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月8日报道(福建日报报业集团见习记者 张哲昊 记者 郭雅莹)
核心提示
近日,在平潭取景的公路爱情电影《陌路无期》正式登陆全国院线。这部影片由闽籍导演吴鹏雄执导,讲述了一段跨越海峡两岸的公路爱情故事。
风车田、环岛路、象鼻湾……如油画一般的平潭美景为影片整体效果增色不少。在主创见面会上,许多观众表示,被影片中的景色深深吸引,“那些美丽的画面,就像是邀请函一样”。
随着平潭国际旅游岛的知名度、美誉度日益提升,影视业正成为当地产业发展的“重要引爆点”和“文化支撑点”。
凭借独特的海岛气质,近年来,平潭综合实验区在硬件搭建、政策扶持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强化影视产业项目策划、招商引资、政策优化以及影视剧组对接服务等工作,并获得了“全国影视指定拍摄景地”称号,助推影视产业发展迈上快车道。
如今,越来越多影视剧组将镜头对准这座美丽海岛,一部部带着平潭印记的作品亮相大银幕、登上网络平台。截至目前,已有《守岛人》《检察风云》《灿烂的她》等129个影视综剧组前来拍摄。
跳出平潭看平潭。在“百花齐放”的产业发展态势之下,平潭影视业正释放着怎样的能量?如何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带着问题,记者深入当地影视基地、企业等探寻答案。
“天然摄影棚”魅力足
前段时间,国家广电总局“一带一路”重点剧目《幸福草》在央视一套火热播出,其间收视率、平台热度和讨论度持续攀升。
《幸福草》改编自“菌草之父”林占熺及其团队的真实经历,讲述了一株小小的菌草从中国漂洋过海走向世界,在各国开出“幸福之花”的故事。
平潭,正是该剧的重要取景地之一。记者了解到,自2018年起,林占熺带领技术团队在平潭长江澳等区域,用菌草技术开展防风固沙和改良盐碱地试验示范,助力当地生态环境建设。
在岚期间,剧组走访月举村、长江澳等地取景,拍摄林占熺团队开展实验的场景。渔村、沙滩、码头……这里独特的海岛风光,给主创团队和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提及在平潭拍摄的一段重要剧情,导演白涛说:“拍摄时特意融入了当地的‘蓝眼泪’景观,犹如身临其境一般,效果很符合团队的创作预期。”
翻看岚岛“山水图”,这里坐拥辽阔的海域、狭长的海岸线、星罗棋布的岛礁以及复杂的海蚀地貌。在业内人士看来,平潭具有极佳的“上镜”优势,架起摄像机就能拍大片,堪称“天然摄影棚”。
如此美景岂可辜负?事实上,早在上世纪70年代,北京电影制片厂就相中了平潭的海岛景观,并前来取景拍摄电影《海霞》。
实验区成立后,平潭迎来了千年一遇的发展之机。巧借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东风,当地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加快推进拍摄平台建设,全力打造全域海岛影视取景地。
打造一座“影视岛”,意味着要完善基础设施,为外地剧组提供实景片场、摄影棚、群演、道具、服装、器材等一站式专业的配套服务。
就在平潭竹屿湖,一个蓝白相间的建筑群静静矗立岸边。这里曾经是平潭利亚船厂,如今已成为热门影视基地。
在原有船厂基础上,平潭耗资9.2亿元建设竹屿湾影视基地,利用造船设施设备与海洋实景环境进行改造,规划影视制作区、文化旅游区、演员公寓区等分区,涵盖影视拍摄、后期制作、主题游乐等产业环节,是拍摄海洋题材影视剧的不二选择。
除了实体场景,基地还将目光投向了风口之上的虚拟拍摄技术。上一秒,演员还在丛林中穿梭;下一秒,场景转换,演员化身“宇航员”,登上太空穿梭机……走进摄影棚,基地工作人员林臻向记者演示虚拟拍摄的神奇,只见虚拟场景与真实置景浑然一体,令人大开眼界。
2024年5月,全省首个影视级虚拟制片影棚——电影级VP/XR虚拟制片影棚在竹屿湾影视基地正式投用。该影棚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配置了900多平方米的LED“立面+天幕+移动”显示屏,以及全套XR虚拟拍摄解决方案,能够满足多种场景的拍摄需求。“相比于传统拍摄,可以节省约30%至40%的拍摄成本。”林臻介绍道,目前已吸引第二十三届“汉语桥”决赛等项目置景拍摄,另有电影《小径分岔的花园》等多个项目即将入驻。
“真金白银”激励创作
有了硬件设施支撑,也需要兼顾“软件”提升。
早在2018年,平潭就针对影视产业发展推出了相关的政策红利。翌年,平潭在此基础上又推出了新版20条影视政策,突出对台特色,综合优惠力度更大,可操作性更强。
譬如,在平潭注册的影视公司,能享受到15%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成本下降约10%;在岚注册的影视公司所出品的电影,上映后票房达到一定成绩将获得2000万元政府奖励;对影视作品中突出“平潭”城市地名的最高奖励100万元……
2020年7月,平潭正式对外发布《促进两岸影视产业合作发展的实施细则(暂行)》,更是让平潭影视政策实现从“政策导向”迈入“落地兑现”阶段。
政策效应很快显现。香港银都、春秋时代、恒业影业、福建电影制片厂等业界知名企业闻“风”而来,率先来岚注册子公司,试图抢占这块“处女地”。
“真金白银”的扶持,为影视企业发展撑腰鼓劲。以平潭泰弘文化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出品的电影《国宝险途》于2021年在央视电影频道黄金时间播出,并获得了50万元的央视首播奖补。
企业“落地”后,怎样才能更好地做好后续服务?
着眼于优化产业服务,平潭成立了实验区影视服务中心,突出服务职能,进一步完善影视拍摄服务机制。“我们为来岚影视拍摄团队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在企业落户、前沿技术创新、精品创作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实验区影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服务加码,产业加速“催化”。数据显示,目前平潭已引进426家影视企业,包含影视拍摄、制作、发行、院线、演员经纪等上下游产业链。
资本纷至沓来的同时,本土影视企业正铆足劲,试图令“平潭出品”获得更多关注。
早在2018年,平潭本土电影人王忠强就注册成立了星耀上禾(平潭)影业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影视出品、影视制片、导演经纪等业务。
为何选择回到家乡发展?王忠强坦言是看中了当地的政策优惠力度。“我们有不少业务是和海外公司合作,而平潭在影视项目对外合作服贸备案、跨境资金结算上有着极高的便利性,对项目的快速推进具有相当大的作用。”
落地平潭之后,上述公司首开中国与塞尔维亚商业电影合作的先河,携手欧洲制片公司出品了电影《生死权杖》,并深入开展两岸影视合作与台湾导演经纪业务。“目前,我们正和台湾想亮影艺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电影制片厂共同筹备一部讲述两岸历史题材的电视剧,之后还计划布局影视剧出海等业务。”王忠强对记者说,相信平潭影视产业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未来大有可为。
“影视+文旅”双向奔赴
“今晚4个人过来体验篝火之夜,再来一桌下酒菜,马上安排!”初冬的傍晚,天气渐冷,但位于平潭官姜村的“小隐小院”海景餐厅依然客流不断,餐厅主理人林凯芳正忙着接听客人电话。
这是一座以石头厝为基底的独栋建筑,两层楼、带小院,装修极具复古风格。去年,这家面朝大海、主打闽北菜的宝藏餐厅“火”了。“尤其是在暑期,餐厅的客流量与上年相比大幅增长,许多客人都是跟着剧集来打卡的。”林凯芳高兴地说。
火爆的旅游场景,得益于《那个重逢的夜晚》剧迷的关注。这是一部青春悬疑微短剧,入选国家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第二批推荐目录,全网累计有效播放量已突破2.4亿,总曝光量6.68亿。
记者了解到,该剧主要在平潭取景拍摄,向观众呈现了诗意的海岛生活,令人心驰神往。自去年4月播出以来,包括“小隐小院”餐厅等在内的多个场景,已成为年轻游客来岚打卡的热门地。
近年来,影视作品正逐渐成为城市文旅新名片,越来越多人愿意“为一部剧,赴一座城”。
如何抢占风口?凭借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平潭被网友冠以安逸、治愈之名,在影视IP的加持下迎来一波“泼天的富贵”。据统计,2024年,平潭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1050万人次,游客旅游总花费110亿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3%和3.9%。
据了解,2024年,《回归·家好月圆》等多部短剧陆续来岚拍摄,他们将当地沿海风景、特色渔村文化融入剧情之中,实现微短剧与文旅有机融合,吸引观众前来追寻剧中人的足迹。“我们通过引进创作团队、与影视平台共创或自制剧集等方式,让剧组与景区景点积极联动,还计划开放相关旅游路线,让更多剧迷走进平潭、爱上平潭。”实验区景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张长淮说。
影视经济,让海岛乡村尝到了发展的甜头。
目光转向平潭主岛东北方,这里有一座“岛外岛”——东庠岛。2017年,火爆全网的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第五季首站来到岛上的孝北村取景拍摄。节目播出后,这座离岛一夜之间火出圈。
从乡村硬件到旅游服务,平潭紧抓机遇,推动东庠岛人居环境焕新,加快修建景观台、游步道,引进台湾文创团队发展民宿业,持续激活“影视+乡村”新动能。每至旅游旺季,前来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
不止于此。眼下,平潭正借由视听技术,积极抢占“影视+文旅+元宇宙”新赛道。
2023年底,实验区投资促进委员会与实验区文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利亚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建设总投资约1.5亿元的平潭数字影音综合体项目,围绕“影视+科技+文旅”展开投资和运营,助力平潭打造“福建领先、全国一流”的数字影音文旅产业高地。
“我们将依托虚拟制片影棚以及技术,形成以虚拟数字人和XR虚拟制作为核心的业务,打造瀑布、星空等一系列虚拟场景,让游客沉浸式体验电影拍摄,赋能旅游业发展。”实验区文旅集团子公司、平潭海创文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鸿说。
岚台携手愈“演”愈热
平潭,是两岸的平潭。在布局影视产业的过程中,平潭还承担着一个重要使命——探索两岸影视合作新路。
台式老街、红砖厝、眷村招牌……在平潭城区,就有这样一处以台湾元素为特点的街区——平潭台湾风情影视基地。该基地占地面积近60亩,按照1∶1的比例复刻了台湾眷村、西门町的面貌,走进其中,恍若置身台北街头。“这里作为具有台湾特色的取景地是非常理想的,已吸引了不少主打台湾文化的剧组前来拍摄。”基地运营方负责人陈友章说。
电视剧《但愿人长久》就是其中之一。该剧于2018年来岚取景拍摄,主要讲述了“华语世界永恒的声音”——邓丽君的传奇历程。去年6月,《但愿人长久》登陆北京卫视、江苏卫视黄金档联播。甫一播出,该剧就以细腻的叙事收获了一票忠实观众,上线仅一天,在江苏卫视的收视率就突破了2%,首播成绩斐然。
记者了解到,拍摄期间,该片出品方还特地从台湾运来实景道具,生动再现邓丽君在电台、歌厅、舞台等登台高歌的场景。拍摄结束后,主场景拍摄地还被永久保存,为市民游客提供与邓丽君“相会”的“打卡地”。
立足对台区位优势,平潭聚焦“海岛风貌+标准设施+台湾风情”,着力打造具有鲜明海洋海岛特色的影视拍摄基地、大陆前沿的两岸影视产业交流合作先行区。
如何面向两岸电影人广开光影之门?着眼于以节促产、以节兴城,平潭有意搭建两岸影视产业深度合作对接的平台。
“我走着走着突然发现,平潭和台北很相像。原来,两岸是如此的相似!”在去年10月举办的第四届IM两岸青年影展上,台湾知名剪辑师廖庆松的一番话,引起了不少两岸青年影视人的共鸣。
这是一场跨越海峡的光影盛会。影展共收到来自全球342所高校的2264部作品,征片数量再创新高。其中,共有137部台湾作品参赛,最终4部台湾作品分别斩获评委会大奖等奖项。
露天影展、大师班、导师对话……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观影、推介、论坛活动接连举办,该影展已成为两岸之间最大规模、最高规格的青年影像交流活动。在近300所两岸高校不间断举办、覆盖超15万人的IM“青春放映”活动,以及“伙伴之夜”与“对话未来”等品牌活动,为两岸影视的交融互动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青春风景线。
记者手记
多点发力,实现弯道超车
□报业集团见习记者 张哲昊
在平潭,每一座石头厝、每一块岛礁、每一片沙滩,都写满了故事。这座海岛之城与影视剧的契合,是肉眼可见的。
眼下,影视业发展势头正劲,尤其是微短剧市场扩张凶猛。作为“全国影视指定拍摄景地”,平潭在促进影视发展上苦下功夫,大力推动影视元素为旅游业注入新活力,文化产业正大步走进蓬勃发展的春天里。
但在采访中,不少影视企业都不约而同地谈到,平潭电影产业布局仍处于起步阶段,在项目评估、服务团队培训等方面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目前对影视人才的吸附能力尚不如厦门等省内其他地市,产业链配套亟待进一步加强。
在同业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仅靠“天生丽质”显然不够,必须多点发力,激活创造力、创新力,方能“后发赶超”。
新态势下,平潭已经有所行动。当地政府正着手对影视产业相关政策进行重新梳理,准备推出新一版更有针对性、更加务实的帮扶政策,助力打造更为完整的产业链。
着眼未来,平潭影视产业发展之路将迈向何方?对此,闽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陈建安给出建议。他认为,平潭的海岛环境在福建省内独树一帜,拍摄故事片、文艺片等都拥有一定的优势。“从地理上看,这里距离台湾很近,而台湾影视产业已趋于成熟,尤其近年来不少台湾影视剧更是品质出众。平潭可借此契机,引进台湾地区的影视创意人才,共同策划选题、完善剧本,推动技术和产品创新,将两岸故事、台湾创意、平潭资源相融合,与台湾共享共建中华影视基地,创作更多影视精品,携手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可预见的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的拓展,平潭影视产业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从“天然摄影棚”加速迈向“影视梦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