述子像素2一一对应的凸起,所述平坦化层8的凸起包括:背离所述衬底基板1一侧的曲面凸起和/或面向所述衬底基板1一侧的曲面凸起。
如图1所示,平坦化层8的凸起包括背离衬底基板一侧的曲面凸起。如图2所示,平坦化层8的凸起包括面向衬底基板一侧的曲面凸起。如图3所示,平坦化层8的凸起包括:背离衬底基板1一侧的曲面凸起,以及与背离所述衬底基板1一侧的曲面凸起连接的、且面向衬底基板1一侧的曲面凸起。平坦化层的凸起、第一接触面的凸起以及第二接触面的凸起的曲率相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在平坦化层上形成凸起,后续再在平坦化层上形成阳极、发光功能层以及阴极,便可以使得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具有与平坦化层形状、曲率相同的凸起,无需对阳极、发光功能层进行复杂的工艺,便可以使得阳极与发光功能层之间的界面以及阴极与发光功能层之间的界面均具有凸起,可以在不增加工艺难度的情况下,实现显示面板出光效率的提高。
可选地,如图1~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还包括:定义子像素2区域的像素定义层9。
在具体实施时,发光功能层包括有机发光层,可以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等膜层。
可选地,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所述凸起的最大厚度大于0纳米(nm)且小于等于300nm。
在具体实施时,对于不同颜色的子像素,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所述凸起的最大厚度,以及在平行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凸起的最大宽度,可以采用如下两种方式进行设置。
方式一:
如图4所示,不同颜色的所述子像素2中,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1的方向上,所述凸起的最大厚度h相同,在平行于所述衬底基板1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凸起的最大宽度P不相同。
可选地,如图4所示,所述子像素2包括:红色子像素R,蓝色子像素B,以及绿色子像素G;
在平行于所述衬底基板1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红色子像素R中所述凸起的最大宽度P1大于所述绿色子像素G中所述凸起的最大宽度P2,所述绿色子像素G中所述凸起的最大宽度P2大于所述蓝色子像素B中所述凸起的最大宽度P3。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在垂直于衬底基板的方向上,凸起的最大厚度相同的情况下,根据子像素出光颜色不同而具体设置在平行于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凸起的最大宽度,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每种子像素的出光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图4中,以不同子像素中的凸起均为背离衬底基板一侧的曲面凸起为例进行举例说明,在具体实施时,不同子像素中的凸起也可以是如图2、图3所示的凸起,在此不再赘述。图4中,不同子像素对应的凸起的最大厚度h均相同,不同子像素对应的凸起的最大宽度P不相同。图4中,仅对第一接触面的凸起在垂直于衬底基板的方向上的最大厚度进行标注以进行示意,图4中,同一子像素中,第一接触面的凸起和第二接触面的凸起的最大宽度相同。
接下来对具有凸起的电致发光器件的出光效率的模拟结果进行介绍。
第一接触面的凸起和第二接触面的凸起包括背离衬底基板的曲面凸起时,凸起的最大厚度h=200nm。对于红色子像素R,不同最大宽度P1对应的出光强度-波长关系图如图5所示,当P1=410nm时,红色子像素R出光效率最高。对于绿色子像素G,不同最大宽度P2对应的出光强度-波长关系图如图6所示,当P2=310nm时,绿色子像素G出光效率最高。蓝色子像素B,不同最大宽度P3对应的出光强度-波长关系图如图7所示,当P3=230nm时,蓝色子像素B出光效率最高。
第一接触面的凸起和第二接触面的凸起包括面向衬底基板的曲面凸起时,凸起的最大厚度h=200nm,对于红色子像素R,不同最大宽度P1对应的出光强度-波长关系图如图8所示,当P1=500nm时,红色子像素R出光效率最高。对于绿色子像素G,不同最大宽度P2对应的出光强度-波长关系图如图9所示,当P2=300nm时,绿色子像素G出光效率最高。蓝色子像素B,不同最大宽度P3对应的出光强度-波长关系图如图10所示,当P3=230nm时,蓝色子像素B出光效率最高。
第一接触面的凸起和第二接触面的凸起包括:面向衬底基板的曲面凸起以及背离衬底基板的曲面凸起时,凸起的最大厚度h=200nm,对于红色子像素R,不同最大宽度P1对应的出光强度-波长关系图如图11所示,当P1=600nm时,红色子像素R出光效率最高。对于绿色子像素G,不同最大宽度P2对应的出光强度-波长关系图如图12所示,当P2=490nm时,绿色子像素G出光效率最高。蓝色子像素B,不同最大宽度P3对应的出光强度-波长关系图如图13所示,当P3=320nm时,蓝色子像素B出光效率最高。
在具体实施时,红色子像素R中,凸起的最大宽度P1的范围例如可以是500±100nm,绿色子像素G中,凸起的最大宽度P2的范围例如可以是310±100nm,蓝色子像素B中,凸起的最大宽度P3的范围例如可以是230±100nm。
方式二:
如图14所示,不同颜色的所述子像素中,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1的方向上,所述凸起的最大厚度h不相同,在平行于所述衬底基板1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凸起的最大宽度P相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在平行于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凸起的最大宽度相同的情况下,根据子像素出光颜色不同而具体设置在垂直于衬底基板的方向上凸起的最大厚度,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每种子像素的出光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图14中,以不同子像素中的凸起均为背离衬底基板一侧的曲面凸起为例进行举例说明,在具体实施时,不同子像素中的凸起也可以是如图2、图3所示的凸起,在此不再赘述。
图14中,子像素包括:红色子像素R,蓝色子像素B,以及绿色子像素G,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的方向上,蓝色子像素B中凸起的最大厚度h3大于红色子像素R中凸起的最大厚度h1,红色子像素R中凸起的最大厚度h1大于绿色子像素G中凸起的最大厚度h2,在平行于衬底基板1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各子像素中的凸起的最大宽度P相同。图14中,以h3>h1>h2为例进行举例说明,在具体实施时,当凸起的最大宽度P确定的情况下,各子像素中,凸起的最大厚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每种子像素的出光效率。图14中,仅对第一接触面的凸起在垂直于衬底基板的方向上的最大厚度进行标注以进行示意,图14中,同一子像素中,第一接触面的凸起和第二接触面的凸起的最大宽度相同。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如图15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101、提供衬底基板;
S102、在所述衬底基板之上依次形成阳极、发光功能层以及阴极,其中,所述发光功能层与所述阳极之间具有第一接触面,所述发光功能层与所述阴极之间具有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就均具有凸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在阳极与发光功能层之间的界面以及阴极与发光功能层之间的界面形成凸起,从而可以降低电极与发光功能层之间的表面等离子体基元效应,从而降低光损失,提高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
可选地,在所述衬底基板之上依次形成阳极、发光功能层以及阴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衬底基板之上沉积平坦化层材料,采用纳米压印工艺在所述平坦化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表面形成面向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曲面凸起和/或背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曲面凸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制备方法,采用纳米压印工艺在平坦化层上形成面向或背离衬底基板一侧的凸起,工艺简单易于实现,并且,在平坦化层形成凸起的情况下,后续再在平坦化层上形成阳极、发光功能层以及阴极,便可以使得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具有与平坦化层形状、曲率相同的凸起,无需对阳极、发光功能层进行复杂的工艺,便可以使得阳极与发光功能层之间的界面以及阴极与发光功能层之间的界面均具有凸起,可以在不增加显示面板制备工艺难度的情况下,实现显示面板出光效率的提高。
可选地,在形成平坦化层之后,形成阳极、发光功能层以及阴极,具体包括:
在平坦化层上沉积阳极材料,采用图形化工艺形成阳极的图案;
在阳极之上蒸镀发光材料,形成发光功能层;
在发光功能层之上蒸镀阴极材料,形成阴极。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例如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对于该显示装置的其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均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具有的,在此不做赘述,也不应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制。该显示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显示面板的实施例,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阳极与发光功能层之间的界面以及阴极与发光功能层之间的界面均具有凸起,从而可以降低电极与发光功能层之间的表面等离子体基元效应,从而降低光损失,提高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1)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所述显示面板具有多个子像素;所述子像素包括:在所述衬底基板之上依次叠层设置的阳极、发光功能层、阴极;
所述发光功能层与所述阳极之间具有第一接触面,所述发光功能层与所述阴极之间具有第二接触面;在所述子像素中,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均具有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子像素中,所述第一接触面的凸起和所述第二接触面的凸起均包括:背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曲面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子像素中,所述第一接触面的凸起和所述第二接触面的凸起均包括:面向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曲面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子像素中,所述第一接触面的凸起和所述第二接触面的凸起均包括:背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曲面凸起,以及与所述背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曲面凸起连接的、且面向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曲面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不同颜色的所述子像素中,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所述凸起的最大厚度相同,在平行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凸起的最大宽度不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像素包括:红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以及绿色子像素;
在平行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红色子像素中所述凸起的最大宽度大于所述绿色子像素中所述凸起的最大宽度,所述绿色子像素中所述凸起的最大宽度大于所述蓝色子像素中所述凸起的最大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不同颜色的所述子像素中,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所述凸起的最大厚度不相同,在平行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凸起的最大宽度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衬底基板和所述阳极之间,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平坦化层;
所述平坦化层靠近所述阳极一侧的表面具有与所述子像素一一对应的凸起,所述平坦化层的凸起包括:背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曲面凸起和/或面向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曲面凸起。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衬底基板;
在所述衬底基板之上依次形成阳极、发光功能层以及阴极,其中,所述发光功能层与所述阳极之间具有第一接触面,所述发光功能层与所述阴极之间具有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就均具有凸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衬底基板之上依次形成阳极、发光功能层以及阴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衬底基板之上沉积平坦化层材料,采用纳米压印工艺在所述平坦化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表面形成面向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曲面凸起和/或背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曲面凸起。
1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010700815.6A 2020-07-20 2020-07-20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Active CN1117993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00815.6A CN111799384B (zh) 2020-07-20 2020-07-20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00815.6A CN111799384B (zh) 2020-07-20 2020-07-20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99384A true CN111799384A (zh) 2020-10-20
CN111799384B CN111799384B (zh) 2023-11-24

Family

ID=72807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00815.6A Active CN111799384B (zh) 2020-07-20 2020-07-20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99384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71573A (zh) * 2021-12-08 2022-03-11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柔性显示装置
CN114203728A (zh) * 2021-11-30 2022-03-18 合肥视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CN114639712A (zh) * 2022-03-31 2022-06-17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5132943A (zh) * 2022-06-28 2022-09-30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220320205A1 (en) * 2020-05-22 2022-10-06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an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WO2022246694A1 (zh) * 2021-05-26 2022-12-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5802792A (zh) * 2022-11-22 2023-03-1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31665A (ja) * 2004-05-19 2005-12-02 Seiko Epson Corp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電子機器
US20080211385A1 (en) * 2007-01-22 2008-09-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US20080238295A1 (en) * 2007-03-29 2008-10-0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thin-film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forming thin film
US20100327297A1 (en) * 2009-06-24 2010-12-30 Panasonic Corporation Organic el display panel
US20110297943A1 (en) * 2010-06-03 2011-12-08 Gun-Shik Kim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3928626A (zh) * 2014-04-17 2014-07-16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Oled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2015090810A (ja) * 2013-11-06 2015-05-11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El表示装置、および、el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US20150144919A1 (en) * 2013-11-25 2015-05-28 Japan Display Inc. Display device
CN109427859A (zh) * 2017-08-31 2019-03-05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10010736A (zh) * 2017-11-30 2019-07-12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CN110875438A (zh) * 2018-08-31 2020-03-10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发光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31665A (ja) * 2004-05-19 2005-12-02 Seiko Epson Corp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電子機器
US20080211385A1 (en) * 2007-01-22 2008-09-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US20080238295A1 (en) * 2007-03-29 2008-10-0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thin-film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forming thin film
US20100327297A1 (en) * 2009-06-24 2010-12-30 Panasonic Corporation Organic el display panel
US20110297943A1 (en) * 2010-06-03 2011-12-08 Gun-Shik Kim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15090810A (ja) * 2013-11-06 2015-05-11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El表示装置、および、el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US20150144919A1 (en) * 2013-11-25 2015-05-28 Japan Display Inc. Display device
CN103928626A (zh) * 2014-04-17 2014-07-16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Oled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9427859A (zh) * 2017-08-31 2019-03-05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10010736A (zh) * 2017-11-30 2019-07-12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CN110875438A (zh) * 2018-08-31 2020-03-10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发光显示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320205A1 (en) * 2020-05-22 2022-10-06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an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12225777B2 (en) * 2020-05-22 2025-02-11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ixel regions having curved surfaces between first and second definition layers
WO2022246694A1 (zh) * 2021-05-26 2022-12-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4203728A (zh) * 2021-11-30 2022-03-18 合肥视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CN114171573A (zh) * 2021-12-08 2022-03-11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柔性显示装置
CN114639712A (zh) * 2022-03-31 2022-06-17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5132943A (zh) * 2022-06-28 2022-09-30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5802792A (zh) * 2022-11-22 2023-03-1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99384B (zh) 2023-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99384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3811525B (zh) 有机发光显示设备及制造该有机发光显示设备的方法
CN103794622B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WO2020233284A1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8493228A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面板
EP3255673B1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06531770A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2242494A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US11075353B2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US12225777B2 (en) Pixel regions having curved surfaces between first and second definition layers
CN110447107B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设备、及制造方法
US11189816B2 (en) Display substrate having a unitary cathode layer connected to a plurality of light emitting blocks,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display having the same
JP2023528107A (ja) アレイ基板、製造方法、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およびディスプレイデバイス
CN108573998B (zh) 显示面板及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11508994B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9950298A (zh)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0931526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与显示装置
CN113066848B (zh) 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CN114695497A (zh) 全彩显示阵列基板、制作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N219228312U (zh)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222897509U (zh)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US20240224635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11895900B2 (en) Method of encapsulating display substrate and counter substrate, encapsulated display panel, display apparatus, and counter substrate
KR102256360B1 (ko) 마이크로 디스플레이
US20210408333A1 (en) Display device using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