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16827604B - 应用登录控制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应用登录控制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27604B
CN116827604B CN202310646225.3A CN202310646225A CN116827604B CN 116827604 B CN116827604 B CN 116827604B CN 202310646225 A CN202310646225 A CN 202310646225A CN 116827604 B CN116827604 B CN 1168276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gin
application
input box
identification
user n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4622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827604A (zh
Inventor
刘英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Ning Dun Mdt Infotech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Ning Dun Mdt Infotech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Ning Dun Mdt Infotech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Ning Dun Mdt Infotech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4622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27604B/zh
Publication of CN1168276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276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8276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276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15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providing single-sign-on or fede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3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passwor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应用登录控制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接收配置指令,以配置老旧系统的登录信息,一键免密登录老旧系统。无需更换原有老旧系统,不存在数据迁移不便或成本高的问题;解决了当前多系统登录繁琐的问题。

Description

应用登录控制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领域,尤其是涉及应用登录控制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单点登录(SingleSignOn,SSO),就是通过用户的一次性鉴别登录。当用户在身份认证服务器上登录一次以后,即可获得访问单点登录系统中其他关联系统和应用软件的权限,同时这种实现是不需要管理员对用户的登录状态或其他信息进行修改的,这意味着在多个应用系统中,用户只需一次登录就可以访问所有相互信任的应用系统。这种方式减少了由登录产生的时间消耗,辅助了用户管理,是目前比较流行的。
但是实现单点登录需要业务系统满足对SSO标准协议的支持,通过协议实现数据交互,完成单点登录。但是某些传统企业仍在使用一些老旧系统,这些老旧系统已经被公司使用多年,没有后续研发更新来对其进行技术支持,加上本身也不支持SSO标准协议,导致在公司进行数字化转型时,这些老旧系统无法实现单点登录功能,因此登录使用过程比较繁琐,尤其是需要同时使用多个系统的情况下,会严重员工的工作效率。若全部更换新系统,又面临数据迁移不便或者成本较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即在继续使用原老旧系统的前提下,存在多系统登录不便的问题,以帮助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本申请提供了应用登录控制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应用登录控制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登录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配置指令,以配置第一应用的登录信息,并将各所述第一应用的登录信息存储至设定存储位置;所述登录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应用的登录地址、用户名、密码、以及所述第一应用的用户名输入框标识、密码输入框标识和登录按钮标识;
接收对第二应用的登录指令,从所述设定存储位置中获取所述第二应用的登录地址;所述第二应用为用户选择需要进行登录的应用,属于所述第一应用中的任意一种;
基于所述第二应用的登录地址,访问所述第二应用的登录界面;
获取所述登录界面中相关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超文本标记语言或超文本链接标示语言)元素的标识;所述相关HTML元素包括用户名输入框、密码输入框、登录按钮;
从所述设定存储位置中获取所述第二应用的用户名、密码以及用户名输入框标识、密码输入框标识和登录按钮标识;
基于所述登录界面中相关HTML元素的标识,与所述第二应用的用户名输入框标识、密码输入框标识和登录按钮标识,确定目标用户名输入框、目标密码输入框以及目标登录按钮;
将所述第二应用的用户名填入到所述目标用户名输入框中;以及将所述第二应用的密码填入到所述目标密码输入框中;
在所述第二应用的用户名和密码填入完成后,控制生成对所述目标登录按钮的点击指令,以实现对所述第二应用的自动登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只需要对用户使用的多个老旧系统的登录信息在统一门户系统进行配置之后,即可实现对多个老旧系统的免密登录,无需更换原有老旧系统,不存在数据迁移不便或成本高的问题;在使用过程中无需一一对每个系统进行登录,解决了当前多系统登录繁琐的问题。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登录界面中相关HTML元素的标识,与所述第二应用的用户名输入框标识、密码输入框标识和登录按钮标识,确定目标用户名输入框、目标密码输入框以及目标登录按钮包括:
将所述登录界面中相关HTML元素的标识,分别与所述第二应用的用户名输入框标识、密码输入框标识和登录按钮标识一一进行比较;
若判断所述相关HTML元素的标识与所述第二应用的用户名输入框标识相同,则判定所述相关HTML元素为所述目标用户名输入框;
若判断所述相关HTML元素的标识与所述第二应用的密码输入框标识相同,则判定所述相关HTML元素为所述目标密码输入框;
若判断所述相关HTML元素的标识与所述第二应用的登录按钮标识相同,则判定所述相关HTML元素为所述目标登录按钮。
可选的,所述接收配置指令,还用于配置第一用户身份信息;
所述将各所述第一应用的登录信息存储至设定存储位置包括:
将各所述第一应用的登录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身份信息关联存储至所述设定存储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同时对老旧系统的登录信息与用户身份信息进行配置,并实现关联存储,可以使得用户可以在任何终端设备上实现多系统“单点登录”,无需依赖某一台具体的计算设备,可实现远程办公。
可选的,所述设定存储位置包括统一身份管理系统,所述统一身份管理系统为非本地存储系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老旧系统的登录信息与用户身份信息关联存储至非本地存储系统的统一身份管理系统中,无需依赖某一台具体的计算设备,即可实现多系统“单点登录”,有利于实现远程办公。
可选的,在所述接收对第二应用的登录指令之前,所述应用登录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当前登录的第二用户身份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二用户身份信息关联的第三应用;
获取各所述第三应用对应的图标,对各所述图标进行展示;
监测对各所述图标的点击操作,当监测到对相关图标的点击操作时,判定接收到对该相关图标对应的应用的登录指令;所述相关图标对应的应用为所述第二应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只需要登录统一门户系统,将所有老旧系统统一展示,并可一键实现免密登录,有利于对多个老旧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和方便登录,进而可帮助提高工作效率。
可选的,所述标识包括ID属性、class属性、name属性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在所述控制生成对所述目标登录按钮的点击指令之后,所述应用登录控制方法还包括:
新建HTML框架以显示所述第二应用的主界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新建HTML框架显示用户所请求访问的老旧系统的主界面,保留原统一门户系统界面继续保留,更符合用户使用需求。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应用登录控制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登录控制系统,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接收配置指令,以配置第一应用的登录信息,并将各所述第一应用的登录信息存储至设定存储位置;所述登录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应用的登录地址、用户名、密码、以及所述第一应用的用户名输入框标识、密码输入框标识和登录按钮标识;
交互模块,用于接收对第二应用的登录指令,从所述设定存储位置中获取所述第二应用的登录地址;所述第二应用为用户选择需要进行登录的应用,属于所述第一应用中的任意一种;
访问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应用的登录地址,访问所述第二应用的登录界面;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登录界面中相关HTML元素的标识;所述相关HTML元素包括用户名输入框、密码输入框、登录按钮;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从所述设定存储位置中获取所述第二应用的用户名、密码以及用户名输入框标识、密码输入框标识和登录按钮标识;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登录界面中相关HTML元素的标识,与所述第二应用的用户名输入框标识、密码输入框标识和登录按钮标识,确定目标用户名输入框、目标密码输入框以及目标登录按钮;
信息填写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应用的用户名填入到所述目标用户名输入框中;以及将所述第二应用的密码填入到所述目标密码输入框中;
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应用的用户名和密码填入完成后,控制生成对所述目标登录按钮的点击指令,以实现对所述第二应用的自动登录。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的终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应用登录控制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应用登录控制方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应用登录控制方法的计算机程序的载体。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有益技术效果:
1.实现了对多个老旧系统的免密登录,无需更换原有老旧系统,不存在数据迁移不便或成本高的问题;在使用过程中无需一一对每个系统进行登录,解决了当前多系统登录繁琐的问题。
2.可以使得用户可以在任何终端设备上实现多系统“单点登录”,无需依赖某一台具体的计算设备,可实现远程办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应用登录控制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登录信息配置界面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统一门户系统与统一身份管理系统网络架构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统一门户界面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应用登录控制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应用登录控制系统模块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继续使用原老旧系统的前提下,为解决存在多系统登录不便的问题,以帮助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本申请实施例公开应用登录控制方法。
参考图1,一种应用登录控制方法,该方法主要可实施于统一门户系统中,包括以下步骤:
S101、接收配置指令,以配置老旧系统的登录信息。
统一门户系统可通过浏览器访问,用户可登录统一门户系统,完成对老旧系统的登录信息和用户身份信息的配置。
可选的,用户可首先在统一门户系统注册账号并设置登录密码,在注册完成后,即可利用用户注册的账号和登录密码实现对统一门户系统的登录。
在登录到统一门户系统后,即可对当前使用的老旧系统的登录信息进行配置。
具体的,进入统一门户系统的配置界面,参考图2所示,在该配置界面录入老旧系统的登录信息,点击保存按钮,完成对该应用的配置过程。
继续参考图2,登录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应用名称、用户登录该应用的用户名(或者称之为账号、账户)、登录密码、登录的网页地址以及相关登录信息的标识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相关登录信息的标识信息包括用户名输入框标识、登录密码输入框标识和登录按钮标识。应当理解的是,网页应用中所呈现的HTML元素都具有各自唯一的标识信息,这是程序员编写网页应用时赋予的。可通过网页HTML元素检查工具获取得到。具体的,通过Chrome浏览器(其他浏览器查看方式可能存在区别)进入老旧系统的登录界面后,可点击鼠标右键,选择检查,打开调试模式,即可看到相应元素的标识信息。以用户名输入框标识为例,其ID属性值为“loginName”,其class属性值为“on”,其name属性值为“username”等等。
在本申请可选实施例中,相关登录信息的标识信息可通过ID属性、class属性、name属性进行表示,可通过其中一种属性进行表示,也可采用多种属性组合进行表示,只要能够唯一表示该元素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元素ID是HTML界面中元素的唯一标识,属性值在界面中不能重复,每个元素的ID通常不同;class可简单的理解为类属性,属性值在界面中可能不唯一;name属性值可以重复,指的是标签的名称。
在完成对某个老旧系统登录信息的输入之后,点击保存按钮,即可实现对该老旧系统登录信息的配置。
通常,用户当前使用的老旧系统不止一个,可能有3-10个,甚至更多,因此存在登录不便的问题。此时,还需完成对其他老旧系统登录信息的配置。通过点击新增按钮,继续参见图2所示,以对下一个老旧系统的登录信息进行配置即可,具体过程同上所述,在此不再赘述。直至完成对该用户当前使用的全部老旧系统登录信息的配置。
统一门户系统将配置好的老旧系统的登录信息存储至设定存储位置,以用于在后期一键免密登录时获取调用。
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当该用户所配置的老旧系统为内部离线系统(即不需要连接外网)时,此时,统一门户系统会将该配置好的登录信息统一存储在终端本地的设定存储位置,例如终端指定文件夹中存储该登录信息,由于登录信息不经过联网数据传输,因此可避免登录信息的泄露,可实现在离线环境下多系统一键免密登录,保证了内部离线系统的安全性,同时解决了当前多系统登录繁琐性问题,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在本申请可选实施例中,当该用户所配置的老旧系统包含在线系统(即需要连接外网才能实现登录)时,此时统一门户系统会将配置好的登录信息统一存储在外部的设定存储位置。可选的,统一门户系统还可将配置好的登录信息与用户身份信息(例如在统一门户系统注册的账号密码)进行关联存储。用户可在任意计算机设备上登录统一门户系统,实现对多个老旧系统的一键免密登录,无需依赖公司办公电脑,可实现远程办公以及任意场所办公。
也即,统一门户系统可根据老旧系统的网络特性,采用不同的信息配置方式和登录控制策略,使得针对保护不同使用场景下的用户,在保证用户信息安全和满足用户使用需求两者进行很好的平衡。
可选的,外部的设定存储位置包括统一身份管理系统,利用统一身份管理系统对各用户所配置的老旧系统的登录信息以及用户身份信息进行统一存储,参考图3,统一门户系统可通过访问该统一身份管理系统,获取登录信息和用户身份信息。
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老旧系统登录信息的配置,可通过统一门户系统进行配置,也可以通过统一身份管理系统进行后台配置。具体
上述老旧系统登录信息的配置过程,可通过服务商的技术人员为用户提供配置服务,例如到用户办公场地通过统一门户系统为用户配置相关老旧系统的登录信息以及用户身份信息;也可不去现场,直接通过统一身份管理系统进入后台进行配置。当然也可用户自己通过统一门户系统完成配置过程。
S102、一键免密登录老旧系统。
在完成对老旧系统登录信息的配置之后,即可通过登录统一门户系统实现对所有老旧系统的一键免密登录,极大简化了用户登录多系统的操作流程。
具体的,用户通过用户身份信息,成功登录统一门户系统后,进入到统一门户系统的主界面中,参考图4所示,统一门户系统将对该用户配置的老旧系统进行图标展示。当用户需要登录某个老旧系统时,点击该老旧系统的图标即可实现一键免密登录,操作方便快捷。且所有老旧系统的图标集中在统一门户系统的一个界面进行展示,更加方便用户对多系统同时登录的操作,而且不会弹出登录界面(常规登录方式在对多个系统进行登录时,同时可能弹出多个登录界面,视觉杂乱),可直接跳转到系统主界面中。
参考图5,一键免密登录老旧系统,具体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S501、接收对第二应用的登录指令。
第二应用为用户选择需要进行登录的应用(即老旧系统),属于第一应用中的任意一种,也即是属于预先配置的老旧系统;如果不预先配置老旧系统的登录信息,则不会对该老旧系统的图标进行展示。
具体的,统一门户系统可监测对各老旧系统的图标的点击操作,当监测到对相关图标的点击操作时,判定接收到对该相关图标对应的应用的登录指令。
S502、从设定存储位置中获取第二应用的登录地址。
设定存储位置中存储有所配置的所有老旧系统的登录信息,其中登录信息包括登录地址,因此可从设定存储位置中获取该老旧系统的登录地址。
S503、基于第二应用的登录地址,访问第二应用的登录界面。
基于登录地址法,访问登录界面是现有方式,在此不再赘述。与现有方式不同的是,统一门户系统不会对该老旧系统的登录界面进行跳转显示,而是获取登录界面中的原始标识信息。
S504、获取登录界面中相关HTML元素的标识。
本申请实施例中红,相关HTML元素包括用户名输入框、密码输入框、登录按钮。也即是需要获取用户名输入框的标识、密码输入框的标识、登录按钮的标识。
S505、从设定存储位置中获取第二应用的用户名、密码以及用户名输入框标识、密码输入框标识和登录按钮标识。
同理,设定存储位置中存储有该用户预先配置的所有老旧系统的登录信息,因此可获取到该老旧系统的用户名、密码以及用户名输入框标识、密码输入框标识和登录按钮标识。
应当说明的是,步骤S505可在步骤S503或者步骤S504执行之后执行,也可以在步骤S501执行之后执行,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S506、基于登录界面中相关HTML元素的标识,与第二应用的用户名输入框标识、密码输入框标识和登录按钮标识,确定目标用户名输入框、目标密码输入框以及目标登录按钮。
可选的,将从设定存储位置中获取的该老旧应用的用户名输入框标识,与该登录界面中各HTML元素的标识进行比较,判断两者是否相同,若是,则确定该HTML元素即为目标用户名输入框;从而将该老旧系统的用户名输入到该目标用户名输入框中,实现用户名信息的自动填入。
同理,将设定存储位置中获取的该老旧应用的密码输入框标识,与该登录界面中各HTML元素的标识进行比较,判断两者是否相同,若是,则确定该HTML元素即为目标密码输入框;从而将该老旧系统的登录密码输入到该目标密码输入框中,实现登录密码的自动填入。
同理,将设定存储位置中获取的该老旧应用的登录按钮标识,与该登录界面中各HTML元素的标识进行比较,判断两者是否相同,若是,则确定该HTML元素即为目标登录按钮;从而在用户名和登录密码自动填入完成后,控制生成对目标登录按钮的点击指令。
S507、将第二应用的用户名填入到目标用户名输入框中。
例如将老旧系统的用户名复制到目标用户名输入框中,实现自动填入。
S508、将第二应用的密码填入到目标密码输入框中。
同上,可将老旧系统的密码复制到目标密码输入框中,实现自动填入。
应当理解的是,步骤S507与S508可同时进行,也可以任意先后进行。
S509、在第二应用的用户名和密码填入完成后,控制生成对目标登录按钮的点击指令,以访问对第二应用的主界面。
应当理解的是,通过在应用的登录界面输入用户名和登录密码,同时触发登录指令,即可实现对该应用主界面的访问。
S510、新建HTML框架以显示第二应用的主界面。
通过新建HTML框架,以用于显示该老旧系统的主界面,保持统一门户系统的当前界面,便于用户对其他老旧系统的登录操作,更符合用户使用需求。
新建HTML框架,可通过对统一门户系统的<a>标签属性进行设置,即可实现。具体的,将<a>标签target属性值,设置为blank,即可实现在新窗口中打开链接界面。当然,也可以通过现有其他任意方式实现,对此不做限制。
为了更好的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实用需求,在本申请可选实施例中,还可监测对一键同时登录的操作指令,继续参考图4,当用户在统一门户系统主界面上点击“一键同时登录”按钮时,可触发同时登录该用户所配置的所有老旧系统,例如当用户配置了5个老旧系统,通过点击“一键同时登录”按钮,可同时触发统一门户系统打开则5个老旧系统的主界面,通过5个新建HTML框架来打开这5个老旧系统的主界面。更好地满足用户使用需求,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基于同一设计构思,本实施例还公开应用登录控制系统。
参考图6,一种应用登录控制系统,包括:
配置模块61,用于接收配置指令,以配置第一应用的登录信息,并将各第一应用的登录信息存储至设定存储位置;登录信息包括第一应用的登录地址、用户名、密码、以及第一应用的用户名输入框标识、密码输入框标识和登录按钮标识;
交互模块62,用于接收对第二应用的登录指令,从设定存储位置中获取第二应用的登录地址;第二应用为用户选择需要进行登录的应用,属于第一应用中的任意一种;
访问模块63,用于基于第二应用的登录地址,访问第二应用的登录界面;
第一获取模块64,用于获取登录界面中相关HTML元素的标识;其中相关HTML元素包括用户名输入框、密码输入框、登录按钮;
第二获取模块65,用于从设定存储位置中获取第二应用的用户名、密码以及用户名输入框标识、密码输入框标识和登录按钮标识;
确定模块66,用于基于登录界面中相关HTML元素的标识,与第二应用的用户名输入框标识、密码输入框标识和登录按钮标识,确定目标用户名输入框、目标密码输入框以及目标登录按钮;
信息填写模块67,用于将第二应用的用户名填入到目标用户名输入框中;以及将第二应用的密码填入到目标密码输入框中;
控制模块68,用于在第二应用的用户名和密码填入完成后,控制生成对目标登录按钮的点击指令,以实现对第二应用的自动登录。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的各种变化方式和具体实例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的应用登录控制系统,通过前述对应用登录控制方法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本实施例中的应用登录控制系统的实施方法,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详述。
为了更好地执行上述方法的程序,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如图7所示,终端包括处理器71和存储器72。
终端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包括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和台式计算机等设备。
其中,存储器72可用于存储指令、程序、代码、代码集或指令集。存储器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用于实现操作系统的指令、用于至少一个功能的指令,以及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登录控制方法的指令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登录控制方法中涉及到的数据等。
处理器71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核心。处理器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72内的指令、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调用存储在存储器72内的数据,执行本申请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处理器71可以为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数字信号处理装置(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DSPD)、可编程逻辑装置(Programmable Logic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控制器、微控制器和微处理器中的至少一种。可以理解地,对于不同的设备,用于实现上述处理器功能的电子器件还可以为其它,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应用登录控制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但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应用登录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登录控制方法包括:
登录统一门户系统;
通过所述统一门户系统接收配置指令,以配置若干第一应用的登录信息,并将各所述第一应用的登录信息存储至设定存储位置,所述设定存储位置包括统一身份管理系统;所述登录信息包括各所述第一应用的登录地址、用户名、密码、以及所述第一应用的用户名输入框标识、密码输入框标识和登录按钮标识;
接收对第二应用的登录指令,从所述设定存储位置中获取所述第二应用的登录地址;所述第二应用为用户选择需要进行登录的应用,包括所述第一应用中的全部应用;
基于所述第二应用的登录地址,访问各所述第二应用的登录界面;
获取所述登录界面中相关HTML元素的标识;所述相关HTML元素包括用户名输入框、密码输入框、登录按钮;
从所述设定存储位置中获取各所述第二应用的用户名、密码以及用户名输入框标识、密码输入框标识和登录按钮标识;
基于所述登录界面中相关HTML元素的标识,与对应所述第二应用的用户名输入框标识、密码输入框标识和登录按钮标识,确定目标用户名输入框、目标密码输入框以及目标登录按钮;
将所述第二应用的用户名填入到所述目标用户名输入框中;以及将所述第二应用的密码填入到所述目标密码输入框中;
在所述第二应用的用户名和密码填入完成后,控制生成对所述目标登录按钮的点击指令,以实现对各所述第二应用的一键自动登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登录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登录界面中相关HTML元素的标识,与所述第二应用的用户名输入框标识、密码输入框标识和登录按钮标识,确定目标用户名输入框、目标密码输入框以及目标登录按钮包括:
将所述登录界面中相关HTML元素的标识,分别与所述第二应用的用户名输入框标识、密码输入框标识和登录按钮标识一一进行比较;
若判断所述相关HTML元素的标识与所述第二应用的用户名输入框标识相同,则判定所述相关HTML元素为所述目标用户名输入框;
若判断所述相关HTML元素的标识与所述第二应用的密码输入框标识相同,则判定所述相关HTML元素为所述目标密码输入框;
若判断所述相关HTML元素的标识与所述第二应用的登录按钮标识相同,则判定所述相关HTML元素为所述目标登录按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登录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配置指令,还用于配置第一用户身份信息;
所述将各所述第一应用的登录信息存储至设定存储位置包括:
将各所述第一应用的登录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身份信息关联存储至所述设定存储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登录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存储位置包括统一身份管理系统,所述统一身份管理系统为非本地存储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登录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对第二应用的登录指令之前,所述应用登录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当前登录的第二用户身份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二用户身份信息关联的第三应用;
获取各所述第三应用对应的图标,对各所述图标进行展示;
监测对各所述图标的点击操作,当监测到对相关图标的点击操作时,判定接收到对该相关图标对应的应用的登录指令;所述相关图标对应的应用为所述第二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应用登录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包括ID属性、class属性、name属性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应用登录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生成对所述目标登录按钮的点击指令之后,所述应用登录控制方法还包括:
新建HTML框架以显示所述第二应用的主界面。
8.一种应用登录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接收配置指令,以配置若干第一应用的登录信息,并将各所述第一应用的登录信息存储至设定存储位置,所述设定存储位置包括统一身份管理系统;所述登录信息包括各所述第一应用的登录地址、用户名、密码、以及所述第一应用的用户名输入框标识、密码输入框标识和登录按钮标识;
交互模块,用于接收对第二应用的登录指令,从所述设定存储位置中获取所述第二应用的登录地址;所述第二应用为用户选择需要进行登录的应用,包括所述第一应用中的全部应用;访问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应用的登录地址,访问各所述第二应用的登录界面;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登录界面中相关HTML元素的标识;所述相关HTML元素包括用户名输入框、密码输入框、登录按钮;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从所述设定存储位置中获取各所述第二应用的用户名、密码以及用户名输入框标识、密码输入框标识和登录按钮标识;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登录界面中相关HTML元素的标识,与对应所述第二应用的用户名输入框标识、密码输入框标识和登录按钮标识,确定目标用户名输入框、目标密码输入框以及目标登录按钮;
信息填写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应用的用户名填入到所述目标用户名输入框中;以及将所述第二应用的密码填入到所述目标密码输入框中;
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应用的用户名和密码填入完成后,控制生成对所述目标登录按钮的点击指令,以实现对各所述第二应用的一键自动登录。
9.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应用登录控制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应用登录控制方法。
CN202310646225.3A 2023-06-02 2023-06-02 应用登录控制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68276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46225.3A CN116827604B (zh) 2023-06-02 2023-06-02 应用登录控制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46225.3A CN116827604B (zh) 2023-06-02 2023-06-02 应用登录控制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27604A CN116827604A (zh) 2023-09-29
CN116827604B true CN116827604B (zh) 2024-01-30

Family

ID=88113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46225.3A Active CN116827604B (zh) 2023-06-02 2023-06-02 应用登录控制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276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92687B (zh) * 2023-12-01 2024-06-14 招商局检测认证(重庆)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智慧消防安全管理平台的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26035A (zh) * 2019-10-08 2020-02-21 云深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浏览器快速登录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460356A (zh) * 2020-04-23 2020-07-28 北京信安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登录方法、装置、介质和设备
CN113904821A (zh) * 2021-09-27 2022-01-07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及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5855B (zh) * 2011-11-21 2013-09-25 奇智软件(北京)有限公司 自动登录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26035A (zh) * 2019-10-08 2020-02-21 云深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浏览器快速登录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460356A (zh) * 2020-04-23 2020-07-28 北京信安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登录方法、装置、介质和设备
CN113904821A (zh) * 2021-09-27 2022-01-07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及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27604A (zh) 2023-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40244057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ccessing cloud resources from a local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US10769594B2 (en) Dynamically generated configuration profiles based on device operating system
CN108370379B (zh) 带有隧道的设备管理方法和系统
WO2018014657A1 (zh) 一种统一门户方法、装置及系统
TW202006578A (zh) 雲設備的帳號配置方法、裝置和系統、資料處理方法
CN112583815B (zh) 一种操作指令管理方法、装置
US11882154B2 (en) Template representation of security resources
CN115203653A (zh) 将用户账户与企业工作空间相关联
US9137094B1 (en) Method for setting DNS records
EP3792793B1 (en) Computer system, login screen display method, and program
CN116827604B (zh) 应用登录控制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JP2021117972A (ja) デバイス対話方法、権限管理方法、対話型デバイスおよびクライアント
JP6751778B2 (ja) 業務システムとマルチアセンブリーとのやりとりを実現する方法、電子装置及び記憶媒体
CN110968367A (zh) 一种电商商品字段配置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5867984A (zh) 在网页中显示任务状态的方法、装置、客户端和移动设备
US8996671B1 (en) Method of providing service-provider-specific support link data to a client in a storage context
US11467868B1 (en) Service relationship orchestration service
CN111314355A (zh) 一种vpn服务器的认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6244682A (zh) 数据库的访问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5297019B (zh) 物联网应用平台的管理方法、物联网系统、设备及介质
JP2015118459A (ja) 画像形成装置、情報端末、サーバ装置、データ処理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の通信方法、情報端末の通信方法、サーバ装置の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848000B2 (en) Resource access
CN110995807B (zh) 直接打开服务器kvm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30385430A1 (en) Techniques for providing security-related information
CN107453904B (zh) 一种集群管理界面实现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