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耗時、費力、錢難賺,Pinkoi為何還要三路布局線下?
耗時、費力、錢難賺,Pinkoi為何還要三路布局線下?

電商平台Pinkoi每年舉辦線下品品市集都會吸引長長排隊人龍,足見人氣之高。只是舉辦這樣的活動多要在事前投入大量時間、人力,以及負擔高額場租、設備費用,再加上現場接受現金交易,平台無法從中分潤,可說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即便如此,今(2018)年Pinkoi卻還是加碼擴大到亞洲五個城市巡迴,並再另外開闢了兩條實體新戰線。

線下活動創千萬經濟效益,卻不是入Pinkoi口袋

Pinkoi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顏君庭表示,過去一年來他們帶領400多個設計品牌在台灣、香港、泰國、廣州、日本五個城市舉辦實體亞洲巡迴市集,總共觸及超過25萬人,估計每一場活動創造出來的經濟效益超過千萬元。

Pinkoi  2018亞洲巡迴市集.日本大阪站.jpg
日本大阪是今年Pinkoi品品市集亞洲巡迴的其中一站。
圖/ Pinkoi

不過Pinkoi在品品市集中除了收取門票錢和小額攤位費用,這千萬元多數都是直接進入設計師口袋,不會直接挹注Pinkoi的營收。而從顏君庭被問及明(2019)年是否還會繼續擴大品品市集巡迴據點時,他擺了擺手,直說亞洲巡迴的嘗試對團隊是很大挑戰,不難想像這背後的辛苦。

顏君庭解釋,Pinkoi是一家新創公司,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必須要盡可能親力親為,很多事情都是團隊用很大的努力從零到一建立起來,不論對人力還是時間等各方面都是考驗。此外,他也忍不住高喊:「場租真的太貴了。」對他們是不小的負擔。

活絡社群、提高品牌認同、增加多元性,還能帶新客

不過他雖對明年是否還要進一步擴大品品市集的規模不置可否,卻沒有否定線下的價值。在他看來,線下是Pinkoi很重要的接觸點,透過不同的實體體驗場景,有助於活絡社群,既加深消費者對設計師品牌的認識,也讓設計師更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和愛好,還能透過實體限量銷售的特性強化購買力。

此外,透過有別於線上的曝光管道,也有利於帶來新客。顏君庭表示,他們在品品市集的門票銷售中發現,事先在線上購買早鳥票和現場購票的消費者各占一半,大概可以判斷現場除了有想省下運費的消費者,或是專為設計師而來的粉絲等已經認識Pinkoi的消費者,可能也有5成是過去不認識Pinkoi的新客。

顏君庭_Pinkoi創辦人_2018_12_07_蔡仁譯攝-6.jpg
Pinkoi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顏君庭表示未來還會有更多不同的線下嘗試。
圖/ 蔡仁譯/攝影

所以對顏君庭來說,線下是一定要做的,只是品品市集不是唯一的答案。或許明年不會再有大規模亞洲巡迴市集,但一定還會有新的實體體驗場景和不一樣的線下嘗試。實際上,Pinkoi今年已經在市集活動之外,另外推出了「Pinkoi 品品學堂」體驗課程,以及在香港和日本推出快閃店。

不只辦市集,還開快閃店和線下體驗課程

之所以會推快閃店而不是開設長久經營的實體店,顏君庭的答案很直接:「我們能力還沒有到建置線下通路的階段。」畢竟要想長久經營實體通路,不論租金、水電、庫存管理、資金周轉還是人力等,再再都是挑戰。而且他認為Pinkoi本質上還是一家網路科技公司,核心能力是線上運營,所以現階段每一場市集的舉辦和快閃店的開設,都是在為未來線上、線下整合累積實戰經驗。

另外今年7月開始開設的品品學堂部分,目前主要是透過和地方協會或設計師合作,在商品銷售之外,提供活動或體驗課程,像是和藺草協會開設編織課程,或是山形寫生刺繡、文具鐵件打造、手帳達人DIY等教學。

顏君庭強調,開設這些體驗課程的目的不是要直接銷售商品,核心仍然是設計師品牌,也就是希望藉由體驗的過程,建立並加深消費者與品牌之間的鏈結,也讓消費者看到品牌的價值。

Pinkoi 品品學堂活動花絮
Pinkoi今年開始開設線下體驗課程品品學堂
圖/ Pinkoi

而且他們認為這麼做可以幫助設計師在市場淡季較有閒暇時,仍可以善用既有知識、能力與資源,以其他方式累積客戶資產,並也在實體商品銷售之外,開闢新的體驗服務產品線。

總結來說,這些實體活動或許無法立即為Pinkoi帶來直接營收挹注,但當消費者和設計師之間藉由實體互動有了更強的連結,對品牌價值的認同度愈高,以及商品品類變得更加多元豐富,最終扮演平台角色的Pinkoi也將從中受益。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亞洲通訊巨頭聯手打造 Web3 生態系!Kakao 和 LINE 合作解密
亞洲通訊巨頭聯手打造 Web3 生態系!Kakao 和 LINE 合作解密

亞洲兩大通訊軟體巨擘 Kakao 和 LINE 共同打造的亞洲超級公鏈 Kaia,使 Web3 生態系出現更多元、能接觸更多群眾的應用,而背後的雲端關鍵技術,來自亞洲領先的人工智慧與雲端服務供應商 CloudMile 萬里雲。

由亞洲兩大通訊軟體公司 Kakao 和 LINE 共同支持的區塊鏈 Kaia,即將在明年初正式上線 Mini Dapp(Decentralized App,去中心化應用的 App),開發者將能構建運行在 LINE 當中的小遊戲,使用戶和朋友聊天的時候也能邊玩遊戲,更無縫整合娛樂和經濟活動,除了可直接用它來交易 NFT,也能建立待辦事項清單進行追蹤,就算要規劃活動、做民意調查,透過它也可輕鬆完成。

CloudMile 萬里雲提供關鍵技術,使後台穩健運作

這款 Mini Dapp 能如此流暢使用,更和亞洲領先的人工智慧與雲端服務供應商CloudMile 萬里雲有關。來自韓國的 Kaia 行銷副總裁 John Cho 指出,CloudMile 萬里雲提供 Kaia 雲端架構設計和轉移服務,共同運作 Google Cloud,協助 Kaia 快速發展 Web3 領域,特別是依賴區塊鏈和去中心化應用的相關技術,「我們的基礎設施,非常依賴後台。這是一個全年無休、每天 24 小時運作的市場,因此,確保後台基礎設施的穩健運作,對我們而言至關重要。」

Kaia 和這款 Mini Dapp 的問世,其實是時代浪潮推動。時間拉回到 2000 年初,行銷廣告主要透過大眾媒體進行,後來社群媒體崛起,使行銷廣告進入個性化、精準投放年代,但 John Cho 發現,疫情以後,用行銷手法接觸用戶的效果出現變化,社群的重要性提高,以社群影響力為核心的策略,逐漸取代單純精準投放。

消費者需「參與理由」,Kaia 亞洲超級公鏈問世

換言之,從 1990 年代到 2000 年初期,品牌行銷重視的是給消費者「信任的理由」,但社群媒體興起後,品牌開始需要考量讓消費者「分享的理由」。直到現在,品牌要提供給消費者的是「參與的理由」。John Cho 解釋,用戶不滿足只在社群媒體上與品牌互動,希望能參與、體驗品牌,「這是重大的轉變。」

這樣的趨勢轉變,加上監管環境可望對加密貨幣、區塊鏈日漸友善,形成絕佳時機,讓 Kakao 和 LINE 可以深入挖掘 Web3 商機。John Cho 指出,Kaia 是 LINE 在 2018 年推出的區塊鏈 Finschia 與 Kakao 在 2019 年推出的第一層區塊鏈 Klaytn 的結合,由於 Kakao 和 LINE 涵蓋亞洲八成數位消費和支出,活躍用戶數達 2.5 億人,使 Kaia 一開始目標就很明確,要把這些用戶導入 Kaia,使其成為亞洲的超級公鏈。

055A7121.jpg
Kaia 行銷副總裁 John Cho
圖/ 數位時代

CloudMile 萬里雲扮推手,加速 Kaia 打造超級應用

為此,Kaia 也將充分利用 Kakao 和 LINE 的各項功能,例如支付、廣告、數據等。但 Kaia 所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如何讓祖父母在內的任何人,都能輕鬆使用Web3,所幸有 CloudMile 萬里雲提供 Web3 最底層的雲端服務和技術支援,才能加速 Kaia 打造區塊鏈的超級應用。

CloudMile 萬里雲技術副總 Michael Chen 分享,CloudMile 萬里雲不只了解 Web3 領域專業知識,曾協助 50 個以上的 Web3 計劃成功運作,包括交易所、DeFi、GameFi、SocialFi、Smart Contract Wallet(智能合約錢包)、公鏈、私鏈、生態系統等。

CloudMile 萬里雲身為亞洲領先的 Google Cloud 菁英合作夥伴,除了提供 Kaia 全球最即時的雲端產品更新資訊,也協助 Kaia 加速申請 Google Cloud Web3 Startup Program(雲端使用基金),協助 Web3 上的雲端架構設計,提供最適合 Kaia 應用的架構設計和技術支援。

無縫嵌入 LINE Messenger 平台,Kaia 將推更多產品服務

而 John Cho 也親自來台,在 2024 Meet Taipei 創新創業嘉年華首次向大眾展示明年一月即將上路的 LINE Mini Dapp。他表示,Kaia 已和 LINE 子公司 LINE Next 合作,開發專屬 Kaia 公鏈的軟體開發套件(SDK)和應用程式介面(API)。

同時,Kaia 的開發者計劃 Kaia Wave Program 啟動短短一個半月,已吸引 700 個團隊申請,預計明年一月可初步上線 20 至 30 個應用。而 Kaia 也著手把 SEGA 的 IP 和 LINE 的知名角色改編為 Web3 遊戲,基於 Kaia 公鏈推出更多創新產品和服務。同時,LINE Mini Dapp 也將無縫嵌入 LINE Messenger 平台內。

今年 11 月,Google Cloud 也提交提案,希望加入 Kaia 的治理委員會。John Cho 表示,該治理委員會是負責管理區塊鏈的重要單位。若提案通過,Google Cloud 將成為 Kaia 治理委員會成員,而 CloudMile 萬里雲也將繼續協同 Google Cloud 為 Kaia 提供全面性的技術支持,確保其雲端基礎設施、驗證機制能穩定運作。

「我們和 CloudMile 萬里雲,已經建立長期穩定合作關係。」John Cho 表示,隨著 Google Cloud 可望加入 Kaia 治理委員會,Kaia 和 CloudMile 萬里雲合作會更緊密,未來也希望能和 CloudMile 萬里雲在建立開發者社群上一起努力。

第二次訪台的 John Cho 發現,台灣的 Web3 發展成熟,是亞洲規模最大的社群之一,擁有強大開發者社群、穩健且發展良好的經濟體,還有數百萬 LINE 用戶。因此,在與 CloudMile 萬里雲繼續深化合作關係之下,Kaia 也將在台灣展開大量行銷活動和社群發展,把台灣視為支撐 Kaia 成長的重要戰略市場。

055A7158.jpg
圖/ 數位時代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半導體供應鏈新台灣隊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