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固体废物循环处理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固体废物生态循环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水与复配偶联剂进混合,超声分散15min~25min,得到复配偶联剂溶液;
S2将固体废物与硅藻土混合,在密闭环境下磁力搅拌8h~10h,得到固体废物-硅藻土混合物;
S3将S2得到的固体废物-硅藻土混合物与S1得到的复配偶联剂溶液进行混合,磁力搅拌2h~4h,得到填料;
S4将S3得到的填料作为原料制备复合丁苯橡胶;
其中,所述固体废物为钢渣。
其中,步骤S4具体为:以重量份计算,将100份丁苯橡胶放入开炼机薄通,在密炼温度为70℃下混炼,然后加入2.5份氧化锌混合样混炼、然后加入25份炭黑与25份S3得到的填料混合样混炼、加入1.0份促进剂和1.5份硫磺混炼后取出备用,即密炼胶;将密炼胶放入开炼机薄通,打三角包后停放,称取密炼胶,采用硫化机进行硫化,硫化后放置,获得复合丁苯橡胶。
优选地,S2中磁力搅拌设备为恒温磁力搅拌器,磁力搅拌温度为常温。
优选地,S3中磁力搅拌设备为恒温磁力搅拌器,磁力搅拌温度为60~70℃。
优选地,S1中水为去离子水。
优选地,钢渣为转炉热泼渣、转炉滚筒渣、电炉热泼渣中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钢渣的粒径为10μm~80μm。
优选地,硅藻土的粒径为10~30μm。
优选地,填料中各组分按照如下重量份组成:水2~6份,复配偶联剂1~3份,钢渣40~60份,硅藻土40~60份。
优选地,复配偶联剂由化合物(1)和化合物(2)按照重量比为1:1构成;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由益效果:
本发明实现了固体废物的生态循环处理,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避免了固体废物对环境的二次污染,符合当前节能环保、循环绿色经济的产业发展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和对比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固体废物生态循环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水与复配偶联剂进混合,超声分散15min,得到复配偶联剂溶液;
S2将固体废物与硅藻土混合,在密闭环境下磁力搅拌8h,得到固体废物-硅藻土混合物;
S3将S2得到的固体废物-硅藻土混合物与S1得到的复配偶联剂溶液进行混合,磁力搅拌2h,得到填料;
其中,固体废物为钢渣,S2中磁力搅拌设备为恒温磁力搅拌器,磁力搅拌温度为常温,S3中磁力搅拌设备为恒温磁力搅拌器,磁力搅拌温度为60℃,S1中水为去离子水,钢渣为转炉热泼渣,钢渣的粒径为10μm~80μm,硅藻土的粒径为10~30μm。
其中,填料中各组分按照如下重量份组成:水2份,复配偶联剂1份,钢渣40份,硅藻土40份。
其中,复配偶联剂由化合物(1)和化合物(2)按照重量比为1:1构成;
S4将S3得到的填料作为原料制备复合丁苯橡胶,具体为:
以重量份计算,将100份丁苯橡胶放入开炼机薄通,在密炼温度为70℃下混炼3min,加入2.5份氧化锌混合样混炼1min、加入25份炭黑与25份由S3制备得到的填料混合样混炼1min、加入1.0份促进剂和1.5份硫磺混炼1min后取出备用,即密炼胶;将密炼胶放入开炼机薄通,打三角包5次后停放12h后,称取60g的密炼胶,采用硫化机进行硫化,硫化温度为145℃,硫化后放置,获得复合丁苯橡胶。
实施例2
一种固体废物生态循环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水与复配偶联剂进混合,超声分散20min,得到复配偶联剂溶液;
S2将固体废物与硅藻土混合,在密闭环境下磁力搅拌9h,得到固体废物-硅藻土混合物;
S3将S2得到的固体废物-硅藻土混合物与S1得到的复配偶联剂溶液进行混合,磁力搅拌3h,得到填料;
其中,固体废物为钢渣,S2中磁力搅拌设备为恒温磁力搅拌器,磁力搅拌温度为常温,S3中磁力搅拌设备为恒温磁力搅拌器,磁力搅拌温度为65℃,S1中水为去离子水,钢渣为转炉滚筒渣,钢渣的粒径为10μm~80μm,硅藻土的粒径为10~30μm。
其中,填料中各组分按照如下重量份组成:水4份,复配偶联剂2份,钢渣50份,硅藻土50份。
其中,复配偶联剂由化合物(1)和化合物(2)按照重量比为1:1构成;
S4将S3得到的填料作为原料制备复合丁苯橡胶,具体为:
以重量份计算,将100份丁苯橡胶放入开炼机薄通,在密炼温度为70℃下混炼3min,加入2.5份氧化锌混合样混炼1min、加入25份炭黑与25份由S3制备得到的填料混合样混炼1min、加入1.0份促进剂和1.5份硫磺混炼1min后取出备用,即密炼胶;将密炼胶放入开炼机薄通,打三角包5次后停放12h后,称取60g的密炼胶,采用硫化机进行硫化,硫化温度为145℃,硫化后放置,获得复合丁苯橡胶。
实施例3
一种固体废物生态循环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水与复配偶联剂进混合,超声分散25min,得到复配偶联剂溶液;
S2将固体废物与硅藻土混合,在密闭环境下磁力搅拌10h,得到固体废物-硅藻土混合物;
S3将S2得到的固体废物-硅藻土混合物与S1得到的复配偶联剂溶液进行混合,磁力搅拌4h,得到填料;
其中,固体废物为钢渣,S2中磁力搅拌设备为恒温磁力搅拌器,磁力搅拌温度为常温,S3中磁力搅拌设备为恒温磁力搅拌器,磁力搅拌温度为70℃,S1中水为去离子水,钢渣为电炉热泼渣,钢渣的粒径为10μm~80μm,硅藻土的粒径为10~30μm。
其中,填料中各组分按照如下重量份组成:水6份,复配偶联剂3份,钢渣60份,硅藻土60份。
其中,复配偶联剂由化合物(1)和化合物(2)按照重量比为1:1构成;
S4将S3得到的填料作为原料制备复合丁苯橡胶,具体为:
以重量份计算,将100份丁苯橡胶放入开炼机薄通,在密炼温度为70℃下混炼3min,加入2.5份氧化锌混合样混炼1min、加入25份炭黑与25份由S3制备得到的填料混合样混炼1min、加入1.0份促进剂和1.5份硫磺混炼1min后取出备用,即密炼胶;将密炼胶放入开炼机薄通,打三角包5次后停放12h后,称取60g的密炼胶,采用硫化机进行硫化,硫化温度为145℃,硫化后放置,获得复合丁苯橡胶。
对比例1
一种固体废物生态循环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水与复配偶联剂进混合,超声分散20min,得到复配偶联剂溶液;
S2将固体废物与硅藻土混合,在密闭环境下磁力搅拌9h,得到固体废物-硅藻土混合物;
S3将S2得到的固体废物-硅藻土混合物与S1得到的复配偶联剂溶液进行混合,磁力搅拌3h,得到填料;
其中,固体废物为钢渣,S2中磁力搅拌设备为恒温磁力搅拌器,磁力搅拌温度为常温,S3中磁力搅拌设备为恒温磁力搅拌器,磁力搅拌温度为65℃,S1中水为去离子水,钢渣为转炉滚筒渣,钢渣的粒径为10μm~80μm,硅藻土的粒径为10~30μm。
其中,填料中各组分按照如下重量份组成:水4份,复配偶联剂2份,钢渣50份,硅藻土50份。
其中,复配偶联剂由KR 38s偶联剂和化合物(2)按照重量比为1:1构成;
S4将S3得到的填料作为原料制备复合丁苯橡胶,具体为:
以重量份计算,将100份丁苯橡胶放入开炼机薄通,在密炼温度为70℃下混炼3min,加入2.5份氧化锌混合样混炼1min、加入25份炭黑与25份由S3制备得到的填料混合样混炼1min、加入1.0份促进剂和1.5份硫磺混炼1min后取出备用,即密炼胶;将密炼胶放入开炼机薄通,打三角包5次后停放12h后,称取60g的密炼胶,采用硫化机进行硫化,硫化温度为145℃,硫化后放置,获得复合丁苯橡胶。
对比例2
一种固体废物生态循环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水与复配偶联剂进混合,超声分散20min,得到复配偶联剂溶液;
S2将固体废物与硅藻土混合,在密闭环境下磁力搅拌9h,得到固体废物-硅藻土混合物;
S3将S2得到的固体废物-硅藻土混合物与S1得到的复配偶联剂溶液进行混合,磁力搅拌3h,得到填料;
其中,固体废物为钢渣,S2中磁力搅拌设备为恒温磁力搅拌器,磁力搅拌温度为常温,S3中磁力搅拌设备为恒温磁力搅拌器,磁力搅拌温度为65℃,S1中水为去离子水,钢渣为转炉滚筒渣,钢渣的粒径为10μm~80μm,硅藻土的粒径为10~30μm。
其中,填料中各组分按照如下重量份组成:水4份,复配偶联剂2份,钢渣50份,硅藻土50份。
其中,复配偶联剂由化合物(1)和LICA38J偶联剂按照重量比为1:1构成;
S4将S3得到的填料作为原料制备复合丁苯橡胶,具体为:
以重量份计算,将100份丁苯橡胶放入开炼机薄通,在密炼温度为70℃下混炼3min,加入2.5份氧化锌混合样混炼1min、加入25份炭黑与25份由S3制备得到的填料混合样混炼1min、加入1.0份促进剂和1.5份硫磺混炼1min后取出备用,即密炼胶;将密炼胶放入开炼机薄通,打三角包5次后停放12h后,称取60g的密炼胶,采用硫化机进行硫化,硫化温度为145℃,硫化后放置,获得复合丁苯橡胶。
对比例3
一种固体废物生态循环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水与偶联剂进混合,超声分散20min,得到偶联剂溶液;
S2将固体废物与硅藻土混合,在密闭环境下磁力搅拌9h,得到固体废物-硅藻土混合物;
S3将S2得到的固体废物-硅藻土混合物与S1得到的偶联剂溶液进行混合,磁力搅拌3h,得到填料;
其中,固体废物为钢渣,S2中磁力搅拌设备为恒温磁力搅拌器,磁力搅拌温度为常温,S3中磁力搅拌设备为恒温磁力搅拌器,磁力搅拌温度为65℃,S1中水为去离子水,钢渣为转炉滚筒渣,钢渣的粒径为10μm~80μm,硅藻土的粒径为10~30μm。
其中,填料中各组分按照如下重量份组成:水4份,偶联剂2份,钢渣50份,硅藻土50份。
其中,偶联剂为KH550硅烷偶联剂。
S4将S3得到的填料作为原料制备复合丁苯橡胶,具体为:
以重量份计算,将100份丁苯橡胶放入开炼机薄通,在密炼温度为70℃下混炼3min,加入2.5份氧化锌混合样混炼1min、加入25份炭黑与25份由S3制备得到的填料混合样混炼1min、加入1.0份促进剂和1.5份硫磺混炼1min后取出备用,即密炼胶;将密炼胶放入开炼机薄通,打三角包5次后停放12h后,称取60g的密炼胶,采用硫化机进行硫化,硫化温度为145℃,硫化后放置,获得复合丁苯橡胶。
效果表征:利用GB/T528-2009测试复合丁苯橡胶的拉伸性能、利用邵氏硬度计法测试复合丁苯橡胶的硬度,结果如下:
编号 |
偶联剂的构成 |
拉伸强度 |
邵氏A硬度 |
实施例2 |
偶联剂(1)+偶联剂(2) |
39.37MPa |
84.85 |
对比例1 |
偶联剂KR38s+偶联剂(2) |
33.61MPa |
79.94 |
对比例2 |
偶联剂(1)+偶联剂LICA38J |
33.49MPa |
79.28 |
对比例3 |
KH550硅烷偶联剂 |
30.53MPa |
77.02 |
上述结果表明:(1)相比于现有技术CN 108467515 B,本发明选用的复配偶联剂的表面改性效果更佳,能够最大限度克服无机界面与有机界面的相容性较差的问题,能在无机界面与有机界面之间形成一个界面层,界面层能传递应力,同时还可以防止其它介质向界面渗透,改善界面状态,进而提高橡胶材料的拉伸强度和硬度;(2)本发明在不计其数的钛酸偶联剂中发现了最佳的组合,即偶联剂(1)+偶联剂(2),两者的复配效果明显,表面改性效果最佳,无机界面与有机界面的相容性最好,且从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结果来看,并非任意的两种钛酸偶联剂均能产生本发明的复配效果,也并非任意的两种钛酸偶联剂均能达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