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82704A - 灯具控制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灯具控制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082704A CN117082704A CN202311094649.XA CN202311094649A CN117082704A CN 117082704 A CN117082704 A CN 117082704A CN 202311094649 A CN202311094649 A CN 202311094649A CN 117082704 A CN117082704 A CN 11708270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mp
- target
- color temperature
- illuminance
- determi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0000001795 light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12163 sequencing techniqu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9
- 239000000306 compon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358 core compon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596 correl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6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following a pre-assigned programmed sequence; Logic control [LC]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0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 H05B47/11—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by determining the brightness or colour temperature of ambient light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灯具控制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对灯具的调控目标参数时,获取所述灯具发送的设备信息和当前控制参数,所述调控目标参数包括目标照度和目标色温;根据所述设备信息获取预先存储的所述灯具对应的基础灯具参数;获取所述智能终端检测到的目标区域对应的灯光效果参数,所述灯光效果参数包括实际照度和实际色温;根据所述基础灯具参数、所述调控目标参数和所述灯光效果参数确定目标区域对应的调控命令,将所述调控命令发送至所述灯具,以控制所述灯具运行。本发明使得目标区域的光环境调控更加精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灯具控制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灯具在调控过程中,通常是用户通过操作灯具设有的亮度挡位或者色温挡位等进行调控制,对于灯具参数的变化操作,通常是采用人为的方式进行控制的,不仅操作方式不便,并且灯具参数的确定不准确,导致光环境无法满足用户照明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具控制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如何提高光环境调控的准确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灯具控制方法,所述灯具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对灯具的调控目标参数时,获取所述灯具发送的设备信息和当前控制参数,所述调控目标参数包括目标照度和目标色温;
根据所述设备信息获取预先存储的所述灯具对应的基础灯具参数;
获取所述智能终端检测到的目标区域对应的灯光效果参数,所述灯光效果参数包括实际照度和实际色温;
根据所述基础灯具参数、所述调控目标参数和所述灯光效果参数确定目标区域对应的调控命令,将所述调控命令发送至所述灯具,以控制所述灯具运行。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基础灯具参数、所述调控目标参数和所述灯光效果参数确定调控命令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基础灯具参数、所述调控目标参数和所述灯光效果参数发送至云端服务器;
获取所述云端服务器返回的调控命令。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基础灯具参数、所述调控目标参数和所述灯光效果参数确定调控命令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调控目标参数包括目标照度时,获取灯具作用于目标区域的实际照度,确定所述目标照度和所述实际照度的照度差值;
确定所述灯具与所述目标区域的距离;
根据所述距离和所述照度差值,确定目标亮度比例,所述调控命令包括目标亮度比例。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距离和所述照度差值,确定目标亮度比例的步骤包括:
根据预设校正系数、预设的照度调节补偿误差系数、灯具的最大光通量、所述距离和所述照度差值,确定亮度比例变化值;
根据当前亮度比例和亮度比例变化值,确定所述目标亮度比例。
可选地,所述确定所述灯具与所述目标区域的距离的步骤包括:
获取在所述目标区域接收到的灯具的实际蓝牙信号强度;
根据预设的环境衰减因子、单位距离内蓝牙信号强度的绝对值,和所述实际蓝牙信号强度,确定所述距离。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基础灯具参数、所述调控目标参数和所述灯光效果参数确定调控命令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调控目标参数包括目标色温时,确定所述目标色温和所述实际色温的色温差值;
获取灯具作用于目标区域的实际照度,确定所述目标照度和所述实际照度的照度差值;
根据预设的色温调节补偿误差系数、所述实际照度、所述照度差值和所述色温差值,确定色温变化值;
根据当前色温和所述色温变化值,确定所述目标灯具色温。
可选地,所述根据当前色温和所述色温变化值,确定所述目标灯具色温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当前色温和所述色温变化值的和值小于最小色温阈值,则确定所述目标灯具色温为最小色温阈值;
当所述当前色温和所述色温变化值的和值大于最大色温阈值,则确定所述目标灯具色温为最大色温阈值。
可选地,所述获取所述灯具发送的设备信息和当前控制参数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读取的所有蓝牙信号,并筛选出灯具的蓝牙信号,确定灯具列表;
根据蓝牙信号强度对所述灯具列表中灯具进行排序,根据排序结果确定待调控的灯具;或者,
根据灯具与所述目标区域的距离,确定待调控的灯具;或者,
根据灯具与所述智能终端的历史连接信息,确定待调控的灯具;
建立待调控的灯具和智能终端的通信连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灯具控制设备,所述灯具控制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执行的灯具控制程序,所述灯具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灯具控制方法的各个步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灯具控制程序,所述灯具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灯具控制方法的各个步骤。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灯具控制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对灯具的调控目标参数时,获取灯具发送的设备信息和当前控制参数,调控目标参数包括目标照度和目标色温;根据设备信息获取预先存储的灯具对应的基础灯具参数;获取智能终端检测到的目标区域对应的灯光效果参数,灯光效果参数包括实际照度和实际色温;根据基础灯具参数、调控目标参数和灯光效果参数确定目标区域对应的调控命令,将调控命令发送至灯具,以控制灯具运行。通过智能终端对灯具进行控制,使得用户能够远程对灯具进行控制,实现灯具控制的便捷性,不同于现有灯具调取预设调节策略的形式,而是结合光环境的现状与调控目标参数确定调控命令,使得目标区域的光环境调控更加精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灯具控制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灯具控制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灯具控制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灯具控制方法的又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灯具控制方法的再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灯具控制方法的后一实施例的步骤S40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灯具控制方法的又一实施例的步骤S40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解决方案是: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对灯具的调控目标参数时,获取灯具发送的设备信息和当前控制参数,调控目标参数包括目标照度和目标色温;根据设备信息获取预先存储的灯具对应的基础灯具参数;获取智能终端检测到的目标区域对应的灯光效果参数,灯光效果参数包括实际照度和实际色温;根据基础灯具参数、调控目标参数和灯光效果参数确定目标区域对应的调控命令,将调控命令发送至灯具,以控制灯具运行。通过智能终端对灯具进行控制,使得用户能够远程对灯具进行控制,实现灯具控制的便捷性,不同于现有灯具调取预设调节策略的形式,而是结合光环境的现状与调控目标参数确定调控命令,使得目标区域的光环境调控更加精确。
作为一种实现方案,灯具控制设备可以如图1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是灯具控制设备,灯具控制设备包括:处理器101,例如CPU,存储器102,通信总线103。其中,通信总线103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
存储器102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2中可以包括灯具控制程序;而处理器1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2中存储的灯具控制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对灯具的调控目标参数时,获取所述灯具发送的设备信息和当前控制参数,所述调控目标参数包括目标照度和目标色温;
根据所述设备信息获取预先存储的所述灯具对应的基础灯具参数;
获取所述智能终端检测到的目标区域对应的灯光效果参数,所述灯光效果参数包括实际照度和实际色温;
根据所述基础灯具参数、所述调控目标参数和所述灯光效果参数确定目标区域对应的调控命令,将所述调控命令发送至所述灯具,以控制所述灯具运行。
可选地,处理器1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2中存储的灯具控制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将所述基础灯具参数、所述调控目标参数和所述灯光效果参数发送至云端服务器;
获取所述云端服务器返回的调控命令。
可选地,处理器1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2中存储的灯具控制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当所述调控目标参数包括目标照度时,获取灯具作用于目标区域的实际照度,确定所述目标照度和所述实际照度的照度差值;
确定所述灯具与所述目标区域的距离;
根据所述距离和所述照度差值,确定目标亮度比例,所述调控命令包括目标亮度比例。
可选地,处理器1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2中存储的灯具控制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预设校正系数、预设的照度调节补偿误差系数、灯具的最大光通量、所述距离和所述照度差值,确定亮度比例变化值;
根据当前亮度比例和亮度比例变化值,确定所述目标亮度比例。
可选地,处理器1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2中存储的灯具控制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在所述目标区域接收到的灯具的实际蓝牙信号强度;
根据预设的环境衰减因子、单位距离内蓝牙信号强度的绝对值,和所述实际蓝牙信号强度,确定所述距离。
可选地,处理器1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2中存储的灯具控制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当所述调控目标参数包括目标色温时,确定所述目标色温和所述实际色温的色温差值;
获取灯具作用于目标区域的实际照度,确定所述目标照度和所述实际照度的照度差值;
根据预设的色温调节补偿误差系数、所述实际照度、所述照度差值和所述色温差值,确定色温变化值;
根据当前色温和所述色温变化值,确定所述目标灯具色温。
可选地,处理器1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2中存储的灯具控制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当所述当前色温和所述色温变化值的和值小于最小色温阈值,则确定所述目标灯具色温为最小色温阈值;
当所述当前色温和所述色温变化值的和值大于最大色温阈值,则确定所述目标灯具色温为最大色温阈值。
可选地,处理器1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2中存储的灯具控制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读取的所有蓝牙信号,并筛选出灯具的蓝牙信号,确定灯具列表;
根据蓝牙信号强度对所述灯具列表中灯具进行排序,根据排序结果确定待调控的灯具;或者,
根据灯具与所述目标区域的距离,确定待调控的灯具;或者,
根据灯具与所述智能终端的历史连接信息,确定待调控的灯具;
建立待调控的灯具和智能终端的通信连接。
目前已有的各种智能照明灯具,其控制方式都是通过遥控器、控制面板、手机APP等设备对灯具本身的性质进行调节,即调节对象为光线的来源。本申请中对目标区域的照明结果进行调节,即调节对象为光线的终点,调节照度要比调节亮度更符合照明需求。
例如,某灯具有多级明暗调节,灯具设计时决定了各级亮度对应的适宜使用场景。然而实际安装的空间与灯具设计时的设想空间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了同样的调节设定无法使最终的环境光线效果达到需求。对此,市面上灯具通用做法为标注本灯具的适用面积,然而一方面同样面积的空间在形态、灯具安装位置、反射面性质等方面也会有差异,另一方面灯具不同批次、使用寿命、环境性质等因素的影响会致使灯具发光性能本身会与设计时产生差异,因此也无法保证最终的照明效果与需求相符。
现有的智能调节,多为根据时间、场景、当前光线情况,在后台提取已经设置好的相应调节命令,而没有结合实际计算,也没有测量方式对最终的照明效果进行验证。用户选择预设场景或预设模式,灯具调节为预设的发光模式,环境光线发生了变化,但是用户无法知道该照明灯具的亮度和色温,是否符合当前使用场景的客观需求。又表现为,对现有照明灯具进行主动、手动调节时,看着灯具明暗发生变化,所处环境明暗也发生变化,用户根据主观经验使灯具停留在某种发光模式下,但是无法判断是否符合使用场景的客观需求,其中,客观需求主要指各现行建筑标准、照明标准对于各场景照明质量的限制条件。
因此,基于上述灯具控制设备的硬件构架,提出本发明灯具控制方法的实施例。
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灯具控制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所述灯具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对灯具的调控目标参数时,获取所述灯具发送的设备信息和当前控制参数,所述调控目标参数包括目标照度和目标色温。
可选地,灯具包括发光组件、调控组件、信号组件和供电组件。
可选地,发光组件为灯具的最核心的部件,有三种或以上的不同发光性能的发光体组成。发光体的可选择为超薄、超小型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贴片,同时保留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和其他发光体的可能。每种发光体由一条独立电路连接为一组,每一组发光体在调控时作为一个整体独立调控。发光体的选择和组合需保证灯具具备可视范围内的全光谱发光能力,且尽可能多的实现不同亮度、色温等参数。为此,发光组件应具备三种或以上的不同发光体,各种类发光体的数量比例应基于实际需求,通过模拟计算、测试调教等方式确定。
可选地,调控组件接收自于信号组件的控制指令。调控组件可包含多个PWM(Pulse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调光模块片,每个调光模块对应一组发光体进行独立调控。为满足灯具的具体需求,采用的调光模块应满足频率和梯度上的要求。其中,为了使灯具尽可能适应各种应用场景及不同环境,调控梯度精度不大于1%,即每组发光体的亮度可调节为从0%至100%的101个档位。调光模块的输出脉冲信号频率应不低于3125Hz。
可选地,灯具中的信号组件负责与控制程序及服务器进行数据交换,信号组件需包含WiFi模块及蓝牙模块。其中,蓝牙模块获取来自手机APP的本地控制命令,WiFi模块获取来自服务器的在线控制命令。同时,信号组件将接收到的控制命令发送给控制模块。
可选地,本灯具搭配可提供稳定电压、电流的直流供电组件,并支持PWM调光组件的高频脉冲信号。
可选地,用户自行安装在智能终端上的应用程序APP,智能终端的主要功能为环境光检测、输入调控目标、与云端服务器交换数据以及展示反馈信息等。
可选地,通过移动设备的色温传感器获取色温参数,其中,色温传感器是目前智能手机上开始普及的硬件设备。可选地,在环境光检测方面,APP可调用智能终端的摄像头及光线传感器。通过读取光线传感器的数据,得到环境光的亮度参数;通过分析摄像头传回的图像数据,得到环境光的色温参数和颜色参数。利用当前智能终端普遍搭载有的摄像头和光线传感器这两个光学元件,使智能终端不仅仅只是下达命令,更具备了感知环境光线基础性质的能力,从而使调控对象从灯变为了光,直指用户核心需求,也使得最终的调控结果可控,且可通过将读数图像化、数字化进行展示,使用户感知到光线的优化过程。
可选地,在输入调控目标方面,APP为用户提供了一些默认场景,各场景下设置有对应的调控目标参数,用户可以选定场景快速设置目标参数。APP也允许用户对可调控的参数分别定义,并将目标参数设置为自定义场景保存。
可选地,利用智能终端上处理芯片的算力,对环境光监测数据、图像信息与用户输入的调控目标参数进行分析运算,得出调控策略。
可选地,APP将智能终端读取的环境光参数与用户输入的调控目标参数通过WiFi发送至云端服务器。APP接收云端服务器发来的灯具状况、调控结果、用户数据等后台数据。
可选地,在离线模式下,该系统可通过手机的蓝牙与灯具直接进行本地连接,实现灯具的数据交换。利用智能终端自带的无线传输协议和处理能力,保证了智能终端在离线模式下仍然可以正常使用。
可选地,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对灯具的调控目标参数,其中,用户通过智能终端输入对灯具的调控目标参数。
可选地,调控目标参数包括目标照度和目标色温,对灯具进行调控,以使灯具达到目标照度或者目标色温。可选地,调控目标参数包括目标区域的目标照度L′和目标色温CCT′等参数。
可选地,设备信息包括IP地址、品牌型号和安装空间等信息。可选地,安装空间可以是灯具按照的房间编号或者房间类型等。
可选地,当前控制参数包括当前的亮度调控比例,和当前的色温控制参数等,即当前控制参数是在灯具参数进行进一步的调控之前的控制参数。
可选地,目标区域可以是用户指定区域,例如沙发或者书桌所在的区域等。可选地,目标区域为灯具的预设距离的区域,例如,目标区域为距离灯具5米的矩形区域。可选地,目标区域为灯具的预设位置所在的区域,例如灯具的正下方。
可选地,步骤S10之前,还包括;读取的所有蓝牙信号,并筛选出灯具的蓝牙信号,确定灯具IP列表;根据蓝牙信号强度对所述灯具列表中灯具进行排序,根据排序结果确定待调控的灯具,建立待调控的灯具和智能终端的通信连接。可选地,由大到小根据蓝牙信号强度对个灯具进行排序,得到排序结果,根据排序结果对灯具进行编号,形成灯具列表,每一灯具对应有编号i,根据蓝牙信号强度依次确定灯具的编号i,其中,确定蓝牙信号强度最大的灯具的编号i=1。
可选地,根据灯具与所述目标区域的距离,确定待调控的灯具,建立待调控的灯具和智能终端的通信连接。可选地,确定与目标区域的距离最小的灯具作为待调控的灯具。
可选地,根据灯具与所述智能终端的历史连接信息,确定待调控的灯具,建立待调控的灯具和智能终端的通信连接。
步骤S20,根据所述设备信息获取预先存储的所述灯具对应的基础灯具参数。
可选地,在接收到灯具的设备信息时,基于设备信息在本地或者云端的数据库进行查询,查询灯具对应的基础灯具参数,基础灯具参数用于确定调控命令。
可选地,当调控目标参数包括目标照度时,基础灯具参数包括预设校正系数、预设的照度调节补偿误差系数、灯具的最大光通量和环境衰减因子等参数,用于确定目标照度对应的调控命令。
可选地,当调控目标参数包括目标色温时,基础灯具参数包括预设校正系数、预设的色温调节补偿误差系数、灯具的最大光通量和环境衰减因子等参数,用于确定目标色温对应的调控命令。
步骤S30,获取所述智能终端检测到的目标区域对应的灯光效果参数,所述灯光效果参数包括实际照度和实际色温。
可选地,智能终端设置有光线传感器,获取检测到的调控目标参数对应的光线传感器数据,根据光线传感器数据确定目标区域的实际照度,如图4所示。
可选地,智能终端设置有摄像头,获取检测到的图像信息,根据图像信息确定目标区域的实际色温,如图4所示。可选地,通过移动设备的色温传感器获取色温参数,其中,色温传感器是目前智能手机上开始普及的硬件设备。
步骤S40,根据所述基础灯具参数、所述调控目标参数和所述灯光效果参数确定目标区域对应的调控命令,将所述调控命令发送至所述灯具,以控制所述灯具运行。
可选地,调控命令包括亮度调控比例和色温的调控参数,调控命令用于灯具的调控。
可选地,当调控目标参数包括目标照度时,根据照度相关的基础灯具参数和灯光效果参数确定调控命令,将调控命令发送至灯具,如图3所示,智能终端对数据进行处理后,确定调控命令即调控指令并发送至灯具,不通过云端服务器对数据进行处理。
可选地,当调控目标参数包括目标色温时,根据色温相关的基础灯具参数和灯光效果参数确定调控命令,并将调控命令发送至灯具。
可选地,如图4或图5所示,智能终端将基础灯具参数、调控目标参数和灯光效果参数发送至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进行数据处理,获取所述云端服务器返回的调控命令,其中,基础灯具参数包括预设校正系数、预设的照度调节补偿误差系数、预设的色温调节补偿误差系数、灯具的最大光通量和环境衰减因子等;当前控制参数即设备状态,调控目标参数包括目标照度和目标色温;灯光效果参数包括实际检测到的当前照度和当前色温。
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对灯具的调控目标参数时,获取灯具发送的设备信息和当前控制参数,调控目标参数包括目标照度和目标色温;根据设备信息获取预先存储的灯具对应的基础灯具参数;获取智能终端检测到的目标区域对应的灯光效果参数,灯光效果参数包括实际照度和实际色温;根据基础灯具参数、调控目标参数和灯光效果参数确定目标区域对应的调控命令,将调控命令发送至灯具,以控制灯具运行。通过智能终端对灯具进行控制,使得用户能够远程对灯具进行控制,实现灯具控制的便捷性,不同于现有灯具调取预设调节策略的形式,而是结合光环境的现状与调控目标参数确定调控命令,使得目标区域的光环境调控更加精确。
参照图6,图6为本发明灯具控制方法的第二实施例,基于第一实施例,所述步骤S40包括:
步骤S41,当所述调控目标参数包括目标照度时,获取灯具作用于目标区域的实际照度,确定所述目标照度和所述实际照度的照度差值;
步骤S42,确定所述灯具与所述目标区域的距离;
步骤S43,根据所述距离和所述照度差值,确定目标亮度比例,所述调控命令包括目标亮度比例。
可选地,实际照度为目标灯具组在目标区域的实际测得的照度L,可选地,实际照度L可以是通过终端设备的光线传感器获取的,或者通过终端设备的摄像头获取的,其中,终端设备的摄像头获取目标区域的图像数据,根据图像数据分析目标区域处的实际照度。
可选地,确定目标照度和实际照度的照度差值,示例性的,如下公式所示:
ΔL=L′-L;
其中,ΔL表示照度差值,L′表示目标照度,L表示实际照度。
可选地,目标亮度比例为目标灯具组的控制参数,以目标亮度比例控制目标灯具组运行,可以使得目标灯具组作用于目标区域的照度达到目标照度。将调控指令集发送给目标灯具组,目标灯具组进行相应的调节,例如,调控指令集包括目标亮度比例和/或色温等灯具参数。
可选地,距离越远,达到目标照度所需要的目标亮度比例越高,距离越近,达到目标照度所需要的目标亮度比例越小。其中,在距离相等时,目标照度越高,所需要的目标亮度比例越高,目标照度越低,所需要的目标亮度比例越低。
可选地,目标亮度比例为灯具的控制参数,以目标亮度比例控制灯具运行,可以使得灯具作用于目标区域的照度达到目标照度。
可选地,确定目标照度和实际照度的照度差值ΔL,示例性的,如下公式所示:
ΔL=L′-L;
其中,ΔL表示照度差值,L′表示目标照度,L表示实际照度。
可选地,确定所述灯具与所述目标区域的距离。可选地,在目标区域获取灯具的图像数据,根据图像数据和焦距确定所述灯具与目标区域的距离。可选地,可以通过红外传感器进行测距得到灯具与目标区域的距离。
可选地,获取在所述目标区域接收到的灯具的实际蓝牙信号强度;根据预设的环境衰减因子、单位距离内蓝牙信号强度的绝对值,和所述实际蓝牙信号强度,确定所述距离,示例性的,如下公式所示:
其中,D表示目标区域与灯具的距离,RSSI表示单位距离内蓝牙信号强度,例如灯具1米处蓝牙信号强度的绝对值,A表示目标区域处接收到的实际蓝牙信号强度,n表示预设的环境衰减因子,abs()表示绝对值函数。
可选地,距离越远,达到目标照度所需要的目标亮度比例越高,距离越近,达到目标照度所需要的目标亮度比例越小。其中,在距离相等时,目标照度越高,所需要的目标亮度比例越高,目标照度越低,所需要的目标亮度比例越低。
可选地,将目标亮度比例发送给灯具,灯具进行相应的亮度调节。
可选地,步骤S43还包括:当所述目标亮度比例小于预设的最小亮度比例阈值,则将所述目标亮度比例更新为预设的最小照度阈值;当所述目标亮度比例大于预设的最大亮度比例阈值,则将所述目标亮度比例更新为预设的最大照度阈值。示例性的,目标亮度比例b的值需位于0~100%之间。若目标亮度比例b<0,则将目标亮度比例更新为b=0;若目标亮度比例b>100%,则将目标亮度比例更新为b=100%。
可选地,校正系数、照度调节补偿误差系数、灯具的最大光通量等系数为预先设定的,不同种类灯具对应的系数不同。
可选地,根据预设校正系数、预设的照度调节补偿误差系数、灯具最大光通量、所述距离和所述照度差值,确定亮度比例变化值,如下公式所示:
其中,Δb表示亮度比例变化值,L′表示目标照度,L表示实际照度,D表示目标区域与灯具的距离,φ表示灯具的最大光通量,s表示校正系数,α亮度调节补偿误差系数,可选地,α在调控中不断变化,调控初始情况下α为上一次调控的最终值,若为首次调控,则α取值为1。
可选地,根据当前亮度比例和亮度比例变化值,确定所述目标亮度比例,如下公式所示:
其中,b表示目标亮度比例,a表示当前亮度比例,Δb表示亮度比例变化值,L′表示目标照度,L表示实际照度,D表示目标区域与灯具的距离,φ表示灯具的最大光通量,s表示校正系数,α亮度调节补偿误差系数,可选地,α在调控中不断变化,调控初始情况下α为上一次调控的最终值,若为首次调控,则α取值为1。
可选地,步骤S43之后,根据所述目标亮度比例控制所述灯具运行,重新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更新照度;若所述更新照度小于预设最小照度阈值,或者大于预设最大照度阈值,确定所述目标照度与所述实际照度的第一照度差值;确定所述更新照度与所述实际照度之间的第二照度差值;根据所述第一照度差值和所述第二照度差值的比值,重新确定所述照度调节补偿误差系数。
可选地,更新照度L1为灯具以目标灯具色温运行时,在目标区域测到的实际照度。
可选地,若更新照度L1在预设最大照度阈值L′max与预设最小照度阈值L′min之间,则结束灯具的照度调控。
可选地,预设最小照度阈值为目标照度的第一比例,预设最大照度阈值为目标照度的第二比例,其中,第一比例小于第二比例。示例性的,预设最大照度阈值L′max=L′*1.1,预设最小照度阈值L′min=L′*0.9,其中,L′表示目标照度。
可选地,更新照度L1在预设最大照度阈值L′max与预设最小照度阈值L′min之间,且更新色温CCT1在预设最大色温阈值CCT′max与预设最小色温阈值CCT′min之间,结束灯具的照度调控。
可选地,若所述更新照度小于预设最小照度阈值,或者大于预设最大照度阈值,表示更新照度不合理,需要对确定目标亮度比例的参数进行调整,因此,确定所述目标照度L′与所述实际照度L的第一照度差值;确定所述更新照度L1与所述实际照度L之间的第二照度差值;根据所述第一照度差值和所述第二照度差值的比值,重新确定所述照度调节补偿误差系数,示例性的,如下公式所示:
其中,α表示亮度调节补偿误差系数,L1表示更新照度,L′表示目标照度,L表示实际照度。通过第一照度差值和第二照度差值,重新确定照度调节补偿误差系数,提高了目标灯具照度调控的准确性,使得灯具的照度变化能够满足用户需求。
可选地,将目标亮度比例b更新为当前亮度比例a,即a=b;将更新照度L1更新为实际照度L,即L=L1,并再一次进行灯具调控。
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距离和照度差值,确定灯具的目标亮度比例,提高了目标亮度比例确定的准确性,使得灯具带来的目标区域的照度变化能够满足用户需求。
参照图7,图7为本发明灯具控制方法的第三实施例,基于第一或第二实施例,所述步骤S40包括:
步骤S44,当所述调控目标参数包括目标色温时,确定所述目标色温和所述实际色温的色温差值;
步骤S45,获取灯具作用于目标区域的实际照度,确定所述目标照度和所述实际照度的照度差值;
步骤S46,根据预设的色温调节补偿误差系数、所述实际照度、所述照度差值和所述色温差值,确定色温变化值;
步骤S47,根据当前色温和所述色温变化值,确定所述目标灯具色温。
可选地,实际色温为灯具在目标区域的实际测得的色温CCT,可选地,实际色温可以是通过终端设备的光线传感器获取的,或者通过终端设备的摄像头获取的,其中,终端设备的摄像头获取目标区域的图像数据,根据图像数据分析目标区域处的实际色温。
可选地,确定所述目标色温和所述实际色温的色温差值,示例性的,如下公式所示:
ΔCCT=CCT′-CCT;
其中,ΔCCT表示色温差值,CCT′表示目标色温,CCT表示实际色温。
可选地,实际照度为灯具在目标区域的实际测得的照度L,可选地,实际照度L可以是通过终端设备的光线传感器获取的,或者通过终端设备的摄像头获取的,其中,终端设备的摄像头获取目标区域的图像数据,根据图像数据分析目标区域处的实际照度。
可选地,确定所述目标照度和所述实际照度的照度差值,示例性的,如下公式所示:
ΔL=L′-L;
其中,ΔL表示照度差值,L′表示目标照度,L表示实际照度。
可选地,色温调节补充误差系数为灯具预先设置的,灯具种类不同,对应的色温调节补充误差系数不同。
可选地,色温变化值,如下公式所示:
其中,ΔCCT′表示色温变化值,ΔCCT表示色温差值,CCT′表示目标色温,CCT表示实际色温,ΔL表示照度差值,L′表示目标照度,L表示实际照度,β表示色温调节补充误差系数。
可选地,当前灯具色温为灯具的控制参数,以当前灯具色温控制灯具运行,可以检测得到灯具作用于目标区域的实际色温。
可选地,目标灯具色温为灯具的控制参数,以目标灯具色温控制灯具运行,可以使得灯具作用于目标区域的色温达到目标色温。
可选地,根据当前灯具色温和所述色温变化值,确定所述目标灯具色温,如下公式所示:
其中,CCTb表示目标灯具色温,CCTa表示当前灯具色温,ΔCCT′表示色温变化值,ΔCCT表示色温差值,CCT′表示目标色温,CCT表示实际色温,ΔL表示照度差值,L′表示目标照度,L表示实际照度,β表示色温调节补充误差系数,可选地,β在调控中不断变化,调控初始情况下β为上一次调控的最终值,若为首次调控,则β取值为1。
可选地,将目标灯具色温发送给灯具,灯具进行相应的亮度调节。
可选地,当所述实际色温和所述色温变化值的和值小于预设的最小色温阈值,则确定所述目标灯具色温为预设的最小色温阈值;当所述实际色温和所述色温变化值的和值大于预设的最大色温阈值,则确定所述目标灯具色温为预设的最大色温阈值。示例性的,目标灯具色温CCTb的值需位于最大色温阈值CCTmax和最小色温阈值CCTmin之间。若目标灯具色温CCTb<CCTmin,则令CCTb=CCTmin;若目标灯具色温CCTb>CCTmax,则令CCTb=CCTmax。
可选地,预设最小色温阈值为目标色温的第一比例,预设最大色温阈值为目标色温的第二比例,其中,第一比例小于第二比例。示例性的,预设最大色温阈值CCTmax=CCT′*1.1,预设最小色温阈值CCTmin=CCT′*0.9,其中,CCT′表示目标色温。
可选地,步骤S47之后,根据所述目标灯具色温控制所述灯具运行,重新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更新色温;若所述更新色温大于预设的最小色温阈值,小于预设的最小色温阈值,确定所述目标色温与所述实际色温的第一色温差值;确定所述更新色温与所述实际色温之间的第二色温差值;根据所述第一色温差值和所述第二色温差值的比值,重新确定所述色温调节补偿误差系数。
可选地,更新色温CCT1为灯具以目标灯具色温运行时,在目标区域测到的实际色温。
可选地,若更新色温CCT1在预设最大色温阈值CCTm′ax与预设最小色温阈值CCTm′in之间,则结束灯具的照度调控。可选地,更新照度L1在预设最大照度阈值L′max与预设最小照度阈值L′min之间,且更新色温CCT1在预设最大色温阈值CCTm′ax与预设最小色温阈值CCTm′in之间,结束灯具的照度调控。
可选地,若所述更新色温小于预设最小色温阈值,或者大于预设最大色温阈值,表示更新色温不合理,需要对确定目标亮度比例的参数进行调整,因此,确定所述目标色温CCT′与所述实际色温CCT的第一色温差值;确定所述更新色温CCT1与所述实际色温CCT之间的第二色温差值;根据所述第一色温差值和所述第二色温差值的比值,重新确定所述色温调节补偿误差系数,示例性的,如下公式所示:
其中,β表示色温调节补充误差系数,CCT′表示目标色温,CCT表示实际色温,CCT1表示更新色温。通过第一色温差值和第二色温差值,重新确定色温调节补偿误差系数,提高了目标灯具色温调控的准确性,使得灯具的色温变化能够满足用户需求。
可选地,将目标灯具色温CCTb更新为当前灯具色温CCTa,即CCTa=CCTb;将更新色温CCT1更新为实际色温CCT,即CCT=CCT1,并再一次进行灯具调控。
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色温调节补偿误差系数、目标照度、色温差值和照度差值准确确定了色温变化值,根据当前灯具色温和色温变化值确定目标灯具色温,提高了目标灯具色温确定的准确性,使得灯具的色温变化能够满足用户需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灯具控制设备,所述灯具控制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执行的灯具控制程序,所述灯具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实施例所述的灯具控制方法的各个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灯具控制程序,所述灯具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实施例所述的灯具控制方法的各个步骤。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系统、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系统、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系统、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系统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停车管理设备,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系统。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灯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智能终端,所述灯具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对灯具的调控目标参数时,获取所述灯具发送的设备信息和当前控制参数,所述调控目标参数包括目标照度和目标色温;
根据所述设备信息获取预先存储的所述灯具对应的基础灯具参数;
获取所述智能终端检测到的目标区域对应的灯光效果参数,所述灯光效果参数包括实际照度和实际色温;
根据所述基础灯具参数、所述调控目标参数和所述灯光效果参数确定目标区域对应的调控命令,将所述调控命令发送至所述灯具,以控制所述灯具运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基础灯具参数、所述调控目标参数和所述灯光效果参数确定调控命令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基础灯具参数、所述调控目标参数和所述灯光效果参数发送至云端服务器;
获取所述云端服务器返回的调控命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基础灯具参数、所述调控目标参数和所述灯光效果参数确定调控命令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调控目标参数包括目标照度时,获取灯具作用于目标区域的实际照度,确定所述目标照度和所述实际照度的照度差值;
确定所述灯具与所述目标区域的距离;
根据所述距离和所述照度差值,确定目标亮度比例,所述调控命令包括目标亮度比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距离和所述照度差值,确定目标亮度比例的步骤包括:
根据预设校正系数、预设的照度调节补偿误差系数、灯具的最大光通量、所述距离和所述照度差值,确定亮度比例变化值;
根据当前亮度比例和亮度比例变化值,确定所述目标亮度比例。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灯具与所述目标区域的距离的步骤包括:
获取在所述目标区域接收到的灯具的实际蓝牙信号强度;
根据预设的环境衰减因子、单位距离内蓝牙信号强度的绝对值,和所述实际蓝牙信号强度,确定所述距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基础灯具参数、所述调控目标参数和所述灯光效果参数确定调控命令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调控目标参数包括目标色温时,确定所述目标色温和所述实际色温的色温差值;
获取灯具作用于目标区域的实际照度,确定所述目标照度和所述实际照度的照度差值;
根据预设的色温调节补偿误差系数、所述实际照度、所述照度差值和所述色温差值,确定色温变化值;
根据当前色温和所述色温变化值,确定所述目标灯具色温。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灯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当前色温和所述色温变化值,确定所述目标灯具色温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当前色温和所述色温变化值的和值小于最小色温阈值,则确定所述目标灯具色温为最小色温阈值;
当所述当前色温和所述色温变化值的和值大于最大色温阈值,则确定所述目标灯具色温为最大色温阈值。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灯具发送的设备信息和当前控制参数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读取的所有蓝牙信号,并筛选出灯具的蓝牙信号,确定灯具列表;
根据蓝牙信号强度对所述灯具列表中灯具进行排序,根据排序结果确定待调控的灯具;或者,
根据灯具与所述目标区域的距离,确定待调控的灯具;或者,
根据灯具与所述智能终端的历史连接信息,确定待调控的灯具;
建立待调控的灯具和智能终端的通信连接。
9.一种灯具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控制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执行的灯具控制程序,所述灯具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灯具控制方法的各个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灯具控制程序,所述灯具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灯具控制方法的各个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094649.XA CN117082704A (zh) | 2023-08-28 | 2023-08-28 | 灯具控制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094649.XA CN117082704A (zh) | 2023-08-28 | 2023-08-28 | 灯具控制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082704A true CN117082704A (zh) | 2023-11-17 |
Family
ID=88711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094649.XA Pending CN117082704A (zh) | 2023-08-28 | 2023-08-28 | 灯具控制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082704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102553A (zh) * | 2024-03-22 | 2024-05-28 | 中山市金兴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照度调光控制方法及照明系统、控制装置、存储介质 |
-
2023
- 2023-08-28 CN CN202311094649.XA patent/CN117082704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102553A (zh) * | 2024-03-22 | 2024-05-28 | 中山市金兴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照度调光控制方法及照明系统、控制装置、存储介质 |
CN118102553B (zh) * | 2024-03-22 | 2024-10-01 | 中山市金兴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照度调光控制方法及照明系统、控制装置、存储介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231132B2 (ja) | 部屋内のライトの光強度及び色温度を制御するための照明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 |
US8111010B2 (en) | Dimmable operating device having internal dimming characteristic | |
KR101347824B1 (ko) | 조명 제어 시스템 장치 및 방법 | |
CN112218403B (zh) | 智能灯具及其亮度色温调节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US10904985B2 (en) | Lighting control utilizing a speech recognition system | |
JP6258947B2 (ja) | 光センサの較正 | |
CN117082704A (zh) | 灯具控制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US10616978B2 (en) | Lighting arrangement,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lighting system | |
US9713229B2 (en) | Lighting control apparatus and lighting system | |
CN112995630A (zh) | 定焦投影机柔性亮度调节方法、投影机及可读存储介质 | |
US20200041082A1 (en) | Adaptive Ambiance Lighting | |
CN117098294A (zh) | 灯具的照度控制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US20240373535A1 (en) | Rendering of a multi-color light effect on a pixelated lighting device based on surface color | |
CN114786307A (zh) | 智能光环境分区调控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
TW201729645A (zh) | 智慧照明系統 | |
CN113099571B (zh) | 光环境调控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7119657A (zh) | 灯具参数确定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9562402A (zh) | 一种rgb灯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 |
JP2025005687A (ja) | 設定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照明制御装置 | |
JP5783268B2 (ja) | 照明制御システム、照明システム、端末操作機器、及びプログラム | |
TWM530918U (zh) | 智慧照明系統 | |
CN117119658A (zh) | 灯具校正系数的确定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9697826A (zh) | 一种批量调控智能照明灯具色温的方法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