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11695390B - 纹路识别装置的驱动方法以及纹路识别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纹路识别装置的驱动方法以及纹路识别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95390B
CN111695390B CN201910200062.XA CN201910200062A CN111695390B CN 111695390 B CN111695390 B CN 111695390B CN 201910200062 A CN201910200062 A CN 201910200062A CN 111695390 B CN111695390 B CN 1116953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
light
array
sub
photosensi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0006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95390A (zh
Inventor
王海生
董学
刘英明
丁小梁
王雷
李昌峰
李亚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0006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95390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21640 priority patent/WO2020186818A1/zh
Priority to US16/765,936 priority patent/US11188772B2/en
Publication of CN1116953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953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953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953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18Sensors therefor using electro-optical elements or layers, e.g. electroluminescent sen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40Extraction of image or video features
    • G06V10/54Extraction of image or video features relating to textu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39Pixel structures
    • G09G2300/0452Details of colour pixel setup, e.g. pixel composed of a red, a blue and two green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60/00Aspects of the architecture of display systems
    • G09G2360/14Detecting light within display terminals, e.g. using a single or a plurality of photosensors
    • G09G2360/145Detecting light within display terminals, e.g. using a single or a plurality of photosensors the light originating from the display scree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Image Input (AREA)

Abstract

一种纹路识别装置的驱动方法以及纹路识别装置。纹路识别装置包括光源阵列和图像传感器阵列。光源阵列包括多个子光源;图像传感器阵列设置在所述光源阵列的一侧,包括多个图像传感器,多个图像传感器配置为可接收从子光源发出且经纹路反射至图像传感器的光以用于纹路采集;驱动方法包括:在第一时刻,光源阵列工作以提供第一感光光源,在第一时刻或者与第一时刻不同的第二时刻,光源阵列工作以提供第二感光光源,第一感光光源在图像传感器阵列上的第一成像范围与第二感光光源在图像传感器阵列上的第二成像范围具有重叠的部分。该纹路识别装置可以更快速地获得具有较高清晰度与准确度的纹路图像。

Description

纹路识别装置的驱动方法以及纹路识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一种纹路识别装置的驱动方法以及纹路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的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移动终端进行身份验证、电子支付等操作。由于皮肤纹路例如指纹图案或掌纹图案的唯一性,结合光学成像的指纹识别技术逐渐被移动电子设备采用以用于身份验证、电子支付等。如何提高纹路识别的速度和准确性是本领域关注的焦点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纹路识别装置的驱动方法,所述纹路识别装置包括光源阵列和图像传感器阵列。光源阵列包括多个子光源;图像传感器阵列设置在所述光源阵列的一侧,包括多个图像传感器,其中,所述多个图像传感器配置为可接收从所述子光源发出且经纹路反射至所述图像传感器的光以用于纹路采集;所述驱动方法包括:在第一时刻,所述光源阵列工作以提供第一感光光源,在所述第一时刻或者与所述第一时刻不同的第二时刻,所述光源阵列工作以提供第二感光光源,其中,所述第一感光光源在所述图像传感器阵列上的第一成像范围与所述第二感光光源在所述图像传感器阵列上的第二成像范围具有重叠的部分。
例如,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方法中,所述第一感光光源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子光源,所述第二感光光源包括多个所述子光源,在所述第二时刻提供所述第二感光光源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感光光源所包括的子光源数量多于所述第一感光光源所包括的子光源数量,所述第一成像范围呈第一环形,所述第二成像范围呈第二环形,所述第二环形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第一环形的环心部分。
例如,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方法中,在所述第一时刻,所述光源阵列工作还提供第三感光光源,所述第三感光光源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子光源,所述第三感光光源所包括的子光源数量等于所述第一感光光源所包括的子光源数量,所述第三感光光源在所述图像传感器阵列上的第三成像范围呈第三环形,所述第二环形还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第三环形的环心部分。
例如,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方法中,在所述第二时刻提供的所述第二感光光源所包括的子光源数量为在所述第一时刻提供的所述第一感光光源所包括的子光源数量的2-3倍。
例如,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方法中,所述第一感光光源包括呈阵列排布的3×3个子光源,所述第二感光光源包括呈阵列排布的7×7个子光源。
例如,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方法中,所述第一感光光源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子光源,所述第二感光光源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子光源,在所述第一时刻提供所述第二感光光源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感光光源所包括的子光源数量等于在所述第一时刻提供的所述第一感光光源所包括的子光源数量,所述第一成像范围呈第一环形,所述第二成像范围呈第二环形,所述第一环形和所述第二环形仅有两个交点,所述第一环形的内圆上与所述第二环形的内圆上最近距离的两点分别为第一点和第二点,以所述两个交点、所述第一点和所述第二点为四个边长的中心所形成的矩形成像范围,用于成像所述纹路。
例如,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方法中,所述第一感光光源和所述第二感光光源均包括呈阵列排布的7×7个子光源。
例如,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方法中,所述第一感光光源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子光源,所述第二感光光源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子光源,在所述第二时刻提供所述第二感光光源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感光光源所包括的子光源数量等于在所述第一时刻提供的所述第一感光光源所包括的子光源数量,所述第一成像范围呈第一环形,所述第二成像范围呈第二环形,所述第二环形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第一环形的环心部分,并且所述第一环形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第二环形的环心部分,在所述第一环形和所述第二环形共同覆盖的范围内形成成像范围,用于成像所述纹路。
例如,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方法中,所述第一感光光源和所述第二感光光源均包括呈阵列排布的7×7个子光源。
例如,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方法中,所述第一环形的环心部分和所述第二环形的环心部分具有重叠部分,从而形成回字形的所述成像范围,用于成像所述纹路。
例如,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时刻提供呈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一感光光源;在所述第一时刻或者与所述第一时刻不同的第二时刻提供呈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二感光光源。
例如,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方法中,所述纹路识别装置具有触摸侧;所述驱动方法包括:检测所述纹路与所述触摸侧的接触面积,根据所述接触面积确定所述第一感光光源和所述第二感光光源分别包括的所述子光源的数量,在所述第一时刻提供呈阵列排布的多个所述第一感光光源,以及在所述第一时刻或者与所述第一时刻不同的第二时刻提供呈阵列排布的多个所述第二感光光源,以成像所述纹路。
例如,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方法中,所述纹路识别装置具有触摸侧;所述驱动方法包括:检测所述纹路与所述触摸侧的接触面积,当所述接触面积大于阈值面积时,在所述第一时刻提供呈阵列排布的多个所述第一感光光源,以及在所述第一时刻或者与所述第一时刻不同的第二时刻提供呈阵列排布的多个所述第二感光光源,以成像所述纹路。
例如,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方法中,所述纹路识别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像素单元阵列,所述像素单元阵列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所述光源阵列包括所述像素单元阵列,所述多个子光源包括所述多个像素单元;所述驱动方法包括:在所述第一时刻,点亮连续排列的多个像素单元以提供第一感光光源,在所述第一时刻或者与所述第一时刻不同的第二时刻,点亮连续排列的多个像素单元以提供第二感光光源。
例如,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方法中,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多个可发出不同颜色光的子像素单元;点亮连续排列的多个像素单元包括:点亮所述多个像素单元中可发出同一颜色光的子像素单元,以使所述多个像素单元发出相同颜色的单色光。
例如,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方法中,所述纹路识别装置具有触摸侧,所述图像传感器阵列在所述像素单元阵列的远离所述触摸侧的一侧,所述纹路识别装置还包括滤光层,所述滤光层在所述图像传感器阵列和所述像素单元阵列之间,可过滤波长范围为600nm以上的光;所述像素单元包括绿色子像素单元、蓝色子像素单元和红色子像素单元,在所述驱动方法中,点亮连续排列的多个像素单元包括:点亮所述多个像素单元中的绿色子像素单元或者蓝色子像素单元,以使所述多个像素单元发出绿色光或者蓝色光。
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纹路识别装置,包括光源阵列、图像传感器阵列和控制器。光源阵列包括多个子光源;图像传感器阵列,设置在所述光源阵列的一侧,包括多个图像传感器,其中,所述多个图像传感器配置为可接收从所述光源发出且经纹路反射至所述图像传感器的光以用于纹路采集;控制器配置为在第一时刻,控制所述光源阵列工作以提供第一感光光源,在所述第一时刻或者与所述第一时刻不同的第二时刻,控制所述光源阵列工作以提供第二感光光源,其中,所述第一感光光源在所述图像传感器阵列上的第一成像范围与所述第二感光光源在所述图像传感器阵列上的第二成像范围具有重叠的部分。
例如,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纹路识别装置还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像素单元阵列,所述像素单元阵列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所述光源阵列包括所述像素单元阵列,所述多个子光源包括所述多个像素单元;所述控制器配置为在第一时刻,点亮连续排列的多个像素单元以提供第一感光光源,在所述第一时刻或者与所述第一时刻不同的第二时刻,点亮连续排列的多个像素单元以提供第二感光光源。
例如,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纹路识别装置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个时刻控制所述光源阵列工作以提供呈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一感光光源,在所述第一时刻或者与所述第一时刻不同的第二时刻控制所述光源阵列工作以提供呈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二感光光源。
例如,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纹路识别装置中,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多个可发出不同颜色光的子像素单元。
例如,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纹路识别装置中,所述纹路识别装置具有触摸侧,所述图像传感器阵列在所述像素单元阵列的远离所述触摸侧的一侧,所述纹路识别装置还包括:滤光层,在所述图像传感器阵列和所述像素单元阵列之间,可过滤波长范围为600nm以上的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制。
图1A为指纹成像原理图;
图1B为点光源的成像范围示意图;
图1C为线光源的成像范围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纹路识别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3A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纹路识别装置被指纹触摸的示意图;
图3B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纹路识别装置中点亮感光光源以进行纹路采集的示意图;
图4A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纹路识别装置中点亮感光光源的示意图;
图4B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纹路识别装置中感光光源在图像传感器阵列上的成像范围的示意图;
图5A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纹路识别装置中点亮感光光源的示意图;
图5B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纹路识别装置中感光光源在图像传感器阵列上的成像范围的示意图;
图6A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纹路识别装置中点亮感光光源的示意图;
图6B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纹路识别装置中感光光源在图像传感器阵列上的成像范围的示意图;
图7A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纹路识别装置中点亮感光光源的示意图;
图7B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纹路识别装置中感光光源在图像传感器阵列上的成像范围的示意图;
图8A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纹路识别装置中点亮感光光源的示意图;
图8B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纹路识别装置中感光光源在图像传感器阵列上的成像范围的示意图;
图8C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纹路识别装置中感光光源在图像传感器阵列上的成像范围的示意图;
图8D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纹路识别装置所获得纹路图像;
图9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纹路识别装置中点亮多个感光光源以进行纹路采集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纹路识别装置中像素单元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目前,窄边框逐渐成为显示装置设计和制造的主流,尤其是对于例如移动电话的便携式显示装置。实现窄边框的手段之一是将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图像传感器集成到显示装置中,实现屏下指纹识别方式,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的面积,进而提高屏占比。
例如,可以采用点光源、线光源或者具有一定图案的光源等作为图像传感器的感光光源,以进行指纹识别。下面以点光源作为图像传感器的感光光源为例,对指纹识别原理进行介绍,但是不对本公开的实施例构成限制。
在一种反射式光学指纹识别装置中,在指纹识别的过程中,如图1A所示,在点光源L1发光时,其发出的光以不同的角度照射到指纹按压界面(例如玻璃屏幕外表面)上,由于指纹按压界面的全反射的作用,这些光中入射角大于或等于全反射的临界角θ的部分会发生全反射作用,导致这部分光线不能从指纹按压界面出射,由此产生全反射区域。相应地,这些光中入射角小于全反射的临界角θ的部分从指纹按压界面出射。因此,可以通过全反射区域反射的光进行纹路图像采集,例如,在指纹成像界面的B1处形成清晰的纹路图像,该纹路图像对应于指纹的位于F1处的部分,F1即为全反射区域,B1即为成像区域(成像范围)。
具体而言,当例如用户手指的指纹按压到全反射区域F1时,指纹的脊触摸到全反射区域F1的表面,因此与指纹的脊相应的位置的全反射条件被破坏,因此光将在该相应的位置出射,使得原有的反射路径被改变,而指纹的谷不会触摸到全反射区域F1的表面,因此与指纹的谷相应的位置的全反射条件没有被破坏,因此光将在该相应的位置仍然被全反射,使得原有的反射路径没有被改变。这样,全反射区域中的光线由于指纹的谷、脊对于全反射条件的不同影响,使得入射到指纹成像界面上的光在不同位置形成明暗相间的纹路图像。另外,由于从指纹按压界面出射并被指纹等反射的光所造成的干扰,或者光源发出的光可直接射入指纹成像界面,指纹成像界面的A1处成为检测无效的高亮区,该区域不能形成纹路图像。因此,为了获得完整的纹路图像,对应于高亮区A1的部分纹路图像需要另外进行检测。
例如,图1B示出了一种点光源的成像范围图。如图1B所示,点光源的成像范围呈环形,该环形的内圆11和外圆12之间的环形区域为有效成像区,对应于图1A中与全反射区域F1对应的成像区域B1;该环形的内圆11以内的区域(以下称为环心10)为成像无效区,对应于图1A中的高亮区A1;环心10内部的部分区域(阴影区域)13由于可被光源直射,因此感光最多,容易形成残影,以下称为残影区。可见,一个点光源的有效成像范围仅为内圆11和外圆12之间的环形区域,该成像范围有限,在一些情况下不能满足指纹识别的需求。
类似地,图1C示出了一种线光源的成像范围图。如图1C所示,对于一个线状光源的有效成像范围仅为内圆21和外圆22之间的跑道状环形区域或长椭圆状环形区域,环心20为成像无效区,环心10内部的部分区域(阴影区域)23为残影区。该跑道状环形区域或长椭圆状环形区域的成像范围也有限,在一些情况下不能满足指纹识别的需求。
本公开的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纹路识别装置的驱动方法,该纹路识别装置包括光源阵列和图像传感器阵列。光源阵列包括多个子光源;图像传感器阵列设置在光源阵列的一侧,包括多个图像传感器,多个图像传感器配置为可接收从子光源发出且经纹路反射至图像传感器的光以用于纹路采集;驱动方法包括:在第一时刻,光源阵列工作以提供第一感光光源,在第一时刻或者与第一时刻不同的第二时刻,光源阵列工作以提供第二感光光源,第一感光光源在图像传感器阵列上的第一成像范围与第二感光光源在图像传感器阵列上的第二成像范围具有重叠的部分。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纹路识别装置的驱动方法以及纹路识别装置。
图2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纹路识别装置100的截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纹路识别装置100具有触摸侧112(图2中示出为纹路识别装置100的上侧),且包括光源阵列和图像传感器阵列120,该纹路识别装置100例如可以用于纹路,例如指纹或掌纹的采集以用于指纹或掌纹识别。例如,纹路识别装置的触摸侧112包括触控结构,例如触控传感器,用于检测触控指令。
如图2所示,光源阵列包括多个子光源111,这些子光源111在预定区域内布置为阵列;图像传感器阵列120设置在光源阵列的一侧,例如设置在光源阵列的远离触摸侧112的一侧(图中的下侧),图像传感器阵列120包括多个图像传感器121,这些图像传感器121在预定区域内布置为阵列。该多个图像传感器121配置为可接收从子光源111发出且经纹路反射至图像传感器121的光以用于纹路采集。例如,该反射至图像传感器121的光是由具有纹路的操作体,例如操作者的手指或手掌,反射到该纹路识别装置100中的光;该多个图像传感器121根据该光产生的各个电信号来合成得到需要的纹路图像。
纹路识别装置100的驱动方法如下所述。在操作者的手指等具有纹路的操作体触摸纹路识别装置100的触摸侧112的过程中,如图3A所示,纹路识别装置100开始进行纹路采集。在纹路识别装置100进行纹路采集的过程中,如图3B所示,在第一时刻,光源阵列工作以提供第一感光光源301(例如点光源),在第一时刻或者与第一时刻不同的第二时刻,光源阵列工作以提供第二感光光源302(例如点光源),第一感光光源301和第二感光光源302彼此间隔预定距离,第一感光光源301在图像传感器阵列120上的第一成像范围与第二感光光源302在图像传感器阵列120上的第二成像范围具有重叠的部分。
例如,如图3A和图3B所示,可以根据操作者在触摸侧112的按压位置以及不同按压位置的按压力度,选择性点亮按压位置下方的子光源111,以形成第一感光光源301和第二感光光源302。由此,第一感光光源301提供的第一成像范围和第二感光光源302提供的第二成像范围可以相互拼接,以形成具有更大尺寸的纹路图像。
参见图2,纹路识别装置100例如包括盖板150,盖板150例如为玻璃盖板,可对纹路识别装置100进行封装与保护。例如,盖板150的表面为触摸侧112。当手指等具有纹路的操作体触摸纹路识别装置100的触摸侧112时,子光源111发出的光线可以被操作体反射,例如光线经光源阵列中各个子光源111之间的间隙到达图像传感器121,图像传感器121即可以采集操作体的纹路图像。
如上所述,具有纹路的操作体可以为手,此时图像传感器121识别的纹路为皮肤纹路,例如指纹、掌纹等;另外,具有纹路的操作体也可以为具有一定纹路的非生物体,例如采用树脂等材料制作的具有一定纹路的物体,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上述实施例中,图像传感器阵列120设置在光源阵列的远离触摸侧的一侧,例如,在其他实施例中,图像传感器阵列120也可以与光源阵列同层排布,例如图像传感器阵列120包括的多个图像传感器121与子光源111同层间隔排布。又例如,光源阵列可以设置在图像传感器阵列120的远离触摸侧的一侧,此时,子光源111发出的光可以从相邻的图像传感器121的间隙射出并经纹路反射至图像传感器121。本公开的实施例对图像传感器阵列120与光源阵列的排布方式不做具体限定,只要可实现多个图像传感器121可接收从子光源111发出的且经纹路反射至图像传感器121的光以用于纹路采集即可。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纹路识别装置100为具有屏下纹路识别功能的显示屏,相应地包括显示面板110,该显示面板110包括像素单元阵列,该像素单元阵列包括多个像素单元101。例如,显示面板110的像素单元阵列被用于实现为光源阵列,多个像素单元101实现为多个子光源111。也即,显示面板110的像素单元101被复用为感光光源,因此可以提高装置的紧凑性、降低各功能结构的布置难度。此时,纹路识别装置100的驱动方法包括:在图像传感器阵列120进行纹路采集的过程中,在第一时刻点亮连续排列的多个像素单元101,以形成第一感光光源(例如点状光源),在第一时刻或者与第一时刻不同的第二时刻,点亮连续排列的多个像素单元101,以形成第二感光光源(例如点状光源)。例如,显示面板110的整个显示区中的像素单元101都可以受控以被复用为感光光源,图像传感器阵列120也可以相应地布置在整个显示区下方,由此可以实现全屏纹路识别。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具有屏下纹路识别功能的显示屏包括显示面板110以及单独提供的作为实现纹路识别的感光光源的发光器件,这些发光器件例如设置于像素单元阵列中相邻的像素单元之间,或者与像素单元重叠设置。本公开的实施例对光源阵列的具体形式不做限定。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A所示,第一感光光源301包括至少一个子光源111(在纹路识别装置100为具有屏下纹路识别功能的显示屏时,子光源111可以为像素单元101),第二感光光源302包括多个子光源111。在第二时刻提供第二感光光源302的情况下,第二感光光源302所包括的子光源数量多于第一感光光源301所包括的子光源数量。例如,第一感光光源301形成为小点光源,第二感光光源302形成为大点光源,这些点光源可以为圆形或方形,相应地,后者的直径(圆形的情形)或宽度(方形的情形)大于前者的直径或宽度。例如,如图4B所示,第一感光光源301的第一成像范围201呈第一环形,第二感光光源302的第二成像范围202呈第二环形,第二环形至少部分覆盖第一环形的环心部分2011。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环形完全覆盖第一环形的环心部分2011。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感光光源301和第二感光光源302不重叠,即不具有相同的子光源;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一感光光源301和第二感光光源可能具有重叠的部分,即包括相同的子光源。例如,第一感光光源301和第二感光光源302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光源阵列与触摸侧112的距离以及图像传感器阵列与触摸侧112的距离等进行选择,只要使得第一感光光源301和第二感光光源302在图像传感器阵列上的成像范围满足上述关系即可,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又例如,第一感光光源301形成为小线光源,第二感光光源302形成为大线光源,二者的长度相等,但是后者的宽度大于前者的宽度。此时,第一感光光源301的第一成像范围呈第一环形,第二感光光源302的第二成像范围呈第二环形,第二环形至少部分覆盖第一环形的环心部分,或者,第二环形完全覆盖第一环形的环心部分。
由于第一成像范围201的环心部分2011为成像无效区,无法形成清晰的纹路图像,例如在纹路图像形成的过程中,该部分对应的纹路图像将被去除,以免与之后形成的纹路图像叠加形成残影。之后,由于第二成像范围202的有效成像区,即第二环形覆盖第一环形的环心部分2011,从而第二成像范围202形成的纹路图像可补充第一成像范围201中缺失的部分纹路图像。由此,第一成像范围201和第二成像范围202可共同形成一个尺寸较大的纹路图像。
例如,在第二时刻提供的第二感光光源302所包括的子光源数量为在第一时刻提供的所述第一感光光源301所包括的子光源数量的2-3倍。例如,第一感光光源301包括呈阵列排布的(2×2)-(5×5)个子光源,第二感光光源302包括呈阵列排布的(6×6)-(9×9)个子光源。例如,在一个示例中,第一感光光源301包括呈阵列排布的3×3个子光源,例如包括排列为三行三列的9个子像素单元;第二感光光源302包括呈阵列排布的7×7个子光源,例如包括排列为七行七列的49个子像素单元。此时,第二环形可更多地覆盖第一环形的环心部分2011,例如完全覆盖第一环形的环心部分2011,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像范围。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成像范围201和第二成像范围202所形成的纹路图像可通过剪裁形成尺寸为4mm×6mm的矩形纹路图像,从而方便于与目标图像匹配,以进行纹路识别,并且,该纹路图像中不具有残影,从而可提高纹路图像的准确性。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图4A示出的示例的基础上,如图5A所示,在第一时刻,光源阵列工作还提供第三感光光源303,第三感光光源303包括至少一个子光源111(或者像素单元101)。即在图5A中,在第一时刻提供第一感光光源301和第三感光光源303,在第二时刻提供第二感光光源302。例如,第三感光光源303所包括的子光源数量等于第一感光光源301所包括的子光源数量,例如,第三感光光源303与第一感光光源301等同,二者除了位置之外其他方面均相同;第二感光光源302所包括的子光源数量多于第一感光光源301和第三感光光源303所包括的子光源数量。例如,第一感光光源301和第三感光光源303形成为两个小点光源,第二感光光源302形成为一个大点光源。例如,第二感光光源302在第一感光光源301和第三感光光源303之间,并且三个感光光源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第一感光光源301的中心与第二感光光源302的中心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感光光源302的中心与第三感光光源303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即第一感光光源301和第三感光光源30相对于第二感光光源302对称分布。如图5B所示,第三感光光源303在图像传感器阵列上的第三成像范围203呈第三环形,第二环形202还至少部分覆盖第三环形的环心部分2031。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环形完全覆盖第三环形的环心部分2031。
同样地,由于第三成像范围201的环心部分2031为成像无效区,无法形成清晰的纹路图像,例如在纹路图像形成的过程中,该部分对应的纹路图像将被去除,以免与之后形成的纹路图像叠加形成残影。之后,由于第二成像范围202的有效成像区,即第二环形覆盖第三环形的环心部分2031,从而第二成像范围202形成的纹路图像可补充第三成像范围203中缺失的部分纹路图像。由此可获得更大的成像范围。
例如,在第二时刻提供的第二感光光源302所包括的子光源数量为在第一时刻提供的所述第一感光光源301和第三感光光源303所包括的子光源数量的2-3倍。例如,第一感光光源301和第三感光光源303均包括呈阵列排布的(2×2)-(5×5)个子光源,第二感光光源302包括呈阵列排布的(6×6)-(9×9)个子光源。例如,在一个示例中,第一感光光源301和第三感光光源303均包括呈阵列排布的3×3个子光源,第二感光光源302包括呈阵列排布的7×7个子光源。由此,第二环形可更多地覆盖第一环形的环心部分2011和第三环形的环心部分2031,例如完全覆盖第一环形的环心部分2011和第三环形的环心部分2031,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像范围。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成像范围201、第二成像范围202和第三环形的环心部分2031所形成的纹路图像可通过剪裁形成两个尺寸为4mm×6mm的矩形纹路图像,从而可以在相同的时间内获得更大范围的纹路图像,以方便于与目标图像匹配,以进行纹路识别,并且,该纹路图像中不具有残影,从而可提高纹路图像的准确性。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A所示,第一感光光源301包括至少一个子光源111(在纹路识别装置100为具有屏下纹路识别功能的显示屏时,子光源111可以为像素单元101),第二感光光源包括至少一个子光源111。在第一时刻提供第二感光光源302的情况下,即在第一时刻同时提供第一感光光源301和第二感光光源302的情况下,第二感光光源302所包括的子光源数量等于在第一时刻提供的第一感光光源301所包括的子光源数量。同样地,第二感光光源302与第一感光光源301等同,二者除了位置之外其他方面均相同。如图6B所示,第一感光光源30的第一成像范围201呈第一环形,第二感光光源302的第二成像范围202呈第二环形,第一环形和第二环形仅有两个交点2041和2042,第一环形的内圆2012上与第二环形的内圆2022上最近距离的两点分别为第一点2043和第二点2044,以两个交点2041和2042、第一点2043和第二点2044为四个边长的中心所形成的矩形成像范围204,用于成像纹路。
例如,在第一环形和第二环形相互靠近的过程中,第一环形和第二环形的两个交点2041和2042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而第一点2043和第二点2044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因此矩形成像范围204的尺寸具有最大值。例如,第一环形和第二环形重叠的程度使得矩形成像范围204的尺寸最大,由此可获得较大的纹路图像。
例如,第一感光光源301和第二感光光源302均包括呈阵列排布的(6×6)-(9×9)个子光源。例如,在一个示例中,第一感光光源301和第二感光光源302均包括呈阵列排布的7×7个子光源。由此可获得具有较大尺寸的纹路图像。例如,在一个示例中,通过剪裁形成的矩形纹路图像的尺寸为2mm×4mm。该矩形纹路图像用于与目标纹路图像进行匹配,以进行纹路识别,并且,该矩形纹路图像中不具有残影,从而可提高纹路识别的准确性。
例如,在一个示例中,如图6B所示,除了矩形成像范围204用于成像纹路外,第一环形的环状部分和第二环形的环状部分,即标号201和202所指示的部分,也用于成像纹路。由此可获得接近“8”字形的具有更大尺寸的纹路图像。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图6A示出的示例基础上,如图7A所示,在第一时刻还提供第三感光光源303,即在第一时刻同时提供第一感光光源301、第二感光光源302和第三感光光源303。例如,第三感光光源303所包括的子光源数量、第二感光光源302所包括的子光源数量以及第一感光光源301所包括的子光源数量均相同。例如,第三感光光源303与第一感光光源301、第二感光光源302等同;相对于第一感光光源301,第三感光光源303在第二感光光源302的另一侧,三者的中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并且例如第一感光光源301的中心与第二感光光源302的中心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感光光源302的中心与第三感光光源303的中心之间的距离。由此,如图7B所示,第二感光光源302的成像范围和第三感光光源303的成像范围还可以形成一个矩形成像范围204A,用于成像纹路。
例如,第二环形和第三环形的重叠程度与第一环形和第二环形重叠的程度相同。例如,第一感光光源301、第二感光光源302和第三感光光源303均包括呈阵列排布的(6×6)-(9×9)个子光源。例如,在一个示例中,第一感光光源301、第二感光光源302和第三感光光源303均包括呈阵列排布的7×7个子光源。由此可获得具有较大尺寸的纹路图像。例如,在一个示例中,第一感光光源301、第二感光光源302和第三感光光源303的成像范围通过剪裁形成两个尺寸为2mm×4mm矩形纹路图像。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A所示,第一感光光源301包括至少一个子光源111(在纹路识别装置100为具有屏下纹路识别功能的显示屏时,子光源111可以为像素单元101),第二感光光源302包括至少一个子光源111。在第二时刻提供第二感光光源302的情况下,第二感光光源302所包括的子光源数量等于在第一时刻提供的第一感光光源301所包括的子光源数量。如图8B所示,第一感光光源301的第一成像范围201呈第一环形,第二感光光源302的第二成像范围202呈第二环形,第二环形至少部分覆盖第一环形的环心部分2011,并且第一环形至少部分覆盖第二环形的环心部分2021,在第一环形和第二环形共同覆盖的范围内(包括第一环形和第二环形任一覆盖的范围)形成成像范围,例如矩形成像范围205,用于成像纹路。
同样地,由于第一成像范围201的环心部分2011和第二环形的环心部分2021为无效区,无法形成清晰的纹路图像,例如在纹路图像形成的过程中,该部分对应的纹路图像将被去除,以免与其他纹路图像叠加后形成残影。之后,由于第二环形覆盖第一环形的环心部分2011,并且第一环形覆盖第二环形的环心部分2021,从而第一成像范围201和第二成像范围202形成的纹路图像相互补充,由此可共同形成一个尺寸较大的纹路图像。
例如,可以在第一环形和第二环形共同覆盖的范围通过剪裁形成一个矩形成像范围205,同样地,矩形205也具有最大尺寸。例如,第一环形和第二环形重叠的程度使得矩形成像范围205的尺寸最大,由此可获得较大的纹路图像。
例如,第一感光光源301和第二感光光源302均包括呈阵列排布的(6×6)-(9×9)个子光源。例如,在一个示例中,第一感光光源301和第二感光光源302均包括呈阵列排布的7×7个子光源。由此可获得具有较大尺寸的纹路图像。例如,在一个示例中,通过剪裁形成的矩形纹路图像205的尺寸为3mm×4mm。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如图8C所示,第一环形的环心部分2011和第二环形的环心部分2021具有重叠部分,该重叠部分无法形成纹路图像,因此该部分在形成纹路图像的过程可被去除,例如去除矩形部分206,从而形成“回”字形的成像范围,用于成像纹路。例如,在一个示例中,去除的矩形部分206对应的纹路图像的尺寸为0.5mm×0.5mm。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第二环形部分覆盖第一环形的环心部分2011,并且第一环形部分覆盖第二环形的环心部分2021,此时,第一环形和第二环形共同覆盖的范围可形成如图8D所示的纹路图像。该纹路图像可直接用于纹路识别,或者通过剪裁后形成一个矩形的纹路图像,然后再进行纹路识别。
例如,在图8A示出的示例中,点亮的两个感光光源的距离相比于图6A示出的示例中点亮的两个感光光源的距离更近,由此使得两个感光光源的感光范围的重叠程度更大。在图8A示出的示例中,点亮的两个感光光源没有重叠,即不具有相同的子光源,在其他示例中,根据光源阵列与图像传感器阵列的距离以及光源阵列与纹路识别装置的触摸侧表面的距离等,点亮的两个感光光源也可以具有重叠的部分,即包括多个相同的子光源,本公开的实施例对子光源的点亮方式不作具体限定。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按压在纹路识别装置触摸侧112的纹路尺寸较大,例如按压拇指为大拇指时,可以通过在一个时刻提供多个感光光源来获得更大的成像范围。
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纹路识别装置具有触摸侧,纹路识别装置100的驱动方法还包括:检测所述纹路与所述触摸侧的接触面积,当所述接触面积大于阈值面积时,在所述第一时刻提供呈阵列排布的多个所述第一感光光源以及在所述第二时刻或者第一时刻不同的第二时刻提供呈阵列排布的多个所述第二感光光源,以成像所述纹路。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接触面积的获取方式与阈值面积的大小不做限定。例如,在一些示例中,纹路识别装置100包括触控结构,因此可以通过触控结构获取纹路与触摸侧的接触面积,例如,阈值面积可以根据提供纹路的操作体(例如手指)设定,例如设定为1cm×1cm等。由此,纹路识别装置100可以根据接触面积获取相应大小的纹路图像,以便于纹路识别。
例如,如图9所示,在第一时刻提供呈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一感光光源301(图中示出为两个);在第一时刻或者与第一时刻不同的第二时刻提供呈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二感光光源302(图中示出为两个)。由此可以获得更大范围的纹路图像。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情况,所提供的第一感光光源301和第二感光光源302还可以为更多个,并且还可以提供多个第三感光光源303,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纹路识别装置具有触摸侧,纹路识别装置的驱动方法还包括:检测所述纹路与所述触摸侧的接触面积,根据所述接触面积确定所述第一感光光源和所述第二感光光源分别包括的所述子光源的数量,在所述第一时刻提供呈阵列排布的多个所述第一感光光源以及在所述第二时刻或者第一时刻不同的第二时刻提供呈阵列排布的多个所述第二感光光源,以成像所述纹路。。例如,当所述接触面积较大时,第一感光光源和第二感光光源所包括的子光源数量较多,例如第一感光光源和第二感光光源均形成为大点光源,例如形成为呈阵列排布的7×7个子光源,并且在一些示例中还可以提供第三感光光源。当所述接触面积较小时,第一感光光源和第二感光光源所包括的子光源数量可以较少,例如形成如图3A所示的大点光源和小点光源。因此,可以根据所述接触面积选择例如图4A、图5A、图6A、图7A和图8A中示出的感光光源的提供模式。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纹路识别装置100为具有屏下纹路识别功能的显示屏的情况下,如图10所示,显示面板110的每个像素单元101包括多个可发出不同颜色光的子像素单元,例如包括红色子像素单元1011、绿色子像素单元1012和蓝色子像素单元1013。此时,点亮连续排列的多个像素单元101可以包括:点亮多个像素单元101中可发出同一颜色光的子像素单元,以使多个像素单元发出相同颜色的单色光。
例如,在点亮多个像素单元101以形成感光光源时,可以只点亮多个像素单元101中的红色子像素单元1011,可以只点亮多个像素单元101中的绿色子像素单元1012,也可以只点亮多个像素单元101中蓝色子像素单元1013。由此所形成的感光光源为单色光源,相比于像素单元101整体点亮来说,单色光源可降低感光光源的亮度,以避免感光光源直接照射在图像传感器上以形成范围过大、亮度过高的残影区,即单色光源可以减小感光光源在图像传感器阵列120上形成的残影区,从而避免残影区的残影对后续形成的纹路图像产生不良影响。
例如,在指纹识别的过程中,除了光源阵列所发出的光可被图像传感器阵列感应外,图像传感器阵列还可能感应通过手指射入的环境光。由于图像传感器对光的接收是被动的,不会主动将光源阵列所发出的光与环境光相区分,因此,环境光可能对图像传感器的指纹识别产生干扰。例如,当环境光照射在手指的正上方时,环境光可透过手指并激发手指内生物组织发出色素光,该色素光可能会对指纹识别产生干扰。通过检测,该色素光主要包括波长在600nm以上的光。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纹路识别装置100中,图像传感器阵列120设置在像素单元阵列的远离触摸侧112的一侧,纹路识别装置100还包括滤光层140,滤光层104在图像传感器阵列120和像素单元阵列之间,可过滤波长范围为600nm以上的光。由此可避免色素光射入到图像传感器阵列120,影响图像传感器121的成像效果。
例如,在纹路识别装置100包括滤光层140的情况下,点亮连续排列的多个像素单元101包括:点亮多个像素单元101中的绿色子像素单元1012或者蓝色子像素单元1013,以使多个像素单元101发出绿色光或者蓝色光,形成单色感光光源,由此减小感光光源在图像传感器阵列120上形成的残影区,并且由于滤光层104可透过绿色光或者蓝色光,因此滤光层104的设置不会影响图像传感器阵列120的成像效果。
例如,滤光层104可以包括有机树脂材料或无机材料。例如,该有机树脂材料中可掺入有色染料,该有色染料可以吸收波长在600nm以上的光。该有色染料例如包括溴氨酸衍生物等。例如,该无机材料可以包括二氧化硅、氧化钛等,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滤光层104的材料不做限定。
例如,在一个示例中,滤光层104和图像传感器阵列120通过粘合胶,例如光学透明胶(OCA),依次结合在显示面板110的非显示侧,由此滤光层104将显示面板110与图像传感器阵列120间隔开。例如,在另一个示例中,图像传感器阵列可以集成于显示面板中,此时滤光层可形成于图像传感器与像素单元的发光器件之间,例如可采用显示面板中已有功能层形成,例如采用平坦层或者像素界定层等形成,从而简化显示面板的制备工艺。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10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面板,也可以为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显示面板等,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OLED显示面板例如可以为柔性OLED显示面板。OLED显示面板具有自发光特性,并且其显示像素单元的发光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控制或调制,从而可以为纹路采集提供便利,而且有助于提高装置的集成度。
例如,显示面板110除了包括像素单元阵列以外,还包括用于提供电信号(包括扫描信号、数据信号、检测信号等)的信号线(包括栅线、数据线、检测线等),每个子像素包括发光器件(例如,OLED器件)以及用于驱动该发光器件(OLED器件)发光的像素驱动电路(例如包括薄膜晶体管、电容等)等。例如,可以通过驱动电路控制发光器件的发光状态以实现像素单元的点亮,并形成感光光源等。例如,根据需要,显示面板110还可以包括其他结构或功能层,例如还包括位于显示面板出光侧的封装层、触控结构以及偏振片等,这些结构例如通过光学透明胶结合在显示面板110上。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显示面板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图像传感器121可以为光敏二极管(例如PIN型二极管或者PN型二极管)等各种适当类型的图像传感器。根据需要,该图像传感器121例如可以仅对某个波长的光(例如红光或绿光)感测,也可以对全部可见光进行感测。例如,该图像传感器121通过引线与处理器(例如集成电路芯片)耦接,从而可以将采集的纹路图像以数据信号的方式传送给该处理器,处理器可以实现纹路识别等操作。例如,该处理器可以由通用处理器或专用处理器实现,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实施例是以感光光源为点光源为示例进行介绍的,在其他实施例,感光光源还可以是线光源或者其他图案化的光源,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另外,点状感光光源可以通过点亮多个集中设置的子光源获得,这些子光源的排列可以形成为近似正方形、近似圆形,在一些情况下还可以形成为不规则图形,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公开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纹路识别装置,参考图2,纹路识别装置100具有触摸侧112(图中示出为纹路识别装置100的上侧),且包括光源阵列、图像传感器阵列120以及控制器130。光源阵列包括多个子光源111。图像传感器阵列120设置在光源阵列的一侧,包括多个图像传感器121,多个图像传感器121配置为可接收从子光源111发出且经纹路反射至图像传感器121的光以用于纹路采集。控制器130配置为在第一时刻,控制光源阵列工作以提供第一感光光源,在第一时刻或者与第一时刻不同的第二时刻,控制光源阵列工作以提供第二感光光源,并且第一感光光源在图像传感器阵列120上的第一成像范围与第二感光光源在图像传感器阵列120上的第二成像范围具有重叠的部分。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纹路识别装置100包括显示面板110,显示面板110包括像素单元阵列,该像素单元阵列包括多个像素单元101。例如,显示面板110的像素单元阵列实现为光源阵列,多个像素单元101实现为多个子光源111。此时,控制器130与像素单元阵列耦接,配置在图像传感器阵列120进行纹路采集的过程中,在第一时刻控制点亮连续排列的多个像素单元101,以用作图像传感器阵列120的第一感光光源,在第一时刻或者与第一时刻不同的第二时刻,点亮连续排列的多个像素单元101以用作第二感光光源。
感光光源的点亮方式以及在图像传感器阵列上的成像范围等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例如,控制器130可以为各种类型的具有处理功能的集成电路芯片,其可以具有各种计算架构,例如复杂指令集计算机(CISC)结构、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ISC)结构或者一种实行多种指令集组合的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230可以是微处理器,例如X86处理器或ARM处理器,或者可以是数字处理器(DSP)等。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13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点亮多个光源以形成感光光源的控制程序以及分时点亮多个感光光源的控制程序等,还可以用于存储工作过程中接收或产生的数据。例如,该存储单元可以为任意形式的存储介质,例如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等,例如半导体存储器或磁性介质存储器等,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
(1)本公开实施例附图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
(2)为了清晰起见,在用于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附图中,层或区域的厚度被放大或缩小,即这些附图并非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可以理解,当诸如层、膜、区域或基板之类的元件被称作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该元件可以“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
(3)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得到新的实施例。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纹路识别装置的驱动方法,所述纹路识别装置包括:
光源阵列,包括多个子光源;
图像传感器阵列,设置在所述光源阵列的一侧,包括多个图像传感器,其中,所述多个图像传感器配置为可接收从所述子光源发出且经纹路反射至所述图像传感器的光以用于纹路采集;
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在第一时刻,所述光源阵列工作以提供第一感光光源和第二感光光源,
其中,所述第一感光光源在所述图像传感器阵列上的第一成像范围与所述第二感光光源在所述图像传感器阵列上的第二成像范围具有重叠的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感光光源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子光源,所述第二感光光源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子光源,所述第二感光光源所包括的子光源数量等于在所述第一时刻提供的所述第一感光光源所包括的子光源数量,
所述第一成像范围呈第一环形,所述第二成像范围呈第二环形,所述第一环形和所述第二环形仅有两个交点,所述第一环形的内圆上与所述第二环形的内圆上最近距离的两点分别为第一点和第二点,
以所述两个交点、所述第一点和所述第二点为四个边长的中心所形成的矩形成像范围,用于成像所述纹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感光光源和所述第二感光光源均包括呈阵列排布的7×7个子光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时刻提供呈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一感光光源和呈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二感光光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所述纹路识别装置具有触摸侧;
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纹路与所述触摸侧的接触面积,根据所述接触面积确定所述第一感光光源和所述第二感光光源分别包括的所述子光源的数量,在所述第一时刻提供呈阵列排布的多个所述第一感光光源和呈阵列排布的多个所述第二感光光源,以成像所述纹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所述纹路识别装置具有触摸侧;
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纹路与所述触摸侧的接触面积,当所述接触面积大于阈值面积时,在所述第一时刻提供呈阵列排布的多个所述第一感光光源和呈阵列排布的多个所述第二感光光源,以成像所述纹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所述纹路识别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像素单元阵列,所述像素单元阵列包括多个像素单元;
所述光源阵列包括所述像素单元阵列,所述多个子光源包括所述多个像素单元;
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时刻,点亮连续排列的多个像素单元以提供第一感光光源和第二感光光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多个可发出不同颜色光的子像素单元;
点亮连续排列的多个像素单元包括:
点亮所述多个像素单元中可发出同一颜色光的子像素单元,以使所述多个像素单元发出相同颜色的单色光。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所述纹路识别装置具有触摸侧,所述图像传感器阵列在所述像素单元阵列的远离所述触摸侧的一侧,
所述纹路识别装置还包括滤光层,所述滤光层在所述图像传感器阵列和所述像素单元阵列之间,可过滤波长范围为600nm以上的光;
所述像素单元包括绿色子像素单元、蓝色子像素单元和红色子像素单元,在所述驱动方法中,点亮连续排列的多个像素单元包括:
点亮所述多个像素单元中的绿色子像素单元或者蓝色子像素单元,以使所述多个像素单元发出绿色光或者蓝色光。
9.一种纹路识别装置,包括:
光源阵列,包括多个子光源;
图像传感器阵列,设置在所述光源阵列的一侧,包括多个图像传感器,其中,所述多个图像传感器配置为可接收从所述光源发出且经纹路反射至所述图像传感器的光以用于纹路采集;
控制器,配置为在第一时刻,控制所述光源阵列工作以提供第一感光光源和第二感光光源,
其中,所述第一感光光源在所述图像传感器阵列上的第一成像范围与所述第二感光光源在所述图像传感器阵列上的第二成像范围具有重叠的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感光光源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子光源,所述第二感光光源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子光源,所述第二感光光源所包括的子光源数量等于在所述第一时刻提供的所述第一感光光源所包括的子光源数量,
所述第一成像范围呈第一环形,所述第二成像范围呈第二环形,所述第一环形和所述第二环形仅有两个交点,所述第一环形的内圆上与所述第二环形的内圆上最近距离的两点分别为第一点和第二点,
以所述两个交点、所述第一点和所述第二点为四个边长的中心所形成的矩形成像范围,用于成像所述纹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纹路识别装置,还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像素单元阵列,所述像素单元阵列包括多个像素单元;
所述光源阵列包括所述像素单元阵列,所述多个子光源包括所述多个像素单元;
所述控制器配置为在第一时刻,点亮连续排列的多个像素单元以提供第一感光光源和第二感光光源。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纹路识别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时刻控制所述光源阵列工作以提供呈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一感光光源和呈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二感光光源。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纹路识别装置,其中,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多个可发出不同颜色光的子像素单元。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纹路识别装置,其中,所述纹路识别装置具有触摸侧,所述图像传感器阵列在所述像素单元阵列的远离所述触摸侧的一侧,
所述纹路识别装置还包括:
滤光层,在所述图像传感器阵列和所述像素单元阵列之间,可过滤波长范围为600nm以上的光。
CN201910200062.XA 2019-03-15 2019-03-15 纹路识别装置的驱动方法以及纹路识别装置 Active CN1116953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00062.XA CN111695390B (zh) 2019-03-15 2019-03-15 纹路识别装置的驱动方法以及纹路识别装置
PCT/CN2019/121640 WO2020186818A1 (zh) 2019-03-15 2019-11-28 纹路识别装置的驱动方法以及纹路识别装置
US16/765,936 US11188772B2 (en) 2019-03-15 2019-11-28 Drive method for texture recognition device and texture recognition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00062.XA CN111695390B (zh) 2019-03-15 2019-03-15 纹路识别装置的驱动方法以及纹路识别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95390A CN111695390A (zh) 2020-09-22
CN111695390B true CN111695390B (zh) 2024-06-18

Family

ID=72475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00062.XA Active CN111695390B (zh) 2019-03-15 2019-03-15 纹路识别装置的驱动方法以及纹路识别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188772B2 (zh)
CN (1) CN111695390B (zh)
WO (1) WO202018681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81458B (zh) * 2020-10-08 2022-10-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指紋辨識系統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98117A (zh) * 2018-04-25 2018-09-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指纹识别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17387B1 (en) * 2014-06-05 2014-12-23 Secugen Corporation Fingerprint sensing apparatus
US10732771B2 (en) * 2014-11-12 2020-08-04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Fingerprint sensors having in-pixel optical sensors
CN206907046U (zh) 2017-02-16 2018-01-19 深圳广积盛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指纹识别模块
CN207586941U (zh) 2017-04-14 2018-07-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7480584B (zh) 2017-07-05 2021-11-26 上海交通大学 扫描式指纹识别与触控一体屏
CN107748874B (zh) * 2017-11-01 2020-12-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全屏指纹识别oled模组、指纹识别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7977627B (zh) * 2017-11-30 2023-12-08 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纹路的光学检测装置、电子设备及纹路的光学检测方法
CN108920994B (zh) * 2018-03-28 2021-09-17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98117A (zh) * 2018-04-25 2018-09-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指纹识别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201063A1 (en) 2021-07-01
CN111695390A (zh) 2020-09-22
US11188772B2 (en) 2021-11-30
WO2020186818A1 (zh) 2020-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98248B (zh) 纹路识别装置的操作方法以及纹路识别装置
US10970517B2 (en) Texture recognition device and operation method of texture recognition device
TWI658410B (zh) 可變光場的生物影像感測系統
CN112236774B (zh) 纹路识别装置以及纹路识别装置的驱动方法
US11288485B2 (en) Driving method and an apparatus for a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device
CN111523440A (zh) 屏下光学指纹识别装置
WO2020168495A1 (zh) 用于指纹识别的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WO2021258941A1 (zh) 纹路识别装置以及电子装置
US12089474B2 (en) Texture recognition apparatus and opposite substrate
CN112668388A (zh) 包含取代光电二极管的光圈以获得增加的光通过量的光学感测系统和装置
WO2020168496A1 (zh) 用于指纹识别的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JP7495358B2 (ja) 指紋認識パネル、指紋を認識する方法および指紋認識装置
US12035605B2 (en) Texture recognition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220351540A1 (en) Texture recognition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1695390B (zh) 纹路识别装置的驱动方法以及纹路识别装置
CN111898397B (zh) 纹路识别装置
WO2018205124A1 (zh) 显示模组
CN110543821B (zh) 纹路识别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13169245B (zh) 指纹识别传感器、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指纹识别方法
WO2021237521A1 (zh) 屏下指纹识别装置及系统、指纹识别方法和电子装置
CN111382732B (zh) 纹路识别装置以及纹路识别装置的操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