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何亚非:首届进博会有助于化解中美两国误解

2018年11月12日10:03    作者:何亚非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机构  人大重阳

  作者:何亚非 外交部前副部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中国举办进口博览会将为主场外交提供新的机遇和舞台,拓展中国外交的广度和深度,消除误解、增进互信,既推进大国关系的良性互动,又给予南南合作更多机会,促进世界利益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在11月5日上午举行的首届进博会开幕式上,习近平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一大创举。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着眼于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这体现了中国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发展自由贸易的一贯立场,是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实际行动。

  

  首先,这意味着中国将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进口,增强消费驱动经济发展动力,倒逼中国企业改造升级,进一步提升中国对外开放的总体水平。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打开国门搞建设是基本国策。习近平强调,中国开放大门永远不会关上,只会越开越大。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立意新、站位高,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创新之举。中国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表明中国将更自信、更积极的向各国扩大市场开放,通过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开放型经济,以中国进一步开放推动世界共同开放。

  建设现代化开放型经济要把提高供给质量和水平作为大方向;扩大进口对改善国内生产要素供给有积极作用,也有利于促进全球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供销对接;举办进口博览会还可以提升中国企业创新水平和产业竞争优势,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换代、培育新兴战略产业,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要。

  世界经济实践表明,人均GDP达3000~5000美元时,人民消费结构将升级调整,对高质量消费品和服务需求快速攀升。2017年中国人均GDP逾8800美元,国内消费日益增长,空间巨大。

  中国改革开放40年有一条重要经验是,开放是经济发展成功的关键,经济开放发展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提高国际竞争力,提供了正确、有效的路径。中国从改革开放伊始推动“出口创汇”,到后来经济发展长期实行“出口导向”,再到如今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主动扩大进口,深刻反映中国经济从主要开拓国际市场向与各国分享市场的巨大转变,体现中国改革开放40年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跃升。

  

  其次,中国扩大进口意味着中国作为世界主要市场的作用进一步加强,显然有利于世界经济再平衡、推动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帮助遏制贸易保护主义势头,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

  2018年前9个月中国对外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约3.4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5.7%。其中出口约1.8万亿美元,进口额约为1.6万亿美元,贸易差额2213.8亿美元。欧盟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货物贸易额约5067.4亿美元,同比增长12.7%。

  美国和东盟为中国第二、第三大贸易伙伴,双边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分别是4718.5亿美元和4340亿美元,分别增长12.1%和18.6%。中国与非洲国家进出口增长20%,贸易总额达1510.2亿美元。在非洲54个国家中,南非、安哥拉和尼日利亚为中国在非前三大贸易伙伴,进出口额均超100亿美元。

  以上数据表明,中国不断扩大进口是世界经济再平衡的重要推动力。据世界银行数据,2011至2016年,中国进口货物/服务总额占全球进口市场份额从8.4%升至9.7%,同期美国、欧元区和日本进口份额下降0.4%。

  中国是世界大宗商品主要进口国,2017年进口原油、铁矿砂、大豆分别达4.2亿吨、10.75亿吨、9554万吨,分别增长5%、10.1%、13.9%,对稳定大宗商品价格、拉动出口国经济复苏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进口博览会有助于扩大高技术产品进口,推动世界经济的创新发展。中国的巨大需求将激励各国创新和技术提高,也有利于推动中国自身创新,培育全球高技术产品分工协作的新格局。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在中国扩大进口和开放进程中,将给相关参与方和各地人民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好处,更有吸引力和凝聚力。该倡议已得到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支持和参与,80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相关合作协议。2017年,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59个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43.6亿美元。

  中国对服务业和高科技产品庞大需求为发达国家提供了空前的合作机遇。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15年美货物和服务贸易对华出口支持国内91万工作岗位。中国人口规模和经济增长还为各国企业进入中国发展提供了空间。

  

  再则,中国积极扩大进口意味着中国作为新兴市场经济体和主要发展中大国,在全球治理体系调整和改革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拓宽了“全球伙伴关系网络”的内涵,以发展促和平、以发展推增长、以发展调结构,使全球伙伴关系更具经济活力,相互依赖更加紧密,成为全球治理体系从“西方治理”向“东西方共同治理”转变并保持公正、公平、合理、包容性的基石。

  中国扩大进口将提升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在全球化发展和全球治理调整中的发言权,体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担当。中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发起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带动了有关国家的经济增长。中国倡导并推进贸易自由化,意图通过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与各国共享中国发展成果。目前,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国际贸易增长乏力需求低迷,中国扩大进口就是向世界输出总需求,将有力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和再平衡。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此举再次凸现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最后,中国举办进口博览会将为主场外交提供新的机遇和舞台,拓展中国外交的广度和深度,消除误解、增进互信,既推进大国关系的良性互动,又给予南南合作更多机会,促进世界利益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国扩大进口和开放有利于中美化解两国贸易摩擦,继续积极发展“合则两利、斗则双输”的双边经贸和其他关系。

  中国举办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标志着中国正在加速发展开放型经济,以推动全球自由贸易进一步向开放和互利方向迈进。它将为深化“一带一路”各领域合作,为中国倡导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全球合作伙伴关系网路,提供了又一个十分重要的平台。

  从国际进口博览会情况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云集上海,企业、政府、智库和各行各业的精英都来了。博览会提供的不仅仅是做贸易、搞投资的各种机会,更是相互学习发展经验、交流治理体会的好场合。

  习近平主席出席博览会开幕式并作重要讲话,与出席博览会的各国领导人亲切会见,畅叙共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坚持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共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期待,展示了中国主场外交的魅力。在世界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全球治理面临巨大挑战、国际体系遭遇民粹主义碾压的国际大背景下,中国进口博览会的创新之举,给世界带来了全新的希望。

  中美领导人最近的通话表明,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是两国关系40年发展向好的基本道理,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新时代更是如此。中国举办进口博览会从加强经济贸易合作、中国经济转型的角度再次表明了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的决心,有利于两国化解误解、培育互信,努力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新型大国关系,避免陷入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当前,世界经济新动能尚未完全形成,而地缘政治矛盾加剧、一些国家经贸分歧扩大,出现贸易摩擦乃至贸易战升级趋势。各国面临对话还是对抗,共发展还是贸易战,扩大开放还是保护主义的重大抉择。情况越是复杂、形势越是严峻,更需要高层面、多边对话平台,加强宏观政策的沟通与协调。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就是这样一个各方需要的交流和协调的高规格平台,其吸引全球眼光是自然而然的事。

  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通过改革开放、融入全球化大潮,取得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经济发展奇迹的窗口。如何搭乘中国快速发展的“便车”、分享中国发展经验,从而推动自身发展,已经成为南南合作的重要内容。

  中国扩大进口将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出口市场、发展机会和就业机会,帮助它们融入全球化进程、提高工业化水平。中国进口博览会帮助最不发达国家参展,就想帮助他们参与全球价值链,成为其中一环,以加强各国的利益融合。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上海重阳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裘国根先生向母校捐款2亿元的主要资助项目。)

责任编辑:张文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印度 VIP 民主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水皮:注册制是新轮牛市起点 实施之日是行情启动之时 千元半年滚成18万 女大学生陷“套路贷”逼当陪酒女 中国经营报刊文:取消证券交易印花税的建议并不恰当 民政部福彩中心4名原负责人大贪腐 女负责人14次谈话 首席经济学家的2018:拥抱慢牛最后发现怀里抱着头熊 谁在说谎?盘点贾跃亭与恒大对簿公堂的三大疑点 1990年-2017年世界各国年度发电量TOP12 1小时47分!天猫双11交易额超1000亿 比去年快7小时 中铁总:鼓励社会资本进入铁路 将开放所有权与经营权 又一基金经理猝死:长信基金地产研究员去世 年仅37岁