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94866A - 移动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移动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794866A CN103794866A CN201210435796.4A CN201210435796A CN103794866A CN 103794866 A CN103794866 A CN 103794866A CN 201210435796 A CN201210435796 A CN 201210435796A CN 103794866 A CN103794866 A CN 10379486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asitica
- edge frame
- frame members
- communications device
- electrically connec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3071 parasitic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045947 parasit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通信装置,包括基板、金属边框、馈入部以及寄生部。基板包括接地面与净空区域。金属边框环绕在基板的四周,并包括多个间隙以形成相互分离的第一边框元件与第二边框元件。第一边框元件电性连接至接地面。馈入部与寄生部位于净空区域内。馈入部的第一端用以接收馈入信号,且馈入部的第二端为开路。寄生部电性连接第二边框元件与接地面。其中,移动通信装置通过馈入部、第二边框元件与寄生部来形成一环形天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移动通信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金属边框的移动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Smart Phone)、平板电脑以及笔记本电脑等各式各样的移动通信装置不断地推陈出新。此外,现今的制造厂商除了致力于提升移动通信装置的操作功能以外,对于移动通信装置的外观设计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以因此吸引消费者的目光。举例来说,现今的移动通信装置大多采用具有金属质感的外观设计,例如:金属背盖或是金属边框,以突显产品的独特性与外观设计。
然而,天线的辐射特性容易受到周围的金属物体的影响。因此,当移动通信装置因应外观设计的需求而配置金属边框时,移动通信装置的通信品质往往也会受到影响。换言之,金属质感的外观设计为移动通信装置注入了一股流行时尚感,但是却也对移动通信装置中的天线设计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通信装置,利用金属边框来提升移动通信装置的外观设计,并利用部分的金属边框来形成天线。因此,将可降低金属边框对移动通信装置的通信品质所造成的影响。
本发明提出一种移动通信装置,包括基板、金属边框、馈入部以及寄生部。基板包括接地面与净空区域。金属边框环绕在基板的四周,并包括多个间隙以形成相互分离的第一边框元件与第二边框元件。其中,第一边框元件电性连接至接地面。馈入部与寄生部位于净空区域内。此外,馈入部的第一端用以接收馈入信号,馈入部的第二端为开路,且寄生部电性连接第二边框元件与接地面。其中,移动通信装置通过馈入部、第二边框元件与寄生部来形成一环形天线。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环形天线通过馈入部激发出第一共振模态,以接收或发射第一射频信号。此外,馈入部的长度为第一射频信号的波长的1/4倍。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环形天线通过第二边框元件与寄生部激发出第二共振模态,以接收或发射第二射频信号。此外,从第二边框元件的第二端沿着第二边框元件与寄生部延伸至寄生部的第二端的路径长度为第二射频信号的波长的1/4倍。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移动通信装置还包括调整部。其中,调整部位于净空区域内,并电性连接第二边框元件,且移动通信装置还通过调整部来形成环形天线。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环形天线通过调整部、第二边框元件与寄生部激发出第二共振模态,以接收或发射第二射频信号。此外,从调整部的第二端沿着调整部、第二边框元件与寄生部延伸至寄生部的第二端的路径长度为第二射频信号的波长的1/4倍。
基于上述,本发明是利用金属边框来提升移动通信装置的外观设计,并利用金属边框中的第二边框元件来形成天线。因此,将可降低金属边框对移动通信装置的通信品质所造成的影响。除此之外,金属边框中无法作为天线来使用的第一边框元件还电性连接至接地面,进而更有助于提升移动通信装置的通信品质。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移动通信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移动通信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环形天线的返回损失模拟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200:移动通信装置;
110:基板;
111:接地面;
112:净空区域;
120:金属边框;
121:第一边框元件;
122:第二边框元件;
130:馈入部;
140:寄生部;
150:支撑件;
151:第一表面;
152:第二表面;
160:收发器;
210:调整部;
10、10-1:环形天线;
171~175、220:导电件;
GP11、GP12:间隙;
P11~P14:接地点。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的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移动通信装置的示意图。参照图1,移动通信装置100包括基板110、金属边框120、馈入部130、寄生部140、支撑件150与收发器160。其中,基板110的第一表面上设有接地面111,且基板110的第一表面上没有设置接地面111的区域将视为净空区域112。亦即,从另一角度来看,基板110包括接地面111与净空区域112。
馈入部130与寄生部140位于净空区域112内,并与接地面111位于不同的平面上。换言之,在实体配置上,馈入部130与寄生部140投影在基板110上的相对位置,与接地面111互不重叠。举例来说,如图1所示,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支撑件150设置在净空区域112上,并包括第一表面151与第二表面152。其中,第一表面151平行于接地面111,第二表面152垂直于接地面111。此外,馈入部130设置在支撑件150的第一表面151,且寄生部140设置在支撑件150的第一表面151与第二表面152。
金属边框120环绕在基板110的四周,并包括两个间隙GP11与间隙GP12。此外,金属边框120通过两间隙GP11与间隙GP12形成相互分离的第一边框元件121与第二边框元件122。其中,第一边框元件121电性连接至接地面111。举例来说,在图1实施例中,第一边框元件121通过多个导电件171~174电性连接至接地面111。其中,导电件171~174可例如是弹片或是螺丝等任何具有导电性的元件。换言之,第一边框元件121具有连接至接地面111的多个接地点P11~P14。
再者,就第二边框元件122来说,其则是电性连接至寄生部140。举例来说,在图1实施例中,净空区域112位于基板110的一转角处,且第二边框元件122相对于设置在净空区域112上的支撑件150。此外,第二边框元件122的第一端直接或是间接地电性连接至寄生部140的第一端。例如,在图1实施例中,第二边框元件122的第一端是通过导电件175间接地电性连接至寄生部140。此外,第二边框元件122的第二端为开路。更进一步来看,寄生部140的第二端电性连接至接地面111。此外,馈入部130的第一端相对于间隙GP11并用以接收一馈入信号,且馈入部130的第二端为开路。
在操作上,收发器160可通过一同轴线(未示出)提供馈入信号至馈入部130的第一端,进而致使移动通信装置100可通过馈入部130、第二边框元件122与寄生部140来形成一环形天线(loop antenna)10。换言之,金属边框120不仅提升了移动通信装置100的外观设计,且部分的金属边框120(亦即,第二边框元件122)还可用以做为天线来使用。因此,将可降低金属边框120对移动通信装置100的通信品质所造成的影响。除此之外,金属边框120中无法作为天线来使用的第一边框元件121还电性连接至接地面111,进而更有助于提升移动通信装置100的通信品质。
再者,通过馈入部130、第二边框元件122与寄生部140所形成的环形天线10,还具多频操作的特性。举例来说,当馈入部130的第一端接收到馈入信号时,馈入部130还通过耦合的方式将信号传送至第二边框元件122,进而致使环形天线10激发出多个共振模态。例如,环形天线10可通过馈入部130激发出第一共振模态,以接收或发射位于GSM1800/1900/UMTS频带的第一射频信号。此外,环形天线10还可通过第二边框元件122与寄生部140激发出第二共振模态,以接收或发射位于GSM850/900频带的第二射频信号。
在实体结构上,馈入部130的长度为第一射频信号的波长的1/4倍。此外,从第二边框元件122的第二端沿着第二边框元件122与寄生部140,延伸至寄生部140的第二端的路径长度为第二射频信号的波长的1/4倍。值得注意的,虽然图1实施例列举了环形天线10的实施类型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举例来说,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移动通信装置的示意图。其中,图1与图2两实施例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图2中的环形天线10-1还包括调整部210。
具体言之,在图2实施例中,调整部210与馈入部130是一同设置在支撑件150的第一表面151。此外,在电性连接上,调整部210的第一端直接或是间接地电性连接至第二边框元件122的第二端。例如,在图1实施例中,调整部210的第一端是通过导电件220间接地电性连接至第二边框元件122的第二端。此外,调整部210的第二端为开路。因此,移动通信装置200将可通过馈入部130、调整部210、第二边框元件122与寄生部140来形成环形天线10-1。
此外,在操作上,当馈入部130的第一端接收到馈入信号时,馈入部130还通过耦合的方式将信号传送至调整部210,进而致使环形天线10-1激发出多个共振模态。例如,环形天线10-1可通过馈入部130激发出第一共振模态,以接收或发射位于GSM1800/1900/UMTS频带的第一射频信号。此外,环形天线10-1还可通过调整部210、第二边框元件122与寄生部140激发出第二共振模态,以接收或发射位于GSM850/900频带的第二射频信号。举例来说,图3为本发明的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环形天线的返回损失(return loss)模拟示意图。如图3所示,环形天线10-1可激发出符合GSM850/900频带的第二共振模态,并可激发出符合GSM1800/1900/UMTS频带的第一射频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与图1实施例相似地,环形天线10-1的第一共振模态是由馈入部130所形成。因此,就实体结构来看,环形天线10-1中馈入部130的长度也为第一射频信号的波长的1/4倍。此外,与图1实施例不同的是,图2中的环形天线10-1除了通过第二边框元件122与寄生部140来形成第二共振模态以外,其还通过调整部210来形成第二共振模态。因此,就实体结构来看,从调整部210的第二端沿着调整部210、第二边框元件122与寄生部140,延伸至寄生部140的第二端的路径长度为第二射频信号的波长的1/4倍。
换言之,在第二共振模态的设计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通过调整部210的加入,来达到路径长度符合1/4波长的设计需求。除此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依设计所需,通过更改调整部210或/与寄生部140的形状,来延伸调整部210或/与寄生部140的长度,进而致使调整部210、第二边框元件122与寄生部140的路径长度符合1/4波长的设计需求。举例来说,图2所列举的寄生部140的形状为长条状。然而,在另一示范性实施例中,寄生部140的形状也可例如是曲线状。换言之,在另一示范性实施例中,寄生部140具有弯折结构,且移动通信装置200可通过寄生部140的弯折结构,来致使调整部210、第二边框元件122与寄生部140的路径长度符合1/4波长的设计需求。相似地,在另一示范性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将调整部210的形状调整成曲线状,并因此来达到路径长度符合1/4波长的设计需求。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是利用金属边框来提升移动通信装置的外观设计,并利用部分的金属边框(亦即,第二边框元件)来形成天线。因此,将可降低金属边框对移动通信装置的通信品质所造成的影响。除此之外,金属边框中无法作为天线来使用的第一边框元件还电性连接至接地面,进而更有助于提升移动通信装置的通信品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移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板,包括一接地面与一净空区域;
一金属边框,环绕在该基板的四周,并包括多个间隙以形成相互分离的一第一边框元件与一第二边框元件,其中该第一边框元件电性连接该接地面;
一馈入部,位于该净空区域内,该馈入部的第一端用以接收一馈入信号,该馈入部的第二端为开路;以及
一寄生部,位于该净空区域内,该寄生部电性连接该第二边框元件与该接地面,
其中,该移动通信装置通过该馈入部、该第二边框元件与该寄生部来形成一环形天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环形天线通过该馈入部激发出一第一共振模态,以接收或发射一第一射频信号,且该馈入部的长度为该第一射频信号的波长的1/4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寄生部的第一端电性连接该第二边框元件的第一端,该寄生部的第二端电性连接至该接地面,且该第二边框元件的第二端为开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环形天线通过该第二边框元件与该寄生部激发出一第二共振模态,以接收或发射一第二射频信号,且从该第二边框元件的第二端沿着该第二边框元件与该寄生部延伸至该寄生部的第二端的路径长度为该第二射频信号的波长的1/4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支撑件,设置在该净空区域上,其中该馈入部设置在该支撑件的一第一表面,且该寄生部设置在该支撑件的该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调整部,位于该净空区域内,并电性连接该第二边框元件,其中该移动通信装置还通过该调整部来形成该环形天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寄生部的第一端电性连接该第二边框元件的第一端,该寄生部的第二端电性连接至该接地面,且该调整部的第一端电性连接该第二边框元件的第二端,该调整部的第二端为开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环形天线通过该调整部、该第二边框元件与该寄生部激发出一第二共振模态,以接收或发射一第二射频信号,且从该调整部的第二端沿着该调整部、该第二边框元件与该寄生部延伸至该寄生部的第二端的路径长度为该第二射频信号的波长的1/4倍。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支撑件,设置在该净空区域上,其中该馈入部与该调整部设置在该支撑件的一第一表面,该寄生部设置在该支撑件的该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收发器,用以提供该馈入信号。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435796.4A CN103794866B (zh) | 2012-11-05 | 2012-11-05 | 移动通信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435796.4A CN103794866B (zh) | 2012-11-05 | 2012-11-05 | 移动通信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794866A true CN103794866A (zh) | 2014-05-14 |
CN103794866B CN103794866B (zh) | 2016-07-06 |
Family
ID=50670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435796.4A Active CN103794866B (zh) | 2012-11-05 | 2012-11-05 | 移动通信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794866B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64866A (zh) * | 2014-05-26 | 2014-09-24 | 普尔思(苏州)无线通讯产品有限公司 | 应用于同时具有金属环和全金属后壳的手机天线结构 |
CN105870585A (zh) * | 2016-01-06 | 2016-08-17 | 乐视移动智能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
CN106252874A (zh) * | 2015-06-12 | 2016-12-21 | 索尼移动通信株式会社 | 组合天线 |
CN106340709A (zh) * | 2015-07-09 | 2017-01-18 |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可变形移动装置 |
CN106785346A (zh) * | 2015-11-25 | 2017-05-31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行动通信装置 |
CN109286057A (zh) * | 2018-10-22 | 2019-01-29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以及天线控制方法 |
US12088020B2 (en) | 2021-06-10 | 2024-09-10 | Chiun Mai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 Antenna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same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34478A (zh) * | 2004-08-13 | 2006-02-15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射频标识标签及其制造方法 |
CN102368575A (zh) * | 2011-09-08 | 2012-03-07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内置二次辐射天线 |
CN102694243A (zh) * | 2011-03-23 | 2012-09-26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适用于移动通讯装置的小型化天线 |
-
2012
- 2012-11-05 CN CN201210435796.4A patent/CN10379486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34478A (zh) * | 2004-08-13 | 2006-02-15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射频标识标签及其制造方法 |
CN102694243A (zh) * | 2011-03-23 | 2012-09-26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适用于移动通讯装置的小型化天线 |
CN102368575A (zh) * | 2011-09-08 | 2012-03-07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内置二次辐射天线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64866A (zh) * | 2014-05-26 | 2014-09-24 | 普尔思(苏州)无线通讯产品有限公司 | 应用于同时具有金属环和全金属后壳的手机天线结构 |
CN104064866B (zh) * | 2014-05-26 | 2018-08-17 | 普尔思(苏州)无线通讯产品有限公司 | 应用于同时具有金属环和全金属后壳的手机天线结构 |
CN106252874A (zh) * | 2015-06-12 | 2016-12-21 | 索尼移动通信株式会社 | 组合天线 |
CN106252874B (zh) * | 2015-06-12 | 2021-01-15 | 索尼移动通信株式会社 | 组合天线 |
CN106340709A (zh) * | 2015-07-09 | 2017-01-18 |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可变形移动装置 |
CN106340709B (zh) * | 2015-07-09 | 2019-04-19 |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可变形移动装置 |
CN106785346A (zh) * | 2015-11-25 | 2017-05-31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行动通信装置 |
CN105870585A (zh) * | 2016-01-06 | 2016-08-17 | 乐视移动智能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
CN109286057A (zh) * | 2018-10-22 | 2019-01-29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以及天线控制方法 |
CN109286057B (zh) * | 2018-10-22 | 2022-02-15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以及天线控制方法 |
US12088020B2 (en) | 2021-06-10 | 2024-09-10 | Chiun Mai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 Antenna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sam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794866B (zh) | 2016-07-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794866B (zh) | 移动通信装置 | |
TWI539656B (zh) | 行動通訊裝置 | |
JP6118889B2 (ja) | 移動端末装置 | |
CN105745785B (zh) | 移动终端 | |
US10069199B2 (en) | Antenna and radio frequency signal transceiving device | |
US9923263B2 (en) | Mobile device | |
KR102272966B1 (ko) | 용량성 결합된 격리기 조립체 | |
US9190740B2 (en) |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antennas with high isolation characteristics | |
EP2528162B1 (en) | Antenna structure | |
CN103811868B (zh) | 天线组件及无线通信装置 | |
GB2567905A (en) | Hybrid closed slot LTE antenna | |
CN107171048B (zh) | 双频天线装置以及双频天线模块 | |
CN106611897A (zh) | 电子装置 | |
US20150180115A1 (en) | Radio-Frequency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Enhancing Antenna Isolation | |
CN103378420B (zh) | 天线系统 | |
US20130314293A1 (en) |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antenna system therein | |
CN105322278A (zh) | 具有连续金属框的天线及其电子设备 | |
CN106299675B (zh) | 天线结构及应用该天线结构的无线通信装置 | |
CN103943942B (zh) | 天线及具有所述天线的便携式设备 | |
US20130201061A1 (en) | Communication device | |
CN103219581A (zh) | 宽频天线 | |
CN109509961B (zh) | 移动电子装置 | |
US9130275B2 (en) | Open-loop GPS antenna | |
TW201401644A (zh) | 寬頻天線及無線通訊裝置 | |
US20150091774A1 (en) |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