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跳转到内容

迦叶摩腾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迦葉摩騰
迦葉摩騰像
位於洛陽白馬寺迦葉摩騰墓(在東側)
出生中印度
圓寂漢明帝 永平_(東漢)十六年 (公元73年)
洛陽
駐錫於白馬寺
譯作四十二章經

shè摩騰梵語Kāśyapa Mātaṇga,?—?),又译作攝摩騰竺攝摩騰竺葉摩騰竺摩騰,生卒年不詳(大約1世紀),中天竺人,印度佛教高僧。

傳說在後漢永平十年(公元67年),攝摩騰應漢明帝使者蔡愔等人之請,越過沙漠到達洛陽,住於明帝為其所建之白馬寺譯出《四十二章經[1][2]

學術研究

[编辑]

釋道宣《廣弘明集》載錄〈漢顯宗開佛化法本內傳〉講述一則有關「佛道論衡」的故事:在永平十四年(71年)正月一日,五嶽十八山觀太上三洞弟子諸善信等六百九十人上表,請帝以火驗佛道二教之優劣。同月十五日,帝集眾於壇上,驗燒二教經典,道教之書盡成灰燼,而佛經毫無損壞,摩騰與法蘭乃出而宣揚佛德,凡見聞者,皆相率歸依佛門。[3]

不過,多數學者認為〈內傳〉所說情節,與中國佛教、道教之歷史不符,顯為偽作[4]

湯用彤認為是「元魏僧徒所偽造」[5]任继愈認為:「北魏太武帝取締、鎮壓佛教(464年)之後,佛教、道教的鬥角一直十分激烈,大約在北魏中葉,佛教徒偽造《漢法本內傳》等書宣揚佛教優越,而詆毀攻擊道教。」[6]

梁啟超判定為偽書:「勘其事狀及文體,蓋出於元魏高齊釋道交哄最烈時。其述此事,益極荒誕。」[7]

參考文獻

[编辑]
  1. ^ 梁慧皎《高僧傳卷一》:「漢永平中。明皇帝夜夢金人飛空而至。乃大集群臣。以占所夢。通人傅毅奉答。臣聞西域有神。其名曰佛。陛下所夢將必是乎。帝以為然。即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使往天竺尋訪佛法。愔等於彼遇見摩騰。乃要還漢地。騰誓志弘通不憚疲苦冒涉流沙至乎雒邑。明帝甚加賞接。於城西門外立精舍以處之。漢地有沙門之始也。但大法初傳未有歸信。故蘊其深解無所宣述。後少時卒於雒陽。有記云。騰譯四十二章經一卷。初緘在蘭臺石室第十四間中。騰所住處。今雒陽城西雍門外白馬寺是也。」
  2. ^ 蕅益智旭. 佛說四十二章經解. 孝明皇帝永平三年,歲次庚申,帝夢金人項有日光,飛來殿庭,以問群臣。太史傅毅對曰:「臣聞西域有神,號之為佛,陛下所夢,其必是乎?」。博士王遵亦奏 曰:「按周書異記,載佛誕於周昭王二十六年甲寅,時江河泛溢,大地皆動,五色光貫太微。太史蘇由卜之,得乾之九五,飛龍在天,是西方大聖人也。後一千年,聲教流被此土,王命刻石為記,埋之南郊。後於周穆王時,乾坤震動,有白虹十二道,貫日經天。太史扈多占之,謂是西方大聖人入滅之象。明帝乃於七年歲次甲子,勑郎中蔡愔、中郎將秦景、博士王遵等,一十八人,西尋佛法。至印度國,請迦葉摩騰及竺法蘭,用白馬馱經,幷將舍利及畫佛像。以永平十年,歲次丁卯,至洛陽。帝悅,造白馬寺,譯四十二章經至十四年正月一日 
  3. ^ 链接至维基文库 廣弘明集_(四部叢刊本)/卷第一. 维基文库 (中文). 
  4. ^ 李養正. 漢明帝時無佛道角力事. [2018-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1). 
  5. ^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史》第二章《永平求法傳說之考證》
  6. ^ 任繼愈主編《中國佛教史》第二章第三節《兩漢之際佛教的輸入》
  7. ^ 《佛學研究十八篇》附錄一《漢明求法辯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