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05589254B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89254B
CN105589254B CN201410561452.7A CN201410561452A CN105589254B CN 105589254 B CN105589254 B CN 105589254B CN 201410561452 A CN201410561452 A CN 201410561452A CN 105589254 B CN105589254 B CN 1055892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
light
area
viewing area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6145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89254A (zh
Inventor
萨文志
张文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olux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nolux Displa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olux Display Corp filed Critical Innolux Display Corp
Priority to CN20141056145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89254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892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892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892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892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一面板、多个第一光源、多个第二光源以及多个第三光源。面板包括一第一显示区以及一第二显示区。第一光源对应该第一显示区。第二光源对应该第二显示区。第三光源对应该第一显示区,其中,该第三光源的色度不同于该第一光源的色度,当该多个第三光源提升其亮度时,该多个第一光源降低其亮度,而,当该多个第一光源提升其亮度时,该多个第三光源降低其亮度。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区域化高色饱和度显示功能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参照图1,现有的显示装置C1,一般主要以白色发光二极管W作为背光模块的光源,以提供白色的背光光线予显示面板。而当显示面板部分区域需要其他颜色(例如红色)作为特别警示之用时,背光模块的对应于该特别警示区域的部分,将会额外于白色发光二极管W之间布置红色发光二极管R,以提供的红色光源以达到警示显示的效果。在现有技术中,由于白色发光二极管W及红色发光二极管R呈交错且共平面的排列,因此在特别警示区域的边缘部分,红色发光二极管R容易受到邻近白色背光光线的污染(污染区域P),而使得红光的色度(色彩饱和度color saturation)降低,而影响了警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一面板、多个第一光源、多个第二光源以及多个第三光源。面板包括一第一显示区以及一第二显示区。第一光源对应该第一显示区。第二光源对应该第二显示区。第三光源对应该第一显示区,其中,该第三光源的色度不同于该第一光源的色度,当该多个第三光源提升其亮度时,该多个第一光源降低其亮度,而,当该多个第一光源提升其亮度时,该多个第三光源降低其亮度。
在一实施例中,该显示装置还包括一电路板,其中,该电路板包括一第一区以及一第二区,该第一区对应该第一显示区,该第二区对应该第二显示区,该多个第一光源以及该多个第三光源设于该第一区,该多个第二光源设于该第二区。
在一实施例中,该电路板还包括一垫高部,该垫高部设于该第一区,该多个第一光源以及该多个第三光源设于该垫高部之上。
在一实施例中,该垫高部的截面为长方形或梯形。
在一实施例中,该垫高部包括一反光侧面。
在一实施例中,该反光侧面为斜面。
在一实施例中,该电路板还包括一反光墙,该反光墙围绕该第二区。
在一实施例中,该电路板还包括一反光墙,该反光墙围绕该第二区。
在一实施例中,相邻该第一区与该第二区间的一交界处的第二光源具有一第一光准直元件,该第一光准直元件准直化该第二光源的出射光线。
在一实施例中,相邻该第一区与该第二区间的该交界处的第三光源具有一第二光准直元件,该第二光准直元件准直化该第三光源的出射光线。
在一实施例中,该显示装置还包括一第一电路板、一导光板以及一第二电路板,其中,该第一电路板包括一第一区以及一第二区,该第一区对应该第一显示区,该第二区对应该第二显示区,该多个第一光源设于该第一区,该多个第二光源设于该第二区,该导光板对应该第一显示区,该多个第三光源设于第二电路板,并对应于该导光板。
在一实施例中,该导光板包括一第一入光面以及一第二入光面,该第一入光面垂直于该第二入光面,该多个第一光源朝向该第一入光面,该多个第三光源朝向该第二入光面。
在一实施例中,该显示装置还包括一第一电路板、一导光板以及一第二电路板,其中,该导光板包括一入光面,一镂空部形成于该导光板,该镂空部对应该第一显示区,该导光板对应该第二显示区,该多个第二光源设于该第一电路板,并朝向该入光面,以对应该导光板,该多个第一光源以及该多个第三光源设于该第二电路板,并朝向该镂空部,以对该第一显示区。
在一实施例中,该多个第三光源的数量大于该多个第一光源的数量。
在一实施例中,该多个第三光源为红光发光二极管,该多个第一光源为白光发光二极管,该多个第二光源为白光发光二极管。
在一实施例中,该多个第三光源的数量比上该多个第一光源的数量的比值介于2至1.7之间。
相比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显示区的色域范围提升0.5%以上。此外,应用本发明的实施例,在第三光源提升其亮度后,仅仅在第一显示区与显示区交界处1厘米的范围内存在微小色度变化,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确实改善了现有技术中的光线污染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此时第三光源未开启的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此时第三光源开启的示意图;
图2C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变形例的示意图;
图3A为垫高部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B为垫高部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显示区的色彩饱和度变化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C1~显示装置
W~白光发光二极管
R~红光发光二极管
P~污染区域
10~面板
11~第一显示区
12~第二显示区
20~电路板
21~第一区
22~第二区
23、23’~垫高部
24、24’~反光侧面
25~反光墙
31~第二光源
31’~第二边界光源
32~第一光源
33~第三光源
33’~第三边界光源
41、42、43~光线
51~第一光准直元件
52~第二光准直元件
61~第一电路板
62~第二电路板
63~导光板
64~第一入光面
65~第二入光面
65’~入光面
66~镂空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2A、图2B,其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包括一面板10、一电路板20、多个第一光源32、多个第二光源31以及多个第三光源33。面板10包括一第一显示区11以及一第二显示区12。该多个第一光源32对应该第一显示区11,提供一光线42作为背光光源。该多个第二光源31对应该第二显示区12,提供一光线41作为背光光源。该多个第三光源33对应该第一显示区11,提供一光线43作为特别警示用光源,其中,该第三光源33出射的光线43的色度(色彩饱和度),不同于该第一光源32出射的光线42的色度。当该多个第三光源33开启或提升其亮度(brightness)时,该多个第一光源32会降低其亮度,甚至关闭或亮度降为0(图2B)。而,当该多个第一光源32开启或提升其亮度时,该多个第三光源33会降低其亮度,甚至关闭或亮度降为0(图2A)。(在图2A、图2B之中,光线图式仅为示意,并未限制本发明)
本实施例的面板10可以是一液晶显示面板,一图案化遮光的面板或是一具有特殊功能的面板,例如触控功能显示面板或3D功能显示面板。若面板10为液晶显示面板,则具有两相对的基板,介于两基板间的液晶层,以及其他驱动及光学结构,例如薄膜晶体管、电极、电路走线、彩色滤光片、黑色矩阵及偏振片等。液晶显示面板搭配触碰侦测元件即为触控功能显示面板,而液晶显示面板搭配光栅结构或棱镜结构即为3D功能显示面板。此外,面板10也可为一具有部分穿透部分遮光的单一板材,例如一具有镂空部分的塑胶板或金属板。
本实施例的电路板可以是一般的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搭配元件组装(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PCBA)。第一光源32、第二光源31及第三光源33可为发光二极管(LE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或荧光灯管(CCFL)或量子点(QD)光发射器。第一光源32、第二光源31及第三光源33的亮度、色度、功率可相同或相异,优选地,第一光源32及第二光源31可为同亮度、同色度、同功率的白色发光二极管,而第三光源33可为较高亮度、较高色度、较高功率的红色发光二极管,以强化警示的效果。第三光源的数量比上第一光源的数量的比值介于2.2至1.4之间。
面板10的第二显示区12作为主要显示画面之用,可以单独作为显示画面之用,或是可以合并第一显示区11作为一显示画面。当一般画面显示模式时,第二显示区12及第一显示区11对应的背光光源并无实质亮度及色度的差异,与一般显示面板功效相同。当特殊警示画面显示模式时,第一显示区11具有特殊警示图样,所对应背光光源的第三光源33可使特殊警示图样呈现高亮度或高色度(色饱和度)的效果。
该电路板20包括一第一区21以及一第二区22,该第一区21对应该第一显示区11,该第二区22对应该第二显示区12。在此实施例中,该多个第一光源32以及该多个第三光源33设于该第一区21,该多个第二光源31设于该第二区22。
参照图2A,在此实施例中,该电路板20还包括一垫高部23,该垫高部23设于该第一区21,该多个第一光源32以及该多个第三光源33设于该垫高部23之上。该垫高部23优选地可使用绝缘材料,例如塑胶、树脂、玻璃等。垫高部23的高度大于各光源高度,并小于背光模块腔体高度与光源高度之差,优选地,垫高部23的高度介于背光模块腔体高度的1/4至3/4之间。
参照图3A,其显示垫高部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为了清楚显示,在图3A中,第一光源32、第二光源31以及第三光源33的排列方式及数量仅为示意,其并未限制本发明),其中,该垫高部23为截面为长方形的长方体。该垫高部23具有反光侧面24。在其他实施例,该垫高部23也可为其他形状,例如是六角形或圆形等。该反光侧面可使用白色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或是白色聚丙烯(polypropylene,PP)所制成的反射层或反射片。
参照图3B,其显示垫高部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为了清楚显示,在图3B中,第一光源32、第二光源31以及第三光源33的排列方式及数量仅为示意,其并未限制本发明),其中,该垫高部23’的截面为梯形。该垫高部23’具有反光侧面24’,该反光侧面24’为斜面。优选地,该斜面与背光模块底面的夹角大于30度并且小于90度。
参照图2C,在一实施例中,该电路板20还包括一反光墙25,该反光墙25围绕该第二区22。在一实施例中,该反光墙25为白色反光片。该反光片材质与反光侧面材质可以是白色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或是白色聚丙烯(polypropylene,PP)。
参照图4,其显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在此实施例中,电路板20不具备垫高部,而单纯以反光墙25围绕该第二区22,第一光源32、第二光源31以及第三光源33为共平面。参照图4(为了清楚显示,在图4中,第一光源32、第二光源31以及第三光源33的排列方式及数量仅为示意,其并未限制本发明),在此实施例中,反光墙25提供了充分的分隔效果。
通过上述第一、二实施例,由各光源出射的光线互相污染程度降低,因此可维持或提升第一显示区11及第二显示区的色饱和度。
参照图5,其显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为了清楚显示,在图5中,第一光源32、第二光源31以及第三光源33的排列方式及数量仅为示意,其并未限制本发明),其中,该多个第二光源31包括多个第二边界光源31’,该多个第二边界光源31’相邻该第一区与该第二区间的一交界处排列,其中,每一第二边界光源31’具有一第一光准直元件51,该第一光准直元件51准直化该地二边界光源31’所提供的光线,缩减出射光线范围的半高宽,避免影响第一区域11的警示画面的色饱和度。
在一实施例中,该多个第三光源33包括多个第三边界光源33’,该多个第三边界光源33’相邻该第一区与该第二区间的该交界处排列,其中,每一第三边界光源33’具有一第二光准直元件52,该第二光准直元件52准直化该第三边界光源33’所提供的光线,缩减出射光线范围的半高宽,避免影响第二区域12的正常画面的颜色。
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之中,由于以光准直元件准直邻近该第一区与该第二区间的该交界处的光线,降低互相污染,维持第一显示区11及第二显示区12的色饱和度。
参照图6,其显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为了清楚显示,在图6中,第一光源32、第二光源31以及第三光源33的排列方式及数量仅为示意,其并未限制本发明),此实施例包括一第一电路板61、一导光板63以及一第二电路板62,其中,该第一电路板61包括一第一区(导光板63覆盖范围)以及一第二区(导光板63未覆盖范围),该第一区对应该第一显示区,该第二区对应该第二显示区,该多个第一光源32设于该第一区,该多个第二光源31设于该第二区,该导光板63对应该第一显示区,该多个第三光源33设于第二电路板62,并对应该导光板63。
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之中,该导光板63包括一第一入光面(底面)64以及一第二入光面(侧面)65,该第一入光面64垂直于该第二入光面65,该多个第一光源32朝向该第一入光面64,该多个第三光源33朝向该第二入光面65。
参照图7,其显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为了清楚显示,在图7中,第一光源32、第二光源31以及第三光源33的排列方式及数量仅为示意,其并未限制本发明),此实施例包括一第一电路板61、一导光板63以及一第二电路板62。该导光板63包括一入光面(侧面)65’。一镂空部66形成于该导光板63。该导光板对应该第二显示区,该多个第二光源31设于该第一电路板61,并朝向该入光面65’,以对该导光板63提供该第二背光线,该多个第一光源32以及该多个第三光源33设于该第二电路板62,并朝向该镂空部66,以直接对该第一显示区以可选择的方式提供背光光源。
参照图8,其显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为了清楚显示,在图8中,背光源30以及第三光源33的排列方式及数量仅为示意,其并未限制本发明),其特征在于,背光源30设于第一电路板61之上。第三光源33设于该第二电路板62之上。导光板63对应该第二显示区以及该第一显示区,该导光板63包括一第一入光面(底面)64以及一第二入光面(侧面)65,该第一入光面64垂直于该第二入光面65,该多个第三光源33朝向该第一入光面64并对应该第一显示区,该多个背光源30朝向该第二入光面65。
参照图9,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由于高亮度及高色饱和度红色发光二极管的加入,第一显示区的色域范围(Color Gamut,CG)提升0.5%以上(原色域范围大于72%NTSC)。此外,应用本发明的实施例,在第三光源33启动后,仅仅在第一显示区与第二显示区交界处1厘米偏差的范围内存在微小色度变化,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确实改善了现有技术中的光线污染问题。
在一实施例中,该多个第三光源33为红光发光二极管,该多个第一光源32为白光发光二极管,该多个第二光源31为白光发光二极管。在一实施例中,该多个第三光源33的数量大于该多个第一光源32的数量。例如,在一实施例中,该多个第三光源的数量比上该多个第一光源的数量的比值介于2至1.7之间。
虽然结合以上优选实施例公开了本发明,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项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仍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附上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18)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以及第二显示区;
多个第一光源,对应该第一显示区;
多个第二光源,对应该第二显示区;
多个第三光源,对应该第一显示区,
其中,该第三光源色度不同于该第一光源色度,当该多个第三光源提升其亮度时,该多个第一光源降低其亮度,当该多个第一光源提升其亮度时,该多个第三光源降低其亮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还包括电路板,其中,该电路板包括第一区以及第二区,该第一区对应该第一显示区,该第二区对应该第二显示区,该多个第一光源以及该多个第三光源设于该第一区,该多个第二光源设于该第二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电路板还包括垫高部,该垫高部设于该第一区,该多个第一光源以及该多个第三光源设于该垫高部之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垫高部的截面为长方形或梯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垫高部包括反光侧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反光侧面为斜面,该斜面与该面板的夹角大于30度并小于90度。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电路板还包括一反光墙,该反光墙围绕该第二区。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电路板还包括一反光墙,该反光墙围绕该第二区。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一区与该第二区间具有一交界处,相邻该交界的该多个第二光源具有一第一光准直元件,该第一光准直元件准直化该第二光源出射的光线。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相邻该交界的第三光源具有第二光准直元件,该第二光准直元件准直化该第三光源出射的光线。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还包括第一电路板、导光板以及第二电路板,其中,该第一电路板包括第一区以及第二区,该第一区对应该第一显示区,该第二区对应该第二显示区,该多个第一光源设于该第一区,该多个第二光源设于该第二区,该导光板对应该第一显示区,该多个第三光源设于第二电路板,并对应该导光板。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导光板包括第一入光面以及第二入光面,该第一入光面垂直于该第二入光面,该多个第一光源朝向该第一入光面,该多个第三光源朝向该第二入光面。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还包括第一电路板、导光板以及第二电路板,其中,该导光板包括入光面,镂空部形成于该导光板,该镂空部对应该第一显示区,该导光板对应该第二显示区,该多个第二光源设于该第一电路板,并朝向该入光面,该多个第一光源以及该多个第三光源设于该第二电路板,并朝向该镂空部,以对应该第一显示区。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多个第三光源的数量大于该多个第一光源的数量。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多个第三光源为红光发光二极管,该多个第一光源为白光发光二极管,该多个第二光源为白光发光二极管。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多个第三光源的数量比上该多个第一光源的数量的比值介于2.2至1.4之间。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在该多个第三光源提升其亮度时,该第一显示区的色域范围较该多个第三光源亮度为0时提升0.5%以上。
18.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以及第二显示区;
多个第二光源,对应该第二显示区;
多个第三光源,对应该第一显示区,其中,该多个第三光源的色度不同于该多个第二光源的色度;
第一电路板,该多个第二光源设于该第一电路板;
第二电路板,该多个第三光源设于该第二电路板;
导光板对应该第二显示区以及该第一显示区,该导光板包括第一入光面以及第二入光面,该第一入光面垂直于该第二入光面,该多个第三光源朝向该第一入光面并对应该第一显示区,该多个第二光源朝向该第二入光面。
CN201410561452.7A 2014-10-21 2014-10-21 显示装置 Active CN1055892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61452.7A CN105589254B (zh) 2014-10-21 2014-10-21 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61452.7A CN105589254B (zh) 2014-10-21 2014-10-21 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89254A CN105589254A (zh) 2016-05-18
CN105589254B true CN105589254B (zh) 2019-04-02

Family

ID=55928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61452.7A Active CN105589254B (zh) 2014-10-21 2014-10-21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892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96579A (zh) * 2017-04-25 2017-06-27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20836A (zh) * 2009-04-23 2010-01-06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的控制方法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1944329A (zh) * 2009-07-07 2011-01-12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CN102116975A (zh) * 2009-11-19 2011-07-06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显示系统
CN104085349A (zh) * 2014-07-25 2014-10-08 大连引航光电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平视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20836A (zh) * 2009-04-23 2010-01-06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的控制方法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1944329A (zh) * 2009-07-07 2011-01-12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CN102116975A (zh) * 2009-11-19 2011-07-06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显示系统
CN104085349A (zh) * 2014-07-25 2014-10-08 大连引航光电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平视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89254A (zh) 2016-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96649B (zh) 显示装置
CN107238974A (zh) 一种背光源及液晶显示模组
US10151948B2 (en) Display apparatus
CN210038403U (zh) 透明显示装置和背光模组
KR20100075134A (ko) 액정표시장치용 백라이트 유닛
WO2016026181A1 (zh) 彩色液晶显示模组结构及其背光模组
CN205427226U (zh) 导光板及使用该导光板的背光模块
CN101896762B (zh) 光源装置及显示装置
CN111025806A (zh) 显示面板、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CN104297931A (zh) 一种裸眼3d显示装置
CN102998835B (zh) 液晶显示装置
JPWO2012101780A1 (ja) 液晶表示装置
WO2016169173A1 (zh) 导光板、背光源和显示装置
US9563322B2 (en) Embedded capacitive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embedded capacitive touch display device
CN105589254B (zh) 显示装置
US20170045673A1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05190154A (zh)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CN110361890A (zh) 照明装置及显示装置
TWI539212B (zh) 顯示裝置
JP5368586B2 (ja)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テレビ受信装置
CN203823596U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CN110376796B (zh) 一种显示装置、其制作方法
KR102121321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2889508A (zh) 背光单元和使用该背光单元的显示装置
KR101816314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