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跳转至

抽象语法树与归纳法

3203 个字 预计阅读时间 11 分钟

Abstract

编程语言原理第三至第六周课程内容

由于大翁老师这部分上课吹水非常严重,所以就基本只看了 slide,但是 slide 质量又非常捉急,全是字全是话,很多都是一个定义写一两页,看半天发现其实屁都没说,我反正就直接抄下来了。我甚至怀疑里面有很多的错误,但也就这样了,姑且认为这些定义都不重要(

抽象语法树

  • 类别(sortast 按语法的不同分成不同类别 \(s\),类别的集合记作 \(S\)
    • 语法书根据语义的不同有不同的类别
  • 运算符 \(o\),其集合 \(O_s\) 是某个 \(s\) 上的集合
    • 元数(arity)规定了运算符的类别、参数的个数 \(n\)、参数的类别 \(s_i\),记作 \((s_1, \cdots, s_n)s\)
      • 理解为记录一个函数的参数类型和返回值类型
  • 变量 \(x\),集合 \(X_s\),为某个 \(s\) 上的集合,变量族 \(X=\{X_s\}_{s\in S}\)
    • 变量是某个领域内的位置对象,可以用特定对象代换(substitution)某个表达式中的全部同个变量来变成已知
  • 结构归纳法(structural induction)
    • 对于某个类别的所有 ast \(a\),都具有性质 \(P(a)\),则考虑所有可以生成 \(a\) 的方式,并证明每种情况下其子 ast 都有该性质,则生成的 \(a\) 也有该性质
    • 用满足性质的 ast 代换变量,得到的代换结果也满足该性质
PPT 里叭叭的绕来绕去还感觉屁用没有的“定义”
  • \(S\) 为类别 sort 的有限集合,给定一个类别集合 \(S\),一个具有形式 \((s_1, \cdots, s_n)s\) 的元数表示一个类别为 \(s\in S\) 的运算符,它接受 \(n\geq 0\) 个参数,第 \(i\) 个参数的类别为 \(s_i\in S\),令 \(O=\{O_a\}\) 为一个按元数索引的、由具有元数 \(a\) 的运算符集合 \(O_a\) 构成的不相交的集族(family,如果 \(o\) 是一个元数为 \((s_1, \cdots, s_n)s\) 的运算符,则称 \(o\) 的类别为 \(s\) 且有 \(n\) 个类别分别为 \(s_1, \cdots, s_n\) 的参数
  • 固定一个类别集合 \(S\) 和一个按元数索引的、不同元数的运算符集族 \(O\),令 \(X=\{X_s\}_{s\in S}\),其中 \(X_s\) 为类别 \(s\) 的变量 \(x\) 所形成的集合,\(X\) 为各不相交有限集 \(X_s\) 组成的,按类别索引的变量集族
    • \(X\) 上下文无关时,如果变量 \(x\in X\),则称 \(x\) 的类别为 \(s\)
    • 如果对任何类型 \(s\) 都有 \(x\notin X_s\),则称 \(x\) 对于 \(X\) 来说是新(fresh)的,或者在理解 \(X\) 时是新的
    • 如果 \(x\) \(X\) 是新的,并且 \(s\) 是类别,则 \(X,x\) 是通过增加 \(x\) \(X_s\) 所得到的变量集族
      • 还算稍微有点用的,定义了一个新写法 \(X,x\)
  • 抽象语法树的族
    • \(A[X] = \{A[X]_s\}_{s\in S}\) 是满足以下条件的最小族:
      • 一个类别为 \(s\) 的变量是一棵类别为 \(s\) ast:如果 \(x\in X_s\),则 \(x\in A[X]_s\)
      • 用运算符可以组合 ast:如果 \(o\) 是一个元数为 \((s_1, \cdots, s_n)s\) 的运算符,且 \(a_1\in A[X]_{s_1}, \cdots, a_n\in A[X]_{s_n}\),则 \(o(a_1, \cdots, a_n)\in A[X]_s\)
  • 代换
    • 变量通过代换赋予含义:如果 \(a\in A[X, x]_s\),且 \(b\in A[X]_s\),则用 \(b\) 代换 \(a\) 中出现的所有 \(x\) 得到的结果是 \([b/x]a\in A[X]\)
    • 定义 ast \(a\) 为代换目标 target,而 \(x\) 为代换主题 subject,代换由以下等式定义:
      • \([b/x]x = b\),且当 \(x\neq y\) 时, \([b/x]y = y\)
      • \([b/x]o(a_1, \cdots, a_n) = o([b/x]a_1, \cdots, [b/x]a_n)\)
    • 定理:如果 \(a\in A[X, x]\),则对于任意 \(b\in A[X]\) 都存在唯一的 \(c\in A[x]\) 满足 \([b/x]a = c\)

抽象绑定树

  • abt 是对 ast 的扩展,引入具有指定作用域的新变量和符号
  • \(\text{let }x\text{ be }a_1\text{ in }a_2\),令 \(a_2\) 中的 \(x\) \(a_1\)
    • 变量 \(x\) \(\text{let}\) 表达式约束用于 \(a_2\)
    • 约束变量可以换名
  • 约束绑定
    • abt 通过允许运算符把任意有限个变量绑定到每个参数中来泛化 ast
    • 运算符 \(a\) 的参数称作抽象子(abstractor,具有 \(x_1, \cdots, x_k.a\) 的形式(当 \(k=0\) 时可写作 \(a\)
    • 变量序列 \(x_1, \cdots, x_k\) abt a 中是约束的
    • \(\text{let }x\text{ be }a_1\text{ in }a_2\) 就是 \(\mathrm{let}(a_1; x.a_2)\) 这个形式表明 \(x\) \(a_2\) 是约束的
      • \(\mathrm{let}()\) 的结果是一个 ast
    • \(x_1, \cdots, x_n\) 表示为 \(\overrightarrow{x}\),则 \(x_1, \cdots, x_n.a\) 表示为 \(\overrightarrow{x}.a\)
    • 运算符被赋予形如 \((v_1, \cdots, v_n)s\) 的泛化元数(generalized arity,这个形式规定了类别为 $s、带 \(n\) 个价(valence)为 \(v_1, \cdots, v_n\) 的参数的运算符
      • \(v\) 的形式为 \(s_1, \cdots, s_k.s\),指定了参数的类别以及所绑定的变量的数量和类别
      • 变量序列 \(\overrightarrow{x}\) 属于类别 \(\overrightarrow{s}\),是因为这两个向量有相同的长度 \(k\),并且对每一个 \(1\leq i\leq k\) 都有变量 \(x_i\) 属于类别 \(s_i\)
  • 抽象绑定树的族
    • 固定一个类别集合 \(S\) 和一个按其泛化元数索引的运算符的不相交集族 \(O\),对给定的一族不相交的变量集合 \(X\),抽象绑定树的族(abt \(B[X]\)) 的定义与 \(A[X]\) 类似,但是其中的 \(X\) 在定义中是不固定的,而是当进入抽象子的作用域时会发生变化
    • 定义满足如下条件的闭合的最小集族:
      • 如果 \(x\in X_s\),则 \(x\in B[X]\)
      • 对任意元数为 \((\overrightarrow{s_1}, \cdots, \overrightarrow{s_n}.s_n)\) 的运算符 \(o\),如果 \(a_1\in B[X, \overrightarrow{x_1}]_{s_1}, \cdots\),且 \(a_n\in B[X, \overrightarrow{x_n}]_{s_n}\),则 \(o(\overrightarrow{x_1}.a_1; \cdots; \overrightarrow{x_n}a_n)\in B[X]_s\)
  • \(\alpha\) 等价关系
    • \(a =_\alpha b\) 表示 \(a\) \(b\) 在不考虑约束变量名的选择下是相同的
    • \(a\) \(b\) 互为 \(\alpha\) 变体(\(\alpha\)-variant)
  • 代换:用类别为 \(s\) abt \(b\) 代换 abt \(a\) 中自由出现的类别为 \(s\) \(x\),写作 \([b/x]a\)
  • 标识约定:abt 总是根据 \(\alpha\) 等价决定是否相同

归纳推理

  • 判断(judgment:关于某种类别的一棵或多棵 abt 的陈述
    • 一些判断的例子:
      • \(n\ \mathrm{nat}\)\(n\) 是一个自然数
      • \(n_1 + n_2 = n\)\(n\) \(n_1\) \(n_2\) 的和
      • \(\tau\ \mathrm{type}\)\(\tau\) 是一个类型
      • \(e:\tau\):表达式 \(e\) 具有类型 \(\tau\)
      • \(e\Downarrow v\):表达式 \(e\) 的值为 \(v\)
    • 判断的作用:
      • 表明一棵或多棵 abt 具有某种性质
      • 表明一棵或多棵 abt 彼此之间存在某种关系
    • 一些名词:
      • 判断形式(judgment formabt 所具有的性质或关系
      • 判断形式的实例(instance:对性质或关系的一个判断
      • 谓词(predicate:判断形式
      • 主语(subject:构成实例的对象
      • 记法 \(a\ J\) 表示 abt \(a\) 具有 \(J\) 性质,\(-J\):不标记参数的 \(J\)
  • 规则(rule:规定了一个判断有效的充要条件,因此也就决定了这个判断的含义

推理规则

  • 判断形式的归纳定义(inductive definition)表达为 \(\dfrac{J_1\cdots J_k}{J}\)
    • \(J_1, \cdots, J_k\) 都成立时,\(J\) 也成立(反之不一定)
    • 前提(premise:分子;结论(conclusion:分母
    • 公理(axiom:没有前提;正常规则(proper rule:有前提
  • 归纳定义例子:
    • \(-\mathrm{nat}\)\(\dfrac{}{\mathsf{zero}\ \mathrm{nat}}, \dfrac{a\ \mathrm{nat}}{\mathrm{succ}(a)\ \mathrm{nat}}\)
    • \(-\mathrm{tree}\)\(\dfrac{}{\mathsf{empty}\ \mathrm{tree}}, \dfrac{a_1\ \mathrm{tree}\ \ a_2\ \mathrm{tree}}{\mathrm{node}(a_1; a_2)\ \mathrm{tree}}\)
    • \(a\ \mathrm{is}\ b\)(两棵 abt 相等\(\dfrac{}{\mathsf{zero}\ \mathrm{is}\ \mathsf{zero}}, \dfrac{a\ \mathrm{is}\ b}{\mathrm{succ}(a)\ \mathrm{is}\ \mathrm{succ}(b)}\)
  • 规则模式(rule scheme:以上的定义都是有限的判断,但可以推出无限的规则,这样的有限的模式称为规则模式
  • 规则模块的实例:为规则中对象的每一个选择确定的一条规则
  • 两种归纳定义:
    • 迭代(iteration)归纳定义:一个归纳定义建立在另一个归纳定义之上
      • e.g. \(\dfrac{}{\mathsf{nil}\ \mathrm{list}}, \dfrac{a\ \mathrm{nat}\ \ b\ \mathrm{list}}{\mathrm{cons}(a; b)\ \mathrm{list}}\)
    • 联立(simultaneous)归纳定义(相互归纳定义:所有的判断形式的规则是由整个规则集合同时定义的
      • e.g. \(\dfrac{}{\mathsf{zero}\ \mathrm{even}}, \dfrac{b\ \mathrm{odd}}{\mathrm{succ}(b)\ \mathrm{even}}, \dfrac{a\ \mathrm{even}}{\mathrm{succ}(a)\ \mathrm{odd}}\)
  • 用规则定义函数
    • 通过对输入输出的关系的图做归纳定义来定义函数,然后证明这个关系在给定关系时唯一确定输出
加法函数的规则定义

\(\mathrm{sum}(a; b; c)\) 表示 \(c\) \(a\) \(b\) 的和,给出如下定义:

\[ \dfrac{b\ \mathrm{nat}}{\mathrm{sum}(\mathsf{zero}; b; b)}, \dfrac{\mathrm{sum}(a; b; c)}{\mathrm{sum}(\mathrm{succ}(a); b; \mathrm{succ}(c))} \]

需要证明对于任意 \(a\ \mathrm{nat}\) \(b\ \mathrm{nat}\) 都存在唯一的 \(c\) 符合 \(\mathrm{sum}(a; b; c)\)

  • 存在性:如果 \(a\ \mathrm{nat}\) \(b\ \mathrm{nat}\) 则存在 \(c\) 使得 \(\mathrm{sum}(a; b; c)\)
    • \(P(a\ \mathrm{nat})\) 的含义为“对于任意 \(b\ \mathrm{nat}\) 存在 \(c\) 使得 \(\mathrm{sum}(a; b; c)\)
    • \(a=\mathsf{zero}\) 时,根据第一个规则显然成立,此时 \(c=b\)
    • 假设 \(P(a\ \mathrm{nat})\) 成立,需要证明 \(P(\mathrm{succ}(a)\ \mathrm{nat})\) 成立
      • 因为 \(P(a\ \mathrm{nat})\),因此对于这个 \(b\) 存在 \(c'\) 使得 \(\mathrm{sum}(a; b; c')\),根据第二个规则有 \(\mathrm{sum}(\mathrm{succ}(a); b; \mathrm{succ}(c'))\),因此可令 \(c=\mathrm{succ}(c')\)
  • 唯一性:如果 \(\mathrm{sum}(a; b; c_1)\) \(\mathrm{sum}(a; b; c_2)\),则 \(c_1=c_2\ \mathrm{nat}\)
    • \(a=\mathsf{zero}\) 时,根据第一个规则有 \(c_1 = b = c_2\)
    • \(\mathrm{sum}(a; b; c_1), a=\mathrm{succ}(a'), c_1=\mathrm{succ}(c_1')\),如果 \(\mathrm{sum}(a; b; c_2)\),根据第二个规则有 \(\mathrm{sum}(\mathrm{succ}(a'); b; \mathrm{succ}(c_1'))\),即 $\mathrm{sum}(a; b; c_1),因为它们来源于同一条规则,所以 \(c_1 = c_2\)
  • 模式
    • 一条判断中,有一些参数是由另外参数决定的,称为判断的模式声明
    • e.g. 加法函数 \(\mathrm{sum}(a; b; c)\)
      • \(c\) \(a, b\) 决定,所以它具有模式 \((\forall, \forall, \exists)\)
      • 如果 \(c\) 是唯一的,就写作 \((\forall, \forall, \exists !)\)
      • 如果 \(c\) 不一定存在(最多一个,写作 \((\forall, \forall, \exists\leq 1)\)

推导

  • 规则归纳(rule induction)
    • 要证明“性质 \(a\ P\) \(a\ J\) 可推导时成立”,则只需证明“\(P\) 封闭于定义判断形式 \(J\) 的规则或 \(P\) 遵从这些规则”
    • 即如果当 \(P(a_1), \cdots, P(a_k)\) 成立时 \(P(a)\) 成立,则性质 \(P\) 遵从规则 \(\dfrac{a_1\ J\cdots a_k\ J}{a\ J}\)
      • 分子称为这个推理的归纳假设(inductive hypotheses)
      • 分母称为归纳结论(inductive conclusion)
  • 根据已知的公理、定理、定律、定义等,借助于逻辑推理、数值演算等,得出新的结论
  • 一个判断的推导过程是规则的有限组合,由公理开始,以判断结束
  • 推导是一棵树,结点是规则,其子结点是以该规则为前提的推导过程
  • 找到一个推导过程就可以说明一个归纳定义判断是可推导的
  • 推导方向:
    • 前向链接(forwarding chaining、自底向上构造(bottom-up construction:从公理开始,没有方向的
    • 反向链接(backwarding chaining、自顶向下构造(top-down construction:从结论开始,是目标导向的

假言判断与一般性判断

大翁老师好像没讲,但后面会用到一些记法,看的 xyx 的笔记

  • 前面如 \(a\ \mathrm{nat}\) 的判断称为基本判断(basic judgement)
  • 假言判断(hypothetical judgement:假设(hypothesis)和结论(conclusion)之间的蕴含关系(entailment)
    • \(\Gamma = \{J_1, \cdots, J_k\}\) 为若干基本判断的集合,\(R\) 为一个规则集合,\(J\) 为基本判断
    • 可导性判断(derivability judgement\(\Gamma\vdash_R J\),表示根据 \(R\) 如果 \(\Gamma\) 成立,则 \(J\) 成立
      • \(\Gamma_1\vdash_R \Gamma_2\) 表示 \(\Gamma_1\vdash_R J, \forall J\in\Gamma_2\)
      • \(\vdash_R J\) 表示 \(J\) 可直接从 \(R\) 中推导
      • 有自反性、弱化、传递性
    • 可纳性判断(admissible judgement\(\Gamma\vDash_R J\),表示如果 \(\Gamma\) 可由 \(R\) 推导,则 \(J\) 也可以
      • 也有自反性、弱化、传递性
  • 一般性判断(general judgement
    • 对于 \(\Gamma\vdash_R J\),将 \(\Gamma\) 中用到的变量记为 \(X\),则可记为 \(\Gamma\vdash_R^X J\)
    • \(X\) 拆分,\(\Gamma\) 中自由变量记为 \(Y\),其他记为 \(X\),则可记 \(Y\ |\ \Gamma\vdash_R^X J\)

最后更新: 2023年10月25日 21:54:34
创建日期: 2023年10月18日 22:31:40
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