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实施计划
认证实施计划是认证方案书中的核心部分之一。提到计划,通常的理解是步骤、任务、人员、周期、里程碑等内容,使用的工具如MS Project、Excel进行编辑和制定。按照项目计划的常用制定方法基本可以覆盖认证计划的主要内容,但必须注意认证实施计划与一般工作计划几个细节上的区别:
1) 本书前面已经介绍过,认证过程主要分为前期准备阶段、差距分析阶段、流程建立改进和试运行阶段、认证审核阶段等。各个阶段的时间和人员分配取决于组织自身的成熟度,可以适当调整几个阶段的资源分配。如果IT服务管理的基础较好,前期准备和流程建立改进阶段时间可以大大减少。
2) 始终牢记各个流程必须全部达到ISO 20000的要求才能获得认证,因此资源适当向基础薄弱、离标准要求有一定距离的管理流程,提早启动流程建立和改进阶段工作。
3) 认证计划中需要包括审核机构的部分,由于整个审核过程会包括几批次,每批次之间另有再改进的时间,同时每一次审核需要提前预约,因此整个实施计划建议预留一些时间给审核机构。
图4-1是一个认证计划的样例,供读者参考。事实上,计划的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制定认证计划这项工作的重视。
ISO证书上的CNAS、 IAF究竟是什么意思,给大家解释一下我们常见的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标识的小知识cnas和iaf到底是什么意思。
CNAS是中国合格评定会的简写,称认可委。认可委是对认证机构能力进行认可。认可,是正式表明合格评定机构具备实施特定合格评定工作能力的第三方。通俗地讲,认可是指认可机构按照相关国际标准或标准,对从事认证、检测和检验等活动的合格评定机构实施评审,证实其满足相关标准要求,进一步其具有从事认证、检测和检验等活动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并颁发认可证书。如果证书带CNAS标志的,企业可以在CNAS网站上查询到自己公司的证书。
如何做ISO20000?
遵循PDCA循环理论
计划:包括差距分析、根据差距分析制定实施计划、培训三个主要内容;
执行:包括按标准文档体系的建立、新建立体系的正常运行两个主要内容;
检查:包括进行内审(培养至少2个内审员)、进行管理评审两个主要内容;
纠正:根据检查的结果进行纠正改进,进行正式评审;
资源投入多少?
1名管理者代表;
服务部门各岗位选择一名代表参加;
选择至少2名内审员
ISO20000认证适用范围:
ISO/IEC 20000是一个针对管理流程系统的标准,ISO/IEC 20000的认证适合IT服务的提供者,可以内部的IT部门,也可以是外部的服务提供商。获取ISO/IEC 20000的认证,意味着提供服务的IT组织,对ISO/IEC 20000中定义的这些管理流程,具有足够好的管理控制力。
IAF是国际认可论坛(International Accreditation Forum)的缩写,成立于1993年,现有97个成员机构,是由**的认可机构、认证机构及其用户共同组成的国际认可合作组织。目标是通过促进各国统一实施认证认可国际标准,建立多边互认体系,促进**贸易便利化,实现“一次认可,**通行”。IAF建立了国际认可论坛多边承认协议(IAF MLA)。通过IAF系统的国际**评审,认可制度符合相关国际准则要求的机构签署IAF MLA,由IAF MLA的全体签约机构组成IAF MLA集团,IAF MLA集团现有签约认可机构共37个,我国认可机构(CNAS)是IAF MLA集团的正式签约方。机构只有加入了IAF MLA集团,才能表明其认可结果是等效的,带有该签约方认可标志的认证证书才具有国际等效性和互认性。
ISO20000是由英国标准BS15000演变而来的,是**认可的信息技术服务管理标准,符合英国(OGC)在ITIL(IT基础设施库)中定义的流程方法。ISO20000的设计旨在使任何单位的内部或外包的IT基础设施保持一致,以使员工和客户受益。该标准基于13个关键流程,这些流程涉及服务报告、IT服务预算和会计、信息、供应商、和变更管理等方面,用以保证有效实现IT服务整体管理的终目标。部分(IS):管理规范(Specification)-IT服务管理标准介绍;*二部分(IS):实施准则(Codeofpractice)-实践。ISO/IEC20000-2005规定了组织向其顾客提供合格服务的具体规定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