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NPD人格在互联网“火了”。近日热播的某综艺中,嘉宾杨某、麦某的一些迷之自信、以自我为中心的发言及表现,被网友确诊为“NPD”(自恋型人格障碍)。一时间,互联网掀起了关于NPD的热烈讨论,开启了一股NPD认定热潮,“NPD伴侣”“NPD金融男”等标签层出不穷。
从专业的心理学角度,NPD人格是一种复杂且难以认定的自恋型人格障碍,在《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中,NPD被描述为“一种弥漫的心理模式”,特征是以自我为中心、傲慢、缺乏对他人的同理心和考虑,以及对钦佩的过度需要。
在现实中,NPD并不随处可见。手册显示,NPD人格的发生率与人群关系密切,在一些人群中它的发生率可以达到6.2%,而另一些人群中可能不存在NPD者。一种不常见的人格障碍在互联网上却仿佛无处不在,引起了网民尤其是年轻群体的广泛讨论,解剖NPD、恐慌成为NPD“血包”的情绪蔓延。不免引起思考,NPD人格标签为何会被滥用?这代表了什么?
NPD引起恐慌的背后,是年轻群体对亲密关系的更多审思。随着时代变迁,新一代年轻群体不再刻板地遵循统一的社会时钟,来到爱情新旧脚本的岔路口。他们大多不满足于上一代的亲密关系样板,却在复杂的两性关系中摸爬滚打或望而却步。而发达的社交媒介让身为数字原住民的Z世代青年更容易看到不幸福的感情、两败俱伤的婚姻。当自身的情感体验与之交织,年轻群体开始重新审视亲密关系,并寻找自己的出口。
新型亲密关系呈现流动、多元的趋势。当依托偶像文化、游戏凝结的虚拟亲密关系和以平台为技术中介的网络恋爱渗透到生活和情感中,原本凝固的亲密关系开始流动了。想象性的身份形象和“一键匹配”的算法打造了情感乌托邦,却让现实中坚固、可靠的亲密关系仿佛举步维艰。
这反映出了年轻群体的情感矛盾,一边是多元丰富的手段满足情感需求,一边是面对深度关系的小心翼翼。“体验感”不等于“幸福感”,虚无缥缈的情感应当落地。可万一对方是NPD怎么办?他会不会原生家庭不幸福?疑问和害怕让人变得犹豫,开始权衡利弊。
爱情成了勇敢者的游戏,被爱仿佛是奢侈品。其实,保护自己没有错,更加慎重也没有错,理性地付出和真切地感受才能够拥抱深刻、长久的亲密关系。
回归本心,关于NPD的讨论真正的作用,是让我们看到“他者”。一方面,反思自己的行为,完善自身;另一方面,理性地去爱具体的人,看到不完美,也看到真实。亲密关系不能成为爱情陷阱,也不应受困于标签。真正看见他者,拥抱爱情里更好的自己。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文师(武汉学院)
指导老师:李绚
责编:丁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