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4006-01-9999
您当前位置:首页 > 申论频道 >申论热点 > 社会

申论热点:食品安全是企业不能触碰的底线

来源: 吉林分院2022-01-04 10:43

申论热点材料阅读

【热点概况】

近日,有媒体曝光称,两家星巴克门店存在使用过期食材等问题,引发舆论热议。又一家大品牌的问题曝光在了媒体卧底下,这不禁让人疑问,为何头部企业也经不起食品安全卧底?

媒体卧底报道指出,涉事星巴克门店的食材过期后仍继续用,部分产品被人为篡改保质期。13日晚间,星巴克中国发布声明称,经过调查,涉事门店确实存在营运操作上的违规行为,已闭店进行调查与整改,同时,中国内地所有星巴克门店将立即启动食品安全标准执行情况的全面自查。

【各方观点】

半月 谈评论:从胖哥俩、奈雪的茶到海底捞,餐饮行业的连锁大品牌们不仅是行业内看齐的对象,也是消费者心中的“金字招牌”。然而,这些头部企业却未能经得起媒体卧底监督,被发现存在多重食品安全问题,令人咋舌。食品安全是企业不能触碰的底线。这个道理,适用于所有的餐饮企业。对头部企业来说,更应该在公众的“放大镜”下,谨小慎微,认认真真抓好食品安全问题,履行对消费者的承诺,避免“动作走形”。

搜狐网:食品安全是餐饮企业的安身立命之本,是对消费者身体健康的最起码尊重。面对高速增长的市场和资本的热捧,餐饮行业仍需谨守食品安全这条红线。中纪委刊文指出,餐饮行业快速发展,食品安全是不能逾越的底线。网红餐饮的食品安全问题曝光后,相关监管部门依法从严从快从重进行查处,并公开处理结果。同时,对暴露出的问题冒头就打,对违法者实行最严厉的处罚,让违法者付出代价。

央视网:“金标准”不该是标榜出来的,“严格执行”不能流于形式。此类丑闻频发不啻为对企业品牌力的损害与透支。身为头部企业,有责任在食品安全等问题上起到行业示范作用,而不是用违规之举自己砸自己品牌——再好的金字招牌,都经不起这样的“实力自毁”。

【深度分析】

(一)违反食品安全的危害:

1.消费者会面临风险。食品过期后,容易产生不好的化学物质,消费者食用后会引发人体化学型中毒,诱发癌变、心血管疾病等,影响人体健康。

2.制约小康社会建设。如果食品安全问题解决不好,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就得不到保障,人均预期寿命就难以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小康社会就是低水平、不健康的小康。食品安全犯罪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势必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起到制约作用。

3.影响经济健康发展。食品安全犯罪会影响人们的消费心理,降低人们消费信心,从而影响消费者消费,而消费者消费又会影响到生产、流通,食品安全犯罪也会导致不正当市场竞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从而影响到经济的健康发展。

4.破坏社会和谐稳定。食品安全犯罪频发,会造成人心惶惶,甚至谈食色变,食品安全犯罪也会导致众多社会矛盾的产生,引起广大群众的不满,引发大规模上访、集团诉讼等,也极易诱发行贿、受贿、玩忽职守、非法经营、虚假广告等违法犯罪,进而扰乱社会管理秩序,破坏社会和谐稳定。

5.损害党和政府形象。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导致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势必会降低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挫伤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认同感和信任度,甚至会导致人们对党和政府产生不满情绪。品安全犯罪频发,也会损害我国国家形象,降低我国国际威望,导致西方国家对我国为西方国家诟病。

6.引发社会信任危机。在食品安全犯罪中,生产者见利忘义,背弃诚信基础;经营者私欲膨胀,丧失社会责任;监管者玩忽职守,走向失职违法。如任其发展,将会使我国监管主体和经济主体从总体上丧失诚信和道德的底线,加剧人们猜疑和恐慌的心理,使整个社会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极易引发社会诚信和道德危机。

(二)食品安全问题频现的原因:

1.经营者素质不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不强。部分食品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唯利是图思想严重,不注重食品质量;而有些消费者在消费时,受个人收入低等因素的制约,首先考虑的也是价格因素,忽视产品的内在品质,即便是在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大多是吃出问题不维权。

2.食品安全知识及安全意识不高,食品安全宣传的声势不大、氛围不浓。城镇居民对食品安全的认识相对较高,农村牧区群众食品安全意识较低,自我保护能力低下,间接造成了违法食品有市场需求、违法者有生存空间。

3.无公害食品生产与销售脱节。由于无公害食品科技含量高、生产成本大,加之人民群众对其认同度的不高,致使无公害食品销售渠道不畅,价格也没有明显的优势,优质得不到优价,多数生产者及经营者没有见到明显的实惠。

4.监管职能分散,协调难的问题依然存在。从“农田到餐桌”的安全食物链分属工商、卫生、质监、农牧等多个部门监管,由于这些部门管理体制不同,人、财、物的主管部门各有其主,有的在该唱主角时却当了配角,有的在该当配角时却唱了主角。

5.政府对“食品安全”经费投入不足,监管工作到位难。近年来,我国在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方面投入经费少,一些检测设备老化,未能及时更新,另外还缺少一些必备的检测设备;抽检经费严重不足,难以及时检验食品质量的真伪,检查中经常出现一些无法认定的质量问题,大大制约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开展。

(三)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

1、加强食品源头质量监管,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切实抓好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批发零售和消费四个环节,做到环环相扣,全方位监管。

2.加强食品流通、消费领域的监管,提高上市食品卫生质量安全水平。食品质量是食品安全的关键所在,加强对食品质量的监管是确保流通、消费领域食品安全的重要任务。

3.建立健全保障食品安全的行业自律机制。必须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建立食品流通企业行业信用标准,建立健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质量档案和食品安全监管信用档案,强化责任意识。

4.制定和完善行业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加强对经营者的法制和诚信教育,督促企业提高诚信意识、质量意识和守法经营的自觉性,从而建立健全保障食品安全的行业自律机制,更好地对消费者负责。

5.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全面建立与食品安全有关的产品和卫生标准,构建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在全社会进行公示。增强全社会公民的防范监督意识,充分发挥农业、质检、卫生、商务等部门检测机构的作用,完善检验检测体系,严格资质审核,逐步面向社会,实现资源共享。

6.建立统一、权威、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逐步实现责、权、利相统一的现代食品安全控制体系。统一组织、协调、管理与食品安全有关各部门的工作,逐步建立现代食品安全控制体系,通过实施科学的协调一致的监测、监控、执法、科研、教育计划,对食品从生产、加工、包装、储运、销售和进出口等多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管。

【参考文章】

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不久前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把食品安全放在更加重要位置来谋划,四个“最”铿锵有力,一个“确保”掷地有声。这样的宣示与承诺,对农产品生产提出了更高要求,回应了全社会对食品安全的关切,更彰显了党和政府勇于担当、为民纾困的坚强决心。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中央着重强调,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各级干部必须高度重视食品安全,本着对党和人民负责的态度,下最大气力抓好。

食品安全涉及的环节和因素很多,但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农产品生产是第一车间,源头安全了,才能保证后面环节安全。抓食品安全,必须正本清源,抓好农产品质量这个基础性工程。

食品安全,首先是“产”出来的。长期以来,农业面源污染,工业和生活各种排污,破坏了生产食品的环境,对食品安全形成威胁。只有土地干净、清洁生产,才会有优质农产品。大力治地治水,净化农产品产地环境,切断污染物进入农田的链条,就能把住生产环境安全关;严格控肥、控药、控添加剂,严格管制乱用、滥用农业投入品,就能把住农产品生产安全关。不管是整治生产环境,还是重塑生产过程,从根本上说,都需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夯实基础。

食品安全,也是“管”出来的。面对生产经营主体量大面广、各类风险交织的形势,靠人盯人监管难以奏效,多头分管、责任不清、职能交叉等问题也消解了监管效力。这就要求我们创新管理、凝聚合力,形成覆盖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更为严格的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抓紧建立健全追溯体系,从而织出一张确保食品安全的天罗地网。徒法不足以自行,面对管理有漏洞、执法不作为、违法成本低等突出问题,针对农村等重点领域、薄弱环节,更要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犯罪,下猛药、出重拳、绝不姑息,让利欲熏心者得不偿失,让诚信守法者受惠获益。

食品安全是个社会问题,捍卫“舌尖上的安全”,需要方方面面付出不懈努力。产品有品质、品牌有信誉,人们的信心就会逐渐提振;充分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作用,不断加大监管力度,让犯罪分子如过街老鼠无处藏身,才能形成维护食品安全的铜墙铁壁。实践证明,抓和不抓大不一样,真抓和虚抓大不一样。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把中央关于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各项部署落到实处,让“盘中餐”令人放心,让生活质量更上台阶。

已阅读28% 查看剩余内容
关键词: 食品安全 编辑:cx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