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出品方: 后浪
原作名: Humanist Tradition in the West
译者: 罗爽
出版年: 2023-3
页数: 224
定价: 82.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智慧宫
ISBN: 9787522512792
内容简介 · · · · · ·
★牛津大学人文学者的通识课,收录上百幅精美画作、照片及影印手稿
★哲学教授王恒、梁中和倾情推荐,短小精悍的思想史入门读物
★编辑推荐
20世纪见证了几场摇撼现代心灵的重大灾难,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也伴随着以主体为中心的哲学信念的碎裂崩塌。人文主义是否还有未来,取决于它是否能够面对新的挑战。人文主义的生命力及其历久弥新的吸引力,毋宁说正在于关于人类的信念与不灭的希望。
◎本书融汇哲学史与社会文化史,深入到欧洲社会的各个角落,重视思想、历史、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影响广泛的西方文化揭示历史根源。
◎新版力图重现经典文本,复刻英文原版装帧,还原上百幅画作、照片及影印手稿原貌;希望无论是精于一域的专家学者,还是爱好人文的普通读者,都能够从中得到自己的收获。
◎从古希腊先哲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文艺复兴巨匠彼特拉克、阿尔伯蒂,从近代思想家笛卡尔、洛克、康德到现代...
★牛津大学人文学者的通识课,收录上百幅精美画作、照片及影印手稿
★哲学教授王恒、梁中和倾情推荐,短小精悍的思想史入门读物
★编辑推荐
20世纪见证了几场摇撼现代心灵的重大灾难,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也伴随着以主体为中心的哲学信念的碎裂崩塌。人文主义是否还有未来,取决于它是否能够面对新的挑战。人文主义的生命力及其历久弥新的吸引力,毋宁说正在于关于人类的信念与不灭的希望。
◎本书融汇哲学史与社会文化史,深入到欧洲社会的各个角落,重视思想、历史、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影响广泛的西方文化揭示历史根源。
◎新版力图重现经典文本,复刻英文原版装帧,还原上百幅画作、照片及影印手稿原貌;希望无论是精于一域的专家学者,还是爱好人文的普通读者,都能够从中得到自己的收获。
◎从古希腊先哲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文艺复兴巨匠彼特拉克、阿尔伯蒂,从近代思想家笛卡尔、洛克、康德到现代文化塑造者尼采和弗洛伊德,莎士比亚、歌德、托克维尔、穆勒、罗素、威廉•詹姆斯、马克斯•韦伯、托马斯•曼……人文主义不是一种思想流派或哲学学说,而是一种宽泛的倾向,一种思想和信仰的视角,一场哲学、文学、社会、政治、心理和艺术诸领域天才人物持续不断参与其中的辩论。
“人生来不是为了懒散地日渐衰弱,而是为了积极地参与宏伟之事。”(阿尔伯蒂)
“人是那些无法预知自己结果的起因的产物;人的起源、人的成长、人的希望和恐惧、人的爱和信仰,都仅仅是原子偶然组合的结果;似火的激情、英勇的行为,以及强烈的思想和情感,都无法阻止个人的生命走入坟墓;各个时代所有的劳作、所有的忠心、所有的灵感、人类天才在鼎盛时期的所有光亮,都注定会在太阳系的宏大终结之中消亡——所有这些事情,尽管并非全无争议,但也近乎确定无疑,任何对它们加以否定的哲学体系都没有希望立足。”(罗素)
“我们正睡在火山之上……难道你们没有看到大地又在颤动吗?”(托克维尔)
★名人推荐
◎本书呈现了一场持续而广泛的辩论,事关人类本性和命运。人文主义传统以人类经验为起点,崇尚个体价值、人的尊严、自我超越和自我奉献;只有结合信仰,并成为有行动可能的公民人文主义,才能摆脱科学与人文二中择一的偏执,创造真实的历史。这不只属于已将人文主义制度化的欧洲。布洛克以史家大手笔,端出思想史的新景观,叙述精要,洞见迭出,既是对人类自我认知这一伟大探险的追溯和体悟,也指出了思想前行的路径。
——王恒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
◎古希腊德尔菲神庙所刻的箴言犹在耳畔:“人啊,认识你自己。”而今,置身于资本与人工智能的时代,人类将把自己带往何方?人是否真如福柯所言,将像沙滩上的印记被海浪抹去?布洛克给出的回应深刻而简明。他重述了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传统,坚持有精神追求的世俗主义或人间立场,拒绝接受宗教或任何替代性真理兜售的决定论或者还原论。若我们仍然自认为“人”,且赋予其几分尊严和敬意,不妨与他呼应共鸣。
——梁中和 四川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四川大学西方古典哲学研究所所长
★内容简介
本书追溯人文主义传统的演变历程,对文艺复兴以降的西方思想源流做了一番高屋建瓴的梳理。全书勾勒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19世纪的浪漫主义、20世纪的现代主义的时代画卷,展现了天才人物们在哲学、文学、社会、政治、心理和艺术等诸多领域的璀璨成就。作者多年浸淫古典学的深厚学养及深入浅出的行文风格,为这本小书赋予了奇妙的感染力与穿透力。
人文主义是西方文化最宏阔的主流之一,若我们的思考不拘泥于具体术语和学派,则可认为人文精神发源于古典,流衍于中世,爆发于现代诞生的黎明时刻,并为塑造这一现代文化及现代人的心灵奠定了基础。在甘美幻梦的背面,人文主义是否有其阴暗与弱点?或者说,人文主义与其对手——诸多反人本主义思潮之间的争端将迎来何种结局呢?本书对人文主义的讲述并不是一曲淳朴赞歌,反思与怀疑的暗线从一开始就被严肃地埋下,这意味着作者邀请并敦促读者们参与事关人文主义自身存亡的思考。
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的创作者
· · · · · ·
-
罗爽 译者
作者简介 · · · · · ·
★著者简介
阿伦•布洛克(Alan Bullock,1914—2004),英国历史学家,毕业于牛津大学瓦德汉学院(1936),长期担任牛津大学副校长(1963—1973),还曾以针对教育与民主问题的“布洛克报告”闻名英国政坛。他对欧洲史学与文化界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早期著作《希特勒:暴政的研究》和后期的三卷本著作《欧内斯特•贝文的生活与时代》之中。
★译者简介
罗爽,翻译专业硕士,一级翻译,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毕业于四川外国语大学,现任职于厦门理工学院,译有《奥威尔散文集》《疫苗竞赛:人类对抗疾病的代价》等作品。
目录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在《论自由》的那段伟大结束语中,穆勒指出了他认为任何社会都不敢忘记的根本性真理: 国家的价值,从长远来看,是构成这个国家的所有个人的价值:一个国家……为了使人民成为国家手中更易控制的工具(即使是出于有益的目的),从而矮化人民,那么它就会发现,弱小的人民无法成就伟大的事业;它还会发现,那台通过牺牲一切来完善的机器,最终将因缺乏活力(为了让机器更顺畅地运转,国家宁可抹杀这种活力)而毫无效用。 与托克维尔一样,穆勒也并未乐观地认为自己的话语会被时人倾听,但是他相信,当人们对那种在他看来正在涌起的集体主义潮流感到倦怠和失望时,他尝试在其论著中指出的那些真理就会展现出真正的价值。“而且,”他在《自传》中补充道,“恐怕它们会长时间保有那种价值。”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19世纪:学说争鸣 -
如果我扪心自问,我一生所从事的历史与人文学研究可以让我从中得出什么结论?我只能回答四个字:前途未卜——天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不过有一些事情的确是可以预测的,尤其是那些可以测量的东西,以及那些可能出现的发明创造与技术进步。然而即便你能够预测50或100年以后人类生活的外部状况,但却仍然无法预测那时人们对这种环境所作出的反应。…… 是历史与人文学研究使我们保持了关于未来的开放意识,这与十四世纪发生在意大利的情况如出一辙:一些人毫无征兆地感到了一种重现古人世界的冲动,并由此产生了创造自己的新世界的信心。这也是人文主义传统在他传承的600年间所代表的价值——拒绝接受关于人类的决定论与还原论观点,并且坚持认为即使人类无法实现完全意义上的自由,也仍然在一定程度上拥有选择的自由。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15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的人也喜欢 · · · · · ·
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9 条 )
问题化与边界:人文主义传统在哪里有效
> 更多书评 19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群言出版社 (2012)8.7分 400人读过
-
Norton*(ww Norton Co (1988)暂无评分 2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7)8.5分 314人读过
-
究竟出版 (2000)暂无评分 1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各知识领域的优秀基础教材与读本 (Fati)
- 文化研究系列 新书 (赵舒默)
- 旧书新版 (名字写在水上)
- 「智慧宫」 (后浪)
- 选择性待购—4 (大雨中的狼)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70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西瓜然 2023-09-02 16:08:02 北京
北京三联韬奋书店打卡
4 有用 王小差🐺 2023-05-06 22:50:42 河南
一本大家小书,短短20万字梳理了西方人文主义发展的历程,分为13~16世纪的文艺复兴、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19世纪工业革命下的浪漫主义和20世纪至今的现代主义等四个大部分。整本书的叙事风格是对知识点高度概括和浓缩,读起来很像在读课本。这本书的优点是配图很丰富,尤其是每章开头都是一副九宫格,展示了本章会涉及的九位代表人物的肖像。因为涉及到的人物众多,也很难去概括这本书都讲了什么。人文主义重在一... 一本大家小书,短短20万字梳理了西方人文主义发展的历程,分为13~16世纪的文艺复兴、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19世纪工业革命下的浪漫主义和20世纪至今的现代主义等四个大部分。整本书的叙事风格是对知识点高度概括和浓缩,读起来很像在读课本。这本书的优点是配图很丰富,尤其是每章开头都是一副九宫格,展示了本章会涉及的九位代表人物的肖像。因为涉及到的人物众多,也很难去概括这本书都讲了什么。人文主义重在一个“人”字,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到思想启蒙时期的法兰西,再到工业革命后的德意志,时代在变化,人也在变化,“人文”二字的含义在不同时代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终归都是反威权的,但人文主义并不是在追求自由,更多的时候是在追求平等。 (展开)
0 有用 弗拉拉的无忧宫 2023-08-20 19:55:58 浙江
书很好,以人文主义为主线串起了西方历史(尤其是艺术史和思想史部分)对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都有很客观的描述。(PS:以后再不敢多嘴了,给自己徒增烦恼)
0 有用 习予XIYU 2023-08-21 20:35:31 四川
不太好读
0 有用 小溪 2024-03-12 15:30:06 北京
布洛克并没有给出人文主义的明确定义,他支持人文主义传统并不是一种哲学信条,而是一张持续不断的辩论。人文主义发端于古希腊与古罗马,在中世纪神学的压制下沉寂,在文艺复兴焕发光彩,之后启蒙运动与实证主义继续光大了人文主义对人性潜力的乐观。人文主义以人类经验为起点,重视人的潜力和思想。总的来说,“相信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