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全网商机
登录/注册
**** | 建设单位代码类型:|
****0300MA7NCU147P | 建设单位法人:李茂存 |
舒志果 | 建设单位所在行政区划:**省**市**市 |
**市热水镇 |
热水光伏发电项目 | 项目代码:**** |
建设性质: | |
2021版本:090-陆上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不含居民家用光伏发电);其他电力生产(不含海上的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等发电) | 行业类别(国民经济代码):D4416-D4416-太阳能发电 |
建设地点: | **省**市**市 ****村委会 |
经度:103.86 纬度: 26.08498 | ****机关:****环境局 |
环评批复时间: | 2022-06-02 |
曲环审〔2022〕19号 | 本工程排污许可证编号:/ |
项目实际总投资(万元): | 71985.96 |
535.7 | 运营单位名称:**** |
****0300MA7NCU147P |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名称:******公司 |
****0102MA6N7M2C83 | 验收监测单位:**** |
****0100MAC1ADQN3A | 竣工时间:2023-06-01 |
调试结束时间: | |
2024-07-18 | 验收报告公开结束时间:2024-07-25 |
验收报告公开载体: | **建设项目环境信息公示平台 |
** | 实际建设情况:**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热水光伏发电项目总装机规模为交流侧 150.4624MW,直流侧185.0688MWp。共设计规划 51 个标称容量 3.63MWp 的组串式逆变方阵,选用峰值功率为 540W 的单晶硅电池组件。每个方阵配置 240 路组串(每路组串由 28 块组件串联),15 台额定功率 196kW 的组串式逆变器,1 台容量为 3150kVA 双绕组箱变。共有 51 座箱式变压器房、765 台 196kW 的组串式逆变。 | 实际建设情况:热水光伏发电项目总装机规模为交流侧 150.4624MW,直流侧185.0688MWp。共设计规划52个标称容量 3.63MWp 的组串式逆变方阵,选用峰值功率为 540W 的单晶硅电池组件。每个方阵配置 240 路组串(每路组串由 28 块组件串联),15 台额定功率 196kW 的组串式逆变器,1台容量为 3150kVA 双绕组箱变。共有52座箱式变压器房、765 台 196kW 的组串式逆变器。 |
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及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加1个标称容量 3.63MWp 的组串式逆变方阵。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本项目为光伏发电项目。项目太阳能电池子方阵由太阳能电池组串、逆变设备及升压设备构成。太阳能电池组件经日光照射后,形成低压直流电,电池组件并联后的直流电经电缆送至逆变器,逆变后的交流电经电缆引至 35kV箱式升压变压器,电压由交流 0.8kV 升至 35kV,后通过集电线路接入 210kV 升压站。 | 实际建设情况:本项目为光伏发电项目。项目太阳能电池子方阵由太阳能电池组串、逆变设备及升压设备构成。太阳能电池组件经日光照射后,形成低压直流电,电池组件并联后的直流电经电缆送至逆变器,逆变后的交流电经电缆引至 35kV箱式升压变压器,电压由交流 0.8kV 升至 35kV,后通过集电线路接入 210kV 升压站。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一)在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本着科学选址、合理布局的原则,尽可能保留项目区的天然植被,光伏电站的电池组件阵列禁止使用有林地、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以及年降雨量400毫米以下区域覆盖度高于30%的灌木林地和年降雨量400毫米以上区域覆盖度高于50%的灌木林地。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办理占用林地相关手续。 (二)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各项防尘措施,减小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施工废水经收集沉淀处理后全部回用于施工场地洒水降尘,不外排。选用低噪声施工设备,采取合理布局施工场地、安排施工时间、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等措施,对F38、F14、F15、F32、F1、F4、F40、F45及F47光伏阵列采用螺旋支架,确保施工场界噪声排放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要求,敏感点声环境质量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2553-2008)1类区标准。严格按征地范围施工,落实水土保持措施,施工结束后尽快对临时占地进行植被恢复,不得产生弃渣弃土。施工期生活垃圾经集中收集后按当地环卫部门要求处置。施工期环境监理须纳入工程监理内容一并实施,确保防渗等隐蔽工程建设符合环保要求。 (三)落实水环境保护措施。升压站采用雨污分流排水系统,在站内设置的污水收集输送系统,不得采取明沟布设。升压站内生活污水经隔油池、化粪池预处理后进入自建一****设备处理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中城市绿化和道路清扫用水水质要求后,全部回用于升压站场区绿化、道路洒水降尘,不外排。太阳能电池板人工清洗时不得使用清洁液,根据板下作物需水情况,在光伏清洗前提前设置临时排水沟、沉淀池,作物需水时清洗废水直接下渗经土地吸收,作物不需水时经临时排水沟收集至沉淀池暂存,用作周边农作物或植被灌溉。项目不设废水排放口。 落实分区防控措施。事故油池、集油坑、危废暂存间等区域采取重点防渗,防渗层按等效黏土防渗层厚度不小于6.0m,渗透系数不大于1×10-7cm/s要求进行防渗,或参考《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19)要求进行防渗。 (四)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选用低噪声主变,加强运行维护管理,确保升压站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类标准,周边声敏感目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区标准。 (五)落实固体废物的贮存、处理和处置措施。事故废油、检修废油、废旧蓄电池应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其收集、暂存及转运过程中的管理应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部令第23号)进行管理,并做好台账记录。报废的电池板由专业回收厂家回收。生活垃圾按当地环卫部门要求处置。 (六)加强电磁环境管理。合理设置主变与四周围墙距离,加强运行维护管理,确保升压站厂界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频率为50Hz时的要求(电场强度限值4kV/m,磁感应强度限值0.1mT)。 (七)加强应急处置。严格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编制并不断完善环境风险管理制度、事故应急预案,加强管理,避免风险事故的发生。 | 实际建设情况:运营期主要污染源有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物、光污染以及电磁辐射。试运行期间委托****于 2024年4月 17日~4月18日日对项目升压站四周噪声进行了验收监测并出具监测报告。 1、大气环境影响调查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主要为光伏发电,光伏发电是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在转换过程中没有废气排放,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大的影响。 2、水环境影响调查 建设项目实行“雨污分流”,雨水经收集后排入附近水体。少量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站内绿化。光伏板清洗废水直接用于光伏组件下农作物灌溉。验收期间无废水外排。 3、噪声环境影响调查 本项目运行期主要噪声源为设备运行产生的机械噪声,为了了解项目运行期间厂界的环境噪声排放情况,特委托了有资质****的环境监测机构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 2类标准要求。 4、光污染及景观影响调查 本项目的实施未在调查范围内产生明显的光污染影响。项目光伏组件最外层均为特种钢化玻璃,这种钢化玻璃的透光率极高,达 98%以上,光伏阵列的反射光极少。同时对本项目光伏阵列朝向一致,颜色一致,形状一致,气势如检阅的士兵万阵,形成新的景观。这不但会减轻人们的视觉疲劳,也会使人们的视觉感到是一种享受。所以不会对景观产生明显不利影响。试运行期未发生光污染事故投诉案例。 5、固体废物影响调查 废旧电气组件、含油抹布、员工生活垃圾及污泥统一收集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理;废变压器油、废蓄电池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 企业设置一般固废暂存点暂存一般固废,一般固废库面积为20m2;设置 20m2 危废暂存间,用于暂存危险废物。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满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20)及防渗漏、防淋雨、防扬尘等环境保护要求。危险废物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中有关要求 6、升压站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影响调查 项目建设有升压站,为了了解项目运行期间厂界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影响情况,特委托了有资质****的环境监测机构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本项目相关测量点位处的工频电场强度及工频磁感应强度现状测量结果均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限值要求,表明本项目升压站区域电磁环境质量现状良好。 |
由于土地问题,项目设计的办公生活及综合楼暂不建设,设计中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及化粪池、隔油池、抽油烟机等未建设,加之员工数量较少,故在周边村庄租用民房进行办公,所有生活废水及垃圾均依托村庄已有设施进行处理。 该变动未新增污染物,未 新增污染物的量,故本次变动不属于重大变动。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无 | 实际建设情况:无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4 | 0 | 0 | 0 | 0 | 4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1 | 本项目不设生活区,不产生生活废水,主要污水为生产废 水。本项目运行期生产废水主要为太阳能电池板清洗废水,项目清洗水为**,不使用 清洁剂水,清洗废水除少量自然蒸发,其余直接淋洒用作绿化和抑尘,不外排。本项目自运行至今,未进行太阳能电池板清洗,故未产生太阳能电池板清洗废水。 | / | 本项目不设生活区,不产生生活废水,主要污水为生产废 水。本项目运行期生产废水主要为太阳能电池板清洗废水,项目清洗水为**,不使用 清洁剂水,清洗废水除少量自然蒸发,其余直接淋洒用作绿化和抑尘,不外排。本项目自运行至今,未进行太阳能电池板清洗,故未产生太阳能电池板清洗废水。 | / |
1 |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主要为光伏发电,光伏发电是将太阳能 转换为电能,在转换过程中没有废气排放,不会对周围大气环境产生的影响。 | / |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主要为光伏发电,光伏发电是将太阳能 转换为电能,在转换过程中没有废气排放,不会对周围大气环境产生的影响。 | / |
1 | 项目噪声主要为逆变器、箱式变压器运行噪声,项目选用低噪声设备。 |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 类区 | 根据监测结果分析,测得两日厂界昼间噪声和夜间噪声监测结果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 类区标准。 | ****受****委托,按照相关监测技术规范要求,2024年 4月 17 日~2024年4月18日,对宣****热水光伏发电项目进行了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 |
1 | 落实固体废物的贮存、处理和处置措施。事故废油、检修废油、废旧蓄电池应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其收集、暂存及转运过程中的管理应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部令第23号)进行管理,并做好台账记录。报废的电池板由专业回收厂家回收。生活垃圾按当地环卫部门要求处置。 | 营运期项目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废旧电气组件、废变压器油、废蓄电池、含油抹布、员工生活垃圾。废旧电气组件、含油抹布、员工生活垃圾及污泥统一 收集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理;废变压器油、废蓄电池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上述固体物经过妥善处置后实现零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
/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 |
/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 |
/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 |
/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 |
/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 |
/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 |
/ |
/ |
/ |
/ |
/ |
/ |
1 | 未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要求建设或落实环境保护设施,或者环境保护设施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使用 |
2 | 污染物排放不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或者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控制要求 |
3 |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批准后,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未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未经批准 |
4 | 建设过程中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未治理完成,或者造成重大生态破坏未恢复 |
5 |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 |
6 |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环境保护设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能力不能满足主体工程需要 |
7 | 建设单位因该建设项目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受到处罚,被责令改正,尚未改正完成 |
8 | 验收报告的基础资料数据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项、遗漏,或者验收结论不明确、不合理 |
9 | 其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不得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
不存在上述情况 | |
验收结论 | 合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