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270500A - 一种智能放球方舱用上料移载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放球方舱用上料移载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270500A CN118270500A CN202410564544.4A CN202410564544A CN118270500A CN 118270500 A CN118270500 A CN 118270500A CN 202410564544 A CN202410564544 A CN 202410564544A CN 118270500 A CN118270500 A CN 11827050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rods
- plates
- square
- fee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22—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 B65G47/24—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orientating the artic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82—Rotary or reciprocating members for direct action on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pushers, rakes, shov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放球方舱领域,具体的是一种智能放球方舱用上料移载设备,包括载具平台,载具平台上端安装有伺服装置,载具平台的上方左侧分布有用于封闭隔窗的上料开门装置,且上料开门装置安装在隔窗内,所述伺服装置上安装有夹持装置,所述载具平台上安装有上料装置;本发明能够自动对存料治具进行上料和下料,增加对存料治具的移载效率,且本发明能够始终对存料治具的下端进行支撑,防止存料治具直接掉落至夹持单元内,使存料治具内的探空仪发生碰撞,导致探空仪损坏,且本发明能够对工作室和控制室之间的隔窗进行快速封闭,防止空气中的灰尘和湿气的含量较高时,大量的灰尘和湿气进入到控制室内,导致控制室内的设备损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放球方舱领域,具体的是一种智能放球方舱用上料移载设备。
背景技术
智能放球方舱是一种对探空气球和探空仪智能释放的设备,其实现气象站高空气象探测业务的自动化,智能放球方舱内分成工作室、控制室和放球室三个部分,工作室内安装有设备柜、储物柜和进线盒等,控制室是探空气球和探空仪的存储、输送、装载和系统维护工作区,放球室是探空气球充气及探空仪的施放区。
探空仪和探空气球通常被放入在存料治具内,且两者通过放绳器组合连接,上料移载设备是一种带动存料治具通过工作室和控制室之间的隔窗在工作室和控制室之间往复移动的设备,便于控制室内的智能机器人机械臂抓取放置探空仪和探空气球的存料治具至储料架上,当不需要移载存料治具时,工作室和控制室之间的隔窗处于封闭状态,如图12所示,存料治具上安装有电气探针,以方便探空仪进行加电测试。
现有的上料移载设备在使用时,通常需要人工先将工作室和控制室之间的隔窗打开,然后控制上料移载设备将控制室内未装有探空仪和探空气球的存料治具移载至工作室内,通过人工将探空仪和探空气球放置到存料治具内,并通过放绳器件使探空仪和探空气球组合连接,再对探空仪进行加电测试,当探空仪测试合格后,控制上料移载设备将放置探空仪和探空气球的存料治具从工作室移载至控制室内,并控制智能机器人机械臂抓取放置探空仪和探空气球的存料治具至储料架上。
现有的上料移载设备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控制室内通常需要存储很多装有探空仪和探空气球的存料治具,且每个探空仪均需要人工连接外部导线进行加电测试,进而导致上述上料移载设备对探空仪和探空气球的移载效率降低;2.移载装有探空仪和探空气球的存料治具时,工作室和控制室之间的隔窗长时间处于开启状态,当空气中的灰尘含量较高或者空气比较潮湿时,空气中的灰尘或湿气能够从工作室经过隔窗大量的进入到控制室内,进而导致工作室内的智能机器人等设备存在损毁的风险;3.上述移载设备无法对存料治具进行居中夹持,使智能机器人机械臂无法快速抓取存料治具,且在对存料治具内的探空仪进行通电测试时,需要人工将电缆和存料治具的电气探针相连接,进而导致对探空仪和探空气球的移载效率进一步降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放球方舱用上料移载设备,包括载具平台,载具平台上端安装有伺服装置,载具平台的上方左侧分布有用于封闭隔窗的上料开门装置,且上料开门装置安装在隔窗内,所述伺服装置上安装有夹持装置,所述载具平台上安装有上料装置;所述伺服装置包括滑板,滑板的左端开设有贯穿滑板上下两端的下料口,滑板的下端和载具平台之间连接有用于带动滑板左右往复移动的主动件;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滑板上端左侧的两个前后对称布置的梯形框,梯形框左右两段的上端均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倾斜布置,两个梯形框下端的相对侧共同固定安装有U形框,U形框右内壁的下端安装有接触点,U形框前后两端的中部均上下滑动安装有用于支撑存料治具下端的缓冲单元,U形框前后两端的下侧均转动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左侧的转轴通过电机和U形框连接,支撑板上均安装有用于对存料治具夹持定位的定位单元;所述上料装置包括存料筒,存料筒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下料筒,下料筒的前后两端均通过L形结构的连架杆和载具平台固定连接,下料筒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导向筒,下料筒的右内壁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左端安装有L形结构的下料板,下料板横向段的左端设置为伸缩结构并和下料筒的右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U形框前后两端对称开设有方孔,所述缓冲单元包括上下滑动安装在方孔内的方形板,方形板和方孔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两个方形板的相对侧均前后滑动安装有承载板,两个承载板相对侧均设置为梯形结构,且两个承载板相互远离的一端均滑动贯穿其对应的方形板并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和方形板之间共同安装有多个让位弹簧。
优选的,所述U形框前后两端的相对侧且位于方孔的右侧均开设有下端向右倾斜的斜槽,斜槽内均滑动安装有L形结构的锁定杆,且锁定杆靠近其对应的承载板的一端设置为弹性伸缩结构,所述承载板的右端开设有圆孔,圆孔用于和锁定杆配合对承载板进行锁定。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开设有让位槽,所述定位单元包括多个和让位槽下内壁上下滑动连接的缓冲弹簧杆,多个缓冲弹簧杆的上端共同安装有缓冲板。
优选的,所述缓冲板的下端中部和下端左侧均安装有下压杆,且下压杆的下端均贯穿让位槽的下内壁并设置在支撑板预设的连通槽内,中部下压杆远离U形框中部的一端和左侧下压杆左端的下侧均铰接有方形杆,方形杆远离下压杆的一端铰接有弹性伸缩结构的传动杆,中部下压杆对应的传动杆远离方形杆的一端铰接有定位板,且定位板和支撑板前后滑动连接,左侧下压杆对应的传动杆的左端铰接有推板,且推板和支撑板左右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料开门装置包括密封板和固定板,密封板的上端固定安装在隔窗的上内壁,密封板的下端设置为弹性伸缩结构,且密封板下端的左右两侧均设置为斜面,固定板固定安装在隔窗的下内壁,固定板的下端安装有多个支撑杆。
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撑板上且位于两个让位槽相互靠近的一侧均通过限位弹簧前后滑动安装有L形结构插杆,且两个插杆相互远离的一端上侧均设置为斜面,两个所述缓冲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锁定孔,锁定孔用于和插杆配合对缓冲板进行锁定,所述固定板上端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前后对称布置的挤压块,两个挤压块相对侧的右端均设置为斜面,两个挤压块用于带动两个插杆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
优选的,所述导向筒的上方分布有推送板,推送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上端通过顶板和存料筒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向筒前后内壁的下侧均前后滑动安装有限位板,限位板的下端固定安装有L形结构的连接杆,连接杆的竖直段贯穿导向筒,且连接杆通过连接弹簧和导向筒前后滑动连接,连接杆横向段的右端固定安装有配合块,两个配合块相对侧的左端均开设有斜面。
优选的,所述U形框上端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前后对称布置的分离块,两个分离块用于和配合块的斜面配合带动两个配合块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发明能够自动对存料治具进行上料和下料,同时本发明能够对存料治具居中夹持,使本发明能够快速和存料治具的电气探针相连通,实现对探空仪的快速激活检测,增加对存料治具的移载效率,且本发明对装有探空仪和探空气球的存料治具上料时,本发明能够始终对存料治具的下端进行支撑,防止存料治具直接掉落至夹持单元内,使存料治具内的探空仪发生碰撞,导致探空仪损坏。
2.本发明通过设置上料开门装置对工作室和控制室的隔窗进行封闭,且夹持装置带动存料治具在工作室和控制室之间移动时,上料开门装置能够对工作室和控制室之间的隔窗进行快速封闭,有效防止大量的灰尘和湿气进入到控制室内造成工作室内的设备损坏。
3.本发明通过设置插杆对缓冲板进行锁定,使定位板能够稳定对存料治具居中夹持,且当U形框移动至控制室时,通过设置挤压块带动两个插杆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解除对缓冲板的锁定,进而使缓冲板在缓冲弹簧杆作用下将存料治具向上顶起,方便智能机器人机械臂抓取放置探空仪和探空气球的存料治具至储料架上,进一步增加对存料治具的移载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上料装置的剖切图。
图3是本发明的导向筒的剖切图。
图4是本发明的滑板和夹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对U形框剖除部分后的夹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对U形框和承载板剖除部分后的U形框、缓冲单元、定位单元和支撑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支撑板和定位单元的局部剖切图。
图8是本发明的对插杆上方的支撑板剖除后的支撑板和定位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U形框在回到初始位置时的分离块和配合块的状态图。
图10是本发明挤压块和插杆配合时的状态图。
图11是本发明安装到工作室和控制室内时的剖视图(从前向后看)。
图12是存料治具的电气探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载具平台;2、伺服装置;21、滑板;22、主动件;3、上料开门装置;31、密封板;32、固定板;321、挤压块;4、上料装置;41、存料筒;42、下料筒;43、导向筒;431、限位板;432、连接杆;433、配合块;434、连接弹簧;44、电动推杆;45、下料板;46、推送板;47、电动伸缩杆;48、顶板;49、连架杆;5、夹持装置;51、梯形框;52、U形框;521、方孔;522、斜槽;523、锁定杆;524、接触点;525、分离块;53、缓冲单元;531、方形板;532、承载板;533、连接板;534、让位弹簧;535、复位弹簧;54、支撑板;541、让位槽;542、限位弹簧;543、插杆;544、连通槽;55、定位单元;551、缓冲弹簧杆;552、缓冲板;553、下压杆;554、方形杆;555、传动杆;556、定位板;557、锁定孔;558、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的,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
参阅图1和图11,一种智能放球方舱用上料移载设备,包括载具平台1,载具平台1上端安装有伺服装置2,载具平台1的上方左侧分布有用于封闭隔窗的上料开门装置3,且上料开门装置3安装在隔窗内,伺服装置2上安装有夹持装置5,载具平台1上安装有上料装置4。
需要说明的是,参阅图11,左侧的空间为控制室,右侧的空间为工作室,载具平台1安装在工作室内,且载具平台1内置有加电装置,加电装置通过电缆与夹持装置5相连接。
本发明能够自动对存料治具进行上料和下料,增加对存料治具的移载效率,同时本发明还能够对存料治具进行居中夹持,增加移载存料治具时的稳定性,且本发明能够对工作室和控制室之间的隔窗进行快速封闭,防止空气中的灰尘和湿气的含量较高时,大量的灰尘和湿气进入到控制室内,导致控制室内的设备损坏。
具体的,首先将装有探空仪和探空气球组合的存料治具放入到上料装置4内,并启动上料装置4将装有探空仪和探空气球组合的存料治具上料至夹持装置5内,使夹持装置5对装有探空仪和探空气球组合的存料治具居中夹持,并控制加电装置对夹持装置5供电,使夹持装置5能够对探空仪进行加电测试。
当探空仪加电测试不合格时,先控制夹持装置5对测试不合格的装有探空仪和探空气球组合的存料治具进行下料,并再次启动上料装置4将装有探空仪和探空气球组合的存料治具上料至夹持装置5内,并对夹持装置5夹持的存料治具内的探空仪再次进行加电测试。
当探空仪加电测试合格时,控制伺服装置2带动夹持装置5夹持的装有探空仪和探空气球组合的存料治具向左移动至控制室内,并控制控制室内的智能机器人先将夹持装置5夹持的装有探空仪和探空气球组合的存料治具取出并放置在控制室内的储料架的空位上,再控制智能机器人将控制室内未装有探空仪和探空气球组合的存料治具放入到夹持装置5内,控制伺服装置2带动夹持装置5回复至初始位置,将夹持装置5夹持的未装有探空仪和探空气球组合的存料治具取出,并启动上料装置4将装有探空仪和探空气球组合的存料治具上料至夹持装置5内,并重复上述操作,实现连续自动移载存料治具。
当夹持装置5移动至上料开门装置3对应位置时,夹持装置5先和上料开门装置3配合解除对隔窗的封闭,当夹持装置5移动至控制室内或工作室内时,上料开门装置3立刻对隔窗进行封闭。
参阅图1-图3,上料装置4包括存料筒41,存料筒4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下料筒42,下料筒42的前后两端均通过L形结构的连架杆49和载具平台1固定连接,下料筒42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导向筒43,下料筒42的右内壁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44,电动推杆44的左端安装有L形结构的下料板45,下料板45横向段的左端设置为伸缩结构并和下料筒42的右内壁固定连接;其中,下料筒42、存料筒41和导向筒43之间的连接处均连通。
上料装置4用于对装有探空仪和探空气球组合的存料治具间歇上料至夹持装置5内,进而实现连续对存料治具的移载,增加对存料治具的移载效率。
具体的,将装有探空仪和探空气球组合的存料治具放入到存料筒41内,且最下方的存料治具能够移入下料筒42内,启动电动推杆44通过下料板45带动最下方存料治具向左移动至导向筒43内,同时存料治具沿着导向筒43向下移动至夹持装置5内,实现对存料治具的下料,且下料板45的横向段能够对存料筒41的下端进行阻挡,使下料板45回复至初始位置时,此时位于存料筒41内的最下方的存料治具才能够再次移动至下料筒42内,并重复上述步骤,实现对存料治具的间歇上料。
参阅图1、图4和图5,导向筒43的上方分布有推送板46,推送板46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47,电动伸缩杆47的上端通过顶板48和存料筒41固定连接;伺服装置2包括滑板21,滑板21的左端开设有贯穿滑板21上下两端的下料口,滑板21的下端和载具平台1之间连接有用于带动滑板21左右往复移动的主动件22;夹持装置5包括固定安装在滑板21上端左侧的两个前后对称布置的梯形框51,梯形框51左右两段的上端均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倾斜布置,两个梯形框51下端的相对侧共同固定安装有U形框52,U形框52右内壁的下端安装有接触点524,U形框52前后两端的中部均上下滑动安装有用于支撑存料治具下端的缓冲单元53,U形框52前后两端的下侧均转动安装有支撑板54,支撑板54左侧的转轴通过电机和U形框52连接,支撑板54上均安装有用于对存料治具夹持定位的定位单元55。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主动件22采用滚珠丝杠带动滑板21左右往复移动,滚珠丝杠的右端和固定安装在载具平台1上的往复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且滚珠丝杠和滑板21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相连接,通过往复电机带动滚珠丝杠往复转动实现滑板21的左右往复移动。
伺服装置2用于带动夹持装置5左右往复移动,夹持装置5用于对装有探空仪和探空气球组合的存料治具进行稳定居中夹持,增加移载存料治具时的稳定性,且夹持装置5还能够对未装有探空仪和探空气球组合的存料治具进行下料,进一步增加对存料治具的移载效率。
具体的,控制主动件22通过滑板21最终带动U形框52向左移动至控制室内,并控制智能机器人机械臂抓取未装有探空仪和探空气球组合的存料治具放置到两个支撑板54上,并再次控制主动件22带动U形框52回复至初始位置,并启动电机带动支撑板54向下转动90度,使未装有探空仪和探空气球组合的存料治具从下料口移出,再次控制电机带动支撑板54回复至初始位置。
当装有探空仪和探空气球组合的存料治具沿着导向筒43向下移动至U形框52内时,缓冲单元53能够先对存料治具的下端进行支撑,并启动电动伸缩杆47通过推送板46向下推动存料治具,使存料治具带动缓冲单元53向下移动,且缓冲单元53能够和存料治具缓慢分离,使存料治具能够被推送板46推动至支撑板54上,且定位单元55能够对存料治具进行居中夹持定位,同时缓冲单元53能够回复至初始位置,且当探空仪加电测试不合格时,可通过重复上述布置,实现对探空仪的更换。
需要说明的是,滑板21的下料口前端安装有下端向后倾斜的斜板,使存料治具从下料口移出时能够沿着斜面移动,防止存料治具直接掉落在地面上。
参阅图3、图5和图9,导向筒43前后内壁的下侧均前后滑动安装有限位板431,限位板43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L形结构的连接杆432,连接杆432的竖直段贯穿导向筒43,且连接杆432通过连接弹簧434和导向筒43前后滑动连接,连接杆432横向段的右端固定安装有配合块433,两个配合块433相对侧的左端均开设有斜面;U形框52上端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前后对称布置的分离块525,两个分离块525用于和配合块433的斜面配合带动两个配合块433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
当下料板45将存料治具推入导向筒43内时,存料治具能够先向下移动至限位板431上,且当U形框52移动至初始位置时,U形框52通过分离块525带动两个配合块433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两个配合块433通过连接杆432带动限位板431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使存料治具能够精准上料至U形框52内,连接杆432在连接弹簧434的作用下能够带动限位板431回复至初始位置。
参阅图5和图6,U形框52前后两端对称开设有方孔521,缓冲单元53包括上下滑动安装在方孔521内的方形板531,方形板531和方孔521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535,两个方形板531的相对侧均前后滑动安装有承载板532,两个承载板532相对侧均设置为梯形结构,且两个承载板532相互远离的一端均滑动贯穿其对应的方形板531并安装有连接板533,连接板533和方形板531之间共同安装有多个让位弹簧534。
缓冲单元53用于支撑装有探空仪和探空气球组合的存料治具的下端,防止存料治具直接落在支撑板54上,导致存料治具内的探空仪发生损坏。
具体的,当推送板46推动装有探空仪和探空气球组合的存料治具向下移动时,承载板532能够始终支撑在存料治具的下端,使存料治具通过承载板532带动方形板531向下移动,当方形板531移动至方孔521的下内壁时,存料治具能够和承载板532上端的斜面配合带动两个承载板532向相互远离的方方向移动,且在让位弹簧534的作用下,承载板532能够始终抵在存料治具的前后侧壁,进而使存料治具能够被推动至支撑板54上,方形板531在复位弹簧535的作用下回复至初始位置,承载板532在让位弹簧534的作用下回复至初始位置。
参阅图6,U形框52前后两端的相对侧且位于方孔521的右侧均开设有下端向右倾斜的斜槽522,斜槽522内均滑动安装有L形结构的锁定杆523,且锁定杆523靠近其对应的承载板532的一端设置为弹性伸缩结构,承载板532的右端开设有圆孔,圆孔用于和锁定杆523配合对承载板532进行锁定。
当方形板531向下移动时,锁定杆523能够始终锁定承载板532,且当方形板531移动至方孔521的下内壁时,此时锁定杆523在斜槽522的作用下移出圆孔解除对承载板532的锁定,进而使两个承载板532能够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防止一开始承载板532就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导致存料治具直接掉落在支撑板54上。
参阅图5和图7,支撑板54的上端开设有让位槽541,定位单元55包括多个和让位槽541下内壁上下滑动连接的缓冲弹簧杆551,多个缓冲弹簧杆551的上端共同安装有缓冲板552;缓冲板552的下端中部和下端左侧均安装有下压杆553,且下压杆553的下端均贯穿让位槽541的下内壁并设置在支撑板54预设的连通槽544内,中部下压杆553远离U形框52中部的一端和左侧下压杆553左端的下侧均铰接有方形杆554,方形杆554远离下压杆553的一端铰接有弹性伸缩结构的传动杆555,中部下压杆553对应的传动杆555远离方形杆554的一端铰接有定位板556,且定位板556和支撑板54前后滑动连接,左侧下压杆553对应的传动杆555的左端铰接有推板558,且推板558和支撑板54左右滑动连接,接触点524的右端和安装在载具平台1内的加电装置的电缆相连接。
定位单元55用于对装有探空仪和探空气球组合的存料治具进行居中夹持,且定位单元55能够同时向右推动存料治具,使存料治具的电气探针和接触点524相连通,实现对探空仪的激活检测。
具体的,当装有探空仪和探空气球组合的存料治具被推动至缓冲板552上方时,存料治具能够推动缓冲板552压缩缓冲弹簧杆551,使存料治具移动至支撑板54上,同时缓冲板552带动下压杆553向下移动,下压杆553通过方形杆554带动传动杆555向靠近缓冲板552的方向移动,且传动杆555均为弹性伸缩结构,进而使定位板556能够对存料治具进行居中夹持,同时推板558推动存料治具向右移动,进而使存料治具的电气探针抵住接触点524并通过启动加电装置实现对探空仪的加电测试,且定位板556能够对存料治具前后居中,进而使存料治具的电气探针能够和接触点524精确对齐。
参阅图1、图8和图10,两个支撑板54上且位于两个让位槽54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通过限位弹簧542前后滑动安装有L形结构插杆543,且两个插杆543相互远离的一端上侧均设置为斜面,两个缓冲板552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锁定孔557,锁定孔557用于和插杆543配合对缓冲板552进行锁定,固定板32上端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前后对称布置的挤压块321,两个挤压块321相对侧的右端均设置为斜面,两个挤压块321用于带动两个插杆543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
当缓冲板552被让位槽541内时,两个缓冲板552先和插杆543的斜面配合带动插杆543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且在限位弹簧542的作用下,插杆543能够插入锁定孔557内对缓冲板552进行锁定,使定位板556始终对存料治具居中夹持,当U形框52向左移动至控制室内时,挤压块321能够带动两个插杆543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解除对缓冲板552的锁定,进而使缓冲板552在缓冲弹簧杆551作用下将存料治具向上顶起,方便智能机器人机械臂抓取放置探空仪和探空气球的存料治具至储料架上,进一步增加对存料治具的移载效率。
参阅图1和图4,上料开门装置3包括密封板31和固定板32,密封板31的上端固定安装在隔窗的上内壁,密封板31的下端设置为弹性伸缩结构,且密封板31下端的左右两侧均设置为斜面,固定板32固定安装在隔窗的下内壁,固定板32的下端安装有多个支撑杆。
上料开门装置3用于封闭隔窗;具体的,当U形框52移动至隔窗对应位置时,梯形框51能够和密封板31下端的梯形结构配合带动密封板31下端的伸缩端收缩,进而使U形框52能够移动至工作室或者控制室内,且当U形框52完全移动至工作室或者控制室内时,密封板31在其自身弹性作用下再次对隔窗进行封闭,防止空气中的灰尘和湿气的含量较高时,大量的灰尘和湿气进入到工作室内,导致工作室内的设备损坏,且固定板32能够对滑板21下端进行支撑。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智能放球方舱用上料移载设备,包括载具平台(1),载具平台(1)上端安装有伺服装置(2),载具平台(1)的上方左侧分布有用于封闭隔窗的上料开门装置(3),且上料开门装置(3)安装在隔窗内,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装置(2)上安装有夹持装置(5),所述载具平台(1)上安装有上料装置(4);
所述伺服装置(2)包括滑板(21),滑板(21)的左端开设有贯穿滑板(21)上下两端的下料口,滑板(21)的下端和载具平台(1)之间连接有用于带动滑板(21)左右往复移动的主动件(22);
所述夹持装置(5)包括固定安装在滑板(21)上端左侧的两个前后对称布置的梯形框(51),梯形框(51)左右两段的上端均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倾斜布置,两个梯形框(51)下端的相对侧共同固定安装有U形框(52),U形框(52)右内壁的下端安装有接触点(524),U形框(52)前后两端的中部均上下滑动安装有用于支撑存料治具下端的缓冲单元(53),U形框(52)前后两端的下侧均转动安装有支撑板(54),支撑板(54)左侧的转轴通过电机和U形框(52)连接,支撑板(54)上均安装有用于对存料治具夹持定位的定位单元(55);
所述上料装置(4)包括存料筒(41),存料筒(4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下料筒(42),下料筒(42)的前后两端均通过L形结构的连架杆(49)和载具平台(1)固定连接,下料筒(42)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导向筒(43),下料筒(42)的右内壁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44),电动推杆(44)的左端安装有L形结构的下料板(45),下料板(45)横向段的左端设置为伸缩结构并和下料筒(42)的右内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放球方舱用上料移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框(52)前后两端对称开设有方孔(521),所述缓冲单元(53)包括上下滑动安装在方孔(521)内的方形板(531),方形板(531)和方孔(521)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535),两个方形板(531)的相对侧均前后滑动安装有承载板(532),两个承载板(532)相对侧均设置为梯形结构,且两个承载板(532)相互远离的一端均滑动贯穿其对应的方形板(531)并安装有连接板(533),连接板(533)和方形板(531)之间共同安装有多个让位弹簧(5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放球方舱用上料移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框(52)前后两端的相对侧且位于方孔(521)的右侧均开设有下端向右倾斜的斜槽(522),斜槽(522)内均滑动安装有L形结构的锁定杆(523),且锁定杆(523)靠近其对应的承载板(532)的一端设置为弹性伸缩结构,所述承载板(532)的右端开设有圆孔,圆孔用于和锁定杆(523)配合对承载板(532)进行锁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放球方舱用上料移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54)的上端开设有让位槽(541),所述定位单元(55)包括多个和让位槽(541)下内壁上下滑动连接的缓冲弹簧杆(551),多个缓冲弹簧杆(551)的上端共同安装有缓冲板(55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放球方舱用上料移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552)的下端中部和下端左侧均安装有下压杆(553),且下压杆(553)的下端均贯穿让位槽(541)的下内壁并设置在支撑板(54)预设的连通槽(544)内,中部下压杆(553)远离U形框(52)中部的一端和左侧下压杆(553)左端的下侧均铰接有方形杆(554),方形杆(554)远离下压杆(553)的一端铰接有弹性伸缩结构的传动杆(555),中部下压杆(553)对应的传动杆(555)远离方形杆(554)的一端铰接有定位板(556),且定位板(556)和支撑板(54)前后滑动连接,左侧下压杆(553)对应的传动杆(555)的左端铰接有推板(558),且推板(558)和支撑板(54)左右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放球方舱用上料移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开门装置(3)包括密封板(31)和固定板(32),密封板(31)的上端固定安装在隔窗的上内壁,密封板(31)的下端设置为弹性伸缩结构,且密封板(31)下端的左右两侧均设置为斜面,固定板(32)固定安装在隔窗的下内壁,固定板(32)的下端安装有多个支撑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放球方舱用上料移载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板(54)上且位于两个让位槽(54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通过限位弹簧(542)前后滑动安装有L形结构插杆(543),且两个插杆(543)相互远离的一端上侧均设置为斜面,两个所述缓冲板(552)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锁定孔(557),锁定孔(557)用于和插杆(543)配合对缓冲板(552)进行锁定,所述固定板(32)上端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前后对称布置的挤压块(321),两个挤压块(321)相对侧的右端均设置为斜面,两个挤压块(321)用于带动两个插杆(543)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放球方舱用上料移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筒(43)的上方分布有推送板(46),推送板(46)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47),电动伸缩杆(47)的上端通过顶板(48)和存料筒(41)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放球方舱用上料移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筒(43)前后内壁的下侧均前后滑动安装有限位板(431),限位板(43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L形结构的连接杆(432),连接杆(432)的竖直段贯穿导向筒(43),且连接杆(432)通过连接弹簧(434)和导向筒(43)前后滑动连接,连接杆(432)横向段的右端固定安装有配合块(433),两个配合块(433)相对侧的左端均开设有斜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智能放球方舱用上料移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框(52)上端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前后对称布置的分离块(525),两个分离块(525)用于和配合块(433)的斜面配合带动两个配合块(433)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564544.4A CN118270500B (zh) | 2024-05-09 | 2024-05-09 | 一种智能放球方舱用上料移载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564544.4A CN118270500B (zh) | 2024-05-09 | 2024-05-09 | 一种智能放球方舱用上料移载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270500A true CN118270500A (zh) | 2024-07-02 |
CN118270500B CN118270500B (zh) | 2024-08-30 |
Family
ID=916362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564544.4A Active CN118270500B (zh) | 2024-05-09 | 2024-05-09 | 一种智能放球方舱用上料移载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8270500B (zh)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987419A (zh) * | 2019-05-08 | 2019-07-09 | 广东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板材叠放装置以及板材码垛装备 |
CN115947074A (zh) * | 2022-12-09 | 2023-04-11 | 安徽亿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化手机屏幕全贴合装置及全贴合方法 |
KR102663315B1 (ko) * | 2023-02-24 | 2024-05-03 | 주식회사 세미나인터내셔널 | 필기구 공급유닛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필기구 인쇄 장치 |
-
2024
- 2024-05-09 CN CN202410564544.4A patent/CN11827050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987419A (zh) * | 2019-05-08 | 2019-07-09 | 广东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板材叠放装置以及板材码垛装备 |
CN115947074A (zh) * | 2022-12-09 | 2023-04-11 | 安徽亿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化手机屏幕全贴合装置及全贴合方法 |
KR102663315B1 (ko) * | 2023-02-24 | 2024-05-03 | 주식회사 세미나인터내셔널 | 필기구 공급유닛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필기구 인쇄 장치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270500B (zh) | 2024-08-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452818B (zh) | 一种电源线自动测试系统 | |
CN118270500B (zh) | 一种智能放球方舱用上料移载设备 | |
CN210388194U (zh) | 机器人持工件多机型多型号碗形塞压机 | |
CN118287913B (zh) | 一种压缩机壳体焊接机及焊接方法 | |
CN115312274A (zh) | 一种线束生产加工方法 | |
CN114603303A (zh) | 一种金属箱子焊接工装 | |
CN211786044U (zh) | 一种插头测试治具 | |
CN110405952B (zh) | 一种alc板的一体化施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116500508B (zh) | 一种线束自动测试装置 | |
CN116111480B (zh) | 一种多隔层调节的高低压配电箱及其操作方法 | |
CN114567135B (zh) | 一种电机碳刷架装配用开口环在线置换保持圈的装置 | |
CN113997001B (zh) | 一种异形接头压板的安装装置以及安装方法 | |
CN117047449A (zh) | 灯具支架自动组装设备及方法 | |
CN212420353U (zh) | 一种简统化腕臂加工用平斜腕臂装配装置 | |
CN116365323A (zh) | 一种异型并沟线夹接火安装夹具、安装方法及安装装置 | |
CN110586799B (zh) | 一种多工位转盘装置 | |
CN113941849A (zh) | 一种居中弹簧组装装置及组装方法 | |
CN222088466U (zh) | 一种带接地开关馈线柜柜前联锁装置 | |
CN216264450U (zh) | 一种半轴一体化eds分装系统 | |
CN116624161B (zh) | Tbm快速换刀刀架及配套的使用方法 | |
CN220527380U (zh) | 一种通讯线缆组装装置 | |
CN216940321U (zh) | 一种自动下料的检测工装夹具 | |
CN218370923U (zh) | 一种履带式全自动电缆输送装置 | |
CN219687947U (zh) | 一种户外冷缩终端运输存储架 | |
CN116280969B (zh) | 一种生猪屠宰场用生猪输送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