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全网商机
登录/注册
**** | 建设单位代码类型:|
****2924MB1N058084 | 建设单位法人:艾则孜﹒热合曼 |
王世凡 | 建设单位所在行政区划:**维吾尔自治区**地区**县 |
**地区**县**镇**西路11号综合楼1号楼 |
**县渭干河灌区2023年渠道防渗改建工程 | 项目代码:|
建设性质: | |
2021版本:125-灌区工程(不含水源工程的) | 行业类别(国民经济代码):A0513-A0513-灌溉活动 |
建设地点: | **维吾尔自治区**地区**县 |
经度:82.60917,82.87906 纬度: 41.43974,41.04612 | ****机关:****环境局 |
环评批复时间: | 2024-05-20 |
阿地环审〔2024〕310号 | 本工程排污许可证编号:无 |
项目实际总投资(万元): | 2002.36 |
18.74 | 运营单位名称:**** |
****2924MB1N058084 |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名称:**华裕****公司 |
916********172201Q | 验收监测单位:无 |
无 | 竣工时间:2024-09-25 |
调试结束时间: | |
2024-12-27 | 验收报告公开结束时间:2025-01-24 |
验收报告公开载体: | https://gongshi.****.com/ |
改扩建 | 实际建设情况:改扩建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改建防渗渠20.742km及配套渠系建筑物293座 | 实际建设情况:改建防渗渠20.742km及配套渠系建筑物293座(保留36座,**257座)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项目为防渗渠改建工程,属于生态影响型项目,其环境影响时段包括工程施工期和运营期两部分,其主要表现在施工期。施工期间,主体工程等工序将产生噪声、扬尘、污水、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其排放量随工序和施工强度不同而变化。项目建成后无水、大气、固废、噪声污染影响。 | 实际建设情况:项目为防渗渠改建工程,属于生态影响型项目,其环境影响时段包括工程施工期和运营期两部分,其主要表现在施工期。施工期间,主体工程等工序将产生噪声、扬尘、污水、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其排放量随工序和施工强度不同而变化。项目建成后无水、大气、固废、噪声污染影响。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减少渠道水渗漏量,提高灌区水**利用率,节约水**量,改善土地灌溉条件,增加农作物产量,从而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一)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场地进行围挡、定期洒水降尘;运输车辆低速行驶、加盖篷布、严禁抛洒;控制临时堆料场面积,临时堆场采取苫盖、洒水等措施;有风天气加大洒水频率,风力四级及以上时禁止土方施工;施工单位尽量选用专业作业车辆,使用优质设备和燃油,加强设备和车辆的维修,进一步减小施工设备及车辆尾气对周围空气环境的影响。 (二)做好项目水污染防治工作。施工期不设置施工营地,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排入租住村庄的排水系统,不直接外排;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增强环保意识,对施工期污水的排放进行严格管理,施工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用于项目区洒水抑尘,严禁施工废水乱排、乱流。 (三)做好噪声污染防治工作。通过合理布局施工场地,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高噪声设备隔声、基础减震、加强设备维护保养、施工围挡等降噪措施以避免局部声级过高;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夜间休息时间禁止施工作业;确保施工期厂界噪声须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要求。 (四)做好生态保护工作。在保证顺利施工的前提下,严格控制施工作业范围,减少临时占地;规划行驶路线、减少植被破坏;施工结束后与工程建设无关的临时设施全面拆除,应根据各处原有植被状况和植物立地条件等具体情况予以及时恢复。施工场地尽快平整、恢复。 (五)做好固体废物处置工作。按照固体废物“**化、减量化、无害化”的处置原则,落实各类固体废物收集、处置措施。项目挖方用于填方,多余土方用于附近低洼处及机耕道填平;生活垃圾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不能综合利用的建筑垃****填埋场处置。 | 实际建设情况:大气:①设置围栏,定期人工洒水;②严格控制、检查土石方运输车辆的遮蔽措施,大风天气停止施工、限制车辆进出场地行驶速度;③挖出的土石方需回填部分暂时堆放临时堆土场,具体位于施工工场范围内,边开挖边回填,做好防尘、防雨措施,渣土及时进行清运;④及时清扫散落在路面上的泥渣和尘土,以减少二次扬尘等;⑤使用环保清洁燃油,有效控制了燃油施工机械和运输仅用于公示车辆排放的废气量。废水:①混凝土养护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回用;②严禁施工期间的机械冲洗废水排入地表水体;③施工机械和车辆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并注意及时维修保养,减少机油跑冒滴漏等;④项目生产废水经施工区设置的简易隔油沉淀池处理后,用于设备清洗、洒水抑尘,做到不外排;⑤施工生活区租用周围现有民房,依托民房既有处理设施,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周边农田施肥。噪声:工程为减轻施工噪声的影响,现场未设搅拌场,选用了符合国家标准的低噪声设备,机械设备定期保养,严格操作流程;合理进行施工总平布置,将主要高噪声作业点远离项目周边敏感点;在规定的作业时间施工,尽量避开居民休息时间;加强了同周围居民的协调沟通,取得了居民谅解。生态:①施工前已做好施工规划,确定施工范围、作业路线,不随意改线,施工机械应严格按规定在设计场地和便道上作业和行驶,并根据生态环境现状、现有道路和料场施工需求尽可能减少道路、构筑物占地,有效控制扰动范围,减少工程区的土壤和植被破坏。②土方及时回填,对裸露土地进行表面植被培养,加强绿化、合理种植,同时避免引进外来物种,严格防止外来有害生物入侵。③大风天气停止施工;施工期定期洒水降尘,料场区土方及时回填,进行土地平整;临时堆放的土方单侧堆放,并用密目网遮盖。④项目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严格限制施工机械和人员的活动范围,严禁车辆随意行驶,严禁对农田、耕地及其他占地范围外植被进行砍伐或破坏,严禁捕杀施工区附近的野生动物。固废: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弃土、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及废枯草。根据本次验收调查,施工单位将弃土沿线临时堆放,边挖边回填;集中将表土运至临时堆场,并采取了围栏、遮盖等措施,减少水土流失;产生的建筑垃圾分类堆放,并及时清运,做到工完场清,装运车辆采取有效遮盖措施;在施工场地设置垃圾桶,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并且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杜绝随地乱扔的行为。从而大大减少了生活垃圾污染环境、破坏景观的情况。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施工场地尽快恢复。 | 实际建设情况:施工场地及时平整清理,洒水、自然恢复植被。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1 | 沉淀池 | 无 | 施工期混凝土骨料购买成品料石,不设置拌和区。生产废水主要为施工机械设备及车辆的冲洗废水,冲洗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用于洒水抑尘。 施工人员食宿依托附近村庄,产生的生活废水依托村庄一同处置。 | 无 |
1 | 洒水降尘、苫盖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无组织排放限值 | 施工期废气主要来源于施工扬尘、材料运输扬尘以及汽车尾气。施工期间对场地及运输道路进行定期洒水,大风、干燥天气停止施工;开挖土方集中堆放,苫盖;施工道路保持平整、清洁,临时堆场覆盖篷布;对车辆行驶路线进行洒水降尘,对施工车辆实行限速和和车辆保养,定期清洗;对运输材料进行苫布遮盖处理,有效地防止材料及土石方洒落。 | 无 |
1 | 机械设备定期维护保养 |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值 | 施工期间的噪声污染主要来自于施工机械作业产生的机械噪声和运输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通过调查,本项目对施工现场进行围挡,同时对施工设备进行基础减震和维修保养,设备选型上选用低噪声设备,并合理布局施工场地,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和施工机械设备组合以及施工时间。 | 无 |
1 | 做好固体废物处置工作。按照固体废物“**化、减量化、无害化”的处置原则,落实各类固体废物收集、处置措施。项目挖方用于填方,多余土方用于附近低洼处及机耕道填平;生活垃圾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不能综合利用的建筑垃****填埋场处置。 | 施工期产生的固废主要是多余土方、建筑垃圾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 施工结束后,多余土方用于附近机耕道或低洼处填平,定期洒水、表层压实;建筑垃圾拉****填埋场处置;施工人员食宿依托附近村庄,产生的生活垃圾依托村庄一同处置。 |
1 | 做好生态保护工作。在保证顺利施工的前提下,严格控制施工作业范围,减少临时占地;规划行驶路线、减少植被破坏;施工结束后与工程建设无关的临时设施全面拆除,应根据各处原有植被状况和植物立地条件等具体情况予以及时恢复。施工场地尽快平整、恢复。 | 生态:①施工前已做好施工规划,确定施工范围、作业路线,不随意改线,施工机械应严格按规定在设计场地和便道上作业和行驶,并根据生态环境现状、现有道路和料场施工需求尽可能减少道路、构筑物占地,有效控制扰动范围,减少工程区的土壤和植被破坏。②土方及时回填,对裸露土地进行表面植被培养,加强绿化、合理种植,同时避免引进外来物种,严格防止外来有害生物入侵。③大风天气停止施工;施工期定期洒水降尘,料场区土方及时回填,进行土地平整;临时堆放的土方单侧堆放,并用密目网遮盖。④项目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严格限制施工机械和人员的活动范围,严禁车辆随意行驶,严禁对农田、耕地及其他占地范围外植被进行砍伐或破坏,严禁捕杀施工区附近的野生动物。 |
项目不设施工生活区,施工人员租用周边民宅。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项目不设施工生活区,施工人员租用周边民宅。 |
/ |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 |
/ |
/ |
/ |
/ |
/ |
1 | 未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要求建设或落实环境保护设施,或者环境保护设施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使用 |
2 | 污染物排放不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或者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控制要求 |
3 |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批准后,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未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未经批准 |
4 | 建设过程中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未治理完成,或者造成重大生态破坏未恢复 |
5 |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 |
6 |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环境保护设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能力不能满足主体工程需要 |
7 | 建设单位因该建设项目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受到处罚,被责令改正,尚未改正完成 |
8 | 验收报告的基础资料数据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项、遗漏,或者验收结论不明确、不合理 |
9 | 其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不得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
不存在上述情况 | |
验收结论 | 合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