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撰文 林庭安
群眾募資消費糾紛不斷,Pinkoi 為何還要做?背後暗藏下個 10 年的野心
亞洲領先設計購物網站 Pinkoi 宣布將在 8 月 1 日上線全新平台「Pinkoi群眾募資」,根據國內外研究報告顯示,近年群眾募資在各市場都有雙位數成長,調查機構 Vantage Market Research 預測全球募資到 2028 年將上看 434.8 億美元 (約新台幣 13 兆元),其中,亞洲會是成長最快的市場。
台灣目前已有許多知名募資平台,如嘖嘖、flyingV、挖貝等,但隨著募資數量愈多,消費糾紛也日益增加。根據台北市政府法務局統計,2020 年收到的募資消費爭議申訴案與過往相比,年增近 18 倍 。為何 Pinkoi 還要推出群眾募資平台?
代出貨、代投放廣告,一條龍解決提案邁向商業化的所有痛點
「我們一直問自己,為什麼市場會需要 Pinkoi 來做群眾募資?」Pinkoi 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顏君庭表示,他們深耕設計生態圈多年,發現大約只有 5% 的創作者能成為成熟品牌;有更多品牌因為資金、資源不足,空有設計想法卻無法執行、商業化。
群眾募資專案統籌李少昱指出,他們訪問了許多有募資經驗的品牌,發現多數提案者都有同樣的憂慮與痛點。首先,他們對於群眾募資「既期待又怕受傷害」,一方面希望自己的提案能獲得好評,但又擔心太受好評,無法在短時間內處理大量訂單的出貨、物流對接、開立發票等流程。再加上,大部分品牌都是 10 人以內的小團隊,甚至是1人工作室,他們希望自己的案子受到關注,就必須投放廣告,但這多半不是他們的專業。
再來,募資成功的品牌或許會想把商品放在別的通路販售,但通常在一個平台募資的所有數據與資料,都沒辦法再被品牌拿來利用。
針對這些痛點,Pinkoi 提供「一站式物流服務」幫提案者處理出貨、開立發票、站外廣告投放等服務,而且如果提案人在募資結束後還想長期販售產品,提案過程中的所有留言、評價都可以直接導入 Pinkoi 網站,讓品牌可以繼續在網站上販售。
結合 SaaS 模式,Pinkoi 為下個 10 年鋪路
相較於市面上其他募資平台,多半是提供產品募資的「顧問服務」,顏君庭表示,他們會經驗分享,但不會收費,未來預想的營收,是來自軟體服務費,也就是所謂的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也就是說,如果品牌需要廣告投放、一站式物流等服務,除了抽取群眾募資總金額的7%作為成交管理費,還會再收取軟體服務費,「這也是 Pinkoi 下一個 10 年想瞄準的目標:開始發展 SaaS 服務。」
發起首波 Pinkoi 群眾募資案之一的墨墨頭創辦人張可欣表示,她之前曾經諮詢過其他募資平台,但因為她是 1 人工作室,可能無法負荷後續的出貨問題,Pinkoi 提供代倉儲、代出貨、代開發票等服務,算是解決了她 90% 的問題。
露出過往評價,解決贊助者「不知道品牌是誰」的疑慮
至於贊助者方面,李少昱表示,許多消費者回饋,他們想贊助,但卻不知道品牌是誰,會擔心後續產品是不是真的能做出來。為了讓消費者能更安心、更了解他贊助的對象到底是誰,Pinkoi 有專責團隊負責審核提案人,要求他們確實參與專案商品開發過程,並拒絕貼牌商品,強調原創設計;贊助者也可以參考提案人在 Pinkoi 上過往累積的評價與資訊,更了解品牌。
而 Pinkoi 也建立雙向透明的溝通管道,贊助人可以透過「聯絡設計師」按鈕直接聯繫提案者,Pinkoi 要求提案者要在3天內回覆贊助者問題,也會在頁面顯示「回應率」與「回應速度」;提案者也可以主動跟贊助人聯繫,報告專案進程,讓贊助者更安心。
顏君庭表示,群眾募資需要流量關注,Pinkoi 上面的品牌都是他們審核過的,也有許多評價,這樣的資訊能幫助提案者獲得更多消費者的信任,「因為他有過去的評價,代表不是曇花一現,對市場的信任度是有正面影響。」
Pinkoi 群眾募資服務將在 8 月 1 日上線,首波專案也將於同天上線,未來連續 6 周會每周推出一個原創設計募資案,預計到年底每月平均會有 5 到 10 個募資案上線。
顏君庭強調,目前他們會觀察3個指標:募資案的成功率、募資案的流量組成,以及募資金額,希望使用過 Pinkoi 群眾募資平台的品牌未來在開發新品時,都會繼續選擇用這個方式,「如果未來大家還是會持續使用我們的軟體服務,就表示我們真的解決了品牌的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