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跳转到内容

吴郡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吳郡
历代变更
設置東漢
使用状况江蘇省蘇州市
西汉吳郡
东汉吳郡
三國吳郡
西晉吳郡→吳國(289年)
吳國→吳郡(311年後)
南北朝吳郡(宋)
吳郡(齊)
吳郡(梁)
吳郡(陳)
隋朝蘇州→吳郡(607年)
改稱為蘇州(621年)
唐朝蘇州→吳郡(742年)
改稱為蘇州(758年)

吴郡是从西汉唐朝治所吴县。辖区在今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境。

建置沿革

[编辑]

西漢

[编辑]

西漢吳郡在漢文帝時已置,詳情已不可得。[1][2][3][4]

東漢

[编辑]

漢順帝永建四年(129年),陽羡人周嘉等人因會稽郡轄境廣大,屬縣偏遠,上書求分郡而治[5]。于是分会稽郡钱塘江以西置吴郡,治所在吴县(在今江苏省苏州市市区),属扬州刺史部

东汉吴郡领县
县名 守尉治所 县治所在地 备注
吴县 吴郡郡治 江苏省苏州市市区内 本为吴国。
海盐县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一带
乌程县 浙江省湖州市境内
余杭县 浙江省杭州市市区内
毘陵县 江苏省常州市市区内 春秋时季札所居地。
丹徒县 江苏省镇江市境内
曲阿县 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境内
由拳县 浙江省嘉兴市境內
安县
富春县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境内
阳羡县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境内 邑。
无锡县 江苏省无锡市市区内 侯国。
娄县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境内

六朝

[编辑]

吳大帝黃武四年(225年),分富春縣立建德、桐廬、新昌、新城四縣,以此五縣立東安郡。黃武七年(228年),省併東安郡。後併新城縣入桐廬縣。黃龍三年(231年),改由拳縣為嘉興縣。[6]

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改新昌縣為壽昌縣。太康四年(283年),分吳縣之虞鄉立海虞縣[6]。太康中,吳郡領十一縣:吳、嘉興、海鹽、鹽官、錢唐、富春、桐廬、建德、壽昌、海虞、婁[7]。太康十年(289年),封皇子司馬晏為吳王,以丹楊、吳興、吳三郡為國[8][9]

晉成帝咸和元年(326年),封司馬岳為吳王。咸和二年(327年),徙封琅邪王司馬昱為會稽王,吳王司馬岳為琅邪王,吳國成為琅邪國的支郡[10][11]。咸和九年(334年),析桐廬縣復置新城縣。晉孝武帝時,改富春縣為富陽縣[6]桓玄永始元年(403年),降琅邪王司馬德文為石陽縣開國公,改吳國為吳郡。元兴三年(404年),晉室匡復,改吳郡為吳國。義熙十四年(418年),琅邪王司馬德文即皇帝位,國除,改吳國為吳郡[12][8]

宋孝武帝大明七年(463年),改隶南徐州。次年复归扬州。南梁太清三年(549年),侯景叛乱,攻占吴县,改吴郡为吴州大宝元年(550年)二月,复改吴州为吴郡。陈后主祯明元年(587年),析扬州地置吴州,治吴县,吴郡隶属吴州。

隋唐

[编辑]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滅陳,廢吳郡,改吳州為蘇州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改蘇州为吳郡。吳郡領五縣:吳、崑山、常熟、烏程、長城。[13]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平李子通,改吳郡為蘇州。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蘇州為吳郡。吳郡領六縣:吳、嘉興、崑山、常熟、長洲、海鹽。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復改吳郡為蘇州。[14]

重要事件

[编辑]
  • 晉成帝咸和九年(334年)四月甲寅,甘露降吳國錢唐縣右鄉康巷之柳樹。[15]
  • 晉成帝咸和九年(334年)五月癸酉,白獐見吳國吳縣,內史虞潭獲以獻。[15]
  • 晉成帝咸和九年(334年)五月癸酉,白鵝見吳國錢塘縣,內史虞潭以獻。[16]
  • 晉成帝咸康七年(341年)十二月,吳國內史王恬上言,木連理生吳縣沙里。[16]
  • 晉穆帝永和元年(345年)八月,白獐見吳國吳縣西界包山,獲以獻。[15]
  • 晉廢帝太和六年(371年),吳國發大水,稻稼蕩沒,黎庶饑饉。[17]
  • 晉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396年)五月癸卯,白烏見吳國,獲以獻。[16]
  • 晉安帝元興元年(402年),吳郡大飢,人相食,戶口減半。[18]
  • 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年)六月丁酉,白烏見吳郡婁縣,太守孟顗以獻。[19]
  • 宋文帝元嘉十一年(434年)六月乙巳,吳郡海鹽王說獲白烏,揚州刺史彭城王劉義康以獻。[19]
  • 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446年),吳郡嘉興鹽官縣野稻自生三十許種,揚州刺史始興王劉濬以聞。[19]
  • 宋孝武帝大明二年(458年),白燕產吳郡城內,太守王翼之以獻。[19]

人口

[编辑]
  • 漢桓帝永壽二年(156年),吳郡有164164戶,700782口。[20]
  • 晉武帝太康三年(282年),吳郡有25000戶。[7]
  • 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吳郡有50488戶,424812口。[6]
  • 隋煬帝大業五年(609年),吳郡有18377戶。[13]
  • 唐玄宗天寶十三載(754年),吳郡有76421戶,632655口。[14]

行政長官

[编辑]

吳郡太守(129年—289年)

[编辑]

吳國內史(289年—300年)

[编辑]

吳郡太守(300年—301年)

[编辑]

吳國內史(301年—399年)

[编辑]
  • 賀循,字彥先,會稽山陰人,晉懷帝永嘉元年(307年)除,不就,後就任。[32]
  • 沈充,吳興武康人,西晉時在任。[33]
  • 鄧攸,晉元帝太興二年(319年)在任。[34]
  • 應詹,字思遠,汝南南頓人,晉元帝時在任。[35]
  • 張茂,晉元帝永昌元年(322年)遇害。[9]
  • 朱騰,沛郡沛人,東晉時在任。[36]
  • 庾冰,字季堅,潁川鄢陵人,晉明帝時出任,晉成帝咸和二年(327年)棄官而逃,後還郡。[38][39]
  • 蔡謨,字道明,陳留考城人,晉成帝咸和二年(327年)到三年(328年)在任。[39]
  • 孔坦,字君平,會稽山陰人,晉成帝咸和三年(328年)出任。[40]
  • 顏含,字弘都,琅邪臨沂人,晉成帝時在任。[41]
  • 虞潭,字思奧,會稽餘姚人,晉成帝咸康二年(336年)離任。[10]
  • 王恬,字敬豫,琅邪臨沂人,晉成帝咸康七年(341年)在任。[16]
  • 庾羲,字叔和,潁川鄢陵人,東晉時在任。[42]
  • 荀羨,晉穆帝永和五年(349年)離任。[43]
  • 庾希,晉哀帝隆和元年(362年)離任。[43]
  • 荀蕤,字令遠,潁川臨潁人,東晉時在任。[44]
  • 荀羨,字令則,潁川臨潁人,東晉時在任。[44]
  • 王薈,字敬文,琅邪臨沂人,東晉時在任。[45]
  • 王劭,字敬倫,琅邪臨沂人,東晉時在任。[45]
  • 王洽,字敬和,琅邪臨沂人,東晉時在任。[45]
  • 庾希,字始彥,潁川鄢陵人,東晉時在任。[38]
  • 王侃,琅邪臨沂人,東晉時在任。[46]
  • 虞谷,會稽餘姚人,東晉時在任。[46]
  • 樂謨,字弘範,南陽淯陽人,東晉時在任。[47]
  • 刁彝,字大倫,勃海饒安人,晉孝武帝寧康元年(373年)離任。[48]
  • 江灌,字道群,陳留圉人,晉孝武帝時在任。[49]
  • 司馬恬,字元愉,譙敬王,河內溫人,晉孝武帝時在任。[50]
  • 何澄,字季玄,廬江潛人,晉孝武帝時在任。[51]
  • 王珣,字元琳,琅邪臨沂人,晉孝武帝時在任。[45]
  • 王默,琅邪臨沂人,東晉時在任。[45]
  • 司馬允之,河內溫人,晉安帝隆安初在任。[50]
  • 虞嘯父,晉安帝隆安元年(397年)離任。[45]
  • 王廞,琅邪臨沂人,晉安帝隆安元年(397年)受王恭之命假。[45]
  • 王愷,字茂仁,太原晉陽人,晉安帝隆安元年(397年)出任。[52]
  • 桓謙,字敬祖,譙國龍亢人,晉安帝隆安三年(399年)十一月棄官而逃。[12]

吳郡太守(399年—400年)

[编辑]

吳國內史(400年—403年)

[编辑]

吳郡太守(403年—404年)

[编辑]
  • 張敞,吳國吳人,晉安帝元兴三年(404年)由劉裕任命,同年改為內史。[54]

吳國內史(404年—418年)

[编辑]
  • 張敞,吳國吳人,晉安帝元兴三年(404年)由太守改稱。[55]
  • 魏詠之,字長道,任城人,晉安帝義熙初在任。[56]
  • 顏延之,字延年,琅邪臨沂人,晉安帝義熙初在任。[57]
  • 王誕,字茂世,琅邪臨沂人,晉安帝義熙七年(411年)出任。[42]
  • 王弘,字休元,琅邪臨沂人,晉安帝義熙十一年(415年)離任。[58]
  • 袁湛,字士深,陳郡陽夏人,晉安帝義熙十一年(415年)到十二年(416年)在任。[42]

吳郡太守(418年—549年)

[编辑]
  • 孟顗,字彥重,平昌安丘人,晉末宋初在任。[59]
  • 殷淳,字粹遠,陳郡長平人,宋武帝時在任。[60]
  • 江夷,字茂遠,濟陽考城人,宋少帝景平元年(422年)在任。[61]
  • 徐佩之,東海郯人,宋文帝元嘉三年(426年)離任。[62]
  • 謝述,字景先,陳郡陽夏人,宋文帝時除,以疾不之官。[61]
  • 何叔度,廬江灊人,宋文帝元嘉八年(431年)卒官。[59]
  • 陸仲元,吳郡吳人,宋文帝時在任。[63]
  • 庾登之,字元龍,潁川鄢陵人,宋文帝時在任。[63]
  • 丘淵之,字思玄,吳興烏程人,宋文帝時在任。[64]
  • 劉式之,字延叔,東莞莒人,宋文帝時在任。[58]
  • 劉斌,宋文帝元嘉十七年(431年)伏誅。[65]
  • 劉損,字子騫,沛郡蕭人,宋文帝時在任。[66]
  • 羊玄保,太山南城人,宋文帝時在任。[67]
  • 袁洵,陳郡陽夏人,宋文帝元嘉三十年(453年)離任。[61]
  • 王僧達,琅邪臨沂人,宋孝武帝時在任。[68]
  • 顧琛,字弘瑋,吳郡吳人,宋孝武帝孝建元年(454年)出任,大明元年(457年)免官。[64]
  • 王翼之,宋孝武帝大明二年(458年)在任。[19]
  • 王曇生,宋孝武帝大明三年(459年)在任。[64]
  • 劉子鸞,字孝羽,襄陽王,彭城人,宋孝武帝大明四年(460年)到五年(461年)在任。[69]
  • 劉子仁,字孝和,永嘉王,彭城人,宋孝武帝大明五年(461年)到六年(462年)在任。[69]
  • 謝莊,字希逸,陳郡陽夏人,宋孝武帝大明六年(462年)除,不之官。[70]
  • 顧覬之,字偉仁,吳郡吳人,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離任。[64]
  • 蔡興宗,濟陽考城人,宋前廢帝大明八年(464年)除,不之官。[71]
  • 顧琛,字弘瑋,吳郡吳人,宋前廢帝大明八年(464年)出任,宋明帝泰始二年(466年)正月舉兵反。[72][64]
  • 張永,字景雲,吳郡吳人,宋明帝泰始二年(466年)在任。[63]
  • 顧覬之,字偉仁,吳郡吳人,宋明帝泰始二年(466年)十月離任。[72][64]
  • 王琨,宋明帝泰始四年(468年)七月離任。[72]
  • 褚淵,字彥回,河南陽翟人,宋明帝時在任。[73]
  • 王琨,琅邪臨沂人,宋明帝時在任。[74]
  • 王延之,字希季,琅邪臨沂人,宋明帝時在任。[74]
  • 王僧虔,琅邪臨沂人,宋明帝時在任。[75]
  • 張永,字景雲,吳郡吳人,宋後廢帝泰豫元年(472年)到元徽二年(474年)在任。[63]
  • 張緒,字思曼,吳郡吳人,宋後廢帝時在任。[75]
  • 劉遐,字彥道,彭城人,宋順帝昇明元年(477年)十二月據郡反,伏誅。[76]
  • 張沖,宋順帝昇明元年(477年)出任。[77]
  • 何戢,字慧景,廬江灊人,宋順帝時在任。[74]
  • 柳世隆,字彥緒,河東解人,宋順帝昇明二年(478年)出任,齊高帝建元元年(479年)四月離任。[77][78]
  • 張岱,字景山,吳郡吳人,齊高帝建元元年(479年)出任,二年(480年)三月離任。[78][74]
  • 褚澄,字彥道,河南陽翟人,齊高帝時在任。[73]
  • 蕭緬,字景業,蘭陵人,齊武帝永明元年(483年)九月離任。[79]
  • 沈文季,字仲達,吳興武康人,齊武帝永明元年(483年)出任。[80]
  • 王慈,字伯寶,琅邪臨沂人,齊武帝時在任。[81]
  • 江效,齊武帝永明七年(489年)在任。[82]
  • 蕭子貞,字雲松,邵陵王,蘭陵人,齊武帝永明十年(492年)到十一年(493年)在任。[83]
  • 張瑰,字祖逸,吳郡吳人,齊明帝永泰元年(498年)棄郡逃民閒。[77]
  • 蕭子恪,字景沖,蘭陵人,齊明帝永泰元年(498年)在任。[84]
  • 蕭子操,蘭陵人,齊明帝永泰元年(498年)出任。[84]
  • 蔡夤,齊和帝中興元年(501年)棄郡投奔蕭衍[85]
  • 王份,字季文,琅邪臨沂人,梁武帝天監中在任。[86]
  • 張充,字延符,吳郡吳人,梁武帝天監中在任。[86]
  • 袁昂,字千里,陳郡陽夏人,梁武帝天監八年(509年)到十一年(512年)在任。[87]
  • 王暕,字思晦,琅邪臨沂人,梁武帝普通三年(522年)離任。[88]
  • 蔡撙,字景節,濟陽考城人,梁武帝普通三年(522年)出任,四年(523年)卒官。[86]
  • 何敬容,字國禮,廬江人,梁武帝普通四年(523年)到大通二年(528年)在任。[89]
  • 蕭子恪,字景沖,蘭陵人,梁武帝大通二年(528年)出任,三年(529年)卒于郡舍。[90]
  • 王規,字威明,琅邪臨沂人,梁武帝中大通二年(531年)出任。[91]
  • 蕭正德,字公和,臨賀王,蘭陵人,梁武帝中大通四年(533年)出任。[92]
  • 謝舉,字言揚,陳郡陽夏人,梁武帝大同三年(537年)到五年(539年)在任。[89][88]
  • 臧盾,字宣卿,東莞莒人,梁武帝大同五年(539年)到七年(541年)在任。[93]
  • 蕭推,字智進,蘭陵人,梁武帝太清中在任。[94]
  • 袁君正,陳郡陽夏人,梁武帝太清三年(549年)降于侯景[87][95]

吳郡太守(550年—588年)

[编辑]
  • 蕭大臨,字仁宣,南海王,蘭陵人,梁簡文帝大寶元年(550年)出任,二年(551年)遇害于郡。[96]
  • 張彪,梁元帝承聖元年(552年)在任。[97]
  • 裴忌,字無畏,河東聞喜人,梁敬帝紹泰二年(556年)到陳武帝永定元年(557年)在任。[98][99]
  • 沈君理,字仲倫,吳興武康人,陳武帝永定元年(557年)到三年(559年)在任。[100]
  • 徐度,字孝節,安陸人,陳文帝永定三年(559年)出任。[101]
  • 孫瑒,字德璉,吳郡吳人,陳文帝天嘉二年(561年)十二月離任。[102]
  • 陳伯山,字靜之,鄱陽王,吳興長城人,陳文帝天嘉六年(565年)十二月離任。[102]
  • 陳伯恭,字肅之,晉安王,吳興長城人,陳文帝天康元年(566年)到陳宣帝太建元年(569年)七月在任。[103][104]
  • 陳叔堅,字子成,長沙王,吳興長城人,陳宣帝太建元年(569年)到四年(572年)正月在任。[103][104]
  • 袁憲,字德章,陳郡陽夏人,陳宣帝太建六年(574年)除,以父任固辭不拜。[105]
  • 陳伯智,字策之,永陽王,吳興長城人,陳宣帝時在任。[106]

吳郡內史(588年—589年)

[编辑]

吳郡太守(607年—621年)

[编辑]

吳郡太守(742年—758年)

[编辑]

國主

[编辑]

西晉吳國(289年—300年,301年—310年代)

[编辑]
吳國(289年—300年,301年—310年代)
以丹楊、吳興、吳三郡為國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吳王 孝王 司馬晏 289年—300年 晋武帝子
徙封宾徒縣王,後復
1 吳王 孝王 司馬晏 301年—311年 晋武帝子
沒於劉聰,國絕

東晉吳國(326年—403年,404年—418年)

[编辑]
吳國(326年—403年,404年—418年)[11]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吳王 司馬岳 326年—327年 司马绍子
琅邪王 327年—342年
2 琅邪王 司馬丕 342年—361年 司馬衍子
3 琅邪王 司馬奕 361年—365年 司馬衍子
4 琅邪王 司馬昱 365年—371年 司馬睿子
5 琅邪王 司馬道子 372年—392年 司馬昱子
6 琅邪王 司馬德文 392年—403年 司馬曜子
楚受禪,降封石陽縣開國公;晉匡復,復爵
6 琅邪王 司馬德文 404年—418年 司馬曜子
即皇帝位,國除

南朝陳吳國(588年—589年)

[编辑]
吳國(588年—589年)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吳郡王 陳蕃 588年—589年 陳後主第十子

參見

[编辑]

徵引文獻及註释

[编辑]
  1. ^ 《漢書·灌嬰傳》:渡江,破吳郡長吳下,得吳守,遂定吳、豫章、會稽郡。
  2. ^ 《漢書·高帝紀》:以故東陽郡、鄣郡、吳郡五十三縣立劉賈為荊王。
  3. ^ 《漢書·五行志》:文帝十二年,……是時,吳王濞封有四郡五十餘城。
  4. ^ 《漢書·伍被傳》、《資治通鑑》卷19:「夫吳王王四郡,國富民眾,計成謀定,舉兵而西。」胡三省注:「四郡,東陽郡、彰郡、吳郡、豫章郡。」
  5. ^ 水經注卷40:永建中,陽羨周嘉上書,以縣遠,赴會至難,求得分置,遂以浙江西爲吳,以東爲會稽。
  6. ^ 6.0 6.1 6.2 6.3 《宋書 卷三十五 志第二十五》
  7. ^ 7.0 7.1 《晉書 卷十五 志第五 地理下》
  8. ^ 8.0 8.1 《晉書 卷六十四 列傳第三十四》
  9. ^ 9.0 9.1 《晉書 卷六 帝紀第六》
  10. ^ 10.0 10.1 《晉書 卷七 帝紀第七》
  11. ^ 11.0 11.1 《宋書 卷三十二 志第二十二 五行三》:“初,康帝为吴王,于时虽改封琅邪,而犹食吴郡为邑。”
  12. ^ 12.0 12.1 12.2 《晉書 卷十 帝紀第十》
  13. ^ 13.0 13.1 《隋書 卷三十一 志第二十六》
  14. ^ 14.0 14.1 《舊唐書 卷四十 志第二十》
  15. ^ 15.0 15.1 15.2 《宋書 卷二十八 志第十八》
  16. ^ 16.0 16.1 16.2 16.3 《宋書 卷二十九 志第十九》
  17. ^ 《宋書 卷三十三 志第二十三》
  18. ^ 《宋書 卷二十五 志第十五》
  19. ^ 19.0 19.1 19.2 19.3 19.4 《宋書 卷二十九 志第十九》
  20. ^ 《後漢書 志第二十二 郡國四》
  21. ^ 《南齊書 卷一 本紀第一》
  22. ^ 《三國志 卷九 魏書九 諸夏侯曹傳第九》裴註引《魏書》
  23. ^ 《後漢書 卷六十七 黨錮列傳第五十七》
  24. ^ 《後漢書 卷五十六 張王种陳列傳第四十六》
  25. ^ 25.0 25.1 《三國志 卷四十六 吳書一 孫破虜討逆傳弟一》
  26. ^ 《三國志 卷五十一 吳書六 宗室傳第六》
  27. ^ 《三國志 卷四十九 吳書四 劉繇太史慈士燮傳第四》裴註引《吳書》
  28. ^ 《三國志 卷五十 吳書五 妃嬪傳第五》裴註引《會稽典錄》
  29. ^ 《三國志 卷六十五 吳書二十 王樓賀韋華傳第二十》
  30. ^ 《三國志 卷五十二 吳書七 張顧諸葛步傳第七》裴註引殷禮子基《通語》
  31. ^ 《三國志 卷六十二 吳書十七 是儀胡綜傳第十七》裴註引《吳錄》
  32. ^ 《晉書 卷六十八 列傳第三十八》
  33. ^ 《宋書 卷六十三 列傳第二十三》
  34. ^ 《晉書 卷二十六 志第十六》
  35. ^ 《晉書 卷七十 列傳第四十》
  36. ^ 《宋書 卷四十八 列傳第八》
  37. ^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誌陽」晉故散騎常侍建」威將軍蒼梧吳二」郡太守奉車都尉」興道縣德侯吳國」吳張鎮字義遠之」郭夫人,晉始安太」守嘉興徐庸之姊。」
  38. ^ 38.0 38.1 《晉書 卷七十三 列傳第四十三》
  39. ^ 39.0 39.1 《晉書 卷七十七 列傳第四十七》
  40. ^ 《晉書 卷七十八 列傳第四十八》
  41. ^ 《晉書 卷八十八 列傳第五十八》
  42. ^ 42.0 42.1 42.2 《宋書 卷五十二 列傳第十二》
  43. ^ 43.0 43.1 《晉書 卷八 帝紀第八》
  44. ^ 44.0 44.1 《晉書 卷七十五 列傳第四十五》
  45. ^ 45.0 45.1 45.2 45.3 45.4 45.5 45.6 45.7 《晉書 卷六十五 列傳第三十五》
  46. ^ 46.0 46.1 《晉書 卷七十六 列傳第四十六》
  47. ^ 《晉書 卷四十三 列傳第十三》
  48. ^ 《晉書 卷九 帝紀第九》
  49. ^ 《晉書 卷八十三 列傳第五十三》
  50. ^ 50.0 50.1 《晉書 卷三十七 列傳第七》
  51. ^ 《晉書 卷九十三 列傳第六十三》
  52. ^ 《晉書 卷七十五 列傳第四十五》
  53. ^ 《宋書 卷一百 列傳第六十》
  54. ^ 《宋書 卷四十六 列傳第六》
  55. ^ 《宋書 卷五十三 列傳第十三》
  56. ^ 《晉書 卷八十五 列傳第五十五》
  57. ^ 《宋書 卷七十三 列傳第三十三》
  58. ^ 58.0 58.1 《宋書 卷四十二 列傳第二》
  59. ^ 59.0 59.1 《宋書 卷六十六 列傳第二十六》
  60. ^ 《宋書 卷五十九 列傳第十九》
  61. ^ 61.0 61.1 61.2 《宋書 卷五十二 列傳第十二》
  62. ^ 《宋書 卷五 本紀第五》
  63. ^ 63.0 63.1 63.2 63.3 《宋書 卷五十三 列傳第十三》
  64. ^ 64.0 64.1 64.2 64.3 64.4 64.5 《宋書 卷八十一 列傳第四十一》
  65. ^ 《宋書 卷七十七 列傳第三十七》
  66. ^ 《宋書 卷四十五 列傳第五》
  67. ^ 《宋書 卷五十四 列傳第十四》
  68. ^ 《宋書 卷七十五 列傳第三十五》
  69. ^ 69.0 69.1 《宋書 卷八十 列傳第四十》
  70. ^ 《宋書 卷八十五 列傳第四十五》
  71. ^ 《宋書 卷五十七 列傳第十七》
  72. ^ 72.0 72.1 72.2 《宋書 卷八 本紀第八》
  73. ^ 73.0 73.1 《南齊書 卷二十三 列傳第四》
  74. ^ 74.0 74.1 74.2 74.3 《南齊書 卷三十二 列傳第十三》
  75. ^ 75.0 75.1 《南齊書 卷三十三 列傳第十四》
  76. ^ 《宋書 卷十 本紀第十》
  77. ^ 77.0 77.1 77.2 《南齊書 卷二十四 列傳第五》
  78. ^ 78.0 78.1 《南齊書 卷二 本紀第二》
  79. ^ 《南齊書 卷三 本紀第三》
  80. ^ 《南齊書 卷四十四 列傳第二十五》
  81. ^ 《南齊書 卷四十六 列傳第二十七》
  82. ^ 《南齊書 卷十八 志第十》
  83. ^ 《南齊書 卷四十 列傳第二十一》
  84. ^ 84.0 84.1 《南齊書 卷二十二 列傳第三》
  85. ^ 《梁書 卷一 本紀第一》
  86. ^ 86.0 86.1 86.2 《梁書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五》
  87. ^ 87.0 87.1 《梁書 卷三十一 列傳第二十五》
  88. ^ 88.0 88.1 《梁書 卷三 本紀第三》
  89. ^ 89.0 89.1 《梁書 卷三十七 列傳第三十一》
  90. ^ 《梁書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九》
  91. ^ 《梁書 卷四十一 列傳第三十五》
  92. ^ 《梁書 卷五十五 列傳第四十九》
  93. ^ 《梁書 卷四十二 列傳第三十六》
  94. ^ 《梁書 卷二十二 列傳第十六》
  95. ^ 《梁書 卷五十六 列傳第五十》
  96. ^ 《梁書 卷四十四 列傳第三十八》
  97. ^ 《梁書 卷四十五 列傳第三十九》
  98. ^ 《陳書 卷一 本紀第一》
  99. ^ 《陳書 卷二十五 列傳第十九》
  100. ^ 《陳書 卷二十三 列傳第十七》
  101. ^ 《陳書 卷十二 列傳第六》
  102. ^ 102.0 102.1 《陳書 卷三 本紀第三》
  103. ^ 103.0 103.1 《陳書 卷五 本紀第五》
  104. ^ 104.0 104.1 《陳書 卷二十八 列傳第二十二》
  105. ^ 《陳書 卷二十四 列傳第十八》
  106. ^ 《陳書 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七》
  107. ^ 《新唐書 卷七十一 表第十一》
  108. ^ 《新唐書 卷七十二 表第十二》
  109. ^ 《新唐書 卷七十五 表第十五》
  110. ^ 《舊唐書 卷二十四 志第四》
  111. ^ 《舊唐書 卷九十二 列傳第四十二》
  112. ^ 《唐刺史考全编》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