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杀马特我爱你 (2019)

导演: 李一凡
主演: 罗福兴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9-12(广东时代美术馆)
片长: 125分钟
又名: 杀马特,我爱你 / Sha Ma Te I Love You / We Were Smart
IMDb: tt13809752
5星
40.6%
4星
48.6%
3星
10.1%
2星
0.7%
1星
0.1%
好于 94% 纪录片

杀马特我爱你的短评 · · · · · · ( 全部 13293 条 )

热门 /   / 

47 tankry 看过 2020-11-17 11:00:26

再论乌托邦的倒掉。生产关系对个体的异化论述清楚,但是乌托邦内部带来的异化却没有提及,这是访谈式纪录电影的形式缺陷,你必将听到对方自我合理化后的状态陈述,但有些介于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区隔需要跳出对方的世界观才可捕捉。荒诞的是,无论是对亚文化精神实质的拆解或是重构,都来自远离这一亚文化圈层的定义主义者。X放映@77文创

1110 林西拿 看过 2020-08-16 12:55:38

讓這群人端坐在鏡頭前,卸下他們的防備,讓他們自如地、甚至帶著笑容地講述自己的故事,光是做到這一點,就已經功德無量了,因為他做的是「保存時代的面孔」,以及讓這個群體「登堂入室」。

687 赫恩曼尼 看过 2020-09-15 17:17:11

在大众媒体的话语体系中,杀马特等同于低俗、哗众取宠、博人眼球。而本世纪初,在广东一带兴起的杀马特一族,其实绝大部分都是十几岁进厂打工的留守儿童,他们在流水线上出卖体力、感觉不到存在的意义,得不到周围人的认可,日常被孤独、压抑、苦闷填满。于是他们只能通过廉价而又扎眼的发型获得心理上安慰(即:有人关注我、关心我,哪怕是异样的眼光)。这种发型进而发展成一种身份上的认同,工厂流水线上一个个孤独的个体终于有... 在大众媒体的话语体系中,杀马特等同于低俗、哗众取宠、博人眼球。而本世纪初,在广东一带兴起的杀马特一族,其实绝大部分都是十几岁进厂打工的留守儿童,他们在流水线上出卖体力、感觉不到存在的意义,得不到周围人的认可,日常被孤独、压抑、苦闷填满。于是他们只能通过廉价而又扎眼的发型获得心理上安慰(即:有人关注我、关心我,哪怕是异样的眼光)。这种发型进而发展成一种身份上的认同,工厂流水线上一个个孤独的个体终于有了归属。他们宁肯被辞退、找不到工打、忍饥挨饿、遭人唾弃,也要保留自己的发型。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感觉自己是完整的、自由的、有归属的。至于后来网络直播平台上戴着假发套、装疯卖傻的“杀马特”,早已不是当年这群孤独的人了。这群人最后终被无力穿透的阶层困住,重新坠入千篇一律的生活。 (展开)

559 ☃︎ 看过 2020-08-15 20:34:18

和三和大神的困境是一样的,但他们有头发护体。

547 看过 2020-08-15 22:27:03

时代美术馆看的。杀马特们也是艺术家,但是留给他们的空间不多了。关键词:反人性的流水线,长大成人的留守儿童,安放在杀马特文化里的青春。印象中有个杀马特说,这样看起来凶一点,没人欺负他。假发,装扮等等,是把他们与流水线机器人区分开来的标志,“家族”的“势力”,则是他们为数不多的慰藉。几个外国观众都哭了,也许他们无法想象那段中国的制造业的亚文化小切片是这样的——从残酷中绽放的花。

> 更多短评 13293条
为什么被折叠? 有一些短评被折叠了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账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短评
我要写影评

杀马特我爱你的影评 · · · · · · ( 全部 376 条 )

左望 2020-10-13 17:49:15

杀马特是自由的,是快乐的,也是压迫的

还没有一部纪录片可以像《杀马特我爱你》让我这么感动,以致于看到中间,我不自觉地拿起手机拼命的记笔记,生怕遗漏掉其中每一段杀马特充满力量的表达,那些关于自由、关于快乐、关于压迫的生命哲学表达。我此处所记下的,只是现场短暂能够记下的关键词汇集,而杀马特在影片中...  (展开)
林西拿 2020-08-16 13:58:54

希望能再看一遍

喜欢导演的态度,他一定是个很温柔的人。念过一些书的人,面对这个群体,会去扯「资本主义」、「城乡差距」、「剥削」、「异化」之类的东西,再以此来建构素材,甚至引导受访者。这其实是一种不自知的无情,更像是在研究解剖青蛙、按照课本上所写去一刀一刀割它一样。理论也许...  (展开)
不散 2020-11-17 18:48:54

杀马特的秘密,藏在915段录像里

作者: 杀马特·面 在中文互联网世界中,“杀马特”绝对算不上是褒义词。不会有人认为“你也太杀马特了吧”是夸赞的话语。 在2013年前后那次清理三俗信息的行动中,杀马特被定义为“低俗”,从而被主流禁止、打压。 同时,他们也面临着来自城市、精英阶层、知识分子的嘲讽——...  (展开)
中国三明治 2020-11-12 17:47:46

《杀马特我爱你》导演李一凡:让被遮蔽的东西被看见 |三明治创作者访谈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文 | 若冰 十月底的一个周五晚上,在清华大学学生活动中心地下教室举行了一场《杀马特我爱你》的小型观影活动。影片放映结束后是讨论环节,几个同学带头积极发言:“杀马特审美level不够,工人阶级需要被启发与解放……”场下有些哗然,同学又补充道:“当然,我是能理解他们的...  (展开)
AT 2020-08-20 08:27:54

谈谈片子吧

现场没谈,首先是因为这个话题说起来我一人可能要说半小时。其次,是因为现场的气氛,这个等会说。 这个片的叙事结构有种即兴音乐,或者如导演本人所说“聊天”,“絮叨”似的特征:通过在既往叙述之内寻找下一个“根音”来发展出新的“和弦”。它不显得杂乱,因为每个小章节主...  (展开)
包子 2021-01-17 03:42:32

人是目的,而非工具

李一凡导演在“一席”的演讲上,有一句话非常触动我。 视频里,一位杀马特说:“哪怕是吵一架,至少有个人愿意跟我吵架。” 和导演一样,我以前对杀马特的认知也来自于主流社会片面的报道,但这句话,让我突然体会到了夸张的造型背后那无边无际的孤独。这种孤独无人问津、无人...  (展开)
组织捣乱委员 2020-11-08 00:20:05

看完电影后的简单对话

看完电影和朋友在讨论。她问为什么不一开始就说他们是留守儿童。我说留守儿童这个身份带有很多刻板印象,他们应该先是杀马特,再是留守儿童。 回到家,妈妈问我看了一部什么电影,我说一部拍杀马特的纪录片,问她知不知道什么是杀马特,妈妈说怪的人。我追问,你说杀马特都是什...  (展开)
昭昭昭昭 2023-02-21 21:25:10

“异类”的声音

4星半。 当前的主流社会对杀马特充斥着不理解,很难容得下此种“异类”的声音。 影片让我对这个亚文化少数群体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之前我确实是对其有一定的误解,也再次提醒我尊重与理解他人的不同与喜好。算是一个不错的的纪录片视角,毕竟在某种程度上,所谓的非主流杀马特...  (展开)
Rosecanoe 2020-11-07 23:04:23

围猎亚文化

群岛观影会。片子很平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要有最后一段强加的童年创伤故事征集,我觉得这是一部接近平视、并且愿意与杀马特这种亚文化沟通的纪录片。 导演直言此片对象是知识分子,希望观众能够重新审视文化当中人的主体性,而不仅仅是碎片化的符号。 对于这个问题的探讨...  (展开)
秃顶道士罗十三 2020-12-01 07:36:15

真实的力量

为什么这个社会要求男性正装要打领带,领带不过是原来用来擦嘴巴的一条布而已。为什么这个社会要女人穿高跟鞋,高跟鞋跟裹小脚一样纯属酷刑。为什么这个社会觉得男人为什么要“留短头发”才正常,短发不过是欧洲火器普及全民战争之后为了方便包扎伤口才普及的发型。 杀马特的头...  (展开)

> 更多影评 376篇


讨论区   ·  ·  ·  ·  ·  ·

导致杀马特被封杀的原因 来自 21 回应 2023-09-29 19:03:10
“ 他们不是不能表述,而是他们总是被人表述,主流... 来自More Sugar 2023-08-24 23:09:42
随意改变发色不会再被人侧目 来自墟里走 2023-03-26 03:07:31
哪里能看? 来自舒黎 4 回应 2023-02-27 20:41:47
济南要是有放映活动麻烦大家踢我一脚 来自千阳瑜 5 回应 2023-02-24 19:30:56

> 去这部影片的讨论区(全部66条)

谁在看这部电影 · · · · · ·


订阅杀马特我爱你的评论:
feed: rs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