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经过的地方 留下了故事
读完这本书,心里像破了一个洞。
在死亡面前,每个人的生命是如此脆弱和渺小。更令人叹息的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无人陪伴,无人照拂,无人安慰,一个人在房间里孤独死去,该是怎样的清冷和无助呢? . 你了解孤独死吗? 在无人看顾的状态下死于家中,并且从死亡到被人发现已经过了数日。据说,在日本,每年约有三万人孤独死。 从死亡到被发现,时间最长的是两年,最短也有两三个月。在这期间,无人惊觉,只有孤单的遗体独自等待被发现。 《遗物整理师》以一种独特而克制的视角,带我们走进一个个孤独死的现场。曾经,他们是鲜活的生命个体,曾经,他们拥有梦想、爱情和遗憾。 那些房间中凌乱或整洁的遗物,都在诉说逝者的爱好、习惯和品格;那些看似平凡的物品,也都承载着逝者生前的喜怒哀乐。 客观来说,孤独死本身并无不是,问题在于死亡距离被发现的时间长短。 作者并没有刻意渲染死亡的悲伤和恐怖,而是以一种平静而克制的笔调,将死亡还原成生命的一部分。 为了让大家了解到真实现状,作为遗物整理师,作者制作了模型屋,本书介绍了其中八件,每件作品都浓缩并再现了作者每天在孤独死现场所目睹的房间的特征。 模型屋的每一处细节都是生活在这个屋里的人曾经活着的证明。 作为遗物整理师,作者小岛美羽的主要工作是负责遗物整理、垃圾屋轻扫、孤独死特殊清扫等相关业务。这是一份做起来并不容易的工作:由于必须接触遗体腐烂后留下的气味或痕迹,有时甚至有感染疾病的风险,对人对人的身体和精神都会构成极大的压力。 “死者犹如我的家人”,她说,就是怀着这样的心情,她一直从事这份工作,把对房屋的彻底清扫看作对逝者的悼念,希望逝者安心踏上彼岸旅程。 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见我们内心深处的恐惧、遗憾和对生命的思考,也让我们明白,唯有直面死亡,才能真正理解生命,唯有珍惜当下,才能不负岁月,无愧光阴。 那些没来得及说的话,没有勇气做的事,勇敢的去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